北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3911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北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北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北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北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北师数学三年级上册长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长方形的周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48页。 2、长方形的周长是在学生学习认识了长方形,了解了长方形的特点,学会了测量并对周长的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3、使学生会测量长方形的周长,并会计算周长 学情分析 1、通过课前预习,做练习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掌握情况及问卷调查学生对长方形的知识了解情况。 2、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平面图形,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习热情。通过摸课本,等面的边线,量长方形纸的各边,发现长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明白长方形的周长公式算理。 3、学生

2、对长方形对边相等不太掌握。 教学目标 1.动手操作,在具体情境中,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 2.能运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同时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长方形的周长概念 2、学会了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问题导向 1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过什么新知识吗? 谁能说一说图形的周长是指什么? 2引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老师制作了两张卡片,一张是长方行的,一张是正方行的,想在节日里把它送给我的两位好朋友,但又觉得卡片不够漂亮,于是我就想给这两张卡片的一周都镶上彩带。请同学们猜一猜,哪张卡片需要的彩带更长一些?哪

3、张卡片需要的彩带更短一些? 师:看来,同学们各自有各自的想法。其实,我们要比较“两张卡片需要的彩带的长短”,就是要比较“两张卡片的一周的长”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两张卡片的周长吧! 设计意图: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以一定的“抽象概念”独立于生活。因此,为了符合小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在数学教学时就应该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还原于生活,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为数学概念的过程。这节课从生活的实际问题出发,培养学生自觉地养成“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思维习惯,调动学生自主构建解决问题的策略。经历这一过程,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学习“长方形周长”的必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数学十“有用的”。 二、目标导引,自主学

4、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长方形的周长如何计算,出示目标: 、活动一:量一量,算一算。 师:现在我们用先量后算的方法,先来计算这张长方行卡片的周长吧! 给每名学生都准备长方行的卡片,请学生用学生尺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算一算长方形的周长。 三、展示交流,合作探究 你们是用什么方法得到长方形的周长的? 生1:我先量出它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然后用5+5+3+3算出周长是16厘米。 5+5+3+3=16 生2:我量出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也是5厘米和3厘米。我用52算出两个长边的长度,然后用32算出两个宽边的长度,再把它们加起来,就是10+6,也等于16厘米。 52+32=16 生3:我先算出一组长边和

5、宽边的长度,就是5+3=8厘米,因为另一组长边和宽边的长度和这一组是相等的,所以再乘2就可以了,也就是82=16厘米。 2=16 引导学生对算法进行优化。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来计算这张长方行卡片的周长,真了不起!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长方形周长=2 设计意图: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的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方法的多样是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在众多策略中总会有一种策略是最方便、简洁、是最优的。比如这里的三种策略,虽然实质都一样,但第三种显然简洁、方便得多,而且思维层次是最高的。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通过自主比较、运用,

6、在与其他同学对比的过程中,完成了对策略的优化、思维的提升,主动地变“要我优化”为“我要优化”。 活动二:学生自己探究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师:现在我们用同样的方法,来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生:动手量正方形的边长,并计算正方形的周长。 组织汇报,交流展示学习成果。 结合汇报,演示课件。 生1:我可以把4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就是3+3+3+3=12 生2:因为正方形的每一条边的长度都是相等的,所以还可以用乘法来计算,就是34=12 师:你更喜欢哪一种方法呢? 板书:正方形周长=边长4 比较总结。 师: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已经知道两张卡片的周长了。现在,谁能说说哪张卡片所需的彩带的长度更长些? 生:正

7、方形卡片需要的彩带更长些。 师演示用彩带围卡片,从直观上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所需彩带的长短。 师: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我们知道要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方法很多,归纳观察这些方法,我们发现要计算长方形的周长,一定要先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要求正方形的周长只要知道正方形的一条边长就可以了。我们掌握了这两种周长的计算方法之后,就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了。 四、目标检测,巩固提升 1、练一练1、2题。相机检查 2、达标检测: 填空: 长方形的指周长是指,其中它的两个长、两个宽也,所以长方形的周长等于;由于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所以正方形的周长等于。 一个长方形的网球场,宽是8米,长是宽的4倍,如果

8、要在四周围上栏杆,共要跑多少米? 一块木板,长和宽的和是5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设计意图:扎实双基中第一道题意在为后进生理清思路;拓展延伸旨在提高性练习。两种练习结合,保证所有学生“吃得好”“也吃得饱” 四、课堂回顾,整理思路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生:齐声回答长方形的周长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 设计意图:“新课标”把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一节课过后,可以从“学到了什么”知识与技能、“有什么感受”情感态度等方面入手,落实教学目标。 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2 正方形的周长= 边长 4 长方形的周长教学反思 次营中心小学 柴战锋 一、

9、抓住学生的兴趣教学,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课堂上,教师将制作的两张卡片出示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下来,提出问题:为了使卡片变得更漂亮,把卡片四周镶上彩带,猜一猜哪张卡片需要的彩带更长一些?这时,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证实自己的见解是对的,学生都能主动的去探索,去学习,去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而且,整节课始终围绕着这两张卡片展开教学,学生以这条主线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探究的能力。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如何得到,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在这节课里教师能把握这个契机,让学生进行独立探究,鼓励学生动手量一量每条边的长,再动笔算一算,求出卡片的周长这样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过程中,学生利用对周长概念的理解,充分发挥自主性,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它们的周长。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而不是包办代替,恰到好处的进行引导。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发现自己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总觉得自己缺少教学激情,不能和学生融为一体,达到忘我的境界。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还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