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2).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47034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卖炭翁(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卖炭翁(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卖炭翁(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卖炭翁(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卖炭翁(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卖炭翁(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卖炭翁(2).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卖炭翁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 教案设计 省份:上海市 学校:青浦区重固中学 姓名: 范童心 职称:中学二级 通讯地址:上海市青浦区重固镇福泉山路657号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小学 2,学科:语文 2、课时:1 3、教师准备 a、扫清字词障碍。准备卖炭翁朗读录音。 b、把握本诗的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主要信息。 c、基本把握诗歌的内容和中心。 4、 学生准备: a、参考预习单,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b、了解作者白居易的主要信息。 c、对照教材49页注释,并借助 完成预习单。 二、 教学课题 知识与能力方面: 1、借助预习单积累词义;通过朗读,理解诗歌内涵。

2、 过程与方法方面: 2、体会对比的写作手法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突出中心所起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3、感受白居易批判“宫市“制度,同情百姓疾苦的思想感情。 三、 教材分析 上海市二期课改新教材初中一年级课文卖炭翁。这首白居易的名诗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揭露了“宫市”的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有力的鞭挞,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不平。概括了唐代劳动人民的辛酸和悲苦,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同情。 卖炭翁是一首经典的叙事诗。教学重点是深入理解课文,把握诗歌所表达的中心。教学难点是领会人物形象,理解对比手法的作用。把握文章中心,去体会作者对老人的同情,对“宫市”制度的批判是重要的。学生虽

3、然距离那个时代比较遥远,但在教师的指导下,应该能有所把握。而对于“对比”这一重要写作手法,学生在辨别,特别是分析上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本课将对比作为学习难点。 四、 教学方法 本课作为七年级第一学期的文言文篇目,对于学生而言,字面难度并不大。因此,我注重培养学生充分预习的习惯,精心设计了预习单。学生在计算机室借助,完成预习单后,均能自己读懂内容。但这篇文章在写作中,运用了比较多的人物描写,并且有意识地采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引导,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体验,通过咀嚼语言,体会到文章实质。 教学之前用卖炭翁的相关教学材料,找了很多教案作参考,了解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

4、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在 上找到课文的flash在课堂放给同学们看,并带领学生朗读课文,给学生听觉上的直观感受。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卖炭翁的示图,做成PPT课堂给同学们演示,给学生视觉上的直观感受。用百度搜索白居易创作卖炭翁时的写作背景,让同学们对当时社会的黑暗有切身体验。 五、 教学过程 一、熟知导入,温故知新 约3分钟 1、教师背“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同学们知道这首我们耳熟能详的诗叫什么名字吗?它的作者是谁呢? 学生回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离别 白居易” 2、大家说的都很好,白居易写过很多诗,谁来说说看,你对白居易的了解? 经过2、3个同学的补充

5、后仍不够系统。对白居易诗歌风格也许不能点到。由ppt补充。 出示ppt 白居易的相关介绍。 3、刚才我们一起了解到白居易的诗“广泛尖锐地揭发了当时政治上的黑暗现象,也反映出人民的痛苦生活。”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白居易的叙事诗卖炭翁。 二、检查预习,落实字词。 约3分钟 注意 多音字 学生课前借助 三、朗读指导,整体感知 约10分钟 1、好,现在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读一读。 学生:因为预习单的缘故。读音较准,但是停顿没有,节奏感不强。 2、大家读音不错,但是要读好一首诗,除了读准字音之外,还需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停顿、感情、语气。众说纷纭。 3、追问:这首诗基本上每句7个字,如何停顿比较好呢

6、?请大家读一读,试一试。 学生:有的学生说4个字后停顿。有的学生说2|2|3这样停顿 和学生一起听朗读录音,并同学、小组之间比赛朗读,并相互点评。 4、注意停顿以后,同学们读的好多了,刚才有同学说还要注意语气和读出感情,才能读的更好,他们讲的非常不错,那我们一起来探讨下,这首诗读完后让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吗? 学生:苦,非常苦,卖炭翁太苦了。 学生:残忍,宫使非常残忍。 5、追问:你从哪里感受到卖炭翁苦?引导学生把握全文。 学生:炭从很远运来,买也卖不出去,最后还被抢了! 四、分析鉴赏,朗读深化 约20分钟 1、同学们说的很好,老师也深有同感。卖炭翁和宫使这两个人物在我们心

7、底已经有了很深印象。人物形象是通过对人物的描写来表现出来的,诗中对这两个人物从哪些方面进行了描写?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卖炭翁:外貌、心理、动作 宫使:神态、动作 2、描写卖炭翁外貌的是语句是?谁能读一读这两句?读的好不好?应该读出什么? 学生“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应该读出烧炭之苦,满脸的灰尘,脸因为长年烟熏火烤而颜色深谙。头发花白,十指乌黑。 描写卖炭翁心理的语句是?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两句。这两句写出了卖炭翁怎样的一种心理?衣服单薄,又在下雪,一般人都希望天气暖和,而卖炭翁却因为希望能把炭买个好价钱却希望天气更寒冷。这里,一般人的心理和卖炭翁的心理有着极大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反差

8、?因为炭对他来说,意味着? 学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明明自己衣服单薄,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心理。 学生:反差 卖炭翁急于要把炭卖出去。“身上衣裳口中食”生活的全部希望 3、希望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然而,这满怀着卖炭翁希望的一车炭卖出去了吗?我们读一读炭被抢的这一情节。写宫使的神态的词语是?追问:解释为?谁来读读这一句?哪些词语写出了宫使的动作?这些动作描写写出了宫使的? 学生:路途遥远。“牛困人饥”被宫使抢走了!希望破灭 学生:翩翩 得意忘形的样子。“把、称、叱、牵” 学生明确:非常的残暴 五、课堂小结 主旨归纳 约3分钟 真是一个残暴的宫使!就这样,作者通过一步步的铺垫渲染

9、,通过细腻的肖像、动作、心理的描写反映了卖炭翁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宫使残暴掠夺的本质。为了突出二人的形象,除了精彩的描写以外,还有三个地方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大家注意到了吗?出示ppt 网址 学生:看ppt,回想本节课所学。 预习单上有同学质疑:为什么卖炭翁不让皇帝管一管呢?那我们大家一起来想想,文中有句话其实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哪句话? 学生:“手把文书口称敕” “敕”是皇帝的诏书或命令,说明了宫使这么做完全是皇帝的意思,根本就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现实造成了这一悲剧。 诗中无一字谴责,但我们在字里行间能深切的体会到同情、痛恨,能触摸到诗人善良的心。 六、布置作业:详见作业单。 约1分钟 附板书设计

10、: 11 卖 炭 翁 白居易 外貌 烧炭艰辛 悲 卖炭翁 心理 矛盾反常 对比 |对 | 动作 运炭艰辛 苦 | | |比 | 神态 “翩翩”趾高气扬 宫 使 动作 “把、称、叱、牵”蛮横无理 六、教学反思 卖炭翁的教学,我认为初一年级的学生,朗读感悟,把握文本中心才是我们教学的重点。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深入理解课文,把握诗歌所表达的中心上。而初一年级学生,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非常重要,故精心设计预习单,以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能力。指教下来感觉收获很多: 教学目标适切。设计流程非常清晰。问题设计合理,对文本的解读非常深入,对学生的引导序进性好。各环节间过渡自然,不生硬、不拖沓。 人物形象的分

11、析比较到位。充分的以对人物的描写为抓手, 学生体会较深。也感受到了作者在字里行间对人物的情感。 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对于初一年级的学生很好。朗读的效果较好,能由浅入深,读出感情。 预习单的设计非常出色。问题设计指向性明确,而且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人性化的提示,给予学生语文学生中所需的人文关怀,很棒。 同时,朗读是一种非常美的艺术,在朗读时需要更多的介入文本,联系文本更为紧密一些,把读和悟更加的相辅相成起来。相互促进,更深入文本,而不是孤立的,也不能浅尝辄止。执教后感觉,在这一方面,今后还需要加强。 七、教师个人介绍 个人介绍:XX年7月师大本科毕业后任教。一直担任语文教学、班主任工作。2篇论文在区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多次在区级以上学科评比中获奖。执教班级教学质量一直稳定于区前列。3次指导学生参加“古诗文”“征文”比赛获奖。 附: 1、卖炭翁教案网址: 2、卖炭翁网址: 3、卖炭翁网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