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生产操作规程.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4741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3.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美白对虾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南美白对虾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南美白对虾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南美白对虾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南美白对虾生产操作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南美白对虾生产操作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美白对虾生产操作规程.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美白对虾生产操作规程南美白对虾生产操作规程 1 范围 11本标准规定了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过程中养殖环境、养殖设施、放养前准备、苗种选择与运输、苗种驯养、养成管理、养殖排放水处理、收获和病害防治等技术环节。 12 本标准适用于南美白对虾的池塘养殖。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南美白对虾生态养殖:以养殖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传递规律为依据,在养殖过程中通过人为调控养殖微生态环境条件等技术手段,使养殖生态环境相对平衡,达到稳产、高效、健康养殖的目的。 3 养殖环境 31 养殖场地必须建在四周无任何污染源、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光照充足以及交通便利的区域。 32

2、 养殖场地周围500米内无有害废弃物污染源、水源充沛,养殖用水需经科学处理,使用健康的种苗和优质的饲料。 4 养殖设施 41 虾池 411 虾池的面积为0.52.0公顷,长方形,长宽比不大于4:1。 412 虾池方向为南北走向,使虾埂受到风浪冲击的面积减少,使池水受风面积增大,有利池水增氧。 413 虾池深度2.02.5m,养殖期间可保持水深1.8m以上,池底平坦,略向排水方向倾斜,倾斜坡差30cm,保证池水能自流排干。 414 虾池堤埂坡度1:2.5至1:3。 415 进、排水系统 4151 进水系统:进水闸闸室设三道闸槽,外槽安装粗滤网,中槽安装挡水闸门,内槽安装锥形滤网。 1 4152

3、排水系统:进水闸闸室设三道闸槽,由内向外安装防逃网、闸板和收虾网。闸板应安装启闭装置。 42 蓄水系统 421 蓄水池与虾池相通,以水平差向虾池供水,蓄水池容量不小于总养殖水体的1/8。 422 进、出水渠道独立设置,进、出水口分别设于池塘两条短边。 43 增氧系统 使用叶轮式或水车式增氧机,按负荷35亩/kw配备。 5 放养前准备 51 整理虾池 511 推塘 池底经暴晒后用推土机进行推塘。 512 晒池 收虾后排干池水,暴晒至底泥呈龟裂状,时间1530天。 513 泡塘冲洗 反复灌、排水浸泡34次。 514 药物消毒 放苗前,用生石灰消毒,严禁使用违禁药物。用100200kg/亩生石灰改良

4、池底。使用方法:最后一次排水时留少量积水,然后用铁锹将生石灰堆于池内积水处,搅拌充分后全池泼洒。 52 进水和培养饵料生物 药物清池35天后开始进水。先多次进水浸泡后排出,进水用6080目筛绢网过滤,进水时要根据过滤网的承受力决定闸门的开启高度,以免冲破闸网,使敌害生物近处。最后一次进水至水位3040cm时,施生物制剂培养饵料生物,用法及用量据产品说明书而定,肥水期间每天中午开动增氧机12小时,进水繁殖饵料生物在水温20以下需1015天,在水温20以上需710天,肥水后逐渐提高水位。 6 苗种选择与运输 61 虾种的选择 2 611 苗种的规格 苗种规格应大于0.8cm。 612 种质调查 选

5、择F2代以上的种苗,对苗源进行病毒等病原的检疫,如白斑、桃拉病等。 613 肉眼观察 健康虾苗具有以下特征:胃肠饱满,体色透明,体形肥壮,大小整齐,无畸形,活力强,弹跳力大。 62 虾苗运输 尼龙袋运输,使用容量为58L的尼龙袋,装水1/3,充纯氧气,装运1cm长的虾苗0.81.5万尾/袋。虾苗运输应尽可能避开高温时段。 7 苗种驯养 71 暂养池条件 711 暂养池水深0.81m,池底比将0.5,能顺利排完池水,池子规格根据暂养苗量决定。暂养可利用养成池专池培育,也可修建专用的具有保温系统的暂养池。 712 保温系统 暂养池搭建塑料大棚,用锅炉加热、保温,控制水温1825。此系统适应于3月底

6、至5月初放苗时节、5月初以后可在自然温度条件下进行。 713 进排水系统 暂养池必须配备完整的进水及排水系统,进水管大于25cm,排水管1015cm。 714 充气系统 配备1.12.2kw/100立方米水体罗茨鼓风机一台,24小时连续充气。 715 微生物接种 放苗前投放微生物制剂5g/立方米水体,以稳定暂养池微生态环境。 716 培育基础饵料 放苗前在消毒好的暂养池内施肥繁殖浮游生物。 72 暂养期管理 721 放苗 3 当池水达到放苗要求时放苗,放苗量11.5万尾/立方米水体。 722 纯淡水养殖苗种驯养条件 在纯淡水养殖条件下必须进行二级淡化驯养。首先在育苗池内驯养78天,再移入室外土

7、池内驯养70天。在此期间循序渐进地使之淡化,每日降低盐度不超过原有基础的15,逐渐使暂养池的盐度与养成池盐度趋于一致。在淡化过程中水温要求控制在18以上,pH值控制在7.88.6。 723 暂养期间饲料要求 投喂粒径为0.5mm左右的配合微囊饲料,投喂量每万尾48g/次,每天投喂46次,并根据不同规格的实际摄食量适当调整,不能过量投饲,以防水质恶化。 73 收苗 731 当虾苗体长达0.81.2cm以上时,出苗移放入已准备好的养成池中,放苗量控制在48万尾/亩,具体根据养殖条件及管理水平而定。 732 用袖网末端连活水网箱,缓慢放水收苗,虾苗切勿在网箱内长时间积压,容量为10L的塑料桶,一次称

8、苗或提苗不应超过0.5kg。 8 养成管理 81 虾苗放养 811 池水要求 养成池水深1.5m以上,水质肥嫩,以绿藻、硅藻为主;水色为黄绿色或黄褐色;透明度在40cm左右;水温18以上;pH值7.88.6。 812 放苗方法 8121 放苗时注意育苗池与养成池的温度和盐度变化,要把温差和盐度差控制在1和2以内,24小时温差控制在3、盐度差控制在3以内。 8122 放苗点应在池水的上风处。为使虾苗尽快适应养成池的水质环境,把装有虾苗的袋子先浮在水面上,使袋内外的温度趋于平衡,再打开袋子,向袋内缓慢加入池水直至向外溢出,让虾苗逐渐进入水中,以提高苗的成活率。 8123 放苗前必须先了解天气情况,

9、避开大风暴雨天放苗。 813 放养密度 4 放苗量控制在48万尾/亩,具体根据养殖条件及管理水平而定。 82 饲料与投喂 821 饲料要求 饲料主要使用人工配合饲料,使用优质配合饲料,其营养成分及加工工艺过程必须符合国家所颁布的对虾配合饲料的标准要求,在养殖高温期或发病期,饲料投放前添加能提高白对虾免疫功能的生物制剂,以增强虾的抗病力。 822 投饲量 白对虾日投饲量依据其生长状况、规格以及底质、水质和天气而定。养殖前期,日投饲量为虾体重56;养殖中期,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34;养殖期,日投饲量为虾体重的23。 823 投喂方法 投喂方法为沿池边均匀泼洒投喂。遵循“少量多投、日少夜多、均匀投洒”

10、的原则。 824 投喂次数 养殖前期每天分2次投喂,投喂时期分别为8:00和18:00;养殖中期投喂3次,投喂时间为8:00、18:00、23:00;养殖后期分4次投喂,投喂时间8:00、18:00、23:00、24:00,夜间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60,具体投喂次数、时间和投喂量依据具体情况可有所变动。 83 水质管理 831 水色和PH值调控 南美白对虾理想的水色是由绿藻或硅藻所形成的黄绿色或黄褐色。在养殖过程施用微生态制剂,到养殖中后期适量换水及施用一定量的生石灰以控制水色和PH值。 832 透明度 透明度是虾池水中理化因子的综合反映,与水中浮游生物种类的密度有关。虾池透明度指标:前期304

11、0cm、中期30cm左右、后期保持在20cm左右;若透明度小于20cm时,应换水、泼洒生石灰,若透明度过大,追施微生物制剂。 833 溶氧量 养殖前期视水质状况采用间歇性开增氧机:养殖中期随残饵的增多、池中生 5 物尸体的腐烂以及虾的生长情况逐渐延长开机时间;养殖后期必要时需24小时开机,以保证池水溶氧量在5mg/L以上,池水底层溶氧量在3mg/L以上。 84 换水 养虾前期主要以添加水为主,中后期适量换水。换水量要因地制宜,虾苗体长5cm之前一般以添加水为主;体长68每隔67天换水510cm;体长8cm以上每隔34天换水1015cm。 85 雨天处理 851 雨前和雨后,及时开动增氧机。 8

12、52 如雨量一般,则在降雨时开动增氧机,以防池水分层。 86 日常管理 861 检查饲料台的摄食状况,及时调整当日投喂量,并做好记录。 862 经常检查与清除虾池周围的敌害和异物。 863 经常观察虾的活动情况,发现异常的虾或病、死虾,要及时捞出深埋,并查清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864 定期检测各池水温、盐度、pH值、溶解氧、氨氮等水质指标,并做好记录。 865 检测检查堤坝是否牢固安全,防治塌塘、逃虾;注意用电安全,尤其要经常检查用电设备及线路。 866 观察有无缺氧浮头现象,发现情况及时开增氧机。 9 养殖排放水处理 91 养殖水排放前必须先经过水质净化处理后再排放,以免污染周围环境。 9

13、2 养殖水排放处理主要采用物理和生物制剂法。物理法主要是沉淀和气浮,生物制剂法是使用微生态制剂降解水中有机质和悬浮物,使养殖排放水时得到一定程度的净化。 10 收获 101 收获时间依据气候、规格、市场价格、水体状况以及虾的健康而定。 1011 收获前停止换水48小时,待软壳虾少于10以下时起捕,到水温降到15前捕捞结束。 1012 当下体规格达到11cm以上时,可起捕深加工或活虾上市。 6 1013 若市场供求量大、虾塘密度又过高时,可采取捕大留小分批上市;即可减少池内密度,又利于小规格对虾生长。 1014 池塘有异常情况发生时应及时捕捞,以减少损失。 102 收获准备 及时掌握气象动态,注

14、意虾池环境因素的变化;根据市场需求,制定捕捞计划;配备好捕捞工具和运输车辆等。 103 收获方法 1031 拖网收获 大批量上市干塘时使用此方法,一般于早晨捕捞。 1032 虾笼网收获 收获量小,用只能进不能出的网具,傍晚下网,早晨收虾,适合小批量上市。 11 病害防治 111 病毒性疾病 1111 对虾白斑综合症 11111 病症 发病初期出现厌食、摄食减少,活力下降;发病中期虾体皮下、甲壳内侧及附肢出现白色斑点,部分虾体出现空胃,中肠腺内膜组织局部坏死;发病后期,对虾停止摄食,肝胰腺呈棕黄色,病害呈暴发性,死亡率高,因此又叫暴发性白斑病。 11112 防治方法 111121 加强对苗种的健

15、康检测。 111122 经常在饵料中添加微生物制剂和能增强虾体免疫能力的微量元素等。 111123 在疾病流行季节,每半月泼洒1次生石灰,用量1015g/立方米水体,或每星期全池泼洒1次溴氯海因复合剂,用量0.3g/立方米水体,定期消毒和调节水质。 111124 在整个养殖周期里,经常采用生物制剂改善和稳定水质。 1112 桃拉综合症 11121 病症 7 该病急性病程约25天。发病虾不食、昏睡,体色素扩散;部分虾体肌肉呈暗红色,尾部和足发红,积累死亡率从5100。TSV流行后残存的虾在外观上无任何症状或坏死。成虾多为慢性,死亡率通常小于50,其外壳多处有坏死区域。 11122 防治方法 11

16、1221 加强对苗种的健康检测。 111222在疾病流行季节,每半月泼洒1次生石灰,用量1015g/立方米水体,或每57天全池泼洒二溴海因复合剂防病,用量0.2g/立方米水体。发病时全池泼洒季氨盐络合碘,用量1g/立方米水体。 111223 经常在饵料中添加有益微生物制剂合能增强虾体免疫能力的微量元素等。 111224 在整个养殖周期里,经常采用生物制剂调节水质。 112 细菌性疾病 1121 对虾烂鳃病 11211 病症 对虾烂鳃呈灰色、肿胀,严重时鳃尖端溃烂、脱落,有的鳃丝在溃烂边缘呈褐色,有的在溃烂组织与不溃烂组织的交接处形成黑褐色分界线。病重的虾浮于水面、游动缓慢、反应迟钝,特别是在池

17、中溶解氧不足时,病虾逐步死亡。 11212 防治方法 112121 彻底清塘,合理放养密度,改善水质,防止投饵过量,造成残饵分解,败坏水质。 112122 夏季高温季节,池底呈酸性时,可适当泼洒生石灰,每亩用量58kg。养殖期间定期投放生物制剂等调节水质。 112123 在发病季节,定期泼洒生石灰或二溴海因等消毒剂。 1122 对虾红腿病 11221 流行情况 该病在全国养虾地区都有流行,常呈急性型,发病率合死亡率都很高,达90以上。该病多发生在7月上旬以后高温季节。该病的流行与池底不清淤、不消毒,池水交换不良,放养密度过大等有关。 8 11222 病症 病虾在池边水面缓慢游动,活力减弱或沉底

18、不动,有时做旋转游动或垂直游动,反应迟钝,食欲减退或停止;个体消瘦,甲壳与肌肉间空隙大,头胸甲心区上方由青色透明变为白色再变为淡桔红色,形状为三角形;突出症状是附肢变红,游泳足最先变红,以后步足及尾肢也呈鲜红色。 11223 防治方法 112231 防治投饵过量,造成残饲分解,败坏水质,保持良好的水质。 112232 养成期定期使用生物制剂,确保水质良好。 113 固着类纤毛虫病 1131 病症 患此病的虾体,眼观可见身体表面似绒毛状。在低倍显微镜下可看到虾体的体表有许多虫体附着。 1132 流行情况 该病容易发生在池水污浊、换水量小、白对虾发育缓慢的育苗池中。成虾体表上有少数虫体附着是常见的

19、,危害性不明显,但当有大量虫体附着时,可引起对虾大量死亡。 1133 防治方法 11331 蓄水池的水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消毒。 11332 因目前还没有发现在幼体能耐受的浓度下杀死固着类纤毛虫的有效药物,所有如发现幼体上有固着类纤毛虫时,可加大换水量,改善水质环境,促使幼体尽快蜕皮,就可控制病害。 114 丝状藻类附着病 1141 病因 该病是因藻类附着于虾体引起的。常见有绿藻类、刚毛藻以及褐藻类等。 1142 病症 病虾体上呈丛附生上述丝状藻类,呈绿色或褐色,飘飘摇摇;严重者在全身体表、包括眼球部长满藻类。病虾游动缓慢,摄食困难,生长停止。 1143 流行情况 各地对虾都可发生,当主要发生在池水中浮游生物太少,透明度太大的虾池。 9 丝状藻类在虾池的浅水处可大量繁殖,成丛的生长,妨碍虾的行动,甚至引起缺氧浮头或死虾。 1144 防治方法 11441 生石灰全池泼洒,促使白对虾蜕皮。 11442 水较清时应及时施肥或生物制剂,有效调控池塘水透明度小于45cm。 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