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西畴县情图片展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51617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参观西畴县情图片展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参观西畴县情图片展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参观西畴县情图片展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参观西畴县情图片展心得体会.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参观西畴县情图片展心得体会参观西畴县情图片展心得体会 江尚艳 今天,有幸参观了西畴县情图片展,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西畴精神。西畴县位于云南省东南部,总国土面积1506平方公里,其中裸露、半裸露的喀斯特山区占75.4%,是一个山大石头多、人多耕地少、石漠化程度深,集老、少、边、山、穷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西畴人世世代代与大自然抗争,孕育、形成了“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的“西畴精神”。 西畴精神是一种乐于奉献、造福子孙的价值追求。在西畴,举目见到的一座座石山,犹如硕大无朋的窝窝头布满大地。在这里建设家园,需要的是加倍的付出,是拼搏和奉献。但

2、西畴人认为,这是为子孙万代造福,是值得的。在西畴县一个修路现场,一位打石头的老人曾说过:“西畴的最大缺点就是石头多,但石头是可以移走的,移一点就会少一点,没有修不好路、建设不好家乡的道理。我们现在许多田地,就是前人砸石头砸出来的。我们建设好家园,子孙后代就好在了。”问为什么不搬家,回答是:“搬家当然好,但如果条件差的地方的人都搬家,我们国家人口那么多,搬哪儿去?再说好不好在,关键是看人,条件再好的地方,如果人不努力,那也是白搭。我们这里不是不能建设好,只要舍得汗水浇灌,照样会成为好地方。”可见,正是有不怕吃亏、造福后人的胸怀和追求,才有了西畴精神,创造了改造石漠化地区、建设美好家园的奇迹。 西

3、畴精神是一种艰苦卓绝、拼搏奋斗的高度自觉。向坚硬的岩石要公路要良田,在岩石上建家园,艰苦程度可想而知。但西畴人不等不靠,硬是在石山中栽下一棵棵树,敲打出一条条路,建起一院院房屋,造出一片片田地,让石山变成美好家园。 西畴精神是一种敢于挑战、勇于抗争的进取品格。石山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但西畴人却毫不畏惧,主动向石山挑战,建设家园。从西畴人民的身上体现出来的西畴精神告诉我们:人不仅要敢于应对挑战,而且要敢于主动挑战。敢于挑战,敢于抗争,才能不断前进,不断超越。 西畴精神是一种永不退缩、永不放弃的执著坚守。成功的秘诀在于坚韧不拔,在于坚持不懈。西畴人面对茫茫石山,选择的就是确定目标,永不放弃。一个石头

4、今天打不烂,明天继续打;一段路今年修不通,明年继续修;一个石缝今年种的树不活,明年继续种。无论什么事,都要做成为止,做好为止。什么时候都不改变对这片土地的深爱,不放弃对这片土地的全身心投入。他们当然也选择“走出石山”,有许多人已到外面就业或定居,但无论是打工在外的,还是安居他乡的,都不忘关心家乡,都尽力支持家乡建设。有这样的执著与坚守,就没有办不好的事,没有实现不了的目标。 西畴精神是一种精诚团结、和谐合作的团队意识。在西畴的城镇乡村,到处感受到的是团结和谐的浓郁氛围。无论干部之间,干群之间,群众与群众之间,各民族之间,都真诚相待,团结和谐,大家齐心协力干事创业。人心齐,石山移;团结就是力量,和谐成就一切。这是西畴精神给我们的又一启示。 西畴精神是吃苦耐劳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但它不同于一般的吃苦耐劳、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它是挑战严酷环境、艰苦卓绝创业进取的动人乐章,是高原情怀、大山品质的云南精神的具体化。在教学上,我们还有理由不发扬这种西畴精神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