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学题库.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54224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口腔修复学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口腔修复学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口腔修复学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口腔修复学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口腔修复学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口腔修复学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口腔修复学题库.docx(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口腔修复学题库口腔修复试题 一、选择题: 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一最佳答案,将其编号填入题前的括号内。 1. 固定义齿部分 1.牙体缺损修复的抗力形要求主要是指: A.修复体在口腔中能所作所为各种外力而不破坏; B.修复体在口腔中能抵抗各种外力而不移位; C.患牙能抵抗修复体戴入的力而不折裂; D.修复体和患牙均能抵抗力的作用而不破坏; E.对患牙制备成一定的面、洞、沟以增加患牙的牢固度。 2.正确恢复铸造冠外展隙的意义是: A.保持牙列的完整性; B.有利于食物的排溢; C.保护牙龈组织; D.提高咀嚼效能; E.保护龈乳头。 3.为防止产生继发龋,固定修复体设计应考虑: A.必须覆盖点

2、隙裂沟及脆弱的牙体组织; B.尽量与牙体组织密合无悬突; C.边缘应扩展到自洁区; D.适当扩大外展隙; E.以上都应考虑。 4.制作固定修复体,为了保护牙周膜以下哪一点是正确的 A.牙尖斜度不宜过大; B.接触点的松紧度适当; C.接触点的位置要准确; D.清除早接触建立平衡; E.以上都正确。 5.牙体缺损修复体正确恢复牙冠外形高点的作用是 A.防止食物嵌塞 ; B.稳定牙弓; C.保护牙龈组织; D.提高咀嚼效率; E.以上都是。 6.使固定修复体固位的主要固位力是 A.摩擦力 B.榫力 C.粘着力 D.摩擦力和粘着力 E.榫力和摩擦力 (B) 7.影响粘固力的因素下列哪一点是错误的 A

3、. 粘固面积越大,粘固力越大 B. 粘固剂越厚,粘固力越大 C粘固剂越粘稠,粘固力越大 D. 修复体与牙体越密合,粘固力越大 E. 修复体与牙体越清洁干燥,粘固力越大 8.合金嵌体窝洞制备时,需形成洞缘斜面,其目的是: A.增加抗力,防止游离牙釉柱折断; B.增加固位力,防止脱位; C.增加覆盖面积,增强力; D.增加密合度,增强力; E.增强密合度,防止侧向脱位。 9.制作合金嵌体,牙体预备洞形的特征是 A.洞形无倒凹,底平壁直; B.洞壁预备成的外展,洞缘不做斜面; C.洞壁预备成的外展,洞缘形成斜面; D.洞壁预备成的外展,洞缘长斜面; E.洞壁预备成的外展,洞缘无斜面。 10.高嵌体主

4、要依靠: A.钉洞固位; B.箱形固位; C.鸠尾固位; D.沟固位; E.粘结固位。 11.辅助固位形式是指: A.钉洞固位; B.箱形固位; C.鸠尾固位; D.轴沟固位; E.以上都是。 12.前牙34冠切缘沟的作用: A.防止继发龋; B.增进美观; C.阻挡34冠舌向脱位; D.阻挡34冠龈向移位; E.保护切缘。 13.前牙34冠的固位力,主要依靠: A.邻面片切彼此平行; B.切缘沟; C.舌面与牙长轴平行; D.邻轴沟的长度和深度; E.邻轴沟彼此平行。 14.上前牙34冠的邻面轴沟应位于邻面片切面的: A.唇13; B.中13处; C.舌13处; D.舌13与中13交界处;

5、E.唇13与中13交界处。 15.桩冠的冠桩的长度要求达根长的: A.23; B.13; C.12; D.14; E.34.。 16.铸造冠桩的最粗横径要求占根管口横径的: A.13; B.23; C.12; D.14; E.34.。 17.桩冠的固位力主要靠: A.根管的长度和形态; B.桩的直径粗细; C.粘固剂的粘着力; D.冠桩与根管壁的磨擦力; E.残留牙冠的高度。 18.全冠牙体制备,哪一种龈缘的形状,对应力分布最均匀: A.肩台形; B.带斜坡的肩台形; C.凿子形; D.刀刃形; E.凹面形。 19.全冠牙体制备,冠缘的周径应位于: A.牙冠最大突度之上; B. 牙冠最大突度之

6、下; C.龈缘上1mm; D. 龈缘下1mm; E.与龈缘平齐。 20.铸造全冠的优点为: A.固位力强; B.边缘密合; C.咬关系好; D.各轴面形态好; E.以上都是。 21.非金属全冠牙体制备成肩台形目的是: A.增加固位力; B. 增加抗力; C.增进美观; D.恢复轴面形态; E.以上都是。 22.下列哪种情况可以选为固定桥基牙; A.有根尖病变未经治疗; B.牙槽骨吸收超过根长1/3者; C.牙体倾斜超过24度者; D.牙齿松动2度以上者; E.牙冠畸形稍有扭转者。 23.固定桥修复时桥基牙的数目应根据 A.固位体类型; B.负重在生理限度以内; C.缺失牙部位; D.修复体材料

7、; E.制作工艺复杂程度。 24.固定义齿的适应症最先考虑的是 A.患者的年龄和职业; B.缺失牙的部位; C.缺牙间隙的大小; D.基牙的支持力; E.修复体的美观。 25.设计固定义齿时最先考虑的是 A.缺失牙的负荷总和; B.基牙的负荷总和; C.缺失牙和基牙的负荷总和; D.基牙固位力的总和; E. 缺失牙和基牙抗力的总和。 26.为减小后牙固定桥基牙负担,下列哪种措施正确? A.增加桥体厚度; B.降低桥体与对牙的接触; C.增加桥体与牙槽嵴接触面积; D.适当减少桥体颊舌径的宽度; E.降低桥基牙工作尖的高度。 27.为减轻后牙固定桥基牙负担有哪种措施? A.增加桥基牙数; B.

8、增加固位力; C.增加桥体与牙槽嵴接触面积; D. 降低桥体与对牙的接触; E.降低桥基牙工作尖的高度。 28.应力中断式固定桥临床上又称为: A.单断固定桥 B.半固定桥 C.两侧固定桥 D.复合固定桥 E.游离固定桥 29半固定桥固定连接一端桥基牙的负重反应是: A.与支持端相等; B.比支持端大一倍以上; C.比支持端大两倍以上; D.为支持端一半; E.比支持端大三倍。 30.双端固定桥屈矩反应的力大于固位体固位力时,其后果是: A.桥体裂断; B.固位体松脱; C.桥体下沉; D.基牙向缺牙区倾斜移位; E.基牙松动。 31屈应力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与梁的长度; B. 与梁的形

9、式; C.与梁的截面积大小; D. 与梁的材料; E. 以上都有关。 32.半固定桥适用于: A.基牙倾斜度较大,难以求得共同就位道的病例; B.缺隙一端的基牙牙周条件较差;C.缺隙一端基牙牙形态过小; D.缺隙一端基牙为残冠; E.前牙列长桥。 33.设计单端固定桥的条件是: A.缺隙小、力小、基牙小; B.缺隙小、力小、基牙大; C.缺隙大、力大、基牙大; D.缺隙小、力大、基牙大; E.以上都不是。 34.扩大桥体与桥基牙的锥间隙,其目的是: A.为减轻力; B.为提高咀嚼功能; C.为便于食物排溢; D.为力均匀分配; E.便于自洁作用。 35.为达到固定桥的自洁作用应做到: A.减轻

10、力; B.提高咀嚼功能; C.增加发育沟; D.扩展外展隙; E.开拓锥间隙。 36.固定桥牙体制备,轴面聚合度的大小与什么关系最密切: A.就位道; B.固位力; C.抗力; D.粘着力; E.密合度。 37.固定义齿修复时,临床上最适用的固位体是: A.开面冠; B.全冠; C.34冠; D.嵌体; E.桩冠。 38.固定桥需得共同就位道,取决与 A.固位体类型的设计; B.连接体的设计; C.两侧基牙制备后无倒凹 ; D. 两侧基牙制备后各轴面平行; E. 固定桥设计成先一侧就位。 39.固定桥修复时基牙有倾斜可采用 A.设计半固定桥形式; B.重建牙冠形态; C.核桩+牙冠 ; D.两

11、侧基牙各轴面平行制备; E. 以上都可。 40.固定义齿桥体龈面的设计,与下列哪一项密切相关?: A.桥体的强度; B.美观; C.保持清洁卫生; D.保持良好咀嚼功能; E.有利于发音。 41.固定义齿的修复精度是指? A.用精确的印模材料; B. 用低膨胀模型材料; C.金属铸造收缩的补偿; D. 正确的金属打磨方法; E. 以上都是。 42.固定义齿初戴后其食物嵌塞的原因有? A.接触点恢复不良; B.锥间隙过大; C.对;牙伸长 D.邻牙松动; E. 以上都是。 43.磨牙修复体邻面接触点的位置应恢复在: A. 1/3; B. 1/3 偏颊侧; C. 1/3 偏舌侧; D. 1/3 中

12、份; E. 1/2。 44.嵌体洞壁必须有牙体本质支持,其目的是: A.增加固位力; B.去除龋患; C.增加摩擦力; D.增加抗力; E.增加覆盖面积。 45.增加复合嵌体的固位措施有: A.增加辅助固位型; B.扩大制备洞型; C.降低牙尖高度; D.增加粘固强度; E.选磨对牙。 46.后牙固定义齿修复时缺牙区牙槽嵴丰满,桥体龈端最好采用 A.基托式; B.圆球式; C.圆锥式; D.悬空式; E.改良鞍式。 47.前牙固定义齿修复时正常缺牙区的龈端最好采用 A.基托式; B.圆球式; C.圆锥式; D.悬空式; E.盖嵴式。 48.固定义齿在力的作用下其运动方式有: A.唇向运动; B

13、.舌向运动; C.颊向运动; D.垂直向运动; E.以上都有。 49.固定义齿的运动方式会造成: A.基牙扭力; B.力降低; C.食物嵌塞; D.自洁不良; E.以上都有。 50.烤瓷固定义齿修复后常见的后果 A. 瓷面脱落 ; B.颜色不协调; C.牙髓的慢性炎症; D.唇侧龈缘变短; E.以上都是。 51.瓷粉和合金的要求,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合金与瓷粉应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 B.烤瓷粉颜色应具有可匹配性; C.瓷粉的热膨胀系数应略小于烤瓷合金者; D.金属基底的厚度不能过薄; E.烤瓷合金的熔点小于烤瓷粉的熔点。 52 .瓷粉和合金的结合,关键在于哪项? A.合金与瓷粉的机械结合;

14、 B. 合金与瓷粉的物理结合; C.合金与瓷粉的化学结合; D. 合金与瓷粉的热膨胀系数; E.合金与瓷粉的熔点。 53 .烤瓷在强度方面的优点表现为? A.压缩强度; B. 抗折强度; C.剪切强度; D. 桡曲强度; E.拉伸强度。 54 .哪一种合金与瓷粉不产生结合? A.镍铬合金; B.金钯合金; C.钴铬合金; D.金铂合金; E.钛合金。 55.冠的主要作用是 A.增加合金的强度; B.弥补合金美观的不足; C.增加合金的融点; D.弥补合金的冷却变形; E. 以上都是。 56.固定义齿选用贵金属的理由是? A.有良好的操作性; B. 有良好的延展性; C.与牙体有良好的密合性;

15、D. 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E. 以上都是。 57.以种植体作为基牙与天然基牙连接应考虑。 A.两端的修复材料相同; B. 两端的咬力相同; C.两端的应力分布相同; D. 两端的修复材料相同; E.两端的就位道相同。 58.以种植体作为基牙与天然基牙相同点是。 A.抵抗侧向力相同; B.力负荷相同; C.两端的基牙动度相同; D. 两端的基牙动度相同; E.两端的就位道相同。 59.合金嵌体与窝洞不密合主要会发生: A.牙釉柱折断; B.嵌体脱位; C.粘固力下降; D.边缘继发龋; E.抗力型下降。 60.固定桥修复时选用何种金属其理由是? A.根据力大小; B. 根据对牙的磨耗性; C.

16、根据桥体的长度; D. 根据对金属的过敏性; E. 以上都是。 2. 活动义齿部分 1.可摘局部义齿修复,使用模型观测仪的目的是:中 A.确定义齿的就位道; B.划出各基牙的观测线; C.确定卡环臂位置; D.填塞倒凹; E.以上都是。 2.可摘局部义齿卡环设计,所凭据的线是:易 A.外形高点线; B.观测线; C.支点线; D力线; E.回转线。 3.可摘局部义齿卡环设计时,下列哪项可不必考虑:? A.与义齿支持形式的关系; B.与口腔组织的关系; C.与人造牙类型的关系; D.与美观发音的关系; E.与基托强度的关系。 4.可摘局部义齿卡环臂的主要作用是:易 A.卡抱固位作用,防止义齿龈方

17、移位; B.卡抱固位作用,防止义齿向脱位; C.稳定固位作用,防止义齿侧方移位; D.支持作用; E.以上都不是。 5.可摘局部义齿卡环体部主要作用是:中 A.防止义齿龈向脱位; B.防止义齿侧向移位; C.防止义齿向脱位; D.恢复咬关系; E.有利与固位。 6.间接固位体的主要作用为:? A.减小基托的面积; B.增加义齿的固位; C.防止义齿沿支点线转动;D.防止义齿龈方移位; E.防止义齿下沉。 7.可摘局部义齿大连接体的作用是:易 A.连接义齿各部分成一整体; B.分散力、传导咀嚼压力; C.减小基托面积,增加舒适感; D.增强义齿的强度; E.以上都是。 8.具有应力中断作用的卡环

18、是:中 A.联合卡环; B.对半卡环; C.第一类卡环; D.第二类卡环; E.回力卡环。 9.可摘局部义齿后腭杆与粘膜的关系是:中 A.牙支持式应与粘膜接触; B.粘膜支持式应与粘膜接触; C.混合支持式应与粘膜接触; D.后腭杆与粘膜应脱空 1mm间隙; E.后腭杆与粘膜应加压接触。 10.下颌舌侧牙槽突形态为倒凹形时,舌杆的位置应设计在:难 A.位于倒凹之上1mm; B.位于倒凹区,与粘膜脱空; C.与舌侧牙槽嵴粘膜脱空; D.离开牙龈缘34mm; E.位于牙槽突上。 11. RPI卡环一般适用于:中 A. 6116 缺失; B. 654 缺失; C. 876678 缺失; D. 321

19、123 缺失; E. 12345678 缺失。 12. Kennedy第一类牙列缺损病例最好取:? A.解剖式印模; B.功能性印模; C.弹性印模; D.减压印模; E.水胶体一次印模。 13.可摘局部义齿支托的作用是:易 A.支持作用,防止义齿下沉; B.环抱作用,防止义齿侧方移位; C.固位作用,防止义齿下沉; D.稳定作用,防止义齿翘动; E.支持作用,防止义齿侧方移位。 14.可摘局部义齿支托的方向应是:难 A.与义齿的就位道垂直; B.与方向垂直; C.与基牙长轴平行; D. 与基牙长轴成90度或110度; E.与面平行。 15.位于下颌牙弓最后的弧立并向近中舌侧倾斜的基牙,适宜用

20、哪一种卡环?: 难 A.对半卡环; B.杆形卡环; C.倒钩卡环; D.回力卡环; E.圈形卡环。 16. 以下牙列缺损哪一例是属于 Kennedy 分类第三类第二亚类?中 A. 87632 378 缺失; B. 7621 178 缺失; C. 6541 126 缺失; D. 6541 12 缺失; E. 654 6 缺失。 17.下列哪个病例需用间接固位体:难 A. 1 1 缺失; B. 43 缺失; C. 56 缺失; D. 126 缺失; E. 876 78 缺失。 18.可摘局部义齿的应力中断设计主要是为了:中 A.增强力; B.减轻基牙负担; C.减小基托面积; D.减轻牙槽嵴负担;

21、 E.美观舒适。 19. 8765 缺失,在正常情况下,卡环应设计在: 易 A. 4 4 ; B. 4 5 ; C. 4 7 ; D. 4 46 ; E. 43 4 。 20.下列各类卡环中,哪一类有应力中断作用?中 A.联合卡环; B.对半卡环; C.圈形卡环; D.类卡环; E.弹性固位体。 21.R.P.I卡环是用于哪种牙列缺损病例?易 A.前牙缺失; B.双侧后牙游离缺失; C.缺隙的近远中都有基牙; D.多个缺隙同时存在于牙列; E.用于弧立的基牙。 22.悬锁卡环的禁忌症是:难 A.口腔前庭过浅,唇系带附过高; B.口腔卫生好; C.基牙有先天性畸形; D.远中游离缺失,牙槽嵴吸收

22、严重; E.基牙重度磨损。 23.可摘局部义齿一般以两端基牙长交角的分角线方向作为共同就位道的方向, 其目的是:难 A.使模型向后倾斜,增加基牙远中面倒凹; B.减小前后基牙的倒凹; C.平均前后基牙的倒凹; D.使义齿就位和脱位形成制锁作用; E.使模型在垂直方向设计。 24.游离端义齿设计近中支托的优点,下列哪种提法不正确:? A.对基牙造成的扭力小; B.可少磨牙体组织; C.对基牙远中软组织引起的损害小; D.对基牙有应力中断作用; E.近中支托和其小连接体有对抗义齿侧向和远中移位的作用 。 25.冷弯支架的可摘局部义齿,后牙卡环应选用何种规格不锈钢丝:易 A. 21号; B. 20号

23、-21号; C. 19号-20号; D. 18号-19号; E. 18号。 26.以带模铸造法制作可摘局部义齿支架,一般需用何种材料翻制铸造用模型:中 A.磷酸盐包埋材料; B.硅酸乙酯包埋料; C.石英和石膏; D.超硬石膏; E.琼脂。 27.可摘局部义齿支架用的钴铬合金的铸造收缩率为:难 A.2.2%; B.2.0%; C.1.8%; D.1.4%; E.1.2%。 28.常用的不可逆性水胶体印模材料,其主要成分是:易 A.硫酸盐基; B.琼脂基; C.硅橡胶基; D.藻酸盐基; E.树酯。 29.基托边缘与天然牙的接触区域:易 A.应与天然牙轴面的非倒凹区轻轻接触; B.应与天然牙轴面

24、的倒凹区轻轻接触; C.应与天然牙颈部紧密接触; D.应与天然牙牙龈缘紧密接触; E.应与天然牙缘轻轻接触。 30.牙列缺损的分类是为了:中 A.便于病例分析和诊断; B.便于病史的记录; C.便于指示技工的操作; D.便于医生之间交换意见; E.以上都是。 31.可摘局部义齿发挥功能的先决条件是:难 A.容易摘戴; B.良好的固位和平衡; C.良好的咬关系; D.减小基托面积; E.以上均是。 32.可摘局部义齿之所以取得固位主要是依靠:易 A.唾液的粘力来取得固位力; B.基托与粘膜的紧密接触产生吸附力来固位; C.直接固位体附着在基牙上起的固位作用; D.间接固位体固位的; E.人工牙与

25、基牙的密合接触产生的固位力。 33.根据下列哪一项来设计卡环:易 A.临床检查; B.X片; C.基牙的位置; D.基牙倾斜方面; E.观测线的位置。 34.选择严重磨耗牙做基牙时,必须注意的问题是:中 A.抗力; B.固位; C.支持; D.保护牙髓; E.保护牙周。 35. 可摘局部义齿对抗臂的位置应在:中 A.观测线以上; B.观测线以下; C.接近龈缘; D.接近面; E.进入倒凹。 36.以下卡环哪一种属于弹性连接:易 A.环状卡环; B.间隙卡环; C.回力卡环; D.双臂卡环; E.联合卡环。 37.以下哪种类型不属于可摘局部义齿的固位体?中 A.磁性固位体; B.套叠冠; C.

26、卡扣固位体; D.插销固位体; E.铸造全冠。 38.可摘局部义齿的铸造支架不能就位的原因是?难 A.基牙的倒凹大; B.支架铸造收缩; C.基牙向缺牙区倾斜; D.基牙有支点; E.固位体选择不当。 39.可摘局部义齿的交互作用是?? A.基牙与固位体的对抗; B.两侧固位体的对抗; C.基牙两侧卡环臂的对抗; D.卡环与连接体的对抗; E.固位体与脱位力的对抗。 40.支架用钴铬合金铸造收缩如何补偿:难 A.印模材料的收缩; B.石膏模型的膨胀; C.蜡型的热膨胀; D.包埋料热膨胀; E.支架的加热膨胀。 3. 全口义齿部分 1.制作全口义齿修复的印模要求达到: A.解剖式印模; B.功

27、能性印模; C.加压式印模; D.减压式印模; E.组织受压均匀的印模。 2.按照无牙颌组织的结构特点,颧突属于: A.主承托区; B.副承托区; C.缓冲区; D.后堤区; E.边缘封闭区。 3.全口义齿的力主要集中在: A.尖牙和双尖牙区; B. 双尖牙区; C. 磨牙区; D.第一磨牙区; E.第二双尖牙区和第一磨牙区。 4.上颌全口义齿后堤区应在: A.前颤动线之前; B.腭小凹前 2mm; C.腭小凹与翼上颌切迹连线上; D.前后颤动线之间; E.前颤动线之上。 5.全口义齿基托磨光面的处理要求有一定的斜度和外形,是为了: A.不使食物附着在义齿基托上; B.借助其斜面增加义齿的固位

28、和稳定; C.使口腔周围肌肉运动不受影响; D.减少对软组织的磨擦; E.便于食物排溢。 6.全口义齿修复后出现咬腮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A.后牙覆盖关系过小; B.后牙人工牙过大; C.上颌结节区基托边缘过长; D.后牙基托边缘过厚; E.下后牙人工牙过小。 7.影响全口义齿固位的因素哪项是错误的: A.基托面积的大小; B. 基托与粘膜的适合度; C. 唾液的粘稠度; D.基托边缘的封闭性; E. 基托厚度和强度。 8.全口义齿修复制作托的目的是: A.便于排牙; B.确定垂直距离; C.颌位记录; D.确定平面; E.恢复面部外形。 9.定位平面斜度是指: A.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 77

29、近中颊尖所连的平面与水平面的交角; B.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 77 远中颊尖所连的平面与平面的交角; C.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 77 远中颊尖所连的平面与水平面的交角; D.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 77 近中颊尖所连的平面与平面的交角; E.上中切牙近中切角到 66 近中颊尖所连的平面与水平面的交角。 10.牙列缺失患者,上下牙槽嵴顶之间的距离称为: A.垂直距离; B.颌间距离; C.颌间高度; D.间隙; E.以上都不是。 11.全口义齿修复,印模完成后,在灌模时,在将石膏包过印模边缘,其目的是: A.避免印模损坏; B.保护印模边缘有一定的形状; C.使基托边缘有一定形状; D.防止模型断裂;

30、E.保持印模边缘的清晰度。 12.全口义齿初戴后,说话时上下人工牙有撞击声,其原因是: A.患者沿未适应该义齿; B. 关系前伸; C.因全部用瓷牙; D.义齿因位不良; E.垂直距离过高。 13.使用面弓的目的是: A.固定和转移上颌牙托到架上;B.将下颌对上颌的关系转移到架上; C.将的髁道斜度转移以架上; D.颞颌关节的位置关系转移到架上; E.为记录上下托的关系。 14.全口义齿修复确定水平颌位关系的方法中下列哪一项是不确当的? A.反复做自然开闭动作,在肌力闭合道终点建; B.利用吞咽动用建; C.利用卷舌法建; D.用哥特式弓法建; E.用肌电图仪建。 15.下颌人工尖牙的排位置,

31、下列哪工项是错误的?: A. 3 3 近中邻面与2 2 远中邻面接触; B.牙尖与面接触; C.牙颈部向远中倾斜; D.牙颈部向唇侧微突; E.与 32 23 建立的覆盖为 3cm。 16.前伸平衡中,牙尖斜度是指牙尖平衡斜面与: A.平面的交角; B.眶耳平面的交角; C.定位平面的交角; D.各自牙尖底的交角; E.髁导斜度的交角。 17.无牙颌患者的垂直距离确定,主要应用: A.面部外形观察法; B.息止颌位法; C.面部三等分法; D.拔牙前记录法; E.吞咽咬法。 18.在下列哪种情况上颌全口他有被动向前的可能? A.平面距上颌牙槽嵴近; B.左右不平,左高右低; C.前低后高; D

32、.平面前高后低; E. 平面平分颌间距离。 19.全口义齿的平面应平分颌间距离主要是为? A. 增加基托的吸附力; B. 防止人工牙折断; C. 防止位前伸; D. 增加义齿的平稳和固位; F. 获得正确的垂直距离。 20.牙尖交错位是: A.下颌骨的最后位是随牙齿的变化而有改变的; B.牙位、功能位是取决于提下颌肌的张力反射; C.牙位、功能位是随牙齿的变化而有改变的; D.下颌骨的最后位受颞颌关节囊和韧带所限制; E.韧带位、铰链位受韧带限制。 21.下颌运动轨迹图是记录: A.下颌髁状突运动轨迹; B.下颌关突运动轨迹; C. 6 6 第一磨牙的运动轨迹; D.下颌尖牙运动轨迹; E.下

33、颌切点运动轨迹。 22.当制取上颌全口义齿颊侧间隙区的功能必须印模时, 应请病员做什么动作才能取 得喙突的压印? A.张大口运动; B.吞咽运动; C.前伸运动; D.侧向运动; E.咬运动。 23.全口义齿“中立区”排牙的优点是: A.使人工牙排在牙槽嵴顶上; B.在功能性运动中增强义齿稳定性; C.为了美观,与肌肉协调; D.为了有更好的支持作用; E.为了发音清楚。 24.全口义齿初戴后,一般经多少时间其咀嚼效能和咀嚼肌收缩力恢复到较高水平: A.初戴一天; B.初戴后三天; C.初戴后一周; D.初戴后一月; E.初戴后三月。 25.若要检查患者的事有无早接触和正中的稳定性,应采用何种检测方法? A.力测定; B.肌电图; C.下颌运动轨迹图; D.咀嚼效能; E.肌电图静息期。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