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不愿意洗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5454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人为什么不愿意洗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古人为什么不愿意洗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古人为什么不愿意洗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古人为什么不愿意洗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人为什么不愿意洗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人为什么不愿意洗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人为什么不愿意洗澡?古人为什么不愿意洗澡? 什么?常洗澡不利于身体健康?今天的人难以想象,在明清时期,经常洗澡被认为是一种有损健康的行为!洗澡并非当时社会生活的必须之事,其频率也远低于今日。晚清西医东渐以前,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清洁身体并不与健康相联系,反而认为经常洗澡有害于健康!即便是今人认为对身体大有裨益的温泉浴,在明清时期也被不少人认为对人体有害处。为什么经常洗澡有害健康呢?当时的人对于洗澡究竟是什么态度呢? 常听老人们叮嘱年轻女生,来例事时不能洗头,否则危害身体健康云云。女生每月来例假约达一周,这六七天不洗头岂不难受?笔者细查该说法并非今人捏造,而是有据可循。按照明代太医院太医徐春圃古

2、今医统大全中第九十九卷养生余录上所述:“女人月事来,不可洗头,或因感疾,终不可治。”“频沐者气壅于脑,滞于中,令形瘦体重,久而经络不通畅。”古代的“沐浴”与今日所讲的“洗澡”意义上并不相同,沐浴二字是拆开说的,许慎说文解字中道:“沐,濯发也。浴,洒身也。”“频沐者”就是指频繁洗头的人,看来不让女生例假时洗头,是老中医定下的规矩。 在老中医看来,不仅月事洗头是禁忌,经常洗澡也长期被认为是危害健康的罪魁祸首。太医徐春圃认为:“频浴者血凝而气散,体虽泽而气自损。故有痈疽之疾者,气不胜血,神不胜形也。”洗澡洗多了会导致“血凝而气散”?真是有点吓人呢! 翻看清代名医所著医案,因为洗澡致病的例子还真是不少

3、。四库全书子部医家类中有一部续名医类案,书上说有一个叫“王五八”的人,王五八因为“悲忧惊恐,内伤情志”,带着悲伤情绪洗澡,结果导致“外泄阳气,络中不宁,血从漏出”。只因为洗了一次澡,王五八居然七窍流血,当真是恐怖至极。 续修四库全书中也讲了一个“洗澡害人”的故事,一个叫王孙章的人中午干完农活肚子饿了,吃了“二鸡子,酒数杯”,等到晚上,风雨大作,王孙章露天当风沐浴,等到夜里,“身热寒战,腰背脊强,胸满腹痛”,害了大病。看症状描述,像是洗澡时着凉感冒了。 洗澡怎么就患病了?原来按照中医理论,洗澡确实容易受到外界风邪的侵害。清代杨璇所著伤寒瘟疫条辨中说人如果“强力入水”或者“当檐沐浴”,就可能患感冒

4、,症状是“四肢拘急,头痛发热,恶寒恶风,脉缓有汗”。 出于医疗卫生知识的限制,当时的人还不清楚洗澡后致病的具体原理,患病长期被认为是和洗澡有关。因此,很多养生专家将洗澡视为“洪水猛兽”。他们认为,人的毛孔排出汗液,证明体内和体外是相通的,洗澡导致毛孔张开,外界的风邪就会从毛孔进入人体,而人体的真气也会从毛孔中流失,所以经常洗澡会耗损人的真气洗多了,人就废了。因此,清代养生专家曹庭栋专门告诫老百姓洗澡的“危害”“浴必开发毛孔,遍及于体,如屡屡开发之,令人耗真气”。 明清时期,人们不仅认为经常洗澡不好,不当时令的洗澡也被视为大忌。洗澡是要选黄道吉日的,为了方便老百姓选日子,乾隆四年朝廷专门颁布了钦

5、定协纪辨方书,具体公布哪一天洗澡是“吉”,哪一天洗澡是“忌”。清代人石成金辑录时历纂,对一年十二个月的沐浴宜忌都有详细说明,以农历六月为例,初一、初七、二十二这三天宜沐浴,二十七“杞汤浴,至老不病”;初六这一天忌沐浴,否则“令人体臭”。 读者不要以为只有少数中医才视洗澡为畏途,中医和养生家的观点深切影响了社会大众,甚至有学问的官僚士大夫也信以为然。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批士大夫的杰出代表,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观点的魏源,可以算是较早接触西方科学知识的人了,他在海国图志中讲到东南亚某地区“人多不寿,五六十岁为上寿”时,仍把当地人寿命不长的原因归为“频年沐浴,元气发泄”他认为当地人活不长是洗澡洗

6、多了。 慈禧太后洗澡的方式最能体现中医的观念。慈禧太后洗澡时并不是一般人想象的泡在浴盆里或者泡在浴池里,她是坐在一张四条腿的椅子上她是绝对禁止全身浸入水中的。现在读者惊讶太后每一次洗澡何以要用一百条毛巾,对此十分不解。其实所谓的洗澡是擦澡,完全依靠宫女用毛巾擦拭身体,而每一条毛巾不用第二次,其实也就相当于洗了一百下。 既然认为身体泡在水里沐浴有害,最擅长养生之道的道教信徒,更发明了干浴的方法。什么是“干浴”呢?顾名思义就是干沐浴。云笈七签中介绍“摩手令热,摩身体从上至下,名曰干浴。”即先用双手摩擦令热,然后熨擦肢体,大概相当于今天的按摩。干浴是道教的一大发明,被视为养生的绝佳办法,有疏通经络,

7、祛风散寒等作用。 沐浴向来被视为一大快事,论语中曾皙即视“浴乎沂”为人生追求。自“三礼”被立为经书,沐浴在理论上成为儒家士子应当遵守的礼节,而清洗身体向来是和清洁精神道德相联系的。但是,在很长历史时期内,限于中医理论和养生观念,很多人不敢沐浴也缺少沐浴的物质条件。19世纪晚期,德国传教士花之安来到中国,他惊讶于街道上所见之男女“面垢皮污,不思洗涤”,更有甚者“三年不洗涤其身肤,真有不堪逼近之势”。直到民国,各大城市青少年学生患病率最高的几种疾病依然是砂眼、疥疮等,这和不注意个人卫生有重要关系。 随着西方医学卫生观念的传入,洗澡不但不会导致元气外泄而且有益身体健康的观念逐渐被中国人接受,人们越来越注意身体的清洁卫生。新中国成立后,以*层面发动的爱国卫生运动对移风易俗起到重要作用,时至今日,主流社会基本告别洗澡有损健康的观念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