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4明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史4明清.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代文学史4明清填空 1.台阁体:杨荣、杨溥、杨士奇。 2.茶陵派:李东阳。 3.前七子:何景明、李梦阳。 4.后七子:李攀龙、王世贞。前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反对台阁诗文,提倡诗文复古,反对宦官专权。 5.公安派:三袁:袁宏道、袁中道、袁宗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6.唐宋派:归有光、唐顺之、王慎中、茅坤: 7.徐渭:“明曲之第一”杂剧四声猿:狂鼓史玉禅师雌木兰女状元 8.喜剧理论著作:吕天成曲品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戏曲批评专著;王骥德曲律最早的有关南北曲的论著。 9明代“三代传奇”:李开先宝剑记、梁辰鱼浣纱记、无名氏鸣凤记 10.沈璟:戏曲理论:A.剧本创作必须在音乐上“协律”,即“合律
2、依腔”。B.强调语言必须本色。 11.汤显祖:戏曲创作“临川四梦”/“玉茗堂四梦”: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紫钗记 12.冯梦龙:“三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白话小说 13.凌濛初:“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文言文 14.“三灯丛话”:瞿佑剪灯新话李昌祺剪灯余话邵景彦觅灯因话 15.清初诗人:A.遗民诗人:顾炎武、王夫之、吴嘉纪、屈大均B.国朝诗人:宋琬、施闰章、纳兰性德C. 入仕文人:钱谦益、吴伟业、侯方域 16.桐城派:方苞、刘大櫆、姚鼐。 17.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 18.杨潮观:吟风阁杂剧A.形式:短剧集,每剧一折,每折前有一小序B.内容:借用历史人物、事件、传说,加以点染,以
3、表达作者的爱憎。 19.李玉:“一人永占”甲申之前反映世态人情的: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 20. 古代戏曲中第一部描写现实重大政治事件的时事剧:王世贞的鸣凤记) 名词解释 台阁体:是明代初期以杨士奇杨溥杨荣为代表的作家群及创作,这些作家多是太阁重臣,故称其诗为“台阁体”。在创作上内容平乏,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为主;但他们也表现出一个共同的倾向,即十分重视诗歌的艺术形式,在风格上显得典雅华丽。 唐宋派:是出现在明嘉靖年间以反驳李梦阳为代表的前七子的复古理论为主要目标的文学派别,代表人物有于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恢复唐宋时期以理学为主导的“文道合一”的传
4、统。故称唐宋派。 桐城派:是清代中期重要的散文流派,其代表人物有方苞刘大櫆姚鼐,他们都是安徽桐城人,故称“桐城派”。“桐城派”散文的基本理论特征是以程朱理学为思想基础,以清王朝政权为服务目的,以先秦两汉和唐宋八大家的古文为楷模,在文章体制和作法上有细致规则的系统化的散文理论。 公安派:指明代后期受李贽“童心说”影响而提出的因主要人物袁宗道袁中道袁宏道。他们均是湖北公安县人,故称公安派。其核心理论是主张袁宏道提出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花部:清中叶传统戏曲衰落,而迅速发展的形式生动、风格粗犷、富有强烈生活气息的地方戏,包括京腔、秦腔、梆子腔等,各地方戏已成为剧坛主体,演出剧本包括清风亭等。
5、简答 1.三国演义“七实三虚”的艺术虚构情况及其虚构准则? 答:虚构情况:A.正史所无,纯属虚构的情节。如桃园三结义、空城计等。 B.正史记载简略,三国演义又加夸张与渲染。如刘备之访孔明,将“三往”曲折为“三顾茅庐”的故事;将“率众南征”衍成“七擒孟获”的故事。 C.把正史所记某人之事,移花接木、张冠李戴。如把有损刘备宽厚形象的行为转嫁给性格暴烈的张飞。 虚构准则:有利于更集中地表现人物性格;有利于情节的丰富多彩,生动感人;有利于美化颂扬蜀汉集团及其人物。 2.沈璟戏曲理论 A.剧本创作必须在音乐上“协律”,即“合律依腔”。B.强调语言必须本色。 3.清中期四大诗歌理论 A.王士祯提倡诗之神韵
6、。 B.沈德潜标举格调,提倡温柔敦厚的诗教。 C.袁枚提倡性灵,主张抒写个人情性。 D.翁方纲提倡肌理,以学问为诗。 4.桐城派三人散文理论: A.方苞:义法论,即言有物,阐道翼教;言有序,雅洁。 B.刘大櫆:适世用,即文章要为现实政治服务;神为气之主,即要有精神气。 C.姚鼐:讲义理、考证、文章三者并用;讲文章有阳刚阴柔之分。 5.儒林外史讽刺特点?艺术成就? A.讽刺的最大特点:真实性。在冷静如实的叙述中使人物自身的言行构成讽刺。如马二先生原型是冯粹中,他他被科举制弄得昏头昏脑却仍坚信科举天经地义。 B.讽刺不是对某个人的针砭,而是对整个科举制的揭露。风格含蓄委婉深沉。如对夏总甲和周进的描
7、写将身份、地位、性格等一笔写尽,表现前者粗鲁傲慢,后者苍老寒酸。 C.通过人物言行的前后对比以及表里不一制造讽刺效果。如胡屠夫对范进态度的前后变化,反映了市井小人的市侩习气。 6.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A.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使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委曲多变;人物性格鲜明、富有变化。 B.花妖狐魅,多具人情。是艺术形象的共同属性,既有人的思想感情,又有动物原型的自然特征。如绿衣人中绿蜂化成的美丽女子。 C.描写委曲,序次井然。语言特点,虽写幻境,并不玄虚;凡所藻绘,多用白描;叙事简洁含蓄。如婴宁中写王子服独往西南山,其中景物的描写。 7.长生殿艺术成就 既有戏剧文学的可读性,又有演出实践的舞台性。
8、强烈的对比艺术:惊变前的宫廷欢乐与其后的离别凄苦的对比,突出对兴旺的感叹。 突出的性格特征:对李隆基性格刻画最为成功。李隆基身为帝王不能像痴情男子那样殉情,作为风流天子又不能像某些天子 真正忘情。 浓郁的抒情气氛:a.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如闻铃借景抒情,加重悲剧气氛,表达李隆基悲苦心境。b.吊古伤今,更深广地咏叹历史上的不公、人世间的不平。 神话色彩:下卷写李、杨先后升入仙界。幻想他俩的爱情天长地久只能在神话中实现。 结构宏伟、组织严密:以李杨爱情味主线,以朝政为副线,两条线索彼此串穿,互为关联。 8.西游记艺术成就 A.情节构思:a.戏笔与幻笔相兼:构思出幻想奇特,既有现实的真实感又有神魔世
9、界的奇异感、生动性。如花果山无拘无束的生活正反映了饱受压迫的百姓对自由的向往。 b.用幽默笔调设置妙趣横生的情节:描写师徒、神佛、妖魔之间的错综的矛盾,各自独立又环环相生。如三调芭蕉扇。c.用游戏笔墨刺世泄愤,贯穿全篇,是吴首创。如观音院中僧人某宝贝。 B.形象塑造:a.人物形象性格定型,通过虚构的情节、幻想的环境来多层次渲染、强化、丰富这种性格。如孙悟空在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宽恕罗刹女等中性格的渲染。 b.用游戏笔墨统一了形象的生物性、社会性、神奇性。如孙悟空既有猴性又有人的社会特点、性格特征。心理状态。 C.珠串式结构:全书主线贯穿但又相对独立。 9.牡丹亭艺术成就 A.情节结构的特色:
10、构思杜丽娘出生入死、起死回生的情感历程,以此展现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主观与客观之间的冲突与调和。 B.人物塑造的特色:注重展示人物内心世界。 C.运用语言特色:文学语言而非生活语言;剧诗而非口语。也有明白如话、通俗晓畅的。 论述 水浒传的艺术特色 人物描写: 个性鲜明、各具风采:如心雄胆大、勇武刚烈、果敢沉着、富于传奇色彩的打虎英雄武松;粗鲁性急的鲁达等。 揭示形成不同个性的原因;对各阶层人物及其关系以及逼上梁山的种种情节进行描写,真实展现北宋社会生活,将人物置于此历史环境中,直接或间接揭示人物个性形成因素。如李逵贫民出身和鲁智深提辖经历都是其独特性格成因。 通过行动斗争刻画人物,展现性格
11、发展变化;如林冲起初的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到后来的桀骜不驯、敢作敢为,是因为火烧草料场、手刃路谦富安之后。 具体手法:a.注重人物出场的描写,一出场就处于复杂矛盾中:如林冲一出场就写他妻子被高衙内调戏。 b.注重构思有力度的动作性情节描写,表现人物英雄气概:如武松打虎,用夸张笔调增饰传奇色彩。 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成就出色:如写武松景阳冈打虎,通过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一兜,武松的一闪、一躲、又闪、一棒的细致描写,将人虎相搏的惊心场面清晰展现在读者面前,也表现了武松的勇猛神威。 结构艺术:环链结构/串连结构:主线为起义斗争的发生、发展直至失败,从人物故事系列到逼上梁山串联起来。 语言特点:A.全
12、用通俗口语,标志古代通俗小说语言艺术的成熟 B.人物语言性格化:如宋江开口十之八九必讲忠义。 C.风格壮美:写人叙事、描景状物细腻、简洁夸张等,但都粗犷豪放。 如何从王国维的悲剧论看红楼梦的思想内容 爱情悲剧:宝黛钗的爱情是作品的灵魂、悲金悼玉 宝黛的爱情是建立在叛逆之上的,受到封建礼教的反对。最终林黛玉病死。 宝钗的金玉良缘更符合贾府的利益,以及对宝玉的改造。但宝玉不爱宝钗,宝钗也是封建婚姻的殉葬品。 女性悲剧:剧中女性,无论小姐、丫环、夫人、奴仆,都被摧残、扭曲、蹂躏,最终被吞噬。 以十二金钗为中心,写了很多女子的遭遇和命运,所谓“千红一窟,万艳同杯”,正是写这些女子都有一部心酸的历史和命
13、运。 家族悲剧:写出了贾王薛贵族没落的过程,暗示封建王朝的衰落,写出了无可挽救的衰败。 贾府衰败的原因: 后继无人:文字辈须眉浊物;玉字辈纨绔子弟;草字辈无人成才。 道德沦丧、生活荒淫:敲诈勒索、图财害命、荒淫乱伦,如贾珍贾蓉与秦可卿。 贾府上下矛盾重重:如宝玉挨打、嫡庶之争,绣春囊=邢王二夫人斗法。 经济拮据:秦可卿之丧。 贾家的罪恶史:贾蓉花千两银子捐官。 人生悲剧:以宝玉为核心,具有反叛意识,追求民主和个性解放的反封建和人道主义精神,但他处于伦理之家,思想与社会格格不入,最后无路可走。宝玉的反叛: A.无意仕途:不仅自己无意仕途,对追名逐利的贾雨村之辈也深恶痛绝。 B.反对世俗礼仪:对上
14、层社会的贺吊往返毫不关心,对家族荣辱从不介意。 C.渴望自由:既是宠儿,又是囚徒,偷读杂书,暗交蒋玉菡,私祭金钗 D.平等思想: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和男尊女卑的偏见。“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见了女儿就觉清爽,见了男人便觉浊臭逼人。” 红楼梦的艺术成就 标志我国古代小说发展最高峰。“天然浑成”成为其最有价值的总体艺术特征。 结构:网状结构:A.两条线索:a.宝黛钗爱情b.四大家族的衰亡旁及社会各方面。全书以第五十五回为标志,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以宝玉挨打为高潮;后部以抄检大观园为高潮。双峰对峙,遥相呼应。B.讲究微观结构的精巧:如从一点引出几条线,最后又有归结;明暗写相交错;同写两家事
15、,构成复线发展等。 情节:A.重大冲突与生活小事巧妙结合。如抄检大观园中绣春囊时隐时现,有如盘马弯弓。B.以小见大,有深远寓意。如通过对宝钗、王熙凤、宝玉、贾母过生日时的描写,表现矛盾冲突的过程。 人物刻画: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突出人物性格。A.精彩的人物出场艺术,给读者最强烈的第一印象:如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B.把人物置于重大矛盾冲突或重大事件发展过程中:如晴雯、鸳鸯的反抗皆在激烈矛盾中刻画。C.运用比较的艺术手法:整体上对比,如黛玉与宝钗,晴雯与袭人,王熙凤与李纨;在细节中比较,如写刘姥姥凑趣,引出一场大笑,每个人笑态的不同。D.用绘画中“皴”,即在不同条件下,以不同形式重复表现某
16、种性格特点:如宝玉摔玉、砸玉等。E.多种形式的侧面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如对黛玉和探春居室的描写,将两者的娇小和爽朗表现出来。F.描写心理活动方面,富有民族风格。以一言半语、一个动作、一诗一画等来表现人物心理活动,是中国传统美学所追求的写意、传神。 语言艺术:语言既通俗晓畅又委婉细腻。表现在叙事和些人的语言上,尤其是写人的语言。描写人物的语言方面:A.贵在传神:如凤姐在听到鲍二的媳妇吊死时的描述,流露出凤姐的故作镇静和处乱不惊。B.人物语言性格化:如写凤姐个性突出的语言,以及宝玉几分痴呆语言中带有的奇异、警策之语,而在醉酒后又颠三倒四。C.以诗词刻画人物:是书中人物的创作,如黛玉葬花词,宝钗咏絮诗
17、。 红楼梦版本:抄本“胭脂斋”的脂评;印本:程甲、程乙 背诵篇目:1.登太白楼: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此地一垂顾,高明百代留。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 2.牡丹亭.惊梦A.步步娇: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 B.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残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悦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3.后秋兴: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 4.画竹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5.马嵬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6.咏史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