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资料整理答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5486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2.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资料整理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古代文学资料整理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古代文学资料整理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古代文学资料整理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古代文学资料整理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资料整理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资料整理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代文学资料整理答案一、填空 1 山水诗的创始人:谢灵运 2 田园诗的创始人:陶渊明 3 南朝民歌代表作:南朝西洲曲 北朝木兰诗敕勒歌 4 志人小说代表作:刘义庆世说新语 5 志怪小说代表作:干宝搜神记 6 中唐三大传奇作家及代表作:元稹莺莺传、蒋防霍小玉传、白行简李娃传 7 晚唐五代西蜀词人花间词派的代表:温庭筠、皇甫松,孙光宪、和凝,韦庄 8 南唐词人的代表:李璟,李煜,冯延巳 9 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三曹”;“七子”;蔡琰。 10.正始文学的代表诗人:“竹林七贤”:阮籍、稽康、阮咸、山涛、向秀、 王戎、刘伶 11.太康文学的代表诗人:三张 二陆 两潘 一左 12.永嘉文学的代表诗人:郭

2、璞 刘琨 13.13.东晋文学的代表诗人:陶渊明,王羲之 14.元嘉文学的代表诗人:谢灵运,鲍照,颜延之 15.永明文学的代表诗人:沈约,谢朓,王融 16.齐梁陈北朝时代代表诗人: 二、翻译 1.隋书文学传序 江东的韵律发音激昂,出色的地方在于曲风清绮。河朔的曲词意韵正直刚强,注重词曲内在的气质。注重词曲内在的气质,那么,词所表达的意思就把词本身掩盖了;而曲风清绮,那么,文字的描述就超过了词本身的意思。所以,注重词曲内在的气质的人应该用于时事上,注重词曲韵律曲风清绮的应用于歌颂赞扬上。这就是南北二地词人优劣的比较。 2.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文之道衰弊,已经有五百年之久了。汉魏时期优秀的风骨传

3、统,晋宋虽然没能流传下来,然而在现存的文献中可以找到证明。我闲暇的时候曾经欣赏齐梁的诗歌,觉得当时的诗歌过分追求词采的华丽,而缺乏内在的比兴寄托,每每感慨万千。回想古人,常常担心浮艳绮靡,而风雅之风就此沉寂下去,因此心中很是不安。 3.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序一代有一代之文学。 时代背景不同,对于文学创作就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的时代,人生观价值观不同,文学也就不同 三、名词解释 1、建安风骨:指汉魏之际曹氏父子、建安七子等人诗文的俊爽刚健风格。真切的感受,炙热的情怀,深刻的反应战乱现实,表达对国家统一与太平的渴望。 2、初唐四杰:指的是王勃、骆宾王、杨炯、卢照邻这四个人。是初唐中后期的文学作家,在青少

4、年时代获得“四杰”的荣誉。 3、永明新体诗: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这种诗体要求严格四声八病之说,强调声韵格律。 4花间辞派:是晚唐五代奉温庭筠为鼻祖而进行词的创作的一个文人诗派。这一辞派题材狭窄,情致单调。 5魏晋南北朝文学自觉的标志: 第一 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派。 第二 对文学的各种体裁有了比较细致的区分,对各种体裁的体制和风格特点有 了比较明确的认识。 第三 对文学的审美特性有了自觉地追求。 6韩孟诗的三个理论主张:第一、“不平则鸣”,提倡文学上的情绪宣泄。第二、“笔补造化”,既要有创作性的诗思,又要对物象进行主观裁夺。第三、明确提出雄奇怪异的审美理想。 四、问

5、答题 1、观沧海评:“未有海语,自有海情”。结合此诗写出自己的感受体会。 答:此诗是我国的一首完整的山水诗挟持了大海孕打含深,动荡不安的性格,二,借大海吞吐,日月之成,吐露起博大的胸襟。此诗以雄健的笔力,生动饱满的描绘了沧海的形象。 2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概括诗的主旨、中心思想,和诗的艺术特色,作者情感主体趋向。 主旨:全诗体现了一个“喜”字,从“涕泪满衣裳”、“漫卷诗书”、“放歌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等词句可以体会到诗人因官军队收复失地,祖国统一,可以还乡而欣喜。抒发了杜甫因多年战乱被平息,祖国重新统一而无比欢快的心情,洋溢着诗人的爱国情感。 艺术特色:1)基调欢快。作者用“忽传”“初闻”“

6、却看”“漫卷”四个连续动作,把惊喜心情表达的淋漓尽致。 2)行文畅快。从“即从”“穿”“便下”“向”这四个富有动感节奏的描述,使全诗语句流畅,气势贯通,形象的体现了“快”的特点。“穿”逼真的写出了诗人似箭穿行般的归心。 3)色彩明快。全诗充满画面感,每幅图画都色彩明快,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 表现手法及作者的情感趋向 通过叙事抒情的手法,真实的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和为收复失地而喜悦的心情 3 登高请结合诗歌,评价此诗抒情写景特点 1)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A诗的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景。 首联,写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的形声色态,生动形象,精炼传神。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写

7、山为远望 ,写水为俯瞰。 颔联,落木而说“萧萧”,并以“无边”修饰,如闻秋风萧瑟,如见败叶纷扬;长江而说“ 滚滚”,并用“不尽”一词领起,如闻滚滚涛声,如见湍湍水势。传达出秋的神韵。两句诗,无论是描摹形态,还是形容气势,都极为生动传神。诗人登高看到的景象,构成一幅悲凉的秋景图画,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B诗的后四句抒发诗人壮志难酬的感慨之情和悲凉心境。 由纵的时间的着笔,写“常做客”的追忆;也有横的空间的落墨,写“万里”行程后的“独登台”。从一生飘泊,写到余魂残骨的飘零,最后将时世艰难归结为潦倒不堪的根源。这样错综复杂手法的运用,把诗人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苍凉,表现得沉郁而悲壮。 2)情景交融,浑

8、然一体,中间虽有如此丰富的内容,复杂的感情,但笔势却一气之下造成一个既有变化又和谐统一的艺术整体 4 归园田居苏轼评价“质而实奇,瘦而实腴”怎样理解?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平淡中有深味,朴素见奇丽。诗中写景、状桃李榆柳,不敷五颜六色,写鸡鸣狗吠,无声态摩拟“远人村”以“暧暧”点染;“墟里烟”以“依依”略加修饰,在平淡自然的描写中勾勒出,一幅和平静穆的田园风物场景,创造出了一个“情无奇而自-,景不丽而自妙”的艺术境界,此诗以意写景,又以景传情,做到了“事真景真意真情真”,具有情景相融的意境。 五、诗歌鉴赏 1、出塞前两句写什么样的景,后两句假设,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愿望与情感。 1)前两句 首句,勾勒出

9、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即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从来都没有断过,突出时间的久远。次句,表现了诗人对久戍士卒的深厚同情。“万里”指内地与边关相距万里,是虚指,突出空间辽阔。“人未还”使诗人想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表达诗人悲愤的情感。 2)后两句 通过“龙城飞将”李广还活着的假设,表现了英勇将士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也含蓄巧妙的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 2、春夜喜雨前四句写雨抒发诗人什么情感,后两句表达什么意思。 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诗人对春夜细雨

10、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这首诗写的是“雨”,诗人敏锐的抓住这场雨的特征,从各个方面进行描摹。第一句写了下雨的季节,直接赞美了这场及时雨。仿佛知晓人们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时候悄然来临。后面三句集中写“夜雨”。野外一片漆黑,只有一点渔火若隐若现。诗人于是兴奋地猜测:等到天明,锦官城里应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 最后两句是写雨后晓景。“重”字准确地写出了经受春雨一夜滋润之后锦官城花朵红艳欲滴,饱含生机的情态,寄寓了作者对春雨的盛赞之情。 3、李白敬亭山一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敬亭山的什么思想感情? A“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

11、景,其实,是在表现诗人的孤独感。“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在翻滚的厚云消失之后感到特别的清幽平静。因此,这两句以动衬静。这种“静”,烘托出诗人心灵的孤独和寂寞。 B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相看两不厌”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的深厚感情。结句中“只有”两字更突出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C情景交融。表面看来,诗人与敬亭山相对而视,脉脉含情。实际上,诗人愈是写山的“有情”,愈是表现出人的“无情”;而他那横遭冷遇,寂寞凄凉的处境,也就在这静谧的场面中透露出来了。诗人的思想感情与自然景物的高度融合而创造出“寂静”的境界。 4、

12、王之涣登鹳雀楼一诗中,前2句写景有什么特色,后2句说理表现了什么情怀? 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5、孟浩然宿建德江,白居易忆江南这两首诗

13、怎样使用情景点染法 诗人以月印清江 诗歌背诵 1. 曹操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雄。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力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2陶渊明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3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4王维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5李白蜀道难 噫嘘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外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