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复习题.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5491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论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古代文论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古代文论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古代文论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古代文论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文论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论复习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代文论复习题古代文论 填空题 1论语阳货篇记孔子说:“诗可以 兴 ,可以观,可以群,可以 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2李清照对当时有些人认为词与诗并无本质区别,词即长短句之诗的观点持不同看法,著论词一篇,主张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限提出了词“ 别是一家 ”的著名观点。 3魏晋南北朝时期四部重要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专著是曹丕的典论论文、陆机的 文赋 、 钟嵘 的诗品和刘勰的文心雕龙 4钟嵘强调诗歌创作必须以“干之以 风力 ”,同时“润之以 丹彩 ”,只有二者均备,才是最好的作品。 5. 孔子是先秦 儒 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文艺观主要见诸于由他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记录他言行的著

2、作 论语 。 6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对晋宋以来特别是齐梁文学提出批评。从另一方面说,这也体现了陈子昂诗歌革新的正面主张:要求诗歌创作重视“ 兴寄 ”和“ 风骨 ”,寄怀深远,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象鲜明、语言精警。 7毛诗大序说: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 风 ,二曰赋,三曰 比 ,四曰 兴 ,五曰 雅 ,六曰颂。” 8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 浩然正气 。” 9刘熙载的艺概包括 文概 、 诗概 、 赋概 、词曲概、书概、 经义概 六个部分,以文学评论为主。 10王夫之借用佛学的范畴,提出了诗歌创作的现量说。教材指出:王夫之的现量说有三义:即 现在 义、 现成

3、义和 显现真实 义。 11钟嵘把“ 滋味 ”作为衡量作品的重要尺度,使之成为古代文论中的基本美学范畴。 12. 李贽对文学理论批评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提出了“ 童心 ”说。 13. 司空图提出的所谓“ 韵 外之致”、“ 味 外之旨”、“ 象 外之象”和“ 景 外之景”,都是在论述意境的特殊性质,笼统地说都是指丰富的醇美韵味 14元好问论诗三十首第四首说:“一语天然万古新, 豪华落尽见真淳 。南窗白日羲皇上,未害渊明是晋人。”赞扬了晋代诗人 陶渊明 诗天然浑朴之美。 15孟子在公孙丑上中说:“我知言,我善养吾 浩然之气 。” 16曹丕典论论文把文章分四科八种。“四科”具体指:奏议、 书论 、铭诔、

4、诗赋 。“四科”实际上共八种文体。 17陆机的 文赋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篇完整而系统的文学理论文章。 18. 李清照对当时有些人认为词与诗并无本质区别,词即长短句之诗的观点持不同看法,著 论词 一篇,主张严格区分词与诗的界限提出了词“ 别是一家 ”的著名观点。 19. 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理论核心是“ 境界 ”说。 名词解释 1“文以气为主” 曹丕的文论观点。“气”指人的身体在禀受了自然之气以后所体现出的一种精神气质,是从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对艺术学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概括。 “文以气为主”,意思是说作家根源于自然生命的精神状1 态、气质素养是决定文艺创作的主动因素。作家的精神气质对于创作活动的主导作用。

5、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精神气质,在创作中表现为不同的个性和风格。此外,不同时代的文章和文学,具有不同的气质特征。 2. 风骨 风侧重于情,指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精神气质,以及它们在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气度风貌。“骨”侧重于“理”,是言辞的内在逻辑结构和逻辑力量。骨就是由坚实的依据、严密的逻辑、清晰的条理、严谨凝炼的言辞而产生的说服力。风与骨都牵涉到内容,只不过“风”的重点是情,即内容中的主观情志,“骨”的重点是义,即客观事义。 简答题 1. 请结合王国维的具体论述,概括他的“境界”说理论。 答:在王国维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人间词话里,贯穿其中的理论核心是“境界”说。人间词话开宗明义提出:“

6、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关于境界说的美学特征的内涵,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有具体说明:首先,“境界”具有言外之意,弦外之响,体现出了“言有尽而义无穷”的美学特色。其次,指出“境界”、“意境”具有真实自然之美。他说:“大家之作,其词脱口而出,无娇柔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又说:“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不仅要求内容方面的情景之真,而且要求艺术表现方面自然传神,造语平淡,尽弃人为造作之痕迹。惟其如此,作品方能具有“不隔”的自然真切之美。另外,同是体现出自然真切之美的作品,王国维又从美学上根据作者主观介入程度的差异而区分“有我之境”和“无

7、我之境”,并且概括说明两种境界的基本形态的美学特征是“一优美,一宏壮也”。 王国维继承和融会钟嵘、司空图、严羽、王夫之、王士禛等人的理论,同时接受了西方美学的影响,创造了境界说,因而标志着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开始向现代转换。 2、试述李贽“童心”说的内容及理论意义和影响 “童心”说是李贽在他的童心说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什么是“童心”呢?他说:“夫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去真人。”因此,所谓童心,即童子之心,即不

8、含一丝一毫虚假的真心,是不受“道理”、“闻见”熏染的心。他认为童心是一切作品创作的源泉,最是评价一切作品价值的首要甚至是唯一的标准。从这种观点出发,他给矛西厢记、水浒传等戏曲、小说以很高评价,认为是“古今至文”。 李贽的童心说是与明七子派的复古摹拟诗论观相对立的,并且成为稍后的公安派性灵说的直接理论源头,对当时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发生了巨大影响。 3. 孔子主张“诗可以怨”,请指出:什么是“诗可以怨”?结合文学史,谈谈他对我国古代诗歌创作产生过什么样的积极影响? 答:孔子在论语阳货:“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提出了“诗可以怨

9、”。 “诗可以怨”是说诗可以“怨刺上政”,实际上就是说诗歌可以对现实中的不良政治和社会现象进行讽刺和批判。诗经中许多民歌和一些文人作品就是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讽刺和批判揭露,如著名的民歌魏风中的硕鼠、伐檀等,以及小雅中的正月,十月之交,大雅中的桑柔、民劳等,或揭露,或批评,或讽刺,或讽谕,都可以说是“怨刺上政”的作品。 “诗可以怨”对我国后世的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我国古典诗歌的批判现实的优良传统。后世的许多人的作品都有批评现实社会不良倾向的内容,而屈原、杜甫、白居易等人更是在主观或客观上把“诗可以怨”作为自己创作的主要内容或主要追求目标。即使到了现代,许多进步诗2 人

10、,如郭沫若、闻一多、艾青等的许多批判黑暗社会的黑暗政治的诗歌作品可以说或多或少地、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诗可以怨”的影响。而在文学批评史上“诗可以怨”也成为批评诗歌作品的一个重要标准,成为文学理论批评的一个重要论题。 4、谈谈刘勰文心雕龙对文学理论的贡献。 初步建立了文学史的观念。他认为文学的发展变化终归要受到时代及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他在时序篇中说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并在时序、通变、才略诸篇里从上古至两晋结合历代政治风尚的变化和时代特点来探索文学盛衰的原因刘勰品评作家作品。比如他说建安文学梗概而多气的风貌是由于世积乱离风衰俗怨而形成东晋玄言诗泛滥是由于当时贵玄的社会风尚所决定。注意到了社

11、会政治对文学发展的决定影响。不仅如此他还注意到了文学演变的继承关系。并由此出发反对当时竞今疏古的不良倾向。这些都是十分可贵的。 分析论述了文学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关系主张文质并重。在风骨篇里他主张风情骨峻在情采篇里他强调情文并茂。但在二者之间他更强调风、情的重要他主张为情而造文反对为文而造情坚决反对片面追求形式的倾向。 从创作的各个环节上总结了经验提出了应该避免的失败教训。他指出在创作上作家神与物游的重要强调了情与景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转化。他还指出不同风格是由于作家先天的才情、气质与后天的学识、习染存在着差异的结果。针对当时近附而远疏、驰骛新作的风气他提出了继承文学传统的必要论述了文学创作中新、

12、故的关系。此外他对创作中诸如韵律、对偶、用典、比兴、夸张等手法的运用也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 初步建立了文学批评的方法论。在知音篇里他批评了贵古贱今、崇己抑人、信伪迷真、各执一隅之解的不良风尚要求批评家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与此同时他还提出了六观的批评方法一观位体看其内容与风格是否一致二观置辞看其文辞在表达情理上是否确切三观通变看其有否继承与变化四观奇正看其布局是否严谨妥当五观事义看其用典是否贴切六观宫商看其音韵声律是否完美。这在当时是最为全面和公允的品评标准。 阅读下列文字并回答下列问题 所示书教及诗、赋、杂文,观之熟矣。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

13、姿态横生。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矣。 1. 把上面这段文字翻译成白话文 答:信中的指教,以及诗、赋和杂文,我览后都能熟知了。大体上像行云流水那样自然流畅,初看起来没有一定的形式规则,但是常常在应当行文的地方就自然行文,在不可不停止笔墨的地方就自然停笔,行文理路自然,描写的意向层出不穷。孔子说“语言没有文采,就不能传播得很远。”又说:“文辞能准确表达意思就行了。”说语言只要能表达意思,就怀疑好像可以不要文采,

14、这是大谬不然的。写文章追求描写事物的微妙之处,就好像想把风栓住,把影子抓住,能够使这个事物的形象清清楚楚地呈现在心里的人,大概千万人里也难遇到一个人,而况且能使事物的形象清清楚楚地表现在语言和文章里的人呢?能做到使事物的形象清清楚楚地表现在语言和文章里,这才是叫做“文辞能准确表达意思”。文辞到了能准确表达意思的地步,文章的用处是说不尽的。 2. 上面这段文字提出了什么样的文学理论观点? 3 答:苏轼在这段文字里主要是在说明和解释孔子的“辞达而已矣”这句话,他要表达的意思是说,孔子不只是要求文辞仅仅是表达意思,实则是要求质朴和文采相得益彰,即孔子曾经说过的所谓“文质彬彬”。在这段文字里苏轼还说出了另外两个文学理论观点:其一是注重文艺的自然本质,讲求创作的自然天成;其二是在主客体关系上,认为在艺术思维的过程中,外界的客观物象要转化为审美主体心中的审美形象和意象,并最终表现为物态化的图画和文字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