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5491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汉语常用词.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代汉语常用词 第十一节代词 1 疑问代词:根据疑问代词指代的询问对象,古汉语疑问代词可分三类。指人的。有“谁、孰”。a “谁”用于一般问句,可作主、宾、定、语及判断句的谓语。b “孰”用于选择问句,一般有先行词。 如:“吾与徐公孰美?”译为“哪一个”,一般只作主语。它还可指物、处所。“孰与介”表比较:如“吾孰与徐公美?”;用于反问句中,表肯定:“惟坐待亡,孰与伐之。”有“哪里比得上”的意思。 指物的。有“何、胡、奚、曷”等。“何”:作主、宾、定、判谓,a 常用来询问原因或方法,如:“许子何不为陶冶?”译为“什么”“为什么”;b 询问处所,如“子欲何之?”译为“哪里”。 “胡、奚、曷”经常a

2、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或“怎么”,如“子奚乘是车也?”; b 它们也经常作介词的宾语前置,如“胡为”“曷为”,询问原因。c “奚以”询问方法。 指处所。有“安、恶、焉”。a 它们主要作状语,询问处所。相当于现代的“在哪里”。如“焉置土石?”;b 也可作前置宾语,用来询问处所。如“沛公安在?”c 还可以用于反问句,作状语,加强反问语气。类似于“哪里”。d “焉”用于反问句后虚化了,不再实指处所。如“今弗爱其子,安能爱君?” 2 、指示代词:“之、兹、其”,表泛指和特指。a “其”特指代词只作定语。b “之、兹”泛指,c “之”作定、宾。 “此、是、斯”近指。a 表示“这”义。b

3、作主、定、宾语。c “此、是”可作判断谓语。d此和彼对应。 “彼、夫”远指。a 表“那”义。b “彼”指代性强,可作主、定宾语。c “夫”指示性较弱,多作定语。 “尔、若、然”,谓词性。a 表“如此”“象这样”义。b 在先秦,“尔”作定、宾语。 c “若”只作定语。d “然”多作谓语。 “焉、诸”特殊的指示代词。a “焉”相当“于此”,常作补语。如“过而能改,善莫大焉。”b 一部分“焉”在句末虚化成语气词,表提示。如“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 c “诸”是代词“之”和介词“于”或语气词“乎”的合音形式。d 相当“之于”的“诸”用在叙述句里,如“投诸渤海之尾”;e 相当“之乎”的“

4、诸”用在疑问句里,如“不识有诸?”。 3 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余、予”。a 它们都可作定、主、宾语。b “吾”一般只在否定句里作前置宾语,c 而在肯定句里一般用“我”作宾语。d “朕”先秦时意同“我”,秦朝后,是皇帝自称。 第二人称,有“女、尔、若”。a 它们可作主、定、宾语。b “而、乃”一般只作定语。 第三人称,a “彼”出现率不高,一般作主语,个别用作宾语,仍有指示性,有轻蔑意味。b“之、其”出现率很高,“之”只作宾语,“其”只作定语。 第一、二人称代词后,加“侪、辈、属、曹”表复数。如“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 、无定代词:这是古代汉语特有的一类代词。它们只能作主语

5、。 “或”:表肯定。a 意“有的人”、“某人”、“有的”。b 前有先行词,“或”指代其中一个人或一些人。如“宋人或得玉”。c 句中连续出现几个“或”,构成排比。如“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指“有的人”,不能表示选择。 “莫”:表广泛的否定。a 若没有先行词,表示一种不强调范围的否定,一般都指人。如“保民而王,莫之能御”;b 若有先行词,表强调范围的否定,指人又指物。如“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 1 c 汉以后,“莫”发展出了否定副词的用法,表示禁止性的否定,相当于“不要”。d 也可以表示一般性否定,相当于“不”。 5 、辅助性代词:这类代词有“所、者”,它们有一定的指代作用,但不

6、能单独充当句子成分。 “所”:基本语法功能是加在谓词性成分前,指代某种动作的对象,组成所字结构,使谓词性成分名词化。名词、形容词出现在“所”后也变成动词了。可分三类:a “所+ 动词”。如“所载”“所画”,意思为“载的东西”“画的事物”。中心语在语义上都是动词的宾语,即受事者。b “所+ 介词+谓词性成分”,如“是吾剑之所从坠。”中心语在语义上是介词的宾语。译为“坠下去的地方。”c “所+ + 谓词性成分”表达的语义同第二种结构。其中心语实际上是介词的宾语。如“所杀大臣,多吕后力。”可以认为“所”后省略了介词“以”,是指“杀大臣凭借的力量”。 “者”:基本语法功能是位于词或词组之后,构成者字结

7、构,表示“的人”“的事物”。 可分两类a :“谓词性成分+ 者”,如“赦之,以劝事君者”。代词“者”加在谓词性成分后,可使谓词性成分名词化。b “名词性成分+ 者”起复指名词性成分的作用,使这个名词性成分得到强调。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字结构表示施事者。 第十二节副词 1 副词:是一种只能充当状语的虚词,它虽然有一定的词汇意义,但不能表示具体事物、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而只能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的时间、程度、范围、肯定否定或情态、证据。它一般是修饰动词性词语或形容词性词语,在判断句中修饰名词性词语。 2 、时间副词:表动作行为发生在过去的时间。a “向、乡”是同一个副词,只是写法不同,译为

8、“从前、刚才”;b “既、业”表示动作行为已经完成,相当于“已经”:“c 尝”“曾”表示过去做过某事,译为“曾经”。先秦只用“尝”,汉代后用“曾”。 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正在实现的时间,有“方、正、适、会”等。a “方”一般只用在动词性词语前面,译作“正在”;b “适、会”还可作用在主语前面,译作“正遇上”。 表示动作行为将要进行的时间,有“行、将、且、垂”等。在动词前作状语。可译为“将要、快要、就要”。 表示动作行为的久暂,有“俄、暂、姑、常、雅、素”等。“俄、暂”是表示时间短暂的,相当于“一会儿”“不久”。a “姑”意为“暂且”;b “常、雅、素”表示时间长久。“常”相当于“经常、时常”

9、,“雅、素”相当于平素、一向。 3 、范围副词:表示总括:包括无遗或很少例外的副词,有“皆、尽、毕、悉、举、咸、具、凡、都、共、率”等。a “毕、举”是表示都、全部的意思,b “凡”意有二,一是用在句子前面表示规律性的归纳,表示“凡是”、“大凡”;二是用在数词前面表示总括事物的数量或动作的数量,相当于“总共、共”;c “率”也表示总括,意思相当于大都、大致。 表示范围小或有限制或有例外的副词。有“但、特、只、直、止、第、独、徒、仅、唯”等。a 它们都有“只、仅仅”的意思。b “仅”除了表示“只”的意思,在唐代表示数量多,有“几乎、将近、差不多达到”的意思,读jin.c “唯”表“只有”。 4

10、、程度副词。可分三类:表示程度高的。a “最、至、极、绝”表示最高度,意思是“最”;b “大”意思是“十分”;c “太”意思是指程度上超过一定的限度;d “殊、特、尤、良”的意思是特别、非常。e “良”在汉代与“久”连用,表很久意。六朝以后修饰其他词语,是的确、很的意思。f“甚”六朝前,既作状语,也作谓语、定语,是形容词,六朝后,才专作状语成为程度很高的副词。 2 表示程度不深、轻微的副词,有“少、稍、微、略、颇”等。都是稍微、略微的意思。a 先秦表示这类意思的一般用“少”,汉代以后才用“略、微、颇”,b 唐宋后“稍”才由表逐渐义的情态副词分化出程度副词的用法。 表示程度在原有基础上的加深加重

11、。有“加、更、愈、益、弥、兹”等,相当于“更、越、更加”。 5 、情态副词。分三小类;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方式,a “俱、并”表示几个施动者一起做某件事;b “闲、微、窃”表示秘密地、暗中地做某件事;c “帮”表示故意特意;d “固”表示坚决地做某件事。 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或进行的速度。a “暂”两属:强调时间的短暂时,是时间副词;强调动作的突然性时,属情态副词。b “遽”表示匆忙急迫;c “卒”表示时间急促突然;d “立、即、旋”表示事或行为紧接着发生;f “稍、渐”表示动作的逐渐性;g “益”汉代后也产生了逐渐义。唐前是程度副词,“更加”义。 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频率。a “数、亟、累、屡、仍”

12、表示动作多次出现;b “辄”表示同一动作行为的多次重复相当于往往、总是;c “每”表示反复出现的情况或动作中的任何一次;d “复”表示重复进行同一动作。 6 、语气副词。分五小类:表示确认的语气。a “乃、即”相当于“就是”;b “必、定”相当于“一定”;c “诚、信”相当于“实在、的确”d “果”相当于“果真”。 表示委婉的测度、商榷或论议语气。a “其、盖、殆”相当于“大概、恐怕”。 b “盖”大多用在句首,既表示猜测性的论断语气,又带有提示的语气;也可用在谓语前面,表“大概”意。 表示出自意外的惊异语气,常用的有“曾”多与否定副词“不”连用,相当于“竟然”。如“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13、表示祈使语气。“其”用在祈使句中,有希望、请求、劝勉的意思,可译为“希望、还是”等。 表示反诘的语气,常用的有“岂、其、庸、巨宁”等,意思相当于“难道、哪里、怎么”,有时不能译出。 7 否定副词。 a “不”和“弗”都表示一般的否定,“不”的用法较宽,“弗”在秦汉前使用范围相当窄,通常只用在及物动词前,后面也不再出现宾语。 b “毋”和“勿”通常用在祈使句中,表示禁止或劝阻,意思是“不要”。“勿”有时也用作一般性的否定。“毋”也写作“无”。 c “未”是表示情况还没有出现或动作还没有进行,相当于“没有”。 d “非”一般用于名词性谓语前,表示否定判断;有时含有假设性的否定,相当于“若不是”,如

14、“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有时也可用于叙述句和描写句,表示对行为和性质的否认。 e “微”可用在单句中表示否定,与“非”相当;又可表示假设性的否定,相当于“若不是”;还可同副词“独”结合,表示“不但”。 f “否”不作谓语的修饰成分,而与谓语并用,构成肯定否定迭用的句子,表示否定的一面。或单用,构成独词句。 8 、指代性的副词“相”和“见”。它们用在及物动词前面作状语,指代动词后面的宾语。“相”,a 表互指,意为“相互”。如“今梁赵相攻,轻兵锐卒必竭于外。”b 表偏指,即指代动作受事者的一方,不包括动作施事者。如“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意是“莫忘我”。 3 “见”a 原是助动词,用在动词

15、前表示主语是动作的受事者;b 魏晋南北朝时期又演变为副词,用在及物动词前,表示对他人所发动作行为的接受,有指代宾语的作用。可译作“自己”或“我”。 9 、谦敬副词。a 表敬副词:“请、敬、谨、幸、惠、辱、猥、垂、蒙”等。b 表谦副词。有:“敢、窃、忝、猥、伏”等。应注意动词“请”和表敬副词“请”的用法。作动词时表示“请求对方做”;作副词时表示“请允许我做”。如:“请京,使居之。”“欲与大叔,臣请事之。”前句是动词,后句是表敬副词。 第十三节介词和连词 一、介词 1 、介词是由动词虚化而来的词类,它在句中的作用仍带有动词性质的痕迹。它能带宾语,但不能单独进入句子结构,更不能充当谓语。大约有“于、

16、以、因、由、为、自、从、与、及”等十几个。 2 、介词的语法特点:介词带宾语,有时宾语前置。古代汉语中介词的宾语大多可以省略。在语法功能上,古代汉语由“因、为、与、从”等组成的介词结构一般作状语,但“于”字介宾结构表时间处所意义的还可做补语。“以”字结构表工具方式的既可做状语,又可作补语。 3 、于:用法有四种: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或动作行为所涉及的范围,组成介宾结构,作句子的补语或状语。译为“在、从、到”或“在中”“在方面”等。引进动作行为涉及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作补语或状语,可译为“向、跟、给、对、对于”等。引进比较的对象,组成介宾结构在形容词和表心理活动的动词后面作补语,译作“比”

17、。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组成介宾结构作动词的补语,译作“被”。此外:介词“于”和代词“是”结合,构成介宾关系的凝固词组,在句中作状语,意思是“从此”“在这里”“在这个时候”或“在这种情况下”。后来虚化为连词,一般用在句子的开头表承接。“乎”:用作介词,其作用与“于”或“於”基本相同,可以引进动作行为的处所、时间、对象等,译为在、比、到、向等。乎的使用频率较低,“乎”字结构一般只作补语,一般也不引进主动者。 4 、“以”:原是动词,义同“用”,由此虚化为介词。主要用法大致有以下几种:引进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可译为“用”“拿”。 引进动作行为连带的人,这是一种行为方式。我们以“率领”来翻译它。如

18、“宫之奇以其族行”这也许是动词的残存用法,但是已经虚化,与介词“以”难以分开。 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标准等,“以”字结构通常作状语,可译为“凭着、依靠、按照”等。 引进动作行为所处置或涉及的对象。可译为“把”,或不译。 引进情况出现和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可译为“把”。 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或范围,相当于“于”,可译为“在”。 此外,“有以”、“无以”是动词“有、无”和介词“以”组成的凝固结构,相当于“有东西用来”、“没有东西用来”的意思。这种结构只能作状语。“以故”是“由于这个原因”、“根据这种情况”、“用这个东西”的意思。“是以”是宾语前置的介宾结构,意思是“因此”,用于句子开

19、头表示结果。 5 、“因”:本义是茵席,名词。引申为依靠、凭借的意思,动词。介词“因”即由动词“因”虚化而来,由它组成的介宾结构充当句子的状语。有两种用法: 表示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或中介,有“凭着”“趁着”、“通过”之类的意思。表示动作行为的原因或理由,有“因为”“由于”之类的意思。 4 6 、“为”:原是动词,读wei ,常用基本义是做。虚化为介词。读wei.它的用法有五种: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替”、“给”等。这种用法至今仍保留。引进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为“为了”。引进动作行为的原因,可译为“因为”。引进动作行为的涉及的对象,可译为“跟”“对”“向”。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在被动句

20、中作状语,或构成“为+ 名词+ 所+ 动词“的句式,读wei. 7 、“与”:原来也是动词,基本意义是帮助、给予、参与。由此虚化为介词。主要用法有三 引进动作的服务对象,可译为“为”“替”“给”。引进动作行为的参与者,可译为“跟”“同”。引进比较的对象,可译为“跟”、“跟相比”。 二、连词:是连接词、词组或句子以帮助表示两项或几项之间的语法关系或逻辑关系的虚词。古代汉语常用的连词有“与及以并且而则况矧但第抑虽然至即使如若苟倘令藉设故”等。 1 、“与”:一般是连接体词或体词性词组,组成联合结构,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作“和”。有时也连接谓词性成分,表示选择关系,可译为“或者”“还是”。如“杀人以梃

21、与刀,有以异乎?”可以连接分句和分句,构成并列复句,表示选择。通常与其他虚词配合,构成“与不如”“与不若”“与宁”“与其不如”“与其孰若”等格式,可译为“与其宁可”。 2 、“与”既可作介词,又可作连词需要加以区别:介词“与”带宾语,组成介宾结构,通常在动词前作状语;连词“与”用在联合关系的成分中构成名词或动词性词组,“与”字本身不充当语法成分。介词前面可以用副词修饰,连词不能。 3 、“且”:既是副词,又是连词。用作副词有“将要、将近、暂且、姑且”等意思,在动词或数词前作状语;连词“且”只起连接作用,不能独立充当句法成分。 4 、“且”的具体用法:在并列关系的谓语成分中,连接形容词和形容词,

22、表示同时具有两种属性或存在两种状态,译作“又又”;连接动词和动词,译作“一边一边”。用在一句开头,连接分句与分句或段落与段落,表示意思上更进一层,译为“并且”“而且”“况且”等。 用在偏句主语后,以作陪衬,说明另一事情程度更严重,以引起后面正句的进层推论,这种推论又多用反问来表达。“且”可译作“尚且”。用在后一分句的开头以与前一分句相连接,表示在两项或多项之间作一选择,译作“还是”。 5 、“以”:既是介词又是连词,连词“以”是从介词“以”虚化而来。常见用法有五: 连接动词和动词、形容词和形容词,表示前后两项的并列关系,译作“又”。 连接动词和动词,表示两项动作行为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紧相承接,

23、可译为“来”,也可不译。 连接前后两个动词性成分,表示后一项动作行为是前一项动作行为的目的和结果,可译为“来”“以便”“以致”等。 连接前后两个动词性的成分,表示前项动作行为是后项动作行为进行的条件、方式,但在句法结构上仍是平等的联合关系,而不是偏正关系。可译为“来”,或不译。 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表示前项是动作进行的时间、条件、状态。这种“以”字用法与“而” 相近。根据上下文的表达方式可译可不译。 6 、“而”: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两项之间的意义是并列关系,“而”可译为“又”,也可不译。有时连接名词性词语,那是因为谓语具有说明事理或描写情况的性质。 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前后两项所表示的

24、动作行为或状况在时间上是先后紧相承接或事理上有进层、原因、条件和方式等关系,“而”字有时可随文译为“又”“而且”“因而”“就”。 连接谓词性词语或分句,前后两项在事理上是不一致的,构成了转接的关系。可 5 译为“却”“可是”。 连接主语和谓语,有时表示谓语的情况是设想的,有时表示主语不应出现谓语的情况。从意义关系来看,属于逆接,可译为“如果”或“却”。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示偏正关系,在语义上属顺接,“而”字一般不译出。 7 、“则”:用在结果分句的开头,承接前一分句,表示二分句在事理上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 可译为“那么就”。 连接动词性词语或动词作谓语的分句。两种动作行为或两件事虽无必然的条件

25、关系,但两者的出现在时间上是紧密相承的。“则”可译为“就”。 用在两个以上的并列分句中,表示列举或对比相关的情况下,结果是不同的。 连接动词性词语或分句,前后两项的相关出现,含有转折意味。这里又可分为三小类:a 表前后两项相反,可译为“却”“反而”等。b 表后项行为是前项动作施事者未曾料到的,译作“却”或“原来已经”。c 表让步关系,可译作“固然”“虽然”“倒是”等。如“善则善矣,未可以战也。” 表假设关系。 8 、“则”和“而”的区别:“则”今义是“就”,“而”今无相当词。“则”重在表示连接项的先后相承,连接项之间有顿挫的意味:“而”却重在过递,连接项之间是连贯的。“而” a 连接项之间的关

26、系可以是平等的,也可以是相反的;b “则”连接项之间的关系却只能是前后相承的,不能相反。 9 、“虽”是表示让步关系的连词分为事实让步,译为“虽然”。假设让步。译为“即使”“纵然”。 10、“虽然”:在古代,这是两个词,“虽”,连词:“然”,代词。合在一起通常自成一个分句,表示承接上文,以引起下文的转折,意思是“虽然如此”或“即使如此”。六朝以后,逐渐虚化为连词了。 11、“然”:原是指示代词,意思是“这样”,虚化为连词,表示转折,相当于“但是、可是”。 12、“然而”是指示代词“然”和转折连词“而”的连用。“然”字总结上文,“而”字引起下文的转折,意思是“这样却”“虽然如此,可是”。 13、

27、“然则”是指示代词“然”与连词“则”的连用。“然”总结上文,“则”引起下文的推论,意思是“既然如此,那就”。 14、“之”原是动词,意思是“到去”;又借作指示代词,常用来表示复指;逐步虚化为连词,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组成偏正结构,相当于“的”。这是它的主要用法。连接主语和谓语,使主谓结构变为定中关系的名词性词组,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判断句的谓语和时间状语。用在主谓间,使它变成一个分句用在另一个分句的前面。第类的“之” 一般不译。 第十四节语气词 一、语气词的分类:1 按照语气词在句中的位置和作用,可分为:句首语气词有:“夫盖维惟唯”。句中语气词有:“盖也与”句尾语气词有:“也矣乎哉已耳焉与邪夫兮

28、”等。2 按照语气作用,可分为陈述语气词:“也矣已耳焉”疑问语气词有“乎与邪”感叹语气词有“哉夫兮”。 二、句尾语气词:1 、“也”:表静态,通常用在判断句尾表确认肯定的判断语气。用在陈述、祈使、疑问句尾时,都表论断、确认语气。并不是在判断语气之外,又表示陈述、祈使、疑问语气。用在复句中后一分句的末尾,是表示对这一分句的确认语气。 6 2 、“矣”:主要用于叙述句尾,同时也常用于其他类型的句子,表示把已经或者将会出现的新情况告诉人们的陈述语气,是动态的。相当于“了”。 3 、“已”同“矣”的作用相近,原是动词,表示停止、限止语气,表示事实止于这种情况,有往小里说的意思。一般可译为“了”或“啦”

29、。 4 、“耳”:是“而已”的合音。一般用在叙述句尾,动词性减弱,可译为“罢了”。 5 、“焉”是一个有指代作用的语气词,用于叙述句和描写句尾,表提示性的陈述语气。一般用在不及物动词或动宾词组后面,既表示“于+ 是”的意思,又表示提示性的煞尾语气。 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用在形容词谓语后面,隐含“于是”而指代比较对象。如“晋国,天下莫强焉。”用在及物动词后,相当于代词宾语“之”,指代作用更明显一些。如“非曰能之,愿学焉。”如果“焉”所指代的对象、时间、处所,在本句中的前一部分已经出现了,那么“焉”就不兼指代作用,而虚化为纯粹的句尾语气词了。如“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

30、6 、“乎”: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疑问语气词。用在是非问句尾,。译为“吗”。用在选择问句尾,译为“呢”。用在特指问句尾,可译为“呢”。 用在反问句尾,可译为“吗”或“呢”。“得无乎”“无乃乎”可译为“该不会吧”“只怕吧”。“乎”仍是疑问语气。用于祈使句尾。仍是疑问语气词,只是句中的祈请或感叹语调是主要的,“乎”的疑问语气相应减弱了,带有疑虑未定的色彩。 7 、“与、邪”:疑问语气没有“乎”那样强烈纯粹,它们也可用在各种类型的疑问句尾,可译为“呢”“吗”“吧”。同“其”“得无”“无乃”等词语配合,表示委婉的疑问语气。 8 、“哉”:用在感叹句尾是表示强烈的感叹语气的,可译为“啊”。用于反问句尾更为常

31、见,依然是表示感叹语气。译为“啊”。 9 、“夫”:用在感叹句尾表示的感叹语气偏于惋惜悲伤的情绪,仍译为“啊”。 10、“兮”:一般用于韵文的感叹句尾,可译为“啊”“呀”。 11、句尾语气词的连用:语气的重心一般都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面。 三、句首语气词 1 、“夫”是从指示代词虚化而来的,用在句首表示提出话题、引进议论或引出常理以转入正论的语气,不译。又称发语词。与“且、故、若今”等组成固定词组,用在句首表示进层假设结果等问题的议论语气。 2 、“盖”:作句首语气词时用于发议论。不译。用在句中主语后谓语前,表示猜测或解释性的语气,意思为“大概”“可能是”,我们处理为语气副词。 3 、“唯”用

32、在句首,有两种作用:一种是表示提示性的语气。这种用法多见于诗经尚书。加一种作用是表示期望的语气,一般写作“唯”。用在句中,表示限制范围帮助判断解释原由,有修饰谓语作用,译为“只就是”等,我们处理作语气副词。 四、句中语气词 1 、“也”用在句中表示提顿语气,有提砂下文舒缓节奏的作用。有时用在并列的词组后面,表示顿宕语气。 7 2 、“与”用在句中,表示顿宕舒缓语气。 1 、逐:本义:追赶、追捕、竞逐。如“夸父与日逐走。”引申义:A、追击 B、赶跑、驱逐 C、放逐。 2 、干:本义:一种防身的作战武器,即盾牌。如“操干戚以舞”引申义:“干戈”连用泛指作战武器、代称兵事、战争。A、冲撞、触犯、冒犯

33、B、追求、求取C、干预。 3 、极:本义:房屋的正梁。引申义:A、北极星B、最高的地位C、最高准则、标准D、极点、边际、尽头,如本篇:“四极废” E、达到极点、穷尽 F、最高的、最远的、达到极点的 H、非常、最。 4 、济:常用义:渡过水流。引申义:A、过河的地方B、帮助、给济、拯救之类,如本课:“杀黑龙以济冀州” C、受益,得到好处 D、成功、成就事业。济济:形容众多、美好的样子。 5 、天:本义:人的头顶,如:“形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引申义:A、天帝、上天 B、自然所生成的事物 C、头等大事 D、头顶上刺凿涂黑的黥刑 E、把头发剃掉。 6 、道:供行走的道路。如:“道渴而死”引申义:A

34、、为达到某一目的或完成某一件事所采取的途径、方法 B、规律、道理 C、思想学说、政治主张 D、理想、志向 E、美好的道德 F、符合伦理道德要求的所谓好的政治局面和政治措施 H、引导、疏导G、遵循 J、称道、述说。 7、过:本义:走过、经过引申义:A超过、胜过 B、过分、太甚C、犯错误如本课“微二人,寡人几过D、责备、批评E、过访、拜访F、过失、错误。 8、责:本义:债款、债务A、收取债款、讨债,如本课“往责于东邑”B、索取、要求、责令 C、责问、责备、审问、责罚 D、责任、职责。 9、诛:本义:以言语批评、谴责人引申义:A、要求、索取B、声讨、讨伐C、治罪、惩处D、杀戮、消灭,如本课“不诛之则

35、为乱”。 10 、相:常用义:仔细看、审察,如“九方皋相马”“良马可形容筋骨相也。”引申义:A、相貌;观测命运B、扶助、辅佐;辅佐君主掌管国事的官吏;1、作某国或某人的相2、使作相;赞礼者,主持礼节仪式的人。用作副词读xiang:互相;。表示动作一方施而另一方受,不是互相施、受,属偏指一方用法。“杂然相许” 11 、饭:本义:动词,吃,如本课:“饭疏食,饮水。”引申义:A、给人饭吃或喂牲口B、-谷类熟食 注意:1、“饭”用于吃义只限于吃饭;吃其他食物如肉、鱼、水果叫“食”不叫“饭”。 2、“饭”用于名词,起初只指谷类熟食,泛指饭食是后起义。3、“饭”本来是动词,上古也一般用作动词,名词“饭”是

36、由动词“饭”派生出来的。不能倒因为果,把名词“饭”看作本用,把动词“饭”看作活用。 12 、食:动词,读shi ,吃。动词,读si,给吃。本课“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也”引申义为:养活,喂养。喂养此义后写作“饲”。名词,读shi ,泛指吃的东西。名词,旧读si,特指饭。如本课:“饭疏食,饮水。” 13 、启:会意字,从户从又。本义:开门。词义扩张后,泛之一般的张开,开启引申义:A、开导、启发。如本课:“不愤不启”B、兴起C、发生、萌生、萌发D、开拓、开僻E、陈述、禀告F、开始。 14 、发:本义:把箭发出去。引申义:A、发出、产生;兴起B、出发;使出发、派遣C、打开、开掘;开导、启发;揭示、阐

37、发古义:A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诸侯的封地叫“国”如本课“有国有家。”;西汉,诸侯王的封地也叫“国”。B 、“国”在上古的另一个常用义是诸侯国的国都。今义:国家。 16 、家:古代常用义:A 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与“国”相对。B 家或家庭今义:家庭。引申义:私家的,个人的,与“公”相对17 、至:本义:到。如本课“至则行矣”引申义:A、抽象义,到某时B、达到最高的职位C、极、非常D、最完美的 “至”与“到”在“抵达”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至”往往不带宾语,而“到”往往带宾语。 18 、遇:本义:碰到,不期而遇。如本课“遇诸涂”。引申义:A、接触B、知遇、遇合。“遇”可与“接”合成同

38、义复词,这只是二者在“接待”意义上相合。这两个词也都有接触的意思,但“遇”带有一些偶然的因素,而“接”有主动的意味。 19、乘:象形字,象人站在树上。本义:升登,上。引申义:A、上车、乘车、驾车B、驱马驾车C、乘船、驾船。如本课“虽有舟舆,无所乘之”。C、借助、利用、趁机会。另一个常用义:兵车,读shengB、兵车单位出使C、畋猎等用车也以“乘”为单位。 2 0、先、后“先”甲骨文形体从止从人,止就是脚,本义是前进,走在前面。如成语“身先士卒”、“争先恐后”。常用的引早义有:A、先做某事。B、带头,做出表率。C、动作行为发生在他人他事之前,多作状语。D、表示时间,在之前。E、形容词,表示先前的

39、、先代的,用于人时常表示已故的。F、名词,祖先、先辈。 “後”甲骨文左边是彳,右边上面是古“玄”字,表示系,右下象足形,“足有所系,故後不得前。”本义是走在后面,落在后面。引申为位置、时间、次序等在后的。主要用法有:1、动词。A、位置或次序排在后面。B、延后,推后。2、表示动作行为发生在他人他事之后。常作状语。如成语“先斩后奏”。3、形容词,位置、时间或次序在后的。4、表时间,在之后。5、名词,后代。注意:“后”、“後”是两个不同的字,“后”表示君主或帝王之妻。除个别书以“后”代“後”外,上述意义都不写作“后。”汉字简化以后“後”简化为“后”,二者才混用了。 21、与:“与”从舁牙篆文“牙”讹

40、作“与”,本义是赐与、施予,经常和“取”组成反义连用。常用的引申义:A、附和、新附。B、赞许、称道,读yu。C、参预,读yu。D、在其中,读yu。E、介词,跟,同。F、连词,和。 22、解解:是个会意字,从刀从牛从角,本义是分解动物的骨肉肢体。常用引申义有:A、把纠结的东西解开,解脱。特指解脱对犯人的囚禁,解除罪罚;还特指解除军事包围,解除战争。B、打开,开放。C、破碎,离散。D、松弛,懈怠。读xie,后来写“懈”。E、对事情的分析,解释。F、理解,知晓。 23、读读:阅读,诵读。本义是解释、阐发文字语句的意义,常用的引申义有:A、阅读,诵读。B、文章里一句话的中间在诵读时需要稍稍停顿的地方,

41、即“句读”的“读”,读dou 24、去“去”在古汉语中最常用的意义是离开,常用引申义有:A、距离。B、除去,废除。C、死亡。 25、徒“徒”本义是指徒步而行,常用的引申义有:A、步兵。“师徒”连用,泛指军队。B、同一学派、同一政治主张的人,或同一集团、同一类的人,徒党。C、特指门徒,弟子。D、泛指同伴,手下人。E、服劳役的人,仆隶。F、空,白白地,徒然而无效果。在这个意义上,“徒”和“特”是同义词。G、仅仅,只不过。在这个意义上“徒”和“特”、 9 “但”、“直”是同义词。 26、保保:甲骨文和金文的“保”字象大人抱着、背着或领着孩子的形状,表示“保”的本义是护送幼儿。泛指保护,保全。常用的引

42、申义有:A、依靠。B、固守,防守。C、保有,具有。E、安,安定。F、保育幼儿的妇女。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褓”。G、护卫用的城堡。 27、造“造”本义是往,到去。常用的引申义有:A、造访,拜访。B、达到某一境界,如“造诣”。 28、旅旅:古代指军队的编制,五百人为旅。常用的引申义有:A、军队。B、一同,俱。C、在外的人。D、在外,在异乡。E、野生的。 29、达、理“达”的基本意义是到达,通达。常见的引申义有:A、通达事理。B、胸襟宽阔,豁达。C、特指仕途通达,政治上得志,与“穷”相对。D、通行的,共同的。“达”和“通”的意义相近,了有差别:“通”重在强调通往、通向的意思,侧重于过程:“达”重在强调

43、到达,达到的意思,侧重于结果。 “理”是形声字,从玉里声,本义是治玉,即把玉从石中加工出来。常见的引申义有:A、对国家、事物的治理,管理,与“治”同义。B、治理狱讼的法官。C、纹理。D、条理,情理,道理,规律。E、治理得很好,有条理秩序,天下太平,与“乱”相对。“理”和“治”是同义词,作动词,表治理;作形容词,表示治理得很好,但是它们的本义不同,“理”为治玉,“治”为治水。“治”的使用范围较广,凡可以修理完善的东西都可以用“治”,“理”的使用范围相对地要窄,主要功能是用于对纷乱凌杂的事物的治理。 30、坐坐:“坐”字在上古是指一种两膝接触于铺在地上的席子、臀部压在脚跟上的姿势,和现代的“坐”有

44、所不同。常见意见有:A、坐的位置,后来写作“座”。B、因犯罪,触犯法律。C、判罪,定罪。D、在中古用作介词,表示原因。 31、特“特”从牛寺声,本义指雄性的牛马。常、引申义有:A、突出、特别。B、单独,单单。C、副词,仅仅,只不过。 32、适“適”是形声字,本义是到去。在这个意义上,“适”和和“之”、“如”是同义词,使用上也没什么明显的分别。“适”和“往意义接近,用法不同:”适、之、如“都可以带宾语,而”往“在上古汉语中不带宾语。”适“与”嫡、敌、谪“上古时读音相同相近,所以常常互相通假。古书中”适“和”適“是不同的两个字,”适“读kuo,主要用作人名。现在以”适“为”適“的简化字。 33、信

45、“信”是会意字,从人从言,本义是言语真实,不虚伪。引申义有:A、忠诚,诚实。B、真实,确凿可信。C、副词,表示果真,的确。D、守信用。E、相信,信任,信奉。F、信约,盟约。G、信物,符信。H、外交使臣,传送书信的人。J、信件,书信。K、假借为屈的“伸”。 34、举“举”本义是两手把东西举起来。引申义:A、捧着、提起。B、特指鸟抬起翅膀起飞,飞动。C、举出,提出。D、特指把优秀人才提拔出来,推举。E、把坏人坏事揭发出来,检举,举报。F、做,举动,发动。如“在此一举”。H、拔取,占领。J、包举,穷尽。K、形容词,整个。 35、谢“谢”是个形声字,从言高射声,本义是向人认错道歉。引申义:A、用言辞委

46、婉地推辞拒绝。B、告辞。C、告诉。D、以言辞相问候。E、对别人的赠予或帮助表示感谢。F、衰退,消亡。 36、实“实”的本义是财物粮食充足,富有。引申义:A、财货,物资,实利。B、充实,充满。C、实,谷物。D、实际内容,实际情况,E、忠实。F、副词,实在,确实。 37、直“直”的基本意义是不弯曲,跟“曲”或“枉”相对,引申义:A、首先品质的正直,忠直。B、径直,直接。C、副词,简直。D、当着,迎对。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值”。E、价值,工值。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值”。F、“直”与“特”古间相近,所以做副词也有10 “仅仅,只不过”之类的意思。H、特意,故意。 38、利“利”本义是刀剑锐利,刀口快。引申

47、义有:A、迅速,敏捷。B、顺利,方便。C、利益,好处。D、特指财利。E、特指功名利禄。F、重要的,精良的,要害的。H、富有,丰饶。 39、受“受”是形声字,上古汉语里“受”包含“给予”和“接纳”两方面的动作,从施事方面而言,“受”具有“给予”义;从受事方面而言,“受”具有“接纳”义。“受”从“接纳又绰为”遭受“。”授“是”受“的后起分化字,也就是说,在表示”给予“的意义上,”受、授“是古今字。 40、诚“诚”的本义是指心意真挚,诚恳的思想感情,引申义有:A、真实可信。B、副词,实在,的确。注意:“诚、实、信”三个词在诚实,真实的意义是同义词,区别在于:“诚、信”用得较多而“实”用得较少,在词义

48、色彩上,“诚、实”较为接近,都侧重于内心的真实,强调表里如一;而“信”侧重于言语的真实,强调言行一致。在用作副词上,表示果直、的确的意义上,三者没有显著区别。 41、毙“毙”说文作“ ”,表示向前倒下。引申指死,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毙”。先秦古书中表示扑倒义的“ ”在流传过程中往往被改成“毙”,所以现在见到的先秦古书中的“毙”通常仍应解释为仆倒,不能理解为死亡。 1、 汉字的结构与“六书” 1)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象形:象形字的结构特点是依样画葫芦,即许慎所谓“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如日、月、止、目、人、车、行、牛、瓜、眉、虎、高、夕、犬、女等。 3)指事:许慎的定义是“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一眼看去就可以认识大体,仔细观察就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