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内文学常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内文学常识.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内文学常识1. 2. 3. 4. 1. 1. 2. 3. 4. 5. 6. 7. 1. 2. 1. 2. 3. 4. 1. 菩萨蛮 韦庄: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人,晚唐诗人、词人,五代时前蜀宰相。唐玄宗朝宰相韦见素之后、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与温庭筠齐称“温韦”,是花间词派代表词人。因有著名叙事长诗秦妇吟而被称为“秦妇吟秀才”。 菩萨蛮: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唐宣宗大中年间,女蛮国派遣使者进贡,她们身上披挂着珠宝,头上戴着金冠,梳着高高的发髻,让人感觉宛如菩萨,当时教坊就因此制成菩萨蛮曲,于是后来菩萨蛮成了词牌名。 忆江南,本为
2、唐教坊曲名,后用作词牌。又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望江梅、春去也、梦游仙、安阳好、步虚声、壶山好、望蓬莱、江南柳等。 当垆卖酒: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与(卓文君)倶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著犊鼻,与保佣杂作,涤器于市中。”指临街卖酒。 新城道中 铜钲:古代一种铜质乐器,又名丁宁,形状像钟,打击发声。 扬州慢 扬州慢:词牌名,是宋代词人、音乐家姜夔的自度曲。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维扬:扬州的别称。尚书禹贡有“淮海维扬州”,后来借维扬指扬州。 蜀黎之悲:国家沦亡的悲痛。蜀黎是诗经中的篇名,是周人缅怀故都之
3、作,后借指故国之思。 竹西:扬州外五里的亭子,在禅智寺左侧。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 豆蔻:出自杜牧赠别中“豆蔻梢头二月初”,现在常用“豆蔻年华”表示十二三岁的少女。 二十四桥:唐代扬州的二十四座桥,泛指扬州的名桥。 长相思 纳兰性德: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号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词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权臣纳兰明珠。是康熙身边侍卫,常跟随康熙出访关外。出身贵族,文才出众,但淡泊名利,多交江南布衣文人。著有通志堂集、饮水词、渌水亭杂识等。 榆关:山海关,在今河北秦皇岛东北。
4、 将进酒 将进酒:汉乐府旧题,将,请。 烹羊宰牛:指丰盛的酒宴。语见曹植箜篌引“中厨办丰膳,烹羊宰肥牛。” 钟鼓馔玉: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钟鼓指鸣钟击鼓作乐;馔玉指美好的饮食。 陈王:指曹植,因封于陈而名,死后谥“思”因此也称陈思王。 阁夜 夷歌:指少数民族的歌谣。 2. 卧龙:指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3. 跃马:指公孙述。字子阳,扶风人。西汉末年,天下大乱,他凭蜀地险要,自立为天子,号“白帝”。这里用晋代左思蜀都赋中“公孙跃马而称帝”之意。跃马还可指显贵得志、科举应试获取功名利禄或者从军。 祭十二郎文 1. 祭文:祭奠死者的一种文体。 2.
5、 十二郎:韩愈侄子,因在族中排行十二而称十二郎。唐代习惯以行第、郡望、官职称呼别人,这里是以行第称呼。郎,古代对年轻男子的称呼,又称郎子。 3. 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 4. 孥:妻子儿女的统称。 5. 薨:唐代二品以上官员去世称“薨”,后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古人对死的几种称谓: 崩: 称天子或皇太后之死。 升霞:称天子之死(潘岳征西赋:“武皇忽其升遁。亦称(“登遇”) 星驾: 称天子之死。 卒: 称大夫之死。 不禄: 称士之死。 死:庶民之死。 失怙: 是自言父亲之死。 (估是依靠的意思,失估就是失去了依靠) 失恃: 是自言母亲之死。
6、(侍是依靠的意思,失待就是失去了依 赖。 诗经有“无父何估,无母何恃”之句) 殉:称有所作为、追求理想、道义而舍生 谢世: 对一般成年人之死的雅称。 长逝: 称年高有德的人之死。 百年: 称年高的长辈之死。 登仙: 旧时称老年人之死。 作古: 旧肘称年长者之死。 陨: 是称元帅、大将之死。 (如将星陨落) 溺: 称末成年人之死,亦称找死者。 天: 称幼年人之死。 羽化: 古称成仙为羽化,称年高或尊长者之死。(苏拭胡堑赋: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圆寂: 是称佛或僧侣的逝世。 涅盘: 称佛之死。 6. 少年:古代指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 7.终丧:指守完三年丧期。也称“丁忧”。源于
7、汉代,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按照古礼,丁忧三年期间不能外出做官应酬,也不能住在家里,而要在父母坟前搭个小棚子,“晓苫枕砖”,即睡草席,枕砖头块,要粗茶淡饭不喝酒,不叫丝弦音乐,不洗澡、不剃头、不更衣。 8.孩提:指幼儿,儿童时代。古代关于年龄的称谓有: 襁褓:不满周岁。 孩提:两至三岁。 始龀、韶年:男孩八岁。 总角:幼年泛称。 垂髻之年:指儿童。 黄口:十岁以下。 志学:十五岁。 舞象之年:十五至二十岁。 及笄:女子成年,十五岁。 弱冠:男子成年,二十岁。 而立之年:三十岁。 不惑之年:四十岁。 知天命、知非之年:五十岁。 耳顺、花甲之年:六十岁。 古稀之年:
8、七十岁。 杖朝之年:八十岁。 耄耋:八十、九十岁。 期颐:百岁之人。 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碧玉年华、破瓜之年:女子十六岁。 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标梅之年:也叫摽梅之年(bio )指女子待嫁之年。 8. 尚飨:也写作“尚享”,希望死者的魂灵来享用祭品。这是祭文结束时的常用语。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1. 文与可:即文同,北宋画家,字与可。与苏轼为中表兄弟,善画山水,尤其善画竹子,开后世“湖州竹派”。 2. 寻:八尺长为一寻。 3. 兔起鹘落:鹘: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
9、或写文章迅捷流畅。 4. 缣素:丝织品,统而言之都叫绢,分开说则洁白的叫素,带黄色的叫缣。 5.归老:指官员辞官退休养老。表示辞官退休的常用词语还有: 告老:官员年老辞职。如蔡邕陈太丘碑文:时年已七十,遂隐丘山,悬车告老。 解官:辞去官职。如宋史包拯传: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 乞身:古时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后汉书李通传: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后汉书王龚传: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10、,征拜尚书。 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汉书疏广传:即日父子俱移病,满三月赐告。 谢病:托病引退或谢绝宾客。如战国策秦策三:应候因谢病,请归相印。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也会作“致政”如新唐书白居易传:以刑部尚书致仕。 狱中杂记 1. 方苞:字灵皋,亦字凤九,晚年号望溪,亦号南山牧叟。汉族,江南桐城人。是清代散文家,桐城派散文创始人,与姚鼐、刘大櫆合称桐城三祖。方苞首创“义法”说,倡“道”“文”统一。要求作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提倡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并重。 2. 刑部:六部之一,掌管全国刑法、狱讼之事。 3. 九门提督:掌管京城九门的督查职务的武馆。 4. 十四
11、司正副郎:清初刑部设十四司,每司设正职位郎中,副职为员外郎,总称为郎官。 5. 大决:封建时代对判死刑的人,在每年秋天行刑,也叫秋决。 6. 直省:直属中央的省份。 7. 上闻:指上奏的文书。 8. 移关:指移文,发给各部文书。 9. 晷:日影,古代依日影测日高度以定时刻的仪器叫日晷。 陶庵梦忆序 1.陶庵梦忆:是张岱在明亡之后所著的一部书,杂记他从前所见种种,寄托对国破家亡的感慨。 2张岱: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还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行家。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之一,其最擅散文。他的散文语言清新活泼,形
12、象生动,广览简取,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 3.首阳二老:首阳是山名,相传为伯夷、叔齐采薇隐居处。论语季氏:“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首阳二老就指伯夷、叔齐。传说他们因反对周武王伐纣,逃到首阳山,不食周粟因而饿死。 4.王谢:指东晋时期王导、谢安两大望族。 5.黄粱:借用典故“黄粱美梦”,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唐李泌枕中记:“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旁,主人蒸黄梁尚未熟,触类如故,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耶?”。 6. 车旋蚁穴:借用典故“南柯一梦”,泛指梦境,亦比喻一场空。唐代李公佐有南柯太守传,叙述淳于棼梦至槐安国,娶公主,封南柯太守,荣
13、华富贵,显赫一时。后率师出征战败,公主亦死,遭国王疑忌被遣归。醒后,在庭前槐树下掘得蚁穴,即梦中之槐安国。南柯郡为槐树南枝下另一蚁穴。 7. 鹿鸣宴:科举制度中规定的一种宴会,起于唐代。明清沿此,于乡试放榜次日,宴请新科举人和考场内外的考官等,歌诗经中鹿鸣篇。鹿鸣原出自诗经小雅,说鹿发现了美食不忘伙伴,发出“呦呦”叫声招呼同类一块进食。古人认为此举为美德。于是天子宴群臣,地方官宴请同僚及当地举人和地方豪绅,用此举展示自己礼贤下士。古人还认为乐歌“用之于宾宴则君臣和”,有了美食而不忘其同伙,表示这是君子之风。 8. 雕虫:比喻从事不足道的小技艺。常指写作诗文辞赋。 9.漏:古代计时器,铜制有孔,
14、可以滴水或漏沙,有刻度标志以计时间。简称“漏”,如“漏尽更深”。古代计时的还有日晷、浑天仪等。 10.慕拓二王:指王羲之、王献之,晋代著名书法家。 种树郭橐驼传 1. 古文运动:指唐代中期以及宋朝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 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 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 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认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除唐代的韩愈、 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 2. 柳宗元:字子厚,汉族,河东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 3. 缫:把蚕茧浸在热水里抽出蚕丝。 4. 饔:古代的早饭,也叫食朝,中饭叫中食或晌午饭,晚餐叫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