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字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汉字词解释.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古汉字词解释郑伯克段于鄢知识点一、通假字1、佗邑唯命。佗,通“他”,指示代词,别的,另外的。2、谓之京城大叔。大,通“太”。3、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参,通“三”。4、姜氏欲之,焉辟害。辟,通“避”。5、无庸,将自及。庸,通“用”。6、遂寘姜氏于城颖。寘,通“置”,安置,这里是“放逐”的意思。7、若阙地及泉。阙,通“掘”,挖。8、永锡尔类。锡,通“赐”。二、词类活用1、惊姜氏。惊,使动用法,使受惊。2、今京不度,非制也。度,名词作动词,合法度。3、无生民心。生,使动用法,使产生。4、有献于公。献,动词作名词,进献的东西5、公赐之食。食,动词作名词,吃的东西。6、隧而相见。隧,名词作动词,挖隧道。三
2、、重点句式倒装句1、宾语前置姜氏何厌之有?“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即“有何厌”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疑问代词“何”作为动词“谓”的宾语,前置对曰:“君何患焉?”疑问代词“何”作为动词“患”的宾语,前置其是之谓乎!“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即“其谓是乎”2、状语后置欲立之,亟请于武公“于武公”为后置状语郑伯克段于鄢“于鄢”为后置状语判断句制,巌邑也。蔓,难图也。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颍考叔,纯孝也。齐桓公伐楚一、文字1.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2.王祭不共1.女實征之二、詞彙1.師進,次於陘。2.楚子使屈完如師。3.屈完及諸侯盟4.西至於河。1.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三、語法一判斷句:1.貢
3、之不入,寡君之罪也。,謂語:寡君之罪)二賓語前置句:1.寡人是征,前置賓語,依靠指代詞“之”複指提到動詞“有”之前)2.寡人是問3.豈不榖是爲。4.先君之好是繼。三雙賓語句:1.賜我先君履。四習慣句式:1.無以縮酒。1.楚子使與師。1.貢之不入。2.寡君之罪也。3.君其問諸水濱。4.豈不榖是爲?5.無所用之。通假字 1. 齐侯阵诸侯之师 “阵”通“陈” 2. 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 “徼”通“邀”古今字 1.女实征之 女,后来写作“汝”2.王祭不共,无以缩酒 共,后来写作“供”3.敢不共给 共,后来写作“供”4.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 大,后来写作“太”晋灵公不君通假字 1.三进及溜 ,而后视之
4、“溜”通“霤”2.袞职有阙,惟仲山甫補之 “阙”通“缺”3.我之怀矣,自诒伊慼 “诒”通“贻”古今字 1.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辟,后来写作“避”2.宰夫胹熊蹯不孰 孰,后来写作“熟”3.宣子田于首山 田,后来写作“畋”4.子为正卿,亡不越竟 竟,后来写作“境”5.反不讨贼 反,后来写作“返”6.大史書曰 大史,后来写作“太史”齐晋鞌之战 通假字 1.师陈于鞌 “陈”通“阵”2.曰無令与师陷入君地 “無”通“毋”古今字 1.旦辟左右 辟,后来写作“避”2.奉觞加璧以进 奉,后来写作“捧”3.且懼奔辟而忝两君 辟,后来写作“避”异体字 1. 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翦同“剪” 2. 韩厥俛定其右
5、俛同“俯”3.將及华泉,骖絓于木而止 絓,后来写作“掛”子产不毁乡校通假字 1.鄭人游于鄉校 “游”通“遊”古今字 1.不如小决使道 道,后来写作“导”冯谖客孟尝君1.自存:指养活自己。2.食之:给他吃,食音si。3.揭其剑:揭,高举,成语有“揭竿而起”。4.孟尝君客我:孟尝君以我为客。客:名词的意动用法。5.于是孟尝君不复歌:从此孟尝君不再唱歌。于是:从此,两个词。6.怪之:以之为怪,形容词的意义动用法。7.先生不羞:先生不以之为羞,“羞”后省略“之”,形容词意动。8.欲为收责于薛:“为”后面省略宾语“我”。9.辞曰:辞,告别。10.以何市而反:“以”后面省略宾语“债款”。11.视吾家所寡有
6、者:看我家缺少的东西,意为看我家里缺少什么就买什么。12.诸民当偿者:应当偿还债的老百姓。定语后置。13.窃以为君市义:“以”后面省略宾语“之”。14.顾谓冯谖:回头对冯谖说。顾:回头看,本义。15.高枕:形容词使动。16.“孟尝君为相”句:此句用判断句的形式表示因果关系的内容。鲁仲连义不帝秦1.间入:偷偷进入。间,音jin。按“间”原写作“閒”,本义为门中见月,此为引申义。2.因平原君谓赵王曰:通过平原君对赵王说。因:介词,通过。3.争强为帝:按战国以前,夏、商、周的君王一般称“王”,说文:“王,一贯三为王。”4.以齐故:因为齐的缘故。以:介词,表原因。5.“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适”
7、与“会”都是副词,二者同义,都是“刚好”“碰巧”的意思,故二字可连用。下文有“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6.吾请为君责而归之:请让我替您责备他,让他回去。归:不及物助词的使动用法。7.见于之先生:让他谒见先生。见:使动用法,音xin。8.无从容而死:心胸不开阔而死。9.“众人不知,则为一身”:一般人不了解,就认为他是为个人打算。众人:一般人。10.“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那个秦国,是废弃礼义而崇尚斩首之功的国家。韩非子五蠹:“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彼:含轻蔑之意。11.“权使其士,虏使其民”:“权”,“虏”都是名词作状语,以权作之术来使用他的士,把他的人民当作奴隶来使用。权:用作
8、褒义时义为权变,灵活。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用作贬义时指多变,反复无常,此句即是。12.彼则肆然而为帝:而,连接状语和中心词。13.为之民:双宾语,给他当老百姓,即当他的老百姓。14.欲以助赵也:“以”介词,后面省略“之”。15.助之奈何:即“如何助之”。16.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也:梁国没有看见秦称帝的危害的缘故啊。17.诸侯莫朝:诸侯没有谁去朝拜。莫:否定性无定代词。18.诸侯后吊:吊,哀悼。今成语有“形影相吊”“吊死问疾”。19.“而母,婢也”:你的母亲,是个婢女。20.卒为天下笑:结果被天下人取笑。21.诚不忍其求也:的确忍受不了这种苛求啊。22.其无
9、足怪:大概没什么奇怪。其:表委婉语气的语气词,大概,或许。23.先生独未见夫仆乎:先生难道没有看见那些奴仆吗。独:难道。夫:指示代词,那。24.十人而从一人:十个奴仆却跟着一个主人。而:转折连词。25.然梁之比于秦:既然这样,那么梁国和秦国比起来。26.“亦太甚矣,先生之言也”:先生的话也太过分了,主谓倒装句。27.“鬼侯有子而好纣以为恶”:好,貌美;恶,貌丑。28.卒就脯醢之地:结果走向被脯被醢的境地。29.执策而从:拿着马鞭跟着。策:马鞭。而:用在状语而中心词之间。30.“彼吾君者,天子也”:我们那个国君啊,是天子啊。彼:作“吾君”的定语。31.纳筦键:交出锁匙。原始的钥匙用竹子制成,故从
10、竹,“箴”亦从竹。“筦”是“管”的异体字。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下文“投其籥”,“籥”也是指锁头,与“键”同义。32.摄衽抱几:摄衽,提起衣襟,这是奴仆伺候主人的礼节。33.听朝,上朝听政办公。34.不果纳:结果没有让他入境。不果:未成为事实,没有结果。35.倍殡柩:背着灵柩,实指不正面对着灵柩。按道理,儿子吊父亲应面对灵柩。36.设北面于南方:在南边设置朝北的位置。37.北面:即面北,面是动词。“南面”同。38.生则不得事养:活着时不能奉事供养,极言国弱。事:奉事,伺候。39.饭含:古时一种殡仪,把米、玉贝放入死者口中,表示食用无乏。饭:古音读上声。40.“俱据万乘之
11、国,交有称王之名”:都是拥有一万辆兵车的大国,都有称王的名声。“俱”“交”同义互文,避免呆板。41.从而帝之:随之就尊秦为帝。42.无已而帝:战国策鲍虎注:“无已,言无止之者。”据此,则句意为没有人阻止而称帝。43.“彼将”二句:他将撤去他所认为没有才能的而把位置给他认为有才能的,撤去他所憎恨的而把位置给他所喜爱的。44.安得晏然而已:怎么能平安地了事呢。已:停止,指了事。45.何以得故宠:怎么得到旧日的尊宠。46.为却军:因为他退兵。为:介词,后面省略宾语。47.“适会”句:刚好碰上魏公子无忌夺去晋鄙军救赵去秦。“适”“会”同义连用。48.引而去:撤退后离开了。“引”的本义是开弓,此为引申义
12、。49.鲁仲连辞让者三:鲁仲连辞让多次。注意此句的语法结构。50.为鲁连寿:向鲁连祝寿,双宾结构。51.所贵于天下之士者:对于天下之士来说,最为可贵的是。52.“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是,代词,复指“有所取者”。齐桓晋文之事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2、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3、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可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5、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6、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7、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8、王曰:“若是其甚与?”曰:“殆有甚焉。”9、以一服八,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10、天下欲疾其君者,
13、皆欲赴诉于王。11、及陷于罪,然而从而刑之,是罔民也。12、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1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补充注释1.为神农之言者许行:“为神农之言者”与“许行”是同位词组。为:研究。2.自楚之滕:从楚回到滕国。之:往。3.踵门:脚一进门。踵:本义为脚后跟,这里用为动词。4.愿受一廛而为氓:希望得到一个人住处而当您的百姓。说文:“廛,一亩半,一家之居从广里八土。”按为会意字。5.与之处:双宾结构。6.捆履织席以为食:即“以捆履织席为食”,靠打草鞋编席子为生。7.负耒:扛着犁。8.愿为圣人氓:双宾结构。9.尽弃其学而学焉:全部抛弃了他原来学的东西而向他学习。前“学”用如名词,
14、指所学的东西,后“学”为动词。焉:兼词,于是,指代处所。10.道许行之言:转述许行的话。道:陈述。11.虽然:即使这样。按“虽然”是两个词。12.饔餮而治:做饭然后才处理政事。而:表示承接关系。前面“并耕而食”同。13.厉民:使百姓受苦。“厉”本义为磨刀石,引申为磨,再引申为抽象的劝勉鼓励和使困苦、折磨。前者是适度的“磨”,后者是过分的“磨”。前者后来写作“励”。14.奚冠:戴什么帽子,宾语前置。15.冠素:戴生绢做成的帽子。说文:“素,白缯也。”即白色的缯,也就是没有染色的丝绸,引申为白,为朴素。16.奚为不自织:为什么不自己织。奚为:介词宾语前置。17.以釜甑爨:用锅和甑来做饭。按爨为会意
15、字。18.不为厉陶冶:不算作是损害陶工冶工。19.岂为厉农夫哉:难道是损害了农夫吗?20.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章太炎认为“舍”即今之“啥”。诸:“之乎”的合音。宫,本义为一般的房子,宫殿是引申义。21.不惮烦:不怕麻烦。22.耕且为:一边种田,一边从事手工业。23.独可耕且为与:难道就可以一边耕田一边治理天下吗?独:副词,偏偏难道。24.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一个人身上各种手工人 所做的产品都具备。备:齐备。25.率天下而路:率领天下人到处奔走一道路上。朱喜朱子集注:“奔走道路,无时休息。”依此,则路为名词用作动词。26.“或劳心,或劳力”:有的人从事心智劳动,有的人从事体力劳动。27.“
16、劳心者治人”二句:从事心智劳动的人统治别人,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被人统治。后分句为被动句。28.“治于人者食人”二句:被人统治的人供养别人,统治别人的人被人供养。食:s,给人吃,供养。29.天下之通义:天下所共知的道理。30.“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偪人”:其内容应为“草木畅茂,五谷不登,禽兽繁殖而偪人”,这是古汉语中“并提”的修辞方法。31.举舜而敷治之:举荐舜未治理它。举:推荐。烈山泽:在山泽中燃火。烈:本义为火猛,这里是动词,放火。32.“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此句用了倒文的修辞手法,33.得乎:能够吗?34.劳之来之:慰劳他们,使他们来归顺。“劳”
17、“来”都变读,由非去声变为去声。35.匡之直之:纠下他们的过错,使他们变得正直。36.从而振德之:接着救济他们,对他们施以恩德。振:救济,后来写作“赈”。今有“赈灾”。37.“大哉,尧之为君”:尧作为国君真伟大啊,主谓倒装句。下文“君哉舜也”同。38.则之:以之为法则,即效法他。39.有天下而不与焉:拥有天下而不占有。焉,兼词,“于是”,指代天下。40.用夏变夷:以华夏使外夷同化。41.变于夷:被外夷同化。被动句。42.未能或之先:即“朱能先之”,没有人能超过他。或:句中语气词。贾谊论积贮疏:“残贱公行,莫之或止。”说小雅天保:“女相松之茂,无不尔或承。”下文“莫之或欺”同。43.治任:整理行
18、装,动宾结构。任:名词,担子,这里指行李。44.以所事孔子事之:用奉事孔子的礼节来奉事他。45.“江汉以濯之”二句:用江水汉水来洗他,用秋天的太阳来晒他。46.皜皜乎不可尚已:光明洁白的没有人能超过他。47.鴂舌:比喻话难听,一般指少数民族的语言。苏轼和陶始春怀古二首:“鴂舌倘可学,化学黎母民。”48.非先土之道:非难先王的学说49.异于曾子:跟曾子不同。50.“出于幽谷,迁于乔木”:从幽暗的山谷里出来,迁到高大的树上去。孟子引此喻人改邪归正。51.“戎狄是膺,荆舒是惩”:打击戎狄,惩罚荆舒。宾语前置。52.子是之学:你学这种学说。宾语前置。53.适市:到市场上去。适:往。市:市场。54.物之情:事物的自然规律。55.比而同之:并列起来同等看待。比:并列。56.相率而为伪:率领人们去弄虚作假。相:偏指副词,动作偏向一方。57.恶能治国家:哪里能治理国家呢?恶:疑问代词,表示反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