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评课稿(1).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5607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能性评课稿(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可能性评课稿(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可能性评课稿(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可能性评课稿(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能性评课稿(1).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可能性评课稿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 -评苏鹏老师的可能性 可能性这篇教材属于统计与概率的范畴,现实生活中严格来说确定性现象十分有限,不确定的现象却是大量存在的,可能性这一教学内容:就是使学生初步体验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不确定现象,能用数学语言来描述生活中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要让学生理解它,有一定的难度,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挑战。但苏鹏老师创造性地整合教材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的优势,让学生历经猜测 体验 推想 验证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学习中发现,发现中感悟,感悟中发展。使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精彩之处表现如下: 第一、游戏 引入,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 一

2、堂课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苏老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把数学学习融入到趣味盎然的游戏之中:猜猜耳罩的颜色的游戏使孩子们的情绪立马被调动,自然而然地进入到本课所学知识,兴趣的大门就这样悄然打开。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经历“可能性”, 建立不确定现象这一新的观念是这节课的特色。活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本课中,杨老师准确把握了教学的重难点,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以及生活经验等因素,在创设了猜耳罩的游戏后,又用抽签表演节目的法让学生体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然后

3、,又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玩投骰子,并做好记录,使学生在经历一系列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起对可能性的体验。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合作学习与自主探究这些新的教学理念。 2、根据实际,有效整合教材。 教材只是为我们教学提供的一个参考,我们只能是凭借教材去教,而不是死死地去教教材,所以我们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实际、学校实际等,合理地有效地组合教材。例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教材中前面的主题图放在这里,并将静态的内容动态化,使数学问题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的事情。并根据实际自设自主学习卡在第一问的最后一个填空,追问了不可能抽到的节目,启发学生跳出思维定势的框架思考出第五

4、个表演节目,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也注重对于生活实际的联系。学生学以致用,既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使学生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兴趣,同时也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 3、紧密联系生活,突出学以致用。 让学生到生活当中寻找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可能性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价值。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4、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自己在各种游戏中感悟数学知识,领悟数学魅力。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全部发现都是由学生在思考与交流的情况下得出来的。如:你们认为呢、你说呢等。话虽不多,但每一句都很精炼,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学生

5、情不自禁的走到课堂上来。与学生进行交流时,也能俯下身,蹲下来进行沟通,拉近老师与学生间的实际距离,更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如在让学生自己设计游戏规则时,教师不时地俯下身来与学生轻声的交流,较好地诠释了新课程 5、注重回顾反思,总结评价 通过师生的总结,突出重点,让学生明白到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并用已有的经验对一些事件的可能性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作出判断。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我们知道一堂好课不是一件完美的艺术作品,会有缺憾,也会给教者和学生留下美中不足,本节课也不例外。如:教学时间安排不够紧凑。有些游戏的设计不是很合理,如:抽签表演节目的游戏有些偏离本课内容,学生的节目表演虽然活跃了课堂气氛但教学无关,浪费了时间。 一堂好课的标准众说纷纭,但有一点不可动摇,就是学生是否有收获,是否得到发展。苏老师在教学中,用有价值的的问题,精心设计教学,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认真探索,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活跃了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思维,使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学习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同时也让学生初步明白:在现代社会里,人们面临着许多机会与选择,常常要在不确定的情境中做出合理的选择。可能性就是为人们更好地制定决策提供依据与建议。总之只要我们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我们的课堂将更加精彩,更加丰富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