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澜新基础教育新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叶澜新基础教育新论.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叶澜新基础教育新论新基础教育: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 新基础教育: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叶澜新论: 新论一:在我看来,普通中小学是整个中国教育的基石,是孕育中华民族未来的摇篮。实现转型,是中国学校21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 新论二:我把21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核心走向定位“实现转型”,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 新论三:“新基础教育”课题组与实验学校的成员,正努力地把上述认识转化为实践形态
2、,开展着创建新型学校的研究性学校改革实践活动。 “新基础教育”宗旨: 就是要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生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二是改革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行实践层面上的转换; 三是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换。 “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换发出生命的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课堂教学七条: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3、;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与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班级建设七条: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叶澜: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 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是一
4、个有意义的话题。但是今天的讨论是起点不是终点;今天的交流不可能马上就形成评价一堂课的具体标准,而是希望引起大家的思考、探讨。我今天主要讲四点: 一、开展研究性的改革实践 现在有一种提法课程改革能不能成功关键在于评价标准,对此我不完全赞成。大家提出这个问题,就是因为在改革实践中感受到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对课改的制约。但是,是不是我们现在只要把评价标准弄清楚了,我们的课程改革就能成功呢?我认为目前就上海而言,二期课改有了课程标准、有了教材、有了实验学校,但是从学校实践的真正变革的层面来说,还远远没有达到我们所期望的言标。因此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是我们要认真地投入、去实践,去研究二期课改中存在的问题。实
5、践的意义不仅是单向的,要努力实现两转化课程理念转化为课程现实,课程标准转化为教师真实的个人的教育教学行为,而且这种实践的必要性还在于它是一次检验,是对我们现有的课程标准的完善:丰富、发现和再创造。 我们需要持一种开放的态度来看这次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开放的态度首先就是一个探究的态度、一个在改革中大胆实践的态度。这个过程首先要求课改决策人员、教材编写人员、乃至广大的教研人员不要抱着我是课改的指导者的身份到实践中去跟老师们交往,而是抱着在课改中去发现教师的智慧,发现实践中存在的向题和困惑的心态。另一方面,我们的老师,也要把课改实践的过程,看作是个提升自己专业水平、实现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转化的过程,
6、而不是等待有一套操作方法和一套评价指标的过程。因为我在新基础教育改革实践中常常感到模式和操作这两个前一段非常热门的东西对教师智慧、创造意识的压抑,压抑到什么程度呢?就是连老师自已都忘记了,我是可以探究的,我是能够思考的,我是可以有创造的,只期待着现成的模式和操作。大多数教师都是想改革的;但也有不少人似乎认为有了这一些,就能够比较方便地、快捷地进入到新课程。这种思维方式,是不利于教学改革深入开展的,因为真正的教学改革,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转型性变化。如果没有自己的投入、思考、实践,就难以使这场改革变成真正的实践而产生真实、有效的结果。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有两个标准:第一是会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作反思;第
7、二是不追赶时鬈,会对时髦作出评价,而不是因为时髦所以跟着走。因此今天首先要说的就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新办法,关键是要开展研究性的改革实践。要把我们整个教改的过程作为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使我们对改革的认识深化,使我们的行为能体现出新的理念,同时,也就能不断形成我们新的对好课讨论标准的认识。 二、研究讨论课堂教学的评价观 评价是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是非常有力地推动改革发展的一个抓手。但是要改革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首先需要更新的是课堂教学的评价观。在讨论一堂好课的标准之前,首先要回答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即课堂教学的评价观的更新问题,因为如何评价课堂教学;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不是一个新问
8、题,任何一个学校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如果我们期望马上来制订一个具体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这个讨论将很难深入,因为任何一个评价指标产生的背后,都有一个评价观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学会的、要努力去做的是对我们过去的评价指标做个透析,做一个它背后的课堂教学评价观的透析,同时还要搞清楚现在要做评价,我们的评价观是什么?在这样的观念指导下,也许我们才说得清楚我们为什么用这个标准来衡量而不是用那个标准来衡量,或者我们可以说得清楚,为什么要改变过去的评价标准,要用现在的评价标准。 关于课堂教学评价观的形成,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理论层面,二是我们已有的实践层面和对这个层面的新的理论指导下的反思,三是跟个人的经验、理
9、念、认识事物的思想方法等一系列相关的因素。所以可以说课堂教学评价观如果没有做一种前提性的深入探讨的话,将是千奇百怪而且都可以说出自己的理由。今天的讨论有一个前提,就是要以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作为前提性的追求,然后来讨论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 具体地讲,课堂教学评价观至少涉及到两个问题,只有回答清楚这两个问题,才能编制具体的评价指标: 一个是怎样认识课堂,即课堂教学观是什么,这涉及到对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中鲍价值、功能的认识。对课堂教学性质的认识,这涉及到关于课堂教学的目的、过程、效果,同时还涉及到上面讲的这三个层面的相互关系。对这些东西理解得不一样,就会有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观。从价值性质到目的、过程、
10、效果,四个方面不是并列的关系,价值是灵魂,性质的认识是对核心的把握,然后渗透到目的、过程和效果。 二是持怎样的评价观,这涉及到为什么要评价,评价的性质、谁来评价、评价的双方及双方的关系、评价什么、如何来评价等一系列跟评价直接相关的问题。这些直接相关的认识性的问题弄清楚了以后,还涉及评价方案的形态。现在比较多的评价方案的形态是并列式评价方案,往往看不到评价之魂。目前广泛应用的等级制评价方案、太多是缺乏梯度的评价方案。所以在讨论具体的评价指标的前面,应该有一次关于课堂救学评价观的大讨论,否则很容易陷入到具体、陷入到评分标准、而忽视了它背后的灵魂。 三、进行改革的合理性、适切性的研究 评价观的形成过
11、程不仅需要有认真的理沦探讨,还需要对我们正在进行着的、已经有了实践形态的改革实践作出深入的评析,即评价观不只是理论问题,还应验证今天改革实践。大家一起深入到改革实践中来,讨论评价观,以形成评价观。基于自己的实践,老师们要有一种直面改革实践的批判、研讨、分析然后再提升的过程。我认为在目前的教学改革中,方面还有相当强的传统影响;另一方面又有许多新的东西、新的形式;新的追求。在这种新的创造以实践方式呈现的同时;又出现了老问题的新表现。 传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还是比较多地对教学做一种预设方案的实施;教学比较多地是教师指定轨道,学生在轨道中运行;老师制定活动节律,学生按节律被动学习。这样的强化程序式教学
12、,按传统教学观来看是比较成功的。在新旧理念交汇碰撞的今天,有些青年教师对传统的一套还没有学象,是因为我们对新东西的认识还不是十分清晰,还没有认清传统的方式从当前和长远来看它的问题、局限到底在哪里?它的根深蒂固的危害在哪里?它与教育内在秩序的背离在哪里?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不断反思,不断去重新认识我们传统教学中非常稔熟的东西,依然是我们要想形成新的评价标准前必须做的事。在一批改革的先行者、在我们的教师队伍、教研员中,都能体现出他们对新的教学观念、教学过程理解以后的比较大胆的改革实践。这种改革性的尝试,作为探索者来讲,它是思考以后的行动,但对于模仿者来说,往往就会转化成形式化的东西和教条式曲东西
13、。我们往往喜欢把好的东西形式化、教条化,结果在好的东西还没有很好地长大的时候;它已经开始被窒息,开始僵化。对今天在进行的改革,应保持清醒的认识,要防止形式化、教条化。 关于形式化,即不讲实效,不讲实质,做表面文章。目前,新的东西的形式化也不少,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和小组讨论的泛化等,是为做而做,为改而改,不讲究为什么。我认为形式永远不是绝对的,形式是可以选择的,要靠人来利用,不是简单地有这么几个形式就是好课。 关于教条化:跟形式化有差别,其问题在于忽视了教学是在具体的情境中、由具体的人进行的一个活动过程,忘掉了具体,拿一个框架来套,不管哪一科、哪一类学生、哪一类学校、哪一类教师。比如质疑,从小学
14、一年级到初中、到高中、到大学都去质疑了。还有探索性研究,每个层面上都要探索,从幼儿园就开始探索了,没有序列、没有过程、没有重点、没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们对学习生厌往往是因为我们教师教学的教条化,把一切弄得没有了滋味、没有了一种具体情景中的学习需要。这两种现象(形式化、教条化)如果不去重视、不去研究、不去改变的话,它可能会成为窒息新课程发展的一大杀手,因此,我们要进行改革的合理性、适切性的研究。 四、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 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就我们新基础教育而言,我认为一堂好课要达到的基本要求是: 有意义。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是有意义的。初步的意义是他学到了新
15、的知识;再进一步是锻炼了他的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他越来越会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学习学生会学到新东西,学生上课,进来以前和出去的时候是不是有了变化,没有变化就没有意义。一切都很顺,教师讲的东西学生都知道了,那你何必再上这个课呢?所以第一点是有意义的课,也就是说,它是一节扎实的课。 有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面上而言,这堂课下来,对全班学生中的多少学生是有效的,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他们有多少效率;二是效率的高低,有的高一些,有的低一些,但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都不能
16、算是比较好的课。从这个意义上,这节课应该是充实的课。整个过程中,大家都有事情干,通过你的教学,学生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整个课堂是充实的,能量是大的。 有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设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有互动的过程,气氛相当活跃。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常态性。我们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当有人听课的时候,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教师课前很辛苦、学生很兴奋,到了课堂上成了准备好的东西来表演。大量的准备,课堂上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是准备好的东西的再现。当然,课前的准备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课堂有它独特的价
17、值,这个价值就在于它是公共的空间,这个空间需要有思维的碰撞、相应的讨论,最后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相互地生成许多新的东西。新基础教育反对借班上课,为了让大家淡化公开课的概念,至少不去说公开课,只有研讨课。不管谁坐在你的教室里,哪怕是部长,你都要旁若无人,你是为孩子、为学生上课,不是给听课的人听的,要无他人,所以我把这样的课称为平实的课(平平常常,实实在在的课)。这种课是平时都能上的课,而不是很多人帮你准备,然后才能上的课。 有待完善的课。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是有缺憾的,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指标。公开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点问题的课,那么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
18、,这样的预设给教师增加了很多的心理压力,然后作大量的准备,最后的效果是出不了彩。生活中的课本来就是有缺憾的、有待完善的,这样的课称为真实的课。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说起来好象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但正是在这样一个追求的过程中,我们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得到提高,他的心胸也变得博大起来。同时他也才能够真正享受到教学作为一个创造过程的全部欢乐和智慧的体验! 四、朱永新:让我们拥有一种教育生活 我们在上个世纪末叶,本世纪初叶,有一个教育工作者,他来到了一个贫瘠的山村,那里的人们已经习惯于贫穷甚至于愚昧。他们很遗憾地对这个教育工作者说,真的非常抱歉,我们没有什么东西招待你,我们这儿只有满山的石头
19、。而这个教育工作者拿起一块石头告诉他们,这可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他能够熬出一锅非常鲜美的汤羹。这些农民都抱着一种怀疑的眼光看着这个教育工作者,说石头还能熬出汤啊?这位教育工作在村子里面支起一个大锅,大锅里面装满了清水,他把这个石头就放进了清水里面,当然在放之前,他把石头洗一下,洗干净,烧火。他用勺子搅了一下这个沸腾的石头汤,说这个味道这么鲜美,只是我没有带盐,你们谁家有盐拿点盐来。大家拿了点盐来,他说味道不错,如果有虾米更好了。有人找了虾米,他说能有野菜更绝了。正好山上一个小女孩拿了野菜,洗干净又放在锅里。他又借了一点味精,借了一点肉末、醋和酱油。就这样熬出了汤来,这时漫山遍野有浓浓的香味,山
20、里的人从来没有意识到,石头能够熬出这么鲜美的汤出来,大家心里面开始燃烧起希望我们说这个石头叫什么?这个石头就叫新教育。新教育不是这个教育工作者干的,新教育就是我们所有的在座的各位,每人把自己的实践,把自己的创造装进了这个汤里,汤就是新教育。我觉得新教育是我们共同的创造,新教育这个共同体,他还能创造出来更多的美味,所以我说这是现代寓言,同时也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所以我们新教育工作体的形成,我觉得在这四年的历程中,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来,有了我们的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第六次的新教育工作会议。 在这四年的过程中,我们最初提出的四个改变,应该说是努力地在实践着。第
21、一就是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这是我们整个新教育实验的宗旨。新教育实验提出要有效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要让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所以我们把教师的问题作为整个新教育问题。这也是我们针对很多历史上的教育思潮,教育改革,教育实验,包括我们近年来中国教育改革的一些分析提出来的。因为过去大家比较少地关注教师问题,关注教师的行走方式,包括一些实验后来为什么没有得到非常深入持久的开展,我们觉得和教师有很大的关系。所以教师问题往往成为教育改革的瓶颈,成为整个教育系统中最难突破和改造的部分,所以新教育实验在最初的时候,就把教师的发展作为首位,提出教师享受教育的幸福,享受成长的幸福,享受自己发展的快乐,同
22、时享受教育追求理想的成功。据不完全统计,投入新教育的503所学校,大概有5万名教师,教育在线的注册会员有16万3千多人,经常登陆我们在线的大概有25000人,在我们教育在线开博客的老师有近1万人,说明新教育实验已经影响了中国一个非常众多的群体。大家也看到,在四年的过程中,一批普通的老师在实验中得到成长。我们前不久在教育在线的网站上发过专题贴,我们一大批优秀的老师,每个人的故事都非常精采,非常感人。我想在座的很多老师,实际上都有自己的故事,我就不多说了。 第二,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通过塑造未来的公民而创造未来。培养怎样的人的问题,在新教育实验中具有非常重
23、要的地位。我们期待新教育实验应是培养既具有民族情怀,又有着全球视野,既有本真的生命体验,又拥有全面的科学知识,具有创造能力的未来公民。新教育实验把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共同成长作为我们实验追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在实验中,我们一直期待孩子心里有梦想,脸上有笑容,一直期待着学生能够和教师对话,教给学生终身有用的东西。到现在为止,大概参与实验的学生大概有80万左右,在这些学生中,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刚才我们提到的这次参加我们会议的何依平的女儿海林,这样的学生非常多。 第三,新教育实验改变了学校的发展模式。学校是我们共同生活的场所,是教育活动的中心。我们只有把学校改造成真正的学习型的组织,成为真正
24、的学习共同体,拥有杰出的校长,优秀的教师队伍,拥有具有特色的发展模式,这样才能让学校得到真正的发展。这几年来,应该说我们的三所示范学校及20多所优秀学校,在实验中是成长和发展的。 第四,改变教育科研的范式。长期以来,传统的教育科研模式,基本上是“我和他”占主要的。这种范式下面,把研究者,教师与他的生活毫无关联的现象,把自己当成客观研究现象,可以把他作为一个静物,通过分析,获得一些数据,一些资料。认为这些数据和资料就是研究,就有他的价值。这就是所谓传统的,经验的实验派的实验方式。我认为,教育是活生生的研究。在教育的领域中,研究者和研究对象都是主体,你和我,并不是一个分体的,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25、,共同构成的这样一个最新的团体。这就是我们新教育实验为什么没有用传统的实验的方式来做的重要原因。因为我们觉得教育是一种真实的生活。 新教育实验已经走过的历程,应该说虽然很短暂,只有四年的时间。但是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应该说新教育实验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首先是一大批理论著作在做起来。这次我们在这里有个小的陈列室,非常非常小,明天我们会在六一小学做大一点的陈列和展示。大家可以看到,每个新教育人在行动的同时都在想,没有思考的行动是盲目的。事实上每个新教育实验人都有他自己的教育哲学和教育追求。我们在相关著作中,呈现了他们的思想,特别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正在推出的新教育实验研究丛书,记录了我们的思考,新教
26、育实验出版了大量的论文,特别是我们一线老师的教育随笔,我觉得这是新教育实验理论研究最好的丰硕的成果。我们很难统计,到底有多少位老师写了多少万字的随笔,出版了多少著作。我最大的感受,我打开电脑,每天都接到很多老师给我发来的短消息,请我为他即将出版的书写序言。我欠了很多很多的债,我没有那么多时间写序言。因为每天都有这样的短消息。 与此同时,新教育实验也引起了媒体朋友的广泛关注。大家看到,中国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都关注新教育。昨天下午新教育实验举行了一个媒体的见面会。感谢媒体长期以来对新教育实验的关注,很多媒体人,都在自觉的参与到新教育实验中来,他们为新教育人追梦的精神所感动,比如莫愁杂志社的主编,他
27、在报告的过程中,参与进来了,成为我们新教育实验的主持人。还有很多人,包括张金平先生,他是南丰窗的主笔和经济观察报的主笔,是他牵线,媒体通过他认识我们的新教育。灵山资助教育经费500万,也是通过媒体。这些媒体为我们新教育给予了很多的关注,所以借这个机会向所有的关注参与我们新教育实验的所有的人,表示最崇高的谢意!谢谢大家。 二、关于新教育实验的发展构想 因为准备的内容比较多,可能没有时间全部讲完,我们今天晚上对整个的文稿做一次梳理,希望明天把初步的文案发给大家。 “十一五”期间新教育实验要做什么,请大家仔细注意我们这次新的提法,包括对六大行动认识的提法,我们都有一些新的变化。我希望经过新教育实验,
28、以今天的提法为准。请大家要注意,今后所有新教育人,传播新教育理念,落实新教育行动的时候,能够以今天的讲话为准。当然它还是动态的,还在不断修改,不断提升和发展。 第一个目标,努力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大家知道,这次刚刚颁布的新的义务教育法,有四个重要的亮点。昨天中午我们做了一个访谈,解读新的义务教育法。我认为新素质教育写进国家的法律,是这次新义务教育法的亮点之一。因为应试的压力,分数的压力,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一个枷锁。我们怎么样挣脱这个枷锁,怎么探索一条新的素质教育之路,对素质教育有无数种解释。去年有中央教科所,全国的著名专家,与一些教育的大师挂帅,对素质教育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我不知道他们
29、最终的研究结果是什么。但是我认为,事实上对素质教育比较共通的认识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面向所有孩子的教育;二是全面发展的教育,不是简单的分数的教育;三是可以持续发展的教育。它是帮助教师和学生能有一种终身的自我发展能力的教育。这种教育,不是简单的当下的教育。新教育实验,在上述三个方面有自己明确的追求,面向所有人。新教育实验新的教育理念是提升一切的人。我们希望所有的父母,所有的孩子,所有的教师,所有参与到活动中的人都能够得到发展,全面的发展。新教育实验非常反对以分数来论英雄,非常反对用考试来代替所有的教育过程。大家看到我们的六大行动,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有人说了,你新教育实验为什么不关注体育,不关注
30、科技教育?事实上这些都在其中,我们不能期待一个实验把所有的中国教育问题都解决,我们只能期待着这个实验,中国教育最缺的是什么,我们补什么。现在最缺的是人文精神,新教育六大行动是以关注人类的崇高精神,以及人类崇高精神的对话为基本特征,我认为这是中国教育最缺少的做人的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当然我们明确提出,新教育实验应该是为人的一生,终身发展,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所以大家也看到,在我们下一步新教育实验发展中,我们有一些新的构想也是这样的考虑。我相信,再经过五年的努力,新教育实验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一个品牌,这并不是一个奢想。我们完全有理由期待!我们在中国素质教育探索的方面,能够成为一个
31、典型,一面旗帜。 第二个目标,全力打造植根于本土的新教育学派。大家可能记得,我们的第三次会议上,曾经提出苏州学派,陶会长也提出了苏州学派。我跟他说我们已经改了,我们不提苏州学派,我们提植根于本土,植根于苏州就是苏州学派,植根于北京就是北京学派,每个单位,每片土壤都可以养育他自己的一棵参天大树,哪怕是一个苏北的农村,我想都是他本土的。对于打造新教育学派我们是有信心的。关注新教育的可能知道,有人曾经提醒我们,说你们还想打造什么学派,你们离学派还很远。我说谈派色变是长期以来中国学术制度以及孤立的学术格局所造成的一个现象,很多人都不谈学派。我觉得在当前的中国,提倡学派,既体现了我们学术勇气,也体现了我
32、们学术追求。为什么我们一会儿一个精神分析,一会儿一个人文主义,为什么不能有中国自己的,中国本土的教育学派呢?我相信我们应该能做得到!实际上,所谓的学派,在传统意义上,是局外人对局内人的一种称呼。被称作某一个学派的人,他自己并没有认识到,或者并不一定认同这样的称呼。有的人最初也没有想创建学派,很多学派是自然形成的。但是我说学派也是可以创建出来的。为什么可以创建出来,这是一种学术的自觉。所以我们觉得学派可以用来建立我们新教育共同体,我们的奋斗目标,我们的学术风格,我们的话语方式,我们的做事方法,我们的基本主张,成为我们共同体所拥有的基本的范式,我觉得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新教育实验,期待着在今后五年中
33、的成就。 所谓学派,无非是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在理论的层面,必须要有自己的代表著作。我想这个并不难。事实上,在“十五”期间我们就有一批理论的著作,这些理论著作还没有鲜明的学术特性和理论体现;但是在“十一五”期间,我们已经做了规划,一会儿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理论构建的雏形。代表人物不用说,我相信今后“十一五”期间,我们会更多地涌现出我们学派的代表。这个代表人物可能是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我们一线的老师,通过学术自觉学术意识,通过丰富自己的理论素养,形成自己理论的追求和理论的思想,成为新教育学派的理论代表。另外一方面是我们这些理论工作者,走出书斋,走进校园,走进教师的生活。因此“十一五”期间,我们会吸引
34、更多的教授进入我们的团队。这次北京师范大学的吴应海博士也来参加我们的会议,最近他的一本著作就要出版,作为我们新教育实验课题的一个重要的成果;南京师范大学年轻的教授冯进军教授,他将领先我们新生命教育。我们会吸引更多有志于走进新教育生活的教育理论工作者进入我们的团队。我们两支队伍汇集起来,我相信应该能够涌现出一批代表人物,代表人物形成,代表著作形成,理论构建自然会形成。 而在实践的探索上,任何一个流派,必须有自己的代表性的实验基地,实验学校。事实上,今天来到这里的学校,相当多的学校,他们所做的探索,只要坚持下去,只要在“十一五”中,自觉地用理论武装,自觉引导教师和学生自觉地真实参加到新教育实验中,
35、就是很好的实验基地。我相信我们新教育实验打造流派的梦想是可以实现的。 上述两个梦想,就是我们所有新教育人共同的期待和目标。这不仅仅是我们总课题组的成员所做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代表人,都有可能出版理论著作,我们总课题组会为我们所有的新教育人提供最好的服务。 在“十五”期间的新教育实验,我们对“新教育”做了一个定义,到目前为止,我们认为相对满意的一个定义。新教育是什么?很坦率地说,“十五”期间,四年的历程,很多人问我新教育是什么,我讲不清楚,我们总课题组也没有对它进行一个清晰的定义,什么是新教育。这次我们有了,什么是新教育?我们提出新教育实验,是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基点,以六大行动为途径,
36、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标的实验。这个定义相对比较简约。我觉得它大致反映了新教育实验的对教育的一种理解和追求,特别是这句话: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我一直认为,任何教育理论,大致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第一是它的本体论,第二是它的价值论,第三是它的方法论。它的本体论,是反映我们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从本体论上来说,我认为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这就是所谓的教育生活。从价值论来说,我们认为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而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从方法论来说,我们主张通过营造书香校园的行动,以及通过新公民新生命的项目,来实现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所以“幸福完整的教育生
37、活”这句话,从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上都能够反映我们基本的观点。什么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我认为有这么几个意思。第一,教育就是生活。这句话是针对过去比较传统的理解,教育是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做准备,教育是为了未来的。教育本身就是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方式,是行动的方式,教育作为促进美好生活,作为一种手段的同时,本身它应该是一种幸福的生活。 第二,教育同时是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教育是一种生活,但它是一种特殊的生活,必须确保受教育的个体生命获得充分的成长,必须实现社会对于一个未来公民的希望。在这个意义上,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生活。我们这样又在教育生活的基础上,又做了一些超越。这种教育生活,不能仅仅等同于
38、学校的教育生活:它是一种特殊的教育生活,但是又不能等同于学校教育生活,像在家庭里父母和子女的沟通,在职业生涯中,我们每个人的学习,都可以视为教育的生活。所以教育生活,应该是从坟墓到摇篮,从摇篮到坟墓。 第三,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的,而不是痛苦的。教育既然是努力去促进每一个人能够过一种幸福的生活,则本身它也应该是幸福的。所以我们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仅仅是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还有当下某一些激情的教育描述的这样一种结果。在当前这样一个教育背景下,许多地方和有一些教育,学生的童年和心声充满了失败,没有美好的梦想,很多孩子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媚,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成功的情怀
39、和感恩之心,我们的孩子甚至很多老师们已经没有幸福可言,甚至于在我们教育在线的网站上,我们也经常看到和听到,我们的老师在诉说他们痛苦的经历。 第四,教育生活在追求幸福的同时还应该强调完整。在当下的教育中,最缺乏是做人的教育,德行的教育。为此需要真正期待教育能够全面和完善。一开始讨论这句话的时候,我们课题组争论了将近两个小时,一直定不下来。就是这句话,我们讨论了两个小时,怎么去界定,但是没有更合适之前,我觉得这句话可以表示我们新教育对教育的理解和追求。 五、教育专家林格:教师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护好学生的主动性 教育的本质是心灵之间的沟通和感应 中国教师报:您说过“教师和家长唯一要做的,就是保护孩子
40、的主动性,而不是去控制甚至摧残它”,对于教育者来讲,这一点为何尤其重要? 林 格: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是一切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教育回归本质的起码要求。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和家长素质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教育者认识到了这一点,这很可贵。但在与教师和家长的交流探讨中我发现,还有相当多的教育者对教育的本质和人的发展基本规律的认知有待提高,对这些最基本的概念和知识如果搞不清楚,教育者也就无法寻找到教育的切入点。 现代教育有两个伟大的使命,一是发现孩子,二是解放孩子。而发现和解放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其中包括两个层面的尊重:一是高度尊重孩子的发展权利。与成人一样,孩子也具有生
41、存权、发展权,等等。二是高度尊重生命的发展规律,我们至少应当尊重生命发展的以下这几个基本规律。 主动性。人的发展具有主动性。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有很多高级本能,比如思想、想象、发展,等等。其中最根本、最核心的本能是主动发展,教育者应该高度尊重、利用这个基本规律。人的主动性包括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通过对大量史料的分析和有关理论的梳理,我们发现,在影响教育行为的诸多因素中,有一个因素是居于核心与灵魂地位的,那就是人的主动性。它是一个人的“脊梁骨”,没有它的支撑,人是无法“站立”的。歌德说过:“谁不能主宰自己,永远是个奴隶。”人的主动性,表明了人的自由与解放的程度,应当是人的本质属性。在某种意义
42、上,可以说,人类进步的历史就是主动性不断增强的历史。 每个学生都具有主动性这种高级本能,因此,协助拓展任何一位学生的主动发展可能,应当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激扬学生的主动性呈现为这样的教育过程:当学生隐约感觉到了发展可能,而还没有来得及产生什么具体动机时,会产生一种独特的心理体验,这种体验叫美感。一位优秀教师,就是能不断提供给孩子这些美感,也就是不断展示给孩子发展的各种可能性。这时候,孩子的内心就会油然生发出实现那些可能性的冲动与激情,孩子就开始了自主学习的旅程,教育因此实现。相反,如果我们执著于“灌输”或者“填鸭”,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的这种高级本能的蔑视和控制。他们被动地“学”,被动地接受你的影响
43、,逐渐就会失去对学习的热情。真正的教育就是这样一种大智慧,具有激扬人高级本能的无穷魅力。 成功性。小成功孕育大成功,要让孩子不断获得小成功,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才能获得大成功。教育者在帮助学生设立阶段目标时要注意尺度,“跳起来正好够得着”应是目标设立的基本原则。正如很多专家认为的那样:人是在反复的小成功中走向大成功,在反复小失败中走向大失败。在教育领域内,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是不成立的,应当是:成功是成功之母。成功性的含义分为四层意思:一是每个学生都是想成功的;二是每个学生只要通过努力,都是可以成功的;三是我们需要无条件保护孩子成功的愿望和信念;四是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条件和台阶,让孩子自己走向成
44、功。 阶段觉悟性。事物发展都是有序的,人的发展是具有阶段性的,不能拔苗助长。教育的最低纲领是培养能力,而所谓能力,就是人主动利用条件实现预定目标的可能性。能力培养的核心问题是,引导阶段觉悟。只有帮助孩子自己悟到了,孩子才能做得到。 中国教师报:您刚才提到高度尊重人的发展规律是最根本的教育之道,也是教育回归本质的客观要求。那您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林 格:关于教育的本质,我的体会是,正如卢梭所说的,教育就是生长,这和甲骨文中“教育”这两个字的含义是高度一致的。“教”字,上面是一个棍棒,底下是一个子,引喻为“上对下”的影响。影响靠什么实现呢?靠右边的“文”字,“文”在甲骨文当中中间有一个“心”,
45、“育”在甲骨文中则是“孕育新生”的意思。 也就是说,从本源上,教育就是用心灵去感应、孕育、温暖另外一颗心灵,让孩子的心灵充满温暖与阳光。 这个感应、孕育、温暖的过程就是一个人被培养和被教育的的过程。我们培养的人才应具备三个维度,即长、宽、高。 “长”是擅长,人有一技之长,并能不断学习,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 “宽”是指能与人相处和合作。因为我们是一个社会的人,我们的人才必须善于与不同的人打交道,更要有包容之心。 “高”是指一个人人格的构建,“高”决定这个器的容量。这是关键,因为教育的最根本目标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中国教师报:我了解到您开展相关研究多年,并在一些学校进行了教学实验和探索,如何
46、在学校教育层面上落实您提出的这些理念? 林 格:我们在学校教育层面开展的教学实验和研究主要遵循两个原则: 一是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培养不断自我更新的习惯,把学生从低级的学习行为习惯中解放出来,从而引导、激励学生主动学习,最终实现教育“不教而教”的目的; 二是从孕育良好的品质与道德行为入手,分年级、分学期进行训练与自我训练,培养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协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意识、建立健全的人格,培养平和稳定的成功心理状态。 总之,教育者的创造性工作就是要为每一个孩子创造一种适合他们自己的教育。奥修说,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我们的教育,就是要给每一个孩子以个性化的、合脚的“鞋
47、”。 而在学校教育层面,是要落实四个具体任务:一是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建立孩子的自信心与健康的自我概念。二是全面依靠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心里有他人。三是用心灵温暖孩子的心灵,激发其潜能。四是从培养孩子的习惯着手,健全其人格。 经过多年的研究实践与探索后,我坚信,从习惯着手,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与健康心理,从而将德育工作渗透到教育教学环节中去,实现德育、智育双丰收,是中小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现实路径,我们把这个路径称作养成教育。我这里所说的养成教育是大教育,是全方位的素质教育理论实践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 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要抓关键期 中国教师报:从培养习惯入手,开展养成教育
48、是包括您在内的19位专家进行了多年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一个成果,但我们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就是过多强调习惯的培养会束缚孩子创新能力的发展,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林 格:恰恰相反,养成好的习惯,是人的解放,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坏习惯就像绳索一样把孩子束缚住了,比如马虎,上课不认真听讲,乱花钱,不守信用,磨蹭,等等,对孩子的影响是致命的。只有培养好的习惯,帮助孩子从这些人的低级行为中解脱出来,才会有更大的发展。 在孩子的生命成长的过程中,每个成长的特定阶段的生理变化都会带来他的认知和兴趣的变化,教育者要遵循这些变化规律,并做出合适的调整。基于这样的认识,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和学习习惯需要抓关键期,不能错过,这一点,教育者要做到心里有数,比如: 小学教育主要抓三点,首先是趣味。从孩子感兴趣的地方入手,从趣味入手,培养学科兴趣,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这是在小学一二年级重点要抓的;小学三四年级是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