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具特色的民居.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57074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0.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具特色的民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各具特色的民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各具特色的民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各具特色的民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各具特色的民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各具特色的民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各具特色的民居.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各具特色的民居“精研精备课”导学案 课 题 设 计 人 教学内容 8*各具特色的民居 马改平 指导教师 课 型 审 批 人 略读课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八课 1预习课文,能读准字音、停顿,读通句子,标注出“骚扰、偏僻、魅力、清风徐来、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秩序井然、遮天盖地、宏伟壮观、别致美观、蜂拥而至、安然无恙、崇山峻岭”等词语,并正确读记,能说出“和睦相处、安然无恙”的意思。 2默读课文,找出关键词语,概括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用自己的语言说出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3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准确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的句子,朗读这些语句,判断文章中运用的“列数字、打比

2、方、举例子”等的说明方法,并说出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学习目标 评价方案 1.针对学习目标1,通过指名读词语、读课文来完成,还可以让学生说说文中词语的意思,达到读准字音、读出词句的目的。 2.针对学习目标2、3,通过课堂观察,学生的交流。教师的提问,看学生能否在默读课文之后,准确找出关键词语,完成课堂练习,能否用清晰流利的语言概括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并完成表格的填写。说出丰富的文化内涵及文章的说明方法的好处。 找出关键词语,概括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用自己的语言说学习重点 出中华传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来写,学习作者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学习难点 等说

3、明方法来表现事物的特点。 学习方法 导学准备 自主 合作 探究学习法 学生预习课文 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导 学 过 程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的 1、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艺术形式上百花盛开,在民居上也是各有特色。看图片,猜猜这是哪个地方的民居? 这些五花八门的“精研精备课”导学案 房子,真有点令人眼花缭乱了,这节课,我们就走进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去参观领略一番。 设计意图: 通过丰富多彩的特色民居图片,让学生形象的感受到祖国民居特色各异的魅力,激发学生探究的浓厚兴趣。 2、阅读文前的“连接语”,看看给我们提出了什么学习要求。 二、自读课文,熟读课文 1、初读课文,做到

4、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准节奏,读准语调。并用横线画出你觉得值得积累的词语或者句子,并利用工具书读准这些词语,说出“和睦相处、安然无恙”的意思。 2、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奇葩 骚扰 夯筑 竹篾 闽西南 粤东北 树满寨,花满园 布局均匀 风雨侵蚀 安然无恙 和睦相处 勤俭持家 秩序井然 遮天盖地 清风徐来 蜂拥而来 家道兴旺 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 多起竹楼,傍水而居 设计意图: 这样的设计落实第一个和第二个教学目标。对生字词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也掌握了查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理解词语的方法,因此,让学生自己解释生词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也是对自己能力的巩固和运

5、用。为理解课文内容作好铺垫。同时完成学习目标1.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找出关键词语,说出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交流反馈: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适时板书 设计意图: 训练学生整体把握内容的能力。落实 “概括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鲜明特色这一教学目标。完成学习目标2的第一个层面。 四、自主研读,小组合作梳理。 1、将全班同学分为甲、乙两大组,分别研读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研读要求如下: 研究内容: 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客家民居为什么被称为“ “精研精备课”导学案 世界民居的奇葩”? 从建筑成因、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

6、,傣家竹楼与众不同之处 在哪? 研读方法: 先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读后整理,可以采用列表格、在文中划主要词句、标感受、列提纲等方法。 2、四人一小组交流整理结果,推选代表准备介绍客家、傣家民居。 设计意图: 放手让学生独立阅读、认真思考,充分表达自己阅读的感受、认真聆听同伴的见解,使学生全面、深刻的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理解能力。深入完成学习目标2的第二个层面。 五、集体交流,感受民居特色。 1、交流“客家民居”特点。 由甲组代表介绍“客家民居”的特点,其他组员补充。 乙组成员针对甲组介绍情况质疑,甲组成员答疑。 2、交流“傣家竹楼”特点。 由乙组代表介绍“客家民居”的特

7、点,其他组员补充。 甲组成员针对乙组介绍情况质疑,乙组成员答疑。 3、总结:古人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在云南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算得上是最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常年居住在“竹”楼里,幢幢造型独特,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地理特征的傣家竹楼,飘浮在袅袅炊烟和潺潺流水的画卷里,掩映在茂林修竹和香蕉柚子织成的绿色帷幕中。斑斓多姿的傣族寨子,随着天地间的长风流水,与自然和为一体。而圆形土楼真无愧是客家民居的典范,它象地下冒出来的“蘑菇”,如同自天而降的“飞碟”。土楼格局的恢宏,令人为之肃然起敬。客家人世代相传,朝夕相处,团结友爱,和睦共居的大家族的独特的生活方式,淳朴敦厚,和善好客

8、,刻苦耐劳的民风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4、创设情境,历练语言。 同学们,过几天我们学校要组织老师前去观赏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校长想从我们班聘请极为小导游,那位同学能够胜任? 学生自己练习导游词。 一名同学自我展示,其余同学注意及时补充、评价。 设计意图: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发挥小组合作探究的力量,通过表格内容的对比阅读,找出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异同,聘请小导游,唤醒学生自我表达的内驱力,调动全体“精研精备课”导学案 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自然乐于表达,善于表达,这样既内化了文本语言,又盘活了文本语言。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表达的能力,落实教学目标中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中华传统民

9、居丰富的文化内涵”完成学习目标2. 六、体会说明方法 1、默读课文,画出课文中准确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的句子。思考:作者介绍民居特点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集体交流,要求:结合文中语句举例谈说明方法,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主要的说明方法列举如下: 列数字:“夯筑起墙厚1米、高15米以上的土楼。” 打比方:“它们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 引用资料:“按照传统习俗,先要选好地方,打好地基” 举例子:“比如,许多房屋大门上刻着这样的正楷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子孙读与耕,表现了先辈希望子孙和睦相处、勤俭持家的愿望” 3、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

10、设计意图: 由词句到文本内容,再到说明方法,层层推进,步步为营,降低了自主阅读的难度,帮助学生有效的深入文本。此时完成学习目标3。 板书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 民居名称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蒙古包 建造环境 崇山峻岭中 竹林中 建筑成因 防范盗匪骚扰 防热、防湿 形状结构 圆形围屋或土楼 呈正方形 建筑材料 石灰 糯米饭 竹篾 茅草 木板 文化内涵 和睦相处 勤俭持家 吉祥 平安 家道兴旺 设计意图: 这是一个互动式的板书,给学生搭建广阔的舞台,展示他们对文本的解读和对写作方法的感悟,充分体现学生“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评价样题: 对本课学习目标达成度的评估,我们采取课堂提问,指名回答,完成表格聘请导游等课堂评估和课下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设计了以下课堂评价样题。 “精研精备课”导学案 完成以下表格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位置 作用 材料 结构 文化内涵 2、模仿本文的写法,介绍一处你熟悉的地方民居。 设计意图:这是一种学习实践活动。运用所学表达方法、积累的词语模仿写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