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导游词范文介绍.doc
《铜山导游词范文介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山导游词范文介绍.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铜山导游词范文介绍 铜山区,隶属于江苏省徐州市,为徐州五区之一,环抱徐州市区,北部与山东省微山县、枣庄市为邻,南部与西南部接安徽宿州市、灵璧县,东部与邳州市、睢宁县交界,西北部与丰县、沛县毗邻。铜山因境内微山湖中铜山岛而得名。铜山地处淮海经济区的中心。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铜山导游词范文介绍,供大家参考学习。铜山导游词1铜山位于江苏省西北部,淮海经济区的中心,环抱江苏省徐州市区,地处东经1164311742、北纬34013435之间。北部与山东省微山县、枣庄市为邻,南部与西南部接安徽宿州市、灵璧县、萧县,东部与邳州市、睢宁县交界,西北部与丰县、沛县毗邻。铜山区境东西长64.5公里,南北长61.5公
2、里,总面积2003.98平方公里。铜山区西北、东南系黄泛冲击平原,地势平坦,河道纵横,田园平整。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分地区为丘陵地区,是沂蒙山区南缘的剥蚀残丘。京杭大运河横贯北部,废黄河自西北而东南穿越区境,构成“三片平原三片山、黄河故道一高滩”的地貌特征。铜山区内西北片、东片以及东南片为平原,东南片废黄河堤下冲积平原地势较为平坦,自西向东缓倾,地面高程(以废黄河基面为水准零点)3028左右,地面坡降万分之一。西北和东片平原地面高程3927左右,地面坡降自西向东八千分之一左右。废黄河高滩是历史上黄河泛滥而成。地势高而平坦,高出两岸地面57米,自西北向东南,地面高程4535米,地降七千分之一。滩面
3、410公里。铜山区境内有700余座山头,分布于东北、西南和东南三片。山丘海拔高程在50200米之间,平均坡度小于9度,属鲁中南剥蚀山丘的南缘。其特点是:山头孤立成片,山体矮小,低山缓丘,高低不平,不成山脉,山基线高程一般为50米。铜山导游词2铜山,古称“大彭氏国”,迄今已有5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境内有“汉代三绝”之称的汉墓、汉兵马俑、汉画像石彰显两汉文化的精髓,特别是汉画像石堪称古代艺术瑰宝,与南京六朝石刻、苏州明清园林齐名,并称“江苏三宝”。20XX年,铜山区有名胜古迹8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2处。茅村镇的北洞山
4、汉墓凿山而筑地下宫殿500余平方米,其气势之宏大,结构之精巧,布局之奇特为全国罕见。茅村汉画像石墓等出土的汉画像石与南京六朝石刻、苏州明清园林被列为“江苏文物三宝”。铜山旅游景点有:千佛洞、拔剑泉、吕梁山风景区、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圣人窝自然保护区、明代五进大院、北洞山汉墓博物馆、古唐槐、茅村汉画像石墓、张伯英艺术馆、无名山公园、楚河风景区、月亮湾生态园、悬水湖、喻继高艺术馆、微山湖风景区、王学仲艺术展览馆、燕桥、桓魋石墓室、楚王山汉墓群、 台上古文化遗址、蔡丘古文化遗址、丘湾古文化遗址、彭祖故里、竹坡故里、崔泉、崔泉山庄遗址、任山馆农民起义遗址、玉带河观光带旅游区。千佛洞千佛古洞位于铜山大彭
5、祖楚王的南坡,紧靠311国道。千佛古洞建于汉代,系在天然岩洞基础上雕凿而成,寺院悬砌于峭壁悬崖之间。洞深数10米,宽6余米,洞壁上刻有千余尊坐、卧、立不等佛像,一般高为20厘米,刻工高超,千代石数尊(分别为如来、文殊、普贤以及十八罗汉等)。洞门上千佛古洞旧石刻依存。洞内西南方有一子洞,洞内有一井约3米深,直径1.5米,井水较旺。洞内西北方有一小洞,可容1人,弯腰侧身方可入内。古洞深七余米,内可容十余人。洞旁原有庙宇1座,分前、后殿;东、西室。拔剑泉拔剑泉位于汉王镇丁塘山下镇政府附近,汉王镇东北部紧靠徐州市区,东部与铜山新区相接,西部和南部与安徽萧县接壤。汉王镇近城靠区,三环路擦肩而过,洛连高速
6、公路穿境而过,市区多条公交线路往返汉王,交通十分便利,景区进出条件较好。景区东北部5公里处有徐州云龙湖,拔剑泉也是云龙湖水的源头;北部有大彭镇楚王山汉墓群、千佛寺以及彭祖文化遗迹,东部有省级开发区铜山经济开发区。拔剑泉为一菱形泉眼,犹如宝剑插地时遗留的痕迹,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05年楚汉彭城之战,汉王刘邦乘虚占领西楚国都彭城,楚霸王项羽闻讯,亲率3万精兵夺彭城,刘邦率队退到汉王丁塘山下,人困马乏,数日不得滴水。刘邦在走投无路、百感交集之时,猛的将宝剑往地上一搠,对天长叹说“天亡我也!”不断拔剑泉水随剑涌出,同时他的坐骑也急躁不安地用蹄扒出了泉水,刘邦及其残部才得以突围。从此人们称此泉为拔剑泉和马
7、扒泉。现在该泉昼夜涌出的水量2592立方米,温度一年四季都是摄氏16度左右。拔剑泉、马扒泉现保存较好,已建成拔剑泉公园,占地5000余平方米,泉水日夜流淌,向北流入云龙湖,形成现在的玉带河,汉王镇政府也多次对该泉进行了疏浚修整,在泉的周围修筑了拔剑亭、假山、曲桥、皇桥等,还重塑了刘邦象,修建了碑林、农趣馆、茶艺室,目前汉王镇政府区利用拔剑泉的品牌效应兴建拔剑泉旅游度假区。吕梁山风景区青山、碧水、奇石、古邑,徐州市的后花园吕梁山风景区,位于徐州主城区东南20余公里处,东西约40公里,南北约10公里,面积186.22平方公里,包括徐庄、伊庄、张集、房村四镇部分地区。区内群峰林立,低山丘陵共173座
8、,山林资源丰富,植被类型多样,森林覆盖率达89.5%,空气清新。区内湖泊众多,包括吕梁湖、悬水湖、圣人窝水库、下洪水库、水口水库、白桥水库、杨洼水库等等,沿故黄河两岸分布七座大小水库。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据初步调查统计,共有各种动物20余科近250余种,各种植物100余科近500余种。区内历史文化悠久,古迹众多,有古庙、遗址、古碑刻等。另外,区内还有丰富的“吕梁奇石”资源,因其浑厚苍劲、气势磅礴的造型,深受奇石收藏者的追捧。 该区拥有多处旅游景点,尤以十大景点闻名遐迩,即茫茫林海、古庙遗址、天然溶洞、鳌卧沙丘、峰山观洪、吕梁山烈士亭、凤冠山古碑刻、吕梁奇石、平湖荡舟、南山桃园。微山湖风景区微山
9、湖风景区位于铜山区北部,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微山湖上水波荡漾,芦苇荡里荷花飘香”,微山湖自然风光秀丽,湖中万顷野生荷花连片盛天,蔚为壮观,得到游客“黄山归来不看岳,微山归来不赏荷”之广泛赞誉,被称为“神州第一荷花荡”。 “微山湖上静悄悄,那动人的歌谣”,电影铁道游击队主题歌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响彻神州大地。一曲名歌,一条神奇的“湖上交通线”,将微山湖的秀美与革命传奇故事天下传扬。微山湖是现代著名的革命斗争纪念地,抗日战争时期,以微山湖为根据地的“微山湖大队”、“运河支队”、“铁道游击队”等革命武装,出没在千顷芦苇荡内,战斗于铁路线上,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陈毅元帅经过微山湖,写下
10、了“横越江淮七百里,微山湖色慰征途。鲁南峰影嵯峨甚,残月扁舟入画图”的壮丽诗篇。微山湖物产资源丰富,素有“日出斗金”之盛誉。湖内有鱼类78种,水生经济植物74种,鸟类87种。尤以微山湖四鼻孔鲤鱼、甲鱼、毛蟹、麻鸭、松花蛋、荷香妙龄鸭、五香扒鸭等最负盛名。四鼻孔鲤鱼为微山湖鱼类中的“极品”,历来被视为吉祥物,曾被当年畅游微山湖的乾隆皇帝所品尝、大加赞赏,成为“贡品”。微山湖民风纯朴善良,家家备有锄、耙等农具,下田种庄稼;户户存放船、网等渔具,进湖扑鱼虾。利用湖区生长的芦苇、埔草加工苇编、草编工艺品,是当地渔村农家的拿手活。以湖产品为主的风味小吃,如漂汤鱼丸、八宝元鱼汤、麻鸭卧雪、南阳烧鸭、筒子鱼
11、、老鳖靠河沿、乾隆玉面、糖醋四孔鲤鱼等已成地方传统名吃,名播大江南北,深受各地人士喜爱。起源微山湖东南岸一带的叮叮腔,始称“太平歌”,为当地自娱自乐的歌谣,广为流传。 目前,微山湖景区现已兴建了进湖旅游快速通道,在黄山岛上修建上山步道和观湖台,具备乘船观湖景、水上品湖鲜等旅游接待服务能力,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赏湖景,品湖鲜”。娇山湖娇山湖,原是焦山脚下的一汪浅水,当地人叫她后山洼,1967年拓挖成河,谓之焦山水库,20XX年人工开湖,始称娇山湖。娇山湖包含中心湖区、入口集散区、湿地生态区、文化展示区、公共活动区等六大功能区,景点有天池、观景台、厚德台、映凤台、茶舍、卧龙堤、李蟠台等。植被有
12、银杏、雪松、榉树、榔榆、高杆女贞、合欢树、广玉兰,红叶李等,自春到秋都绿树成荫,花期香气袭人,冬青、金边黄杨、海桐、红花继木、杜鹃、红叶石楠等四季郁郁葱葱,花期万紫千红,至于紫薇花、木芙蓉、风信子、金丝桃、松果菊、千头菊、美女樱、鼠尾草、百日草、景天-一堆堆一片片,花团锦簇。湖区四季有绿、三季有花,真正是繁花似锦,绿草如茵,万木争荣。无名山公园无名山公园位于铜山新区行政区东侧,长江路南,衡山路西,占地280亩。北侧是铜山新区比较大型的居民小区康乐园,东侧则是正在建设的南洋国际居住区。无名山公园建设借鉴了苏州园林的造景手法,既有北方园林的豪气、霸气,又有南方园林的秀气、灵气。总体布局模拟自然,园
13、景以湖为主,山水结合,浩瀚的湖面和无名山构成全园独特的景观。园中的望月亭、福园、王学仲艺术馆、牡丹园、生肖广场、心雨广场、林荫广场、中国结、滨水景观带等10余处园林景点姿态万千。此外,公园有适合市民活动的各种健身、游乐设施,建有健身广场、儿童娱乐广场、门球场、羽毛球场、太极广场、少年露营广场等。滨水景观带,主要以小岛湿地景观为主,河道两侧的绿地中散布着几处广场,供市民休闲。沿水系设置了凉亭、小桥、跌水、亲水平台等景点。实现了一年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景观效果。无名山公园敞园工程实现了“还绿于民、资源共享”的理念,为铜山区居民提供了一个游览、观赏、休闲、文化、体育、娱乐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中心绿地,
14、为徐州这个森林城市再添一美景,目前正在申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张伯英艺术馆张伯英艺术馆始建于2004年,是由徐州民营企业家王昌庆非法集资1.3多亿元建立的融收藏、陈列、研究与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场所,馆名由著名书法家 启功先生生前题写。张伯英艺术馆以收集、整理、保存 张伯英先生的书法艺术作品和文物资料,研究和推广其创立的彭城书派伯英书体为办馆宗旨,收集的藏品有张伯英书法作品60余件,刻石作品26块,还藏有张伯英先生大量的碑帖、文稿、信札及相关文物资料。另外,艺术馆内还收藏碑刻、石雕艺术品、汉画像石和明清及民国时期的家具、陶瓷等近万件。为深入研究 张伯英先生的文学艺术成就,艺术馆还成立了
15、张伯英艺术研究会和张伯英著述编辑委员会。张伯英艺术馆位于徐州著名景区 云龙湖南畔,占地100余亩,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 张伯英艺术馆馆名由国学大师 启功题写,馆内建有张伯英陈列馆、文昌茶馆、小来禽馆、文豪殿、墨缘阁、碑廊、桥亭、砚亭、天水池、碧澜砚、百佛堂、群羊坡等景点。艺术馆以收集、整理、保存 张伯英先生的书法艺术作品和文物资料,研究和推广其创立的彭城书派为办馆宗旨。馆内收藏有 张伯英部分作品、碑刻及文稿信札等资料,还保存各类民俗器物近万件,是国内规模较大、收藏较为丰富的同类艺术馆。喻继高艺术馆喻继高艺术馆位于徐州市铜山区棠张镇,始建于20XX年6月,占地7936平方米,包括主展馆、培训中
16、心、碑廊、牌坊等。20XX年12月获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喻继高艺术馆是集艺术研讨、创作交流、收藏展示为一体的文化设施,以研究、收藏、展览喻继高先生的工笔花鸟画为主,是中国工笔花鸟画重要的研究机构之一;同时,也是中小学生艺术教育与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基地。喻继高艺术馆充分发挥教育、辐射功能,成为徐州市及周边省、市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实践基地。王学仲艺术展览馆王学仲艺术展览馆位于铜山新区无名山公园,2000年经铜山政府批准立项,由孙士华先生投资780万元 ,2002年7月动工兴建,2004年5月开馆,占地3.5亩,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设计融中国传统和现代建筑风格为一体,粉墙黛瓦,馆园合壁,布局疏密
17、相间,极富东方文化风韵。馆名分别由国学泰斗文怀沙先生和徐悲鸿大师夫人廖静文题写。2004年5月被徐州市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固定陈列王学仲先生的艺术成果和书画作品,并定期展出国内外著名学者、艺术家的书画作品,不定期举办艺术家书画作品展和文化学术活动。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位于汉王镇北望村,该址由三座古民居组成,又称“郝家大院”。总占地面积九百多平方米,共有清代建筑一百余间,房屋现存60多间,旧址主体建筑保存完好,被古建筑学家确认为徐州地区乡间现存面积最大的古建筑群。1949年2、3月间,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运筹帷幄,研究
18、和制定渡江战役方案,并留下珍贵的合影照片。北望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是徐州市重要的红色旅游资源。明代五进大院明代五进大院位于铜山大彭镇楚王山西南坡,相传为明朝丞相王彦玲所建,大院依山势而建造,整个建筑大都以青砖、石墙、小瓦为材料,风格独特,气魄壮观,实为少见。特别是一进院大门上的木雕盖纹饰,栩栩如生,屋檐上的龙兽头和望天狂狗更是独具匠心,富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代建筑的特有风格。大门前上马台、下马台尚存。内外古树参天,百年百庙石榴园枝叶茂盛。该建筑现保存尚好。相邻景点有:楚王山汉墓群、千佛古洞、古唐槐、诸佛宝塔等。古唐槐古唐槐位于铜山大彭镇楚王山西坡。楚王山古槐传说之于唐代,树干围长4.5米,主干高
19、4余米.加树枝高达10多米,树冠覆盖40余平方米。该树主干已空,根系错解裸露地面,极为壮观苍雄,树叶繁茂,落叶较迟。更为奇妙的是,在古树空中自发寄生小槐树一株,每逢春发,青枝绿叶蔚为奇观。悬水湖景区悬水湖景区位于铜山吕梁山风景区中部,为吕梁山省级旅游度假区核心区,占地7.62平方公里,20XX年获批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史书记载古泗水、古运河曾流经于此,春秋时期,孔子曾驻足吕梁洪边,目睹“悬水三十仞、流沫四十里”的壮观景象,留下了“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千古名句,“悬水湖”之名即取自此处。 悬水湖景区于20XX年开始建设,包括悬水湖、采摘园、石蓬沟、悬水村、千亩玫瑰园等主要景点。 景区以“青
20、山、碧水、奇石、古邑”著称,旅游资源丰富,品质优良。森林覆盖率达46.2%;动植物多样,有各种动物10余科近130种,各种植物60余科近340种;多出奇石,以“漏、透、奇”而著称,通体呈黄色,故称帝王石。 景区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孔子曾在山上讲学、晒书、观洪,弘扬儒家文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倪园村建筑风格融明清风格之特色,汇苏北民居建筑特点为一体,景区凸显出“自然、农村、特色”的特点。燕桥燕桥位于福州市水部土山,在龙华桥北侧。始建于清咸丰九年(1859年),为单孔石构,廊屋式平梁桥。桥高3米,长5.5米,宽2.6米,南北走向。廊屋为单檐悬山顶,屋檐南北各嵌有青石匾额,镌刻“古迹燕桥”四字,下
21、题:“清咸丰己未孟冬修建”。桓魋石墓室桓魋石墓位于铜山茅村镇洞山村的桓山西麓,桓魋石墓室是春秋时期宋国司马桓魋之墓,该墓依山凿成斜坡式墓道,墓道两壁有较多的石刻,且多为元明之际凿刻而成。因年久风化,字迹亦多模糊。墓道壁面上有“桓魋石室”四个正楷大字,为明朝钦差曹运总兵官杨茂手书。明正德3年(1508年),钦差广东知监太监傅伦来徐曹运,于石室旁刻诗一首。苏东坡任徐州知府时,曾多次游桓山,并留下10余篇诗文以纪其事。关于桓山墓的记载,最早见于北魏郦道元的水注经,郦道元根据传说,确认该墓为春秋末期宋国司马桓魋冢,后世皆从此说。但近年有人经过考证,认为前说系一种“附会”,而认为它是一座西汉开凿的墓葬,
22、且“可能是北洞山楚王墓的陪葬墓或西汉某一代的楚王墓”。彭祖故里彭祖故里位于铜山大彭镇大彭村。有彭祖庙、彭祖井、彭祖墓等景点。彭祖庙建于东汉时期,唐代、明代、清代曾三次修复。原彭祖庙有大殿和东西配殿。大殿内立有彭祖像,光头、赤脚,高约4米。左右两边有一男一女,桃花和周伍站班。东西山墙有瘟、刘、马、赵(均为周朝时期的人物)四尊神像。东配殿立有观音神像。庙门前60米处有传说彭祖亲手所挖的天下第一井彭祖井。彭祖井一直是大彭村人世代饮水之源。庙的东北角有彭祖墓和残碑一块。竹坡故里竹坡故里建于汉王拔剑泉西侧,紫金山东侧的缓坡上。故里依山傍水,占地五亩,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包括皋鹤草堂、金瓶梅研究史馆、
23、竹坡书院、牌坊及依据他评点的金瓶梅书中的场景,建有西门府和后花园等。竹坡故里是徽派建筑风格,广布亭台楼阁,曲径修竹,凸显江南园林意境。原来的皋鹤草堂位于徐州户部山南坡,为张竹坡旧居。茅村汉画像石墓茅村汉画像石墓建于东汉灵帝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墓主有待考证。坐西朝东,墓前有青石砌筑的近10米的墓道,由两扇石制的墓门封堵。墓内分为前、中、后三主室。南边有一个回廊及北部四个侧室,各室之间有门道相通,中、后室之间设直棂窗。墓室东西全长10.4米,南北宽6.9米,最高处约3米。前中两室的石壁刻有21块画像,内容有车马出行、珍禽异兽、人面兽身,歌舞杂技、楼台宴会等,全为浅浮雕,形态逼真,栩栩如生。是
24、东汉画像石的成熟作品,代表了徐州汉画像石的最高成就,充分显示了东汉民间艺术家的高超技艺。也是我国目前墓室完整、葬制典型、颇具代表性的东汉像石墓,在国外享有盛名。茅村汉画像石墓于1952年初,当地村民取石修桥时首次发现。当时的山东著名考古学者王献唐先生及中央文化部、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有关专家前往勘查,并进行发掘清理。墓中没有任何殉葬品,仅发现宋代的几块破碗片,证明该墓最晚在宋朝时已被盗空。1956年被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茅村镇政府和铜山县文化局联合投资兴建了茅村汉画像石墓陈列馆,接待游客。北洞山汉墓博物馆北洞山汉墓博物馆坐落在铜山茅村镇洞山村,和徐州市区一河之隔,地理位置优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铜山 导游 范文 介绍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35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