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音乐作业黄河大合唱.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58947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唱音乐作业黄河大合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合唱音乐作业黄河大合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合唱音乐作业黄河大合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合唱音乐作业黄河大合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合唱音乐作业黄河大合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唱音乐作业黄河大合唱.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合唱音乐作业黄河大合唱黄河大合唱赏析 关键字: 黄河大合唱 赞美 民族解放运动 激发斗志 抗日救亡 必胜信心 站起来 诗化 交响大合唱 优秀的音乐作品不分国界、不分民族、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精神财富。欣赏这些音乐,体会其意境,探究其内涵,可以开阔我们的心胸,陶冶我们的情操,愉悦我们的身心,从而帮助我们更完善、更智慧、更和谐、更高尚。 黄河大合唱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是一部全面、深刻地概括了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全曲由八个乐章内容如下:1.黄河船夫曲2.黄河颂3.黄河之水天上来4.黄水谣5.河边对口曲6.黄河怨7.保卫黄河8.怒吼吧,黄河。各个乐章都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在表

2、现内容、演唱形式和音乐形象等方面构成鲜明的对比。同时,全曲又由表现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基本主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几个基本音调始终贯串于整个大合唱,每乐章之前的朗诵为先导等,使整个作品又具有高度的统一性。音乐语言明快简练,合唱手法丰富多彩。全曲的宏伟规模和所表现出的英雄气概,构成了这部作品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特色。黄河大合唱凝聚着冼星海的卓越才华和杰出创造性,被认为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 黄河大合唱作为一部“大合唱”,具有戏剧性。黄河大合唱一共八个乐章,每一章节,都是通过朗诵和乐队为背景串联起来。虽然每个乐章在从表现形式、艺术形象、思想内容都各有侧重或有所不同,但是整个作品贯穿着一个主

3、题思想,这就是“抗日救亡”,同时也歌颂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 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是一首混声合唱。这里运用了黄河船夫号子的音调素材。这一乐章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描绘了船夫们与风浪搏击的场面,音乐充满战斗的力量。第二部分是根据开始的主题旋律,拉宽了节奏、放慢了速度,表现船夫们穿过了急流、靠近了河岸的那种欣慰。这表明,中国人民尽管处在艰难抗战之中,但已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第三部分,音乐又回到了乐章开始的速度上,但又由强渐弱,由近到远。这一乐章通过黄河船夫与急浪、险滩的搏斗,象征着中国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日趋激烈的民族矛盾。 第二乐章的黄河颂,是一首男中音独唱曲,表达了诗人对黄河母亲河的赞美。这一乐

4、章由三个乐段构成。开始乐队奏出一个音域宽广、气息深长的引子,这就是这一乐章的主题,显示出了黄河的雄伟气魄。接下,男中音唱出了内心热情的赞美。这里唱出了黄河的源远流长和曲折婉转,它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幅员辽阔。似乎在说,中华民族站起来了,我们不畏强暴、不怕牺牲,誓与外敌斗争到底。此时音乐到达高潮。这个章表达了诗人对黄河的赞美,但又将黄河形象地比作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因此,这里对黄河的赞美也就是对中华民族的赞美。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是一个配乐诗朗诵。原来是由三旋伴奏,后来改为有琵琶伴奏。这个乐章,冼星海吸取了义勇军进行曲满江红的音调素材,讲述了民族的灾难,也歌颂民族的英雄。是诗人进一步

5、对黄河、对中华民族的赞美。同时也暗示着黄河或者说是中华民族将面临一场劫难。但遗憾的是,我们今天在音乐会上很难听到这一乐章了,因为考虑到演出效果,常常被省略! 第四乐章是黄水谣,是女声二部合唱。这是一首民谣体的三段体歌曲,其曲调非常优美动人,把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祖国的无限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一段表现日寇入侵中国,践踏祖国的大好河山,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第三段是第一乐段的再现,但在情感上则变得压抑和悲凉。这一乐章是全曲中的一个转折点,整个作品的悲剧性和戏剧的矛盾就此展开。 第五乐章是河边对口曲,是一个男声二重唱及混声合唱。采用了乐段反复的民间音乐结构形式,音乐吸取了山西民歌的音调,采用锣

6、鼓伴奏的方法。整个乐章是两个流亡者的对话。这里作者借两个流亡者的对话,讲述了全国广大流民、颠沛流离、背井离乡的悲惨遭遇。引出合唱发出“打回老家去”的呐喊。 第六乐章黄河怨,是一首女声独唱。用悲惨缠绵的音调唱出被压迫、被侮辱的沦陷区妇女的痛苦的哀怨。作者之所以有这样一个构思,就是想通过一个妇女的死来激发全国人民的斗志。在整个黄河大合唱中,这是戏剧性最强的一段,作为一首独唱歌曲,技巧性非常强,是检验女高音的“试金石”。 第七乐章保卫黄河,是一首轮唱、合唱歌曲,是人们最熟悉的一首。这里采用了“卡农”的复调手法,给人一种此起彼伏、群情激奋、万马奔腾的艺术效果。首先是二部轮唱、然后是三部轮唱,并穿插了“

7、龙格龙”的衬词,增强了音乐的气氛,使人感觉到抗日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和势不可挡。 第八乐章怒吼吧黄河是一个混声合唱歌曲,它是整个作品的主题思想的概括和升华,也像是一个回顾,用富于诗意和浪漫色彩的笔调,充分表达了中国人民终将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必胜信心。最后发出了“战斗的警号”,这一句被多次重复,整个音乐给人以巨大的号召力,无疑是向法西斯、侵略者的宣战! 整个作品就在于展示这个矛盾、激化这个矛盾、解决这个矛盾。这种矛盾的展示、激化、解决正是其戏剧性所在。 总结:这部作品,作者以黄河来象征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合唱套曲中展开了一幅壮丽的幻想和现实的图画,通过音符在听众面前呈现出富有戏剧情节的组画。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震撼人心的听觉冲击,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黄河大合唱在艺术形式上的创新就是诗朗诵与音乐并重,是一部诗化的交响大合唱。 最后衷心感谢马老师对我的谆谆教导,祝老师在以后的生活中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