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娟 音乐课《银杯》 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6409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娟 音乐课《银杯》 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周娟 音乐课《银杯》 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周娟 音乐课《银杯》 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周娟 音乐课《银杯》 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周娟 音乐课《银杯》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娟 音乐课《银杯》 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周娟 音乐课银杯 教学设计银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音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草原牧歌中的内容。教材编排的意图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多民族音乐文化,知道蒙古族是祖国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乐于主动了解蒙古族的文化,喜欢上蒙古族民歌。 歌曲银杯,这是一首流传在鄂尔多斯草原祝酒歌。歌曲为五声羽调式,4/4拍,曲调短小、节奏整齐、结构紧凑,具有舞蹈性质的蒙古族短调的特点。歌曲描写招待宾客的时候,主人在饮宴的过程中载歌载舞地高唱宴歌,以示对宾客的盛情。 牧歌是一首蒙古族长调民歌,歌曲为五声宫调式、4/4拍,曲调悠长,音乐上带有舒展辽阔的特征,是牧民们放牧时演唱的歌曲,具有浓郁草原气息。 二、教学

2、内容 1、有感情的演唱蒙古族短调民歌银杯 2、欣赏蒙古族长调民歌牧歌,大致了解长短调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感受蒙古人民对美丽草原的热爱和对宾客的热情好客;对蒙古族民歌感兴趣,乐于了解蒙古族相关音乐文化。 学唱银杯和欣赏牧歌,引导学生感受蒙古族长短调的音乐特点,并在学唱的过程中初步掌握前倚音、下滑音的演唱方法和知识。 四、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初一的学生,在心理及生理上都逐步成熟,很少表现自己。对于我所教的学生,都是乡镇的学生,他们从小很少上过专业化的音乐课,对识谱和乐理缺乏一定的知识和学习,所以教学的课程内容比市里学校容易,流程较慢。在课堂上,慢慢的传输一些音乐基础知

3、识,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艺术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兴趣、表现力,和音乐的审美观和音乐素养。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演唱银杯、通过学习能够说出长短调的区别 教学难点:学习大跳音程、切分节奏、前倚音、下滑音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哈达”、酒杯、卡片 七、课时安排:一个课时 1 八、教学过程 走进蒙古 古歌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 思考:想象出怎样的画面? 感受蒙古族民歌 1、学唱歌曲 初听全曲 学唱歌曲 放慢速度随琴模唱旋律 朗读歌词,理解歌词发挥想象,歌词表达怎么样的场景? 仔细看歌词,找出一些特殊文字,猜一猜它是什么意思?难点 A切分节奏: X X X X X

4、 X X X X 赛勒 日 赛勒 日 外 咚赛 B八度大调音程 2 1 2 3 3 6 2 1 3 3 3 2 1 赛勒 日 外 咚 赛 朋 友 们 讲解音乐小知识,体会蒙古族民歌的特点 A听琴声模仿,练习前倚音,学唱第3-4小节、1112小节 前倚音:依附在主音前面的音,时值很短,演唱时一带而过,装饰音其中一种。 B听范唱模仿,练习下滑音,学唱第710小节 下滑音:高音滑向低音,装饰音其中一种。 2 填词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 自学第二段 讨论歌曲的速度、情绪等方面,处理歌曲 学生展示歌名,简单介绍银杯 跟伴奏有感情的演唱全曲 2、欣赏歌曲牧歌 听范唱 思考音乐让你想象出什么样的画面?歌曲速度和

5、情绪是怎样的?(牧歌是放牧时演唱的歌曲) 3、小组合作探究、快速完成填空 银杯 牧歌 速度 情绪 结构 歌词内容 4、教师总结蒙古族民歌长调、短调的特点 5、简单介绍民歌的产生和发展 回味蒙古族民歌 1、以各种形式表现银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 2、归纳总结,深化情感 蒙古草原辽阔美丽,蒙古人们畅快豪爽,蒙古歌声悠扬、婉转。一首银杯仿佛把我们带进了蒙古包,一同体会蒙古人们的快乐。一首牧歌让我们置身于辽阔的草原。我们生活在一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里,悠久的民族文化使我们每个民族都拥有独特的一面,正是因为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才构成了我们多姿多彩的生活。 3 九、板书设计 草原牧歌 银杯 牧歌 速度 稍 快 情绪 欢快 热情地 舒展 辽阔地 结构 短 小 句尾 悠长 歌词内容 祝酒歌叙事性 慢 速 蓝天白云羊群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