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孩子共同成长《父母规》学习感悟.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64534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孩子共同成长《父母规》学习感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和孩子共同成长《父母规》学习感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和孩子共同成长《父母规》学习感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和孩子共同成长《父母规》学习感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和孩子共同成长《父母规》学习感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和孩子共同成长《父母规》学习感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孩子共同成长《父母规》学习感悟.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和孩子共同成长父母规学习感悟和孩子共同成长父母规学习感悟 在这个炎炎夏日,漫漫暑假,我和孩子相依相伴,我看到了孩子的进步,孩子也和妈妈有了更多的交流,我们得到了平时难以看到的宁静和谐,父母规也成了我的人生之书。与女儿一起成长,做她的知心朋友,一切问题不再是问题。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所要学习的更新的东西越来越多。父母规开篇说:“父母者,大人也,为父母,责任重”,在培育孩子方面,有十分责任,父母担啊!作为家长,应随时体现出求知上进的精神,给子女作出榜样。“爸爸妈妈同样在学习,在进步啊!”使孩子明白学习新知,不断进步是伴随人终生的。其次要经常与孩子沟通,努力缩短与孩子心灵的距离

2、,愿意听她谈知心话,真实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引导教育孩子健康成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爱的因素非常重要。但是,当爱失去理智或失去限度时,对孩子的爱就成为极端的爱,这往往会导致孩子身心发展出现障碍,心灵发生扭曲,对孩子将来的人生发展有着不良影响。 生活中常见的对孩子的爱的极端表现有:1、认为只要无限地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就是爱孩子,其实这是一种无知的爱。孩子对爱的需要不仅是物质上,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生活中,有的家长只注意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品,却忽视了对孩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有的家长给孩子买了许多书籍或买了电脑,却没有正确地引导孩子去读书或正确地使用电脑,也不明白对孩子的精神

3、鼓励、赞扬、肯定和必要的心理支持都是爱,然而,这种精神上的爱对孩子的成长更加重要。 2、家长过分保护孩子,为孩子做了许多本应由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情,这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也降低了他们的自立精神与自信心。这种爱限制了孩子的自我发展,对孩子将来独立的社会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3、对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常常批评,甚至体罚孩子。有的家长的确非常爱孩子,但是,在观念上错误地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每当孩子的表现与家长的想象不一样时,就通过打骂来解决问题,这种做法往往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这种爱给孩子带来的不是欢乐,而是痛苦。这种望子成龙的爱往往会形成相反的情绪或

4、情感恨,对家长、对他人、对社会、甚至对自己的恨。家长应该充分肯定孩子的优点,培养其自信心,而不是发现问题就批评、指责或惩罚,才有可能使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 我记得有一位外国科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的确,父母的教育伴随着孩子的成长,教育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将来,所以说家庭教育尤为重要,是个必不可少的课题,“望子成龙“是家长们的共同心愿,每个家长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将来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样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在这方面付出努力。 对于“怎样教育好子女?“一直以来都是广大家长们共同探讨的话题,一边是社会,学校所关注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对于每

5、个孩子的教育方法并非千般一律,应因人而异,这其中就大有学问,教育孩子应根据他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采取相应的方法,这样才能取到好的效果。,父母规在第五篇的第九则中说:“赤子心,一生修,何不见,圣人伴。人皆言,父母者,子女师,今终悟,子女者,父母师,教育子,乃大修”。教育子,乃大修啊!我在这方面也摸索出了几点经验,和大家分享。 一、弯腰交流 做为家长和孩子的交流时不仅身体上要蹲下去,在心态上更要蹲下去。有时候你提的很好的建议小孩不接受,一般的家长就会大发雷霆。其实,你应该考虑一下你的建议对于小孩来说是否合适。不妨换一个角度,从小孩的角度去想一想。一般的母亲都喜欢逛商场,但小孩子不一定

6、喜欢,为什么?你蹲下去看一看,你就会发现:你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他看到的是琳琅满目的腿。你如果埋怨他不听话,你有道理吗?所以,在小孩不听话的时候,最好换一个角度去想,这样,教育的效果可能会更好一点! 二、主动交流 小孩为什么不愿与大人们交流,不仅仅是什么代沟的问题,更主要的是我们这些成人总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不愿做他们做朋友。试想你整天摆出一幅长者的脸孔,以一种教训的口气,不停的抱怨,不停的责备。他怎么会听你的话呢?我要求老师开家长会的第一句话就是:请大家关上手机,认真的听两个小时;如果你连两个小时都坚持不下来,你有什么资格来责备你的小孩,要知道他每天在教室里要坐上八九个小时,不说

7、学习,光只是坐都不好受,可是我们有哪位家长能体会小孩的苦处呢?”。父母规的原文是:“人之者,相中迷,念中控,情中奴”。这一段中继续谈到说:“能觉察,是开悟,能控已,是大人”,也就是说,当我们能够觉察到我们“相中迷,念中控,情中奴”的时候,就已经是开悟了,觉醒了,觉悟了,而要真正做到“大人”,则还需要不断修行,来到“能控已”的层面 。 我与自己的小孩是最好的朋友。我从不责备他,当然有问题的时候,我只是帮他分析产生的原因。所以我与小孩的关系很好,他也很乐意向我讲一些他的趣事或苦恼,和我探讨一些他这个年龄不懂的问题。这样做当然不够。我一星期,不管工作多忙,总是要抽出一两个晚上的时间与他一起活动活动。

8、比如,打球,散步,读书,看电视什么的。所以要想小孩与你交流,作为家长,必须学会与他成为朋友。 三、 开放式管理 现在的小孩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是不争的事实。怎么造成的呢?还不是我们大人们的原因。在家里,你什么事都给他代劳了,他用什么来锻练自已的能力?而我们往往却给自己找一个借口:只要你学习搞好了,其他事不用你操心。这里,我们恰恰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生活的能力与学习能力的相通性,或者说相互促进性。一个自理能力强的人,就是一个做事有条理的人,也是一个思维有特点的人。这些素质表现在学习中,其潜力是无法想象的。所以我奉劝家长们尽量放开手去,让小孩自己完成他自己的事。这样对小孩是有百益而无

9、一害的。 四、赏识性鼓励 一个人的健康成长总是离不开鼓励的。我想这一点家长们都知道。关键是如何鼓励,以什么方式鼓励,在什么时候鼓励。这些家长们未必都十分清楚。这里有几个误区:第一,一味地强调物质鼓励。小孩考好了,他提什么要求都可以,考差了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了。第二,不适当的鼓励。有些家长机械地认为,提倡鼓励就是不管小孩做得怎么样,都是一样的鼓励。到最后,可能你的鼓励对你自己而言都没有什么公吸引力。第三,从来不鼓励。认为严厉可以让小孩更好的成长。这些都是不可取的。赏识性鼓励提倡我们必须鼓励到点上,针对性要强,让孩子明白下一步还要朝这方面努力,这种鼓励才能点石成金。 五、自由 式成长 一般地说,自由

10、的空间更有利于个性特长的发挥。戴着镣铐跳舞对小孩来说未免太过于严格了。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小孩,由于生理心理年龄的逐步成熟,他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他需要有更多的私人空间、更多的个人自主权。父母规中讲“子女事 勿擅传”的意思就是有关子女的事情,父母不要擅自替孩子做决定,要尽可能尊重孩子的意见。因此,家长除了不能一一代劳他的日常事务之外,更要学会尊重他的自我空间,给他一定的自由选择、自由安排的时间和权力。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家长偷听小孩的电话,盘问与小孩交往同学的情况,控制他学习的时间和学习内容,等等。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小孩隐私的干涉、是对他的不尊重,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如果严重的话,可能会伤

11、害小孩的自尊,引起他的逆反心理。到这时,再来挽救恐怕就很麻烦了。 六、互为学生 好为人师是人的共同特点。不仅大人有,小孩也有。过去我们总是以批评的眼光来看待好为人师,其实任何事都有正反两面。在我们对小孩的教育中,如果较好的运用人的这种好为人师的思想,教育效果可能连我们都想不到。要提高小孩学习的积极性,方法是很多的。有时候降低一下我们家长的身份,做自己小孩的一名学生,其乐真是无穷呀! 七、榜样引领 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子女影响非常大,这一点应引起家长的重视,父母规说:“铜为镜,正衣冠,子为镜,照己过”,孩子“人之初,性本空”,就像一面干净的镜子,照出都是父母的问题啊!。说话要得体,办事要认真,给子女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告诉他们一些做人的道理,平时在家里给他们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做,当天的事当天完成,给孩子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这个夏天,父母规告诉了我怎样做一个让孩子满意又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妈妈,我明白了做人要有一颗博爱之心,做母亲要有一颗细腻之心,这本书必将伴随我一直走下去。感谢父母规。 本文作者为父母规第二期讲师班学员 英华小学部李瑞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