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区创建申报材料.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6475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和谐社区创建申报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和谐社区创建申报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和谐社区创建申报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和谐社区创建申报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和谐社区创建申报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和谐社区创建申报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谐社区创建申报材料.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和谐社区创建申报材料某某街道某某社区 创建和谐示范社区汇报材料 某某社区位于 东北部。总面积0.31平方公里。社区居住居民2208户,6804人;社区党员172名,平均年龄45岁。辖区驻有天水汇洲物资有限责任公司、汽车一队建新建材市场、市五中、建新加油站、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区卫生局、仁和医院共7个单位,在职职工380人。 近年来,某某社区以“民思我想、民困我帮、民需我助、民求我应”为宗旨,立足实际,围绕“建和谐社区,创一流服务”的目标,积极探索和推进社区优质特色化管理,全面落实公共服务和管理工作, 确立了“一条主线,二项建设,三项服务,四项保障,五个新突破”的社区建设新思路,即:“围绕服务群

2、众这一主线,强化社区基础设施和干部队伍二项建设,开展心贴心、手拉手、肩并肩三项优质服务,实行分片、管理、监督、奖惩四项管理保障机制,确保在*、社会保障、社区卫生、社区文化、社区治安五个方面实现新突破”,探索出了一条推进和谐社区建设的新路子。某某社区先后被评为天水市综合治理先进社区、天水市秦州区民政工作先进集体、天水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先进社区、天水市社会化管理创新工作示范社区等。主要做法是: 一、强化组织,健全体系,夯实社区建设基础 社区党组织把社区建设摆到整体工作的重要位置,把推进社区建设作为加强城市管理的突破口,首先从加强社区服务基础设施、干部队伍建设入手,明确任务,强力推进。 一是提高硬件服

3、务水平,打造为民便民服务平台。本着“高效快捷、便民利民”的原则,建立了社区一站式服务大厅。设置了*、社会保障、住房保障、城市管理、计划生育、救助帮扶等6个服务窗口。配备有电脑、电视、显示屏、文娱设备等设施,基本做到了“七个有”:即有明显的指示标牌,有必要的办公设备,有健全的工作制度,有固定的值班人员,有公开的办公电话,有一个办事指南和工作流程,有清楚的便民服务卡,真正做到一站式服务。 二是“因地制宜创特色”完善社区服务设施。设立了党员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居民议事大厅、社区警务室、人民调解室、普法办公室、信访接待室、计划生育办公室、流动妇女儿童之家、老年活动室、图书阅览室、妈妈学校、空巢老人爱心

4、服务站、道德讲堂等多个服务场所,目前,社区办公用房面积达到600多平方米,为居民搭建更多的服务平台。社区积极发挥设施、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开展“和谐示范社区”、“减灾示范化社区”、“文明社区”、“星级社区”、“法治平安社区”等争创活动,为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是“精兵强将”增强为民服务力量。社区党组织成员和社区居委会成员依法选举产生。成立了由社区党总支书记任组长,社区班子成员任副组长,社区工作人员为成员的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社区党总支、班子联席会议,研究解决社区发展建设问题。在为民服务队伍建设上,通过依法换届选举、优选聘用及定期培训等环节,把26名政治素质好、服务意识强

5、、业务水平高、协调能力强的人员,配备到社区工作岗位上。并建立了由党员、团员、低保对象、居民志愿者680余人组成的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定期为社区居民开展便民服务,形成了为民便民、务实高效的工作格局。 二、积极探索,共驻共建,人性温馨服务社区居民 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基础和龙头,也是为群众办实事的载体与纽带。社区始终把完善各项服务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心贴心”开展一站式服务。推行一站式服务大厅,将42项为民服务工作集中起来,由原来的*部门受理,整合下移归并到社区受理;居民有事来找社区“群众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就可以把事办成”,实现了“小事不出居、大事有人帮”的服务目标。 二是“手拉手”实

6、现互助共建。制作“爱心”服务联系卡、计生便民服务袋,设立社区服务热线电话,方便居民办事。通过召开议事会、评议会、道德讲堂宣讲会、保健常识宣传会等活动,由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对社区班子和干部进行评议和打分,畅通社情民意渠道,保障居民参与权,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健全社区*联席会制度,完善社区与辖区单位共驻共建的运行机制,与辖区5家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实现共驻共建“一定二建三献四开五帮”,即:一定共建活动计划,二建社区道德讲堂,三献社区发展建议,四开社区联席会议,五帮特定困难家庭,增强辖区单位的共建意识,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 三是“肩并肩”六进社区促进和谐。

7、通过开展劳动就业、社会救助、社会治安、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志愿者服务“六进社区”活动,对残疾人、下岗人员、待业青年、流动人口和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完善社区服务功能,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社区通过组建法律维权调解、科普卫生宣传、计划生育协会等组织,积极举办法律法规、文明道德、科普保健、就业技能等培训班,广泛开展书法、象棋大赛,插花、刺绣比赛等活动,做到常常有活动,年年不间断,加快了和谐社区建设的步伐,打造温馨和谐社区。 三、整合资源,创新思路,拓展社区服务领域 一切从居民的需求出发,广泛开展社区服务。社区根据居民的实际需要,开拓创新,把社区和谐建设的重点转移到

8、丰富社区工作内涵上来。 一是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扎实有力做好*工作。社区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一片真情献社区”主题活动,探索支部进楼院,党员作奉献的新方法、新载体,发挥社区*统揽社区建设工作的“龙头”作用,形成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空白、不留死角”的社区*工作网络,有效夯实了社区*阵地。并以党员公开承诺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方针政策讲一讲,邻里纠纷劝一劝,不良行为管一管,生病住院访一访,别人有难帮一帮,文体活动乐一乐”和“党内做个好党员,家中做个好家长,社会做个好公民”的“六个一”和“三个好”活动,组织党员干部和社区志愿者积极投身到整治辖区卫生环境、社会治安、计划生育工作、“一帮一”结对

9、子扶贫帮困和党员联系日活动中。今年以来,共组织社区党员爱心服务、志愿者帮扶、慰问300多次。 二是实施帮困救助工作,积极开展困难弱势群体救助。按照“应保尽保,电子动态管理,社会化发放”的原则,辖区已纳入低保407户1157人,医保865人。为方便下岗失业人员、老年人、残疾人、贫困户、优抚对象等弱势群体生活,社区设立了图书阅览室、法律援助和就业培训等便民服务点,开展就业帮扶、社会救助活动,带动了123名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并依托天水仁和医院、东关街道卫生服务站等,对辖区60岁以上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举办了“健康保健常识进家庭”活动,开展健康咨询、健康检查,医疗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社区卫生工作

10、,方便群众就医,并且为困难家庭病患办理了医疗救助。 三是强化“优美整洁”环保意识,打造优质宜居环境。社区制定了环境卫生管理激励机制,实行清扫保洁周签到制度,每周定期组织党员、低保家庭、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洁、清理活动,联系小区、辖区单位开展“卫生示范小区”、“卫生示范单位”争创活动。对辖区重点卫生路段安排专人进行卫生保洁维护,清理城市牛皮癣。坚持开展城市卫生集中整治活动。辖区卫生死角得以彻底治理,城区卫生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达到了整、美、洁的效果。 四是繁荣“特色”文化,营造浓厚社区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社区文明市民学校、道德讲堂、妈妈学校、青苹果之家、流动妇女儿童之家、消防图书室、社区图书馆等功

11、能作用,成立1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社区文化团队,通过举办讲座、演讲、才艺展示、幸福文明家庭评选等主题鲜明的文化活动,吸引不同居民群体的参与,先后组织参与文艺演出5场,宣传覆盖人数达4000多人次。目前,已形成舞蹈动感4+1、纤夫的爱、藏族舞,小品社区治安员等一批经典节目,创办了天水市首个社区刊物某某花絮,印制了爱心服务卡、生殖保健服务卡等,建成了廉政文化长廊、生育文化长廊、警示教育长廊等一批特色鲜明、文化丰富的宣传教育阵地,省市区电视台对某某社区文化建设进行了多次专题报道。 五是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优势,构筑社区和谐稳定防线。在居民小区推行封闭式管理和网格化管理模式,对辖区居民建立网格

12、化管理档案,并设立了5个治安联防点,建立了6支以社区党员和志愿者组成的治安巡逻队、专职治安联防队伍为主的治保队伍。建设了社区综治工作办公室和社区综治工作服务站,配备了大巡防监控系统,对辖区各个重点路段进行定期巡逻,切实加大治安防范力度,加强对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管理。建立流动人口信息库,定时上门服务、监管,对社区内的出租房屋户登记造册,定期回访。加大普法教育力度,切实提高辖区单位和居民的自我防范意识,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立体防控体系,实现社区治安管理信息化、网格化。近年来多次接受省市区领导的观摩与指导。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群众对社区服务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社区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努力,做到了组织健全、服务功能完善、治安秩序稳定、人际关系和谐、生活方式健康向上、居住环境舒适幽雅、社区管理规范有序。我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探索出了多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围绕关乎群众切身利益的保障、扶困、教育等现实问题开展工作,使社区服务的内容更全面、服务方式更加多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倾力打造为民、助民、乐民、安民、便民的和谐社区,使居民在社区发展中得到真实惠,积极融入到和谐社区大家庭中来,共享发展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