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证中医辨证论治.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6880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喘证中医辨证论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喘证中医辨证论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喘证中医辨证论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喘证中医辨证论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喘证中医辨证论治.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喘证中医辨证论治三.喘证 喘病是由于感受外邪,饮食不当,情志失调而致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严重者可发生喘脱。喘作为一个症状,可以出现在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当喘成为这些疾病某一阶段的主症时,即为喘病。 西医学中的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心源性哮喘、肺源性心脏病等出现以喘促为主要临床表现时,可参考本病证辩证施护。 喘病多有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久病劳欲引起。风寒或风热袭肺,未能及时表散而蕴于肺,壅阻肺气,致使肺气失于宣降而上逆作喘;恣食肥甘、生冷,或嗜酒伤中,脾失健运,痰浊内生,壅阻肺气,肃

2、降失常而发为喘促;情志不遂,忧思气结,则气阻胸中,或郁怒伤肝,肝木反侮肺金,使肺气不得肃降,以致肺气上逆而喘;久咳伤肺或久病脾虚使肺失充养,导致肺之气阴不足,气失所主而作喘。 喘病的病变部位主要在肺和肾,与肝、脾、心有关。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但在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虚实之间可互相转化,出现虚实夹杂之错综局面。一般实喘在肺,虚喘责之于肺、肾。本病的严重阶段,不但肺肾俱虚,在孤阳欲脱之时,可病及于心,甚则喘汗致脱。 辩证要点 1. 辨虚实 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高,伴有痰鸣咳嗽,脉数有力,病势多急者为实喘;呼吸短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脉微弱或浮大中空,病势徐缓,时轻时重

3、,遇劳则甚者为虚喘。 2. 辨病位 肺虚者劳作后气短不足以息,喘息较轻,常伴有面色晄白,自汗,易感冒;肾虚者静息时亦有气喘,动则更甚,伴有面色苍白,颧红,怯冷,腰酸膝软;心气、心阳衰弱时,喘息持续不已,伴有发绀,心悸,浮肿,脉结或代。 辨证分型 1. 实喘 风寒壅肺 证候表现:喘急胸闷,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黏,伴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无汗,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 护治法则:宣肺散热。 表寒肺热 证候表现:喘促气粗,鼻扇,咳而不爽,吐痰粘稠,胸胀或痛,伴形寒,身热,烦闷,口渴,身痛,有汗或无汗,舌边红,苔薄白或罩黄,脉浮数或滑。 护治法则: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痰热郁肺 证候表现:喘咳

4、气涌,胸部胀痛,痰多粘稠,多加有血色,伴胸中烦闷,身热有汗,口渴喜冷饮,面赤,咽干,小便赤涩,大便或秘,苔薄黄或腻,脉滑数。 护治法则: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痰浊阻肺 证候表现:喘咳胸闷,甚则胸盈仰息,痰多黏腻色白,咳吐不爽,兼有呕恶,食少,口黏不渴,舌苔白腻,脉滑或濡。 护治法则:祛痰降逆,宣肺平喘。 肺气郁闭 证候表现: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但喉中痰声不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或失眠,心悸,苔薄,脉弦。 护治法则:开郁降气平喘。 2. 虚喘 (1) 肺气虚耗 证候表现: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舌质淡红或有苔剥,脉软弱或细数。 护治法则:补肺益气养阴。 肾虚不纳 证候表现:喘促日久,动则喘甚,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形瘦神惫,咳甚而小便失禁,或尿有余沥,面青肢冷,舌淡苔白或黑而润滑,脉微细或沉弱。 护治法则:补肾纳气。 正虚喘脱 证候表现:喘逆剧甚,张口抬肩,鼻翼煽动,端坐不能平卧,稍动则喘剧欲绝,心慌动悸,烦躁不安,面青唇紫,汗出如珠,脉浮大无根,或见歇止,或模糊不清。 护治法则:扶阳固脱,镇摄肾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