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证中医护理常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喘证中医护理常规.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喘证中医护理常规喘证 喘证是由于感受外邪,痰浊内蕴,情志失调而致肺气上逆,失于宣降,或久病气虚,肾失摄纳,以呼吸困难,甚则张口抬肩,鼻翼翕动,不能平卧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病证。严重者可致喘脱。 一、护理评估。 咳嗽、咳痰、喘息及痰量、性质、颜色和气味的变化。 生活自理能力。 心理社会状况。 二、辩证分型。 实喘 风寒闭肺证:喘息,呼吸急促,胸部胀闷,咳嗽,痰多稀薄色白,兼有头痛,鼻塞,无汗,恶寒,或伴发热,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滑,脉浮紧。 痰热遏肺证: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多黏稠色黄,或夹血色,伴胸中烦热,身热,有汗,渴喜冷饮,面红,咽干,尿赤,大便或秘,苔黄或腻,脉滑数。 痰浊阻肺证:喘而胸
2、满闷窒,甚则胸盈仰息,咳嗽痰多黏腻色白,咳吐不利,兼有呕恶纳呆,口黏不渴,苔厚腻色白,脉滑。 水凌心肺证:喘咳气逆,倚息难以平卧,咳痰稀白,心悸,面目肢体浮肿,小便量少,怯寒肢冷,面唇青紫,舌胖暗,苔白滑,脉沉细。 肝气乘肺证:每遇情志刺激而诱发,发作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胸痛,咽中如窒,或失眠、心悸,平素常多忧思抑郁,苔薄,脉弦。 虚喘 肺气虚耗证:喘促短气,气怯声低,喉有鼾声,咳声低弱,谈吐稀薄,自汗畏风,极易感冒,舌质淡红,脉细软。 肾虚不纳证:喘促日久,气息短促,呼多吸少,动则喘甚,气不得续,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或尿后余沥,面清肢冷,舌淡苔薄,脉微细或沉弱。 正虚喘脱证:喘逆剧
3、甚,张口抬肩,鼻翕动,端坐不能平卧,稍动则喘剧欲绝,心慌动悸,烦躁不安,面清唇紫,汗出如珠,脉浮大无根,或见歇止,或模糊不清。 三、施护要点 一般护理 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胸水量多、胸满气急者,半卧位休息。恢复期适当活动,并逐渐增加活动量。 3、年老体弱、长期卧床者,预防发生压疮。 4、肺结核活动期,执行呼吸道隔离。 病情观察,做好记录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喘息、水肿、咳嗽、咯痰等变化。 2、出现神志恍惚、面色青紫、痰声漉漉、四肢发凉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3、出现面赤谵语、胸中闷胀、烦躁不安、舌强难言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4、出现神志不清、气促、冷汗、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4、时,报告医师,配合处理。 给药护理:中药汤剂一般宜温服,服药后应注意观察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并做好记录。 饮食护理 1、饮食宜清淡可口、富营养、易消化,忌食辛辣、煎炸或过甜、过咸之品。 2、风寒闭肺者,忌食生冷水果。 3、痰热遏肺证者,可饮清热化痰之品。 4、有心衰和水肿者,给予低盐或无盐饮食。 5、多汗者,注意补液,给予含钾食物。 6、纳呆者,可少食多餐,并注意饮食的色、香、味。 生活护理 1、使患者保持精神乐观、情绪稳定,树立信心,坚持疗养。 2、咳嗽痰多者应加强口腔护理。 3、对卧床患者要做好皮肤护理,防止压疮的发生。 4、病室安静,温湿度适宜,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阳光充足,避免对流风,室
5、内禁止吸烟,禁止摆放与患者过敏有关的药草。 5、避免有刺激性气体和尘埃。空气消毒12次/d,防止喘咳的诱发因素。 情志护理:本病缠绵难愈,患者精神负担较重,指导患者自我排解方法,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临证施护 1、风寒闭肺证:避免阴冷潮湿,宜偏暖环境,忌生冷刺激性食物。 2、痰热遏肺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干燥,多饮水,忌食辛辣。尤其注意大便,出现燥结及时给予通便。 3、痰浊阻肺证:注意拍背排痰,饮食宜清淡,忌食肥甘厚味,建议常服生姜、山药、薏米健脾利湿化痰。 4、肾虚不纳证:居室宜朝阳温暖明亮,起居规律,节制房事,避免风寒袭击,忌生冷、海腥、油腻之物,建议常服金匮肾气丸补肾纳气。 5、肺气虚耗证:宜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建议常服山药、百合、核桃、黑芝麻、木耳、金水宝胶囊等补益肺肾。 6、正虚喘脱证:避免强光、噪声的不良刺激。意识蒙眬、进食困难者暂时禁食,由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缓解后建议常服山药、扁豆、胡萝卜、金水宝胶囊等扶助正气。 健康指导 1、加强锻炼,劳逸适度。 2、慎风寒,防感冒。 3、饮食有节,戒烟酒。 4、积极治疗原发病,定期去医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