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7104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6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docx(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走进音乐世界第8册 第一课 祖国的宝岛台湾 . 9 第二课 妈妈的歌 . 18 第三课 音乐创造游戏来信了 . 23 第四课 名曲回放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 . 26 第五课 多彩的乡音 . 33 第6课 环球音乐探宝北美洲之行 . 40 第七课 多趣的夏日 . 47 第八课共有一个幸福的家 . 56 第一课 祖国的宝岛台湾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器乐曲台湾岛与歌曲台湾岛,学生能感受台湾岛的美丽、台湾资源富饶的景象;体验到台湾歌曲的美感,从而激发对宝岛台湾的热爱,从而表达对祖国资源的爱护之情。 二、通过歌曲放纸鹤、月亮月光光的学习,使学生能探索出影响这两首

2、歌曲风格(节奏、速度、结束音)的因素。并通过两首歌曲的 对比、辨别,学生能掌握弱起小节的歌曲特征。 三、学会歌曲卖汤圆后,通过让学生布置简单的场景、简易的化装、即兴表演,为歌曲即兴编配,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及对人文知识的了解。 教学内容: 一、欣赏台湾岛, 二、学唱歌曲放纸鹤 三、学唱歌曲月亮月光光 四、学唱歌曲卖汤圆 教材分析: 台湾岛这首台湾民歌描写了故乡台湾资源富饶的景象。歌曲共四个乐句,结构为abcb。 教学重点、难点: 一、认知“弱起小节”,让学生感受到弱起小节的美感; 二、通过欣赏器乐曲台湾岛与歌曲台湾岛,从而激发对宝岛台湾的热爱,从而表达对祖国资源的爱护之情。 教学准备:

3、电脑.课件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台湾岛,初步了解听赏放纸鹤 1.欣赏台湾岛,感受音乐。 放器乐曲台湾岛,请学生认真倾听,体验台湾乐曲的美感。播放器乐曲台湾岛,请学生在音乐伴随下朗诵台湾岛这首歌词。播放歌曲台湾岛,学生可以轻声跟唱加以感受。播放课件,请学生在我国的地图上找出台湾省,并说说有关台湾的事。请学生课后收集有关台湾的资料并在下堂课进行交流。 2.初步了解听赏放纸鹤 师播放放纸鹤的录音带,并出示四张音符卡片: X X X X 1 师放放纸鹤的录音带,学生反复练习把握均匀感觉。 师播放放纸鹤的录音带,让学生听着音乐边听边拍。 熟练上面练习后,请学生听着音乐拍出歌

4、曲的节奏。 师播放放纸鹤的录音带,初步了解听赏放纸鹤。 三、总结:热爱我国的土地,爱国教育,激发对宝岛台湾的热爱,从而表达对祖国资源的爱护之情。 四、下课 板书设计: 台湾岛 教学反思:个别学生只知道台湾,不了解台湾的历史,他们在学唱歌曲 台湾岛后,我让 他们了解更多有关台湾的故事,了解过去,体会爱国热情.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唱唱做做,学唱歌曲 1、师播放课件放纸鹤,并有节奏地朗读歌词,请学生跟随教师的朗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出四拍子的拍律感。 2、师播放课件放纸鹤,请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出四拍子的拍律感。 3、师播放课件放纸鹤,并范唱歌曲。 4、师播放课件放纸鹤

5、,师生共同演唱歌曲。 演唱歌曲的位置稍靠前,音色要清脆、悦耳。 分组合作,表现歌曲放纸鹤。 熟唱歌曲后,再演唱几首以前学过的歌曲唱名,请学生比较歌曲的结束音有什么不同? 5、教材与绘画结合。 教师播放歌曲放纸鹤做背景音乐。请学生根据对放纸鹤 歌词的理解,发挥想象力,画一幅图画。 三、拓展。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祖国环境,怎样爱护大自然,怎样防止我们生存的地球被污染,请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一起总结 四、总结 五、下课 板书设计: X X X X 教学反思:与绘画相结合的教学,我认为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特别是低年段的儿童,如果再增加文字的理解(中高年段),就能体会更深.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

6、唱唱做做,学唱歌曲月亮月光光 1、感受音乐。 探索构成歌曲风格的因素是本课的重点。弱起小节的四拍子歌曲感受是本课的难点。 教师播放月亮月光光的录音带,全班分四组,反复练习把握均匀感觉。 熟练上面练习后,全班分四组,请学生听着音乐拍出歌曲的节奏。教师播放放纸鹤的录音带,请一组学生拍四拍子的节拍,另一组学生拍节奏。 2、学唱歌曲。 教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月亮月光光,并有节奏地朗读歌词,请学生跟随教师的朗读做拍腿、拍手、拍腿、拍腿的连续反复,弱起小节的四拍子拍律感。 2 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月亮月光光,请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拍出弱起小节的四拍子拍律感。 师播放多媒体课件月亮月光光,并用广

7、东方言范唱歌曲。 三、拓展。现在我们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中的灰尘之类的越来越多,我们很少看见天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月亮有时候也很少看见,霾的天气越来越频繁,想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怎样挽救我们被日益严重污染的地球。 四、总结 五、下课 板书设计: 月亮月光光 教学反思:学生感受音乐,学好歌曲,并用广东方言演唱,由于广东方言是学生从小就熟悉的语言,所以对这样的学习,促进音乐的学习,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唱唱做做,学唱歌曲卖汤圆 1、感受音乐。 师第一遍播放多媒体课件卖汤圆。 师第二遍播放多媒体课件卖汤圆。并有节奏并有节奏地朗读歌词,请学生跟随教师的朗

8、读自选敲击乐器或自制的其他声源有节奏地敲击。 师第三遍播放多媒体课件卖汤圆。并有节奏地朗读歌词请学生跟随教师的朗读寻找其他声源有节奏地敲击。 师要指导学生念出风趣的语调。 师播放多媒体课件卖汤圆,请学生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并敲击乐器或其他声源有节奏地敲击。 2、学唱歌曲。 师弹唱卖汤圆,请学生轻声跟唱,至少两遍。注意歌曲的字词演唱规律是一音对一字。 演唱歌曲的音色要清脆、悦耳。 演唱歌曲时,要根据歌词所表达的语气进行演唱。 3、表现音乐。 熟唱歌曲卖汤圆后,请学生用图画表示出来。 请学生边演唱歌曲边用敲击乐器即兴编配节奏或即兴地敲击。 请学生边演唱歌曲边用其他音源即兴编配节奏或即兴敲击。 全班同

9、学动脑、动手为即兴表演的同学设计、制作或寻找一套适于卖汤圆小二哥的服饰。请学生边演唱歌曲边即兴表演。有的演唱歌曲、有的敲击乐器、有的表演。 三、拓展。现在外面很多卖汤圆的店或者啊、小摊,她们都是用的一次性的碗和筷,这样非常不环保,我们应该怎么样阻止这种不环保的事情呢。要求自己做到不用一次性的碗和筷。 四、总结 板书设计: 卖汤圆 教学反思: 卖汤圆是首熟悉的歌曲,学生很感兴趣,并能表现音乐中的情景. 第二课 妈妈的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演唱摇篮曲、游子吟、两首歌曲,抒发对母亲的眷恋与热爱之情;并对两首歌曲的乐句作出准确的理解与判断。 二、通过欣赏歌曲听妈妈讲那

10、过去的事情,学生能听辨出带再现的三段体曲式结构的乐曲. 三、能在学习管弦乐队中的弦乐器家族后,熟练掌握弦乐器的音色及相关知识. 教材分析 围绕妈妈的歌这一主题,安排学唱两首歌曲摇篮曲、游子吟,听赏一首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把学生带入母亲那种温馨、无私奉献的热爱情感之中. 3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摇篮曲 二、学唱歌曲游子吟 三、听赏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教学重点: 一、侧重对学生进行亲情的教育 二、了解管弦乐队中的弦乐器家族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新授歌曲摇篮曲 1、师范唱歌曲摇篮曲 2、师出示乐谱,学生拍出节奏并有节奏地朗诵歌词 3、跟

11、随录音轻声演唱歌曲.音色要圆润、柔和 4、师引导生理解表现音乐 5、了解曲作者 6、 歌曲背后的故事 三、拓展:不要买不环保的塑料摇篮,要用竹制的摇篮,回家和妈妈说,以后摇篮曲要用人口唱,尽量不要用录音机、CD等来放。节约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四、总结 五、下课 板书设计: 摇篮曲 教学反思: 学生能够在歌曲中注意歌曲中的演唱要唱出有连线与没连线的区别,就像演奏乐器中的断奏与连奏,理解表现音乐。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 、学唱歌曲游子吟 1、 感受歌曲 听录音范唱,用手臂画出旋律线,体验旋律的美感。 2、 演唱歌曲 师引导生用高位置的混声演唱游子吟 演唱时注意弱起小节的美感 3、情景

12、表演唱。 了解古诗的创作背景:带着深爱母亲的情感演唱游子吟 4、歌曲拓展。 提问:学唱这首歌你有些什么感想? 三、拓展。谈谈怎样环保,我们平时穿过的衣服,要是破了一点,不要随便就不要了,补补继续能穿。不要浪费,要环保。请学生谈谈感受。 四、总结 五、下课 板书设计: 游子吟 旋律线 高位置的混声演唱 弱起小节的美感 4 教学反思:学生能够体会歌曲的内涵,用自己的方式演唱歌曲。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 听赏歌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1、 感受歌曲. 听歌曲录音,思考歌词的演唱有什么特点? 复听歌曲(可以播放三遍或更多). 2、体验歌曲. 3、表现歌曲. 4、理解歌词后的再创造. 5、总结:

13、歌曲的结构ABA 6、作业:在唱过的歌曲中找出同样结构的歌曲 三、拓展。请学生谈谈怎样不浪费粮食,怎样做才环保 四、总结 五、下课 板书设计: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 教学反思: 在歌曲听赏中,学生体会感受歌曲的内容,抒发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 管弦乐队中的弦乐器家族 1、播放课件,让学生了解四件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2、播放课件学过的有关乐曲天鹅四只小天鹅舞曲小白兔乖乖复习乐器,忆乐曲主旋律。 3、欣赏中提琴演奏的蒙古民歌牧歌,学生模仿中提琴的演奏,轻声唱主旋律。 4、欣赏弦乐四重奏快乐的萨丽哈,学生模仿大提琴的演奏,轻声唱主旋律。 5、欣赏弦

14、乐四重奏挪威舞曲,听舞曲创编舞蹈。 三、拓展。跟学生讲解制作这些乐器的材料,请学生讨论我们要保护地球资源,不要浪费任何一点的资源,另外也要爱护小动物,特别是天鹅这种濒临灭绝的物种 四、 总结 五、下课 板书设计: 管弦乐队中的弦乐器家族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教学反思:学生欣赏学习了解弦乐器家族,巩固乐理知识。 第三课 音乐创造游戏来信了 教学目标: 一、通过音乐创作游戏来信了,学生能利用已积累的“小音库”中的音创编短曲表现人世间的各种情感。 二、通过左手“玩乐器”,学生能演奏新世纪交响曲、闪烁的小星、十只小猪过河、一分钱,并能在C音、C音、F音三种不同音高的位置上演奏这四手首曲子

15、。 教材分析 5 本课安排了音乐游戏的创作活动和“玩乐器”两个内容,旨在通过音乐创作游戏来信了,培养学生的音乐作曲能力,通过“玩乐器”开发学生的音乐脑潜能。 教学内容: 一、音乐创作游戏来信了 二、玩乐器 教学重点:目的是通过学生的即兴创造活动,去发现只能从乐谱之外才能听到和感觉到的各种音乐,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音乐创作游戏来信了 1、学生听赏歌曲邮递员叔叔来了,轻声唱歌曲,突出摩托车的“tu”和消息的不同语气. 2、师要求学生每位同学给班里的另一位同学写一封信,创设游戏环境。 3、学生跟随录音轻声

16、演唱歌曲,熟唱歌曲。 4、师引导生玩游戏。 5、 创编表演。 三、拓展。节约纸张,请学生说说怎样节约纸张,保护我们的环境,做到环保 四、总结 五、下课 教学反思: 学生在游戏环境中感受音乐创作的快乐,课堂气氛热烈;充分感受学生的天真与纯真。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玩乐器 1、做手指操:两只手对放于胸前,左右手五指相对,做互推手指练习,从大拇指到小拇指依次练习。 2、左手练习:看书中第23页的左手指法练习1=C的两首乐曲。新世纪交响曲、闪烁的小星。 3、熟弹新世纪交响曲、闪烁的小星后,移换手的位置,将五指摆在G音或F音上练习。注意扩指与换指的地方要反复练习。 4、请学生自己练弹教材中第24

17、页的两个练习。 5、抽查几个学生的练习情况,有针对地提出评议及注意点。 三、拓展。现在我们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中的灰尘之类的越来越多,我们很少看见天空中一闪一闪的星星,月亮有时候也很少看见,霾的天气越来越频繁,想想,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环境,怎样挽救我们被日益严重污染的地球。 四、总结 五、下课 教学反思: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因为对器乐接触的比较少,所以不是很熟练,为了培养学生这方面的学习兴趣,并且也要加重这一方面的锻炼。 第四课 名曲回放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 教学目标 一、通过欣赏法国作曲家圣桑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中的引子与狮王进行曲、终曲、袋鼠、乌龟、水族馆、大象、公鸡与母鸡等段落

18、的音乐,学生能熟记、背唱各名曲的主题旋律。 二、通过欣赏各名曲使学生了解怎样用不同的乐器表现各种动物特征,怎样调动音色、速度、力度、音高、低音、连音、顿音来表现各种动物的,从更深层次上理解已欣赏过的曲目。 三、通过欣赏此组曲,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学生能独立完成“欣赏后的要求。” 6 四、通过欣赏此组曲,激励学生爱护生物资源,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乐曲,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重要作用; 启发学生在乐曲中,体验动物的各种形象,激励他们爱护生物资源。 教材分析: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是作曲家圣桑XX年2月在布拉格旅行演出的休息期间,为在巴黎的友人所主持

19、的音乐会写的管弦乐狂想曲。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课时安排:五课时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动物狂欢节之一引子与狮王进行曲 1、请个别学生用动作模仿出万兽之王狮子威风凛凛行走的样子和狮子的吼叫声。学生评价后选出“狮子王”,并把头饰戴在他头上。 2、出示一组线条,请同学们选出狮子吼叫的线条。 3、创作声势游戏:一组拍节奏,一组学狮子的吼叫。 4、完整地的欣赏乐曲一遍。 5、再次欣赏 6、播放乐曲,要求学生再次完整地欣赏乐曲,并跟随乐曲情绪自由地创作动作来表现狮王的形象。 7、互相评价谁演得好,为什么? 三、拓展。通过欣赏此组曲,激励学生爱护生物资源,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小

20、结本课,巩固积累。 五、结束。音乐再次响起,学生边听音乐边做狮子的律动出教室。 教学反思: 学生能在欣赏活动中感受“狮子”的威风凛凛,自己跟随乐曲情绪自由地创作动作来表现狮王的形象。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动物狂欢节之二公鸡和母鸡 1、播放公鸡和母鸡的叫声。 2、请个别学生出来模仿公鸡、母鸡和小鸡等各种鸡的叫声,并做出相应的动作。 3、欣赏公鸡和母鸡 4、播放乐曲公鸡和母鸡。 5、学生分组讨论: 母鸡报蛋的主题出现了几次?是用哪些乐器演奏的? 体验音乐是怎样用读顿音、重音、装饰音表现母鸡报蛋的? 播放公鸡和母鸡,学生跟随音乐律动。 要求听到主题中的同音反复时低下头,听到高音时抬起头,

21、听到公鸡报晓声,就用你的右臂跟随音乐摆动。 评价。 三、拓展。通过欣赏此组曲,激励学生爱护生物资源,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小结本课,巩固积累。 五、结束。 教学反思:学生在这一节课的学习比较感兴趣,因为音乐中公鸡和母鸡的音乐形象比较突出,学生比较容易掌握,所以学习起来比较顺利,比较形象的动物形象有利于学生的欣赏。 7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动物狂欢节之四乌龟 1、请一学生扮成乌龟的样子慢慢地进教室,激发学生的兴趣。 2、播放乌龟,要求学生边听边记住音乐的主题。 3、欣赏后老师带领学生唱会表现乌龟的音乐主题,并随音乐模仿乌龟的动作。 4、播放地狱中的奥菲欧的序曲片段 欣赏后思

22、考: 这首曲子与乌龟一曲,有什么相同之处? 是什么原因造成音乐形象的截然不同? 5、小结:速度、力度的改变是造成音乐形象改变的重要因素。 三、拓展。通过欣赏此组曲,激励学生爱护生物资源,为保护地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四、小结本课,巩固积累。 五、结束。 教学反思: 有的学生模仿得很象乌龟,我认为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是很强的,如果加以引导,他们会发挥得淋漓尽致。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动物狂欢节之五大象 1、播放乐曲大象,请学生带着问题去欣赏。 欣赏后提问: 乐曲的速度是快还是慢? 用的是高音区还是低音区? 你感觉到乐曲表现的是庞大动物还是小动物?为什么? 2、点击多媒体,在猴子、山

23、羊、大象三种动物中选择一个你认为合适的动物填在内。 3、再次欣赏乐曲。请学生想像出体形庞大、行动笨拙的大象在跳舞的形象,并用动作模仿出来。 4、作律动表现乐曲的音乐形象。 三、拓展:请学生用画的形式表现地球生物资源对人类的重要,自己将如何爱护地球,保卫我们的家园? 四、总结 五、下课 教学反思:学生学习了乐曲,并用画的形式展现乐曲,更加深刻地掌握、理解乐曲。 第五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动物狂欢节之六袋鼠、动物狂欢节之七水族管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以猜谜的形式导入袋鼠、鱼这两种动物的形象,利用多媒体出示谜面,请学生们猜。 2、播放袋鼠、水族管 要求学生闭上眼睛聆听这两首乐曲,然后分辨出哪

24、首是袋鼠,哪首是水族管? 欣赏后提问:音乐给了你怎样的感觉,使你能辨别得正确? 3、点击多媒体出示钢琴、长笛、提琴和钢片琴的图片。 请学生从屏幕中选出,哪些是水族管使用的乐器,哪些是袋鼠使用的乐器? 点击图片分别欣赏各个乐器的音色和其演奏的乐曲主题。学生随着音乐中不同乐器的出现,分别模仿钢琴、长笛、提琴和钢片琴的演奏动作。 8 4、再次听赏水族管,学生分成若干组随音乐进行活动。 三、动物狂欢节之十四终曲 1、请同学们回忆之前欣赏过的公鸡、母鸡、袋鼠、乌龟音乐。 2、初听动物狂欢节之十四终曲,要求学生听出乐曲中再度出现的公鸡、母鸡、袋鼠、乌龟音乐,并随之模仿这些动物的特点。 3、再次听赏乐曲,要

25、求听出乐曲的ABA三大部分。 4、分组讨论: 圣桑是怎样用乐曲表现动物的?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的是表现哪种动物的乐曲? 圣桑是怎样调动音色、速度、力度、高音、低音、连音、顿音来表现各种动物的? 5、各小组汇报,教师归纳小结,师生相互学习。 6、全班集体表演:全班同学扮成各种动物,随着快速、热烈的音乐跳舞狂欢,课堂在热烈是气氛中结束。 请学生用画的形式表现地球生物资源对人类的重要,自己将如何爱护地球,保卫我们的家园? 教学反思:学生学习了乐曲,全班同学扮成各种动物,更加深刻地体验乐曲。 第五课 多彩的乡音 教学目标 一、通过学唱茉莉花,体验民歌中“小调”的美感,以 及其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并比较

26、不同地区茉莉花的不同风格,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之情,感受美丽的植物世界,珍惜大自然资源。 二、通过欣赏民族管弦乐曲金蛇狂舞,了解聂耳编写的民间器乐曲,并随之演唱、律动、舞蹈、创编等活动。通过排演小歌舞剧小放牛,了解我国著名民间小戏的风趣曲目,提高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并在学习中引导学生表达对地球生物资源与人类关系的了解,树立保护生物资源的决心。 三、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以及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教材内容分析 茉莉花属于小调类民歌,是单乐段的歌曲,是一首深受全国人们喜爱的民间小调,它清丽、柔婉,是进行民族民间音乐欣赏的好教材;这首脍炙人口的江苏民歌,多次在国家与国际的重要活动中演奏,

27、受到世界人民的青睐,因此它也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题材。 小放牛原是广泛流传于我国东北,华北的民间秧歌小戏,后被京剧吸收为传统剧目小放牛是一首河北民歌,通过对歌的形式,一问一答,使人们了解了赵州桥、鲁班、柴王爷以及八仙的传说等。这首歌曲虽然不长,但包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 金蛇狂舞是聂耳根据我国古老的民间音乐倒八板改编的一首民乐合奏曲。它的旋律节奏鲜明、富于弹性。 教学内容: 一、茉莉花 二、对答式表演唱小放牛 三、欣赏民族管弦乐曲金蛇狂舞 教学重点: 通过对中国不同地方民歌风格的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之情,感受美丽的植物世界,珍惜大自然资

28、源;并在学习中引导学生表达对地球生物资源与人类关系的了解,树立保护生物资源的决心。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设计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学唱歌曲茉莉花 1、导入新课 2、教师在音乐伴奏下有表情地边演唱边表演歌曲茉莉花。 9 3、播放江苏民歌茉莉花,找出歌曲旋律中完全相同的两个乐句,提问:怎样表示这两个完全相同的乐句学习音乐知识“重复”。自己试一试唱一唱这两个乐句。 4、这首歌曲一共有几个乐句?学生跟琴哼唱歌曲旋律,并用手画弧线表示乐句。 5、师生进行识谱视唱接龙。 6、学习音乐知识:附点音符 7、用听唱法学会歌曲,请学生评价自己演唱得如何,教师及时纠

29、正。 8、唱熟歌曲后,指导学生用各种艺术形式表现歌曲,用自己的方式描绘“花的美丽”,对大自然美丽景象的憧憬。 三、教学拓展-欣赏几首不同风格的茉莉花。 、请学生欣赏意大利著名歌剧大师普契尼的歌剧图兰多特的片段。 A、介绍图兰多特歌剧的大致剧情及普契尼选用茉莉花为旋律的灵感产生的渊源。 B、播放图兰多特片段,通过视听初步感受歌剧的音响效果及在国外歌曲中由于中国民歌的加入而产生的耳目一新的感觉。 C、介绍茉莉花在图兰多特中的影响。 、欣赏两首我国不同地方的茉莉花。 A、播放东北民歌茉莉花与江苏民歌茉莉花。 B、请学生谈谈感受,比较这两首歌曲的异同,分组讨论后回答。 C、教师小结:东北民歌茉莉花给人

30、以粗圹、豪放的感觉,而江苏民歌茉莉花则表现了江南人阴柔、细腻的人文风情。 音乐再次响起,学生在音乐伴奏下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四、教学延伸。请学生们课后利用网上资源寻找更多表现形式的茉莉花,表现美丽的大自然。 五、总结: 六、下课 教学反思:学生能够通过唱熟歌曲后,学生自己的方式表现歌曲,描绘“花的美丽”,感受大自然美丽景象的向往。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授课:对答式表演唱小放牛 小放牛是一首民间歌舞剧,以牧童和乡村小姑娘相互对答的方式、逗趣玩乐。 1、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所学的关于民歌的知识。 启发谈话:你对我国的民歌了解多少?你会唱哪些民歌呢? 2、带领学生了解关于河北的音

31、乐文化。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介绍河北省的地理位置以及相关的音乐文化。 请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关于赵州桥的有关资料,并进行交流。 3、播放歌曲录音,学生初次欣赏。 小放牛的简介,启发学生在学习表达对地球生物资源与人类关系的了解,树立保护生物资源的决心。 播放小放牛歌曲录音。 提问:这首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 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 谁能说出歌曲中应用了哪几个神话中的人物? 歌词中造桥者是鲁班,而事实上是李春,为什么? 教师小结:利用多媒体讲述“赵州桥的美丽传说”。 4、带领学生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跟琴哼唱歌曲旋律,教师及时纠正没唱好的地方。 学谱:可让学生自学歌谱,找出难点,然后师生共同来解决学习难点

32、。 学词:要求轻声唱词,注意一字多音处。 角色对唱:组与组、男与女。 5、分小组创编表演动作。 6、各组汇报表演,每组请出一位同学做评委。 10 7、先自我评价,再集体评议,共同进步。 8、鼓励学生多渠道收集关于小放牛演唱、演奏等不同艺术形式的版本,收集有关歌唱动物的歌曲,表达自己爱护动物的感情。 三、总结 四、下课 教学反思: 从学生的语言中,感受到他们对动物的热爱,形象地描述动物。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新授课:欣赏民族管弦乐曲金蛇狂舞 1、导入新课:播放赛龙舟的画面,引导学生思考,心情如何? 2、乐曲欣赏 (1)简介聂耳创作背景 (2)播放民族管弦乐曲金蛇狂舞 学生欣赏

33、后,心情如何? (3)再次欣赏 3、拓展:用画的形式表现乐曲景象 三、拓展。通过对中国不同地方民歌风格的视听欣赏和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激发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热爱之情,感受美丽的植物世界,珍惜大自然资源;并在学习中引导学生表达对地球生物资源与人类关系的了解,树立保护生物资源的决心。 四、总结. 五、下课 教学反思: 学生在乐曲中体会到“端午节”的热烈气氛,有的学生因为见过赛龙舟的画面,显得很激动;我想,如果能有机会亲自带他们去感受一下,就会更加体会深刻。 第6课 环球音乐探宝北美洲之行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器乐曲扬基歌和能激发孩子兴趣的迪尼斯米老鼠之歌,让学生了解

34、地道的美国歌曲风格及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二: 通过学唱歌曲牧场上的家,使学生在领略美国乡村、牧场歌曲风格和音乐文化特色的同时,建立平等的多元音乐文化。 教学目标三:通过学唱歌曲噢!苏珊娜 ,使学生了解美国福斯特的创作歌曲风格,学生能通过对两首美国歌曲的演唱找出形成这两首不同风格的歌曲因素。 教学目标四:通过演奏乐器,学生能掌握和熟练演奏乐曲拔河、瑶族舞曲、德国民歌。 教材分析 教材从三种不同风格的美国歌曲与器乐曲,让学生深深感受到美国音乐文化特色及两个有名的城市的民族风情,并通过各种音乐活动“画画”、“唱唱”、 “听听”、“动动”、“玩玩” “弹弹”等复习巩固音乐知识技能及了解美国的人文知识。

35、 教学设计 (一)、听赏器乐曲扬基歌、美国电视系列片米老鼠和唐老鸭插曲迪尼斯米老鼠之歌 扬基歌原本是一首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士兵自嘲的一首风趣歌曲,旋律轻快、活跃,后成为美国标志性的音乐。现欣赏的这首器乐曲是根据原歌曲的旋律改编的。 1、填护照。教师提醒学生别忘了填好护照的第一页内容,并贴好照片。办完签证准备我们的北美洲之行。 2、听中唱。教师播放器乐曲扬基歌两遍,第一遍请学生完整倾听,第二遍请会唱的学生听着乐曲轻声跟唱主旋律。之后教师可以以导游的口气向同学们介绍美国。 3、听中动。教师播放美国电视系列片米老鼠和唐老鸭插曲迪尼斯米老鼠之歌,和学生一起随音乐自由律动。并简介迪斯尼乐园: 游客走进迪

36、尼斯乐园,就踏上了奇妙之旅:近看“睡公主城堡”,幻想一下睡在里面的公主样子;漫步在二十世纪初的“美国小镇大街”,时光仿佛倒流;在乐园里找到他们最心爱的迪斯尼人物,并与他们11 合照,一下子回到童年;在“探险世界”里亲身感受亚洲及非洲地区的原始森林旅程;在“明日世界”里尝试充满科幻奇谈及现实穿梭的太空幻想;在“幻想世界”里,那迷人的故事和永恒的国度,都生动的展现在你的面前;此外,你还会发现中世纪的城堡、银河系的山脉、会伐木和飞翔的大象晚上住在迪斯尼好莱坞酒店里,感受30XX年代好莱坞黄金时期的魅力。游客在乐园内亦可享用到亚洲各地的菜式。乐园内除了有中西式餐厅外,更有其它亚洲特色美食,包括点心、明

37、炉烧味以及多种中国地道美食等。 (二)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 牧场上的家是一首充满美国乡土气息的抒情民歌,内容歌唱了对“牧场上的家”的无限恋情,音乐朴素深情,悠长气息的乐句描绘了晴朗辽阔的牧场、甜美温馨的家及人们宽广的胸怀。 1、听中动。教师播放歌曲,并和学生一起听着音乐划出旋律线。 2、听中想。请学生听音乐划旋律线的同时,思考歌曲中哪几个乐句开头的旋律线像下面这样:在下面画出与这不同的乐句的旋律线: 3、听中画。教师播放歌曲,请学生根据旋律线用图式或色彩表示出歌曲的结构: A A B A 4、学唱歌曲。 教师播放录音伴奏带牧场上的家并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再请学生模仿教师朗读。 学生随着音乐拍出歌曲

38、牧场上的家的固定节奏型。 在前面反复听和做的过程中,旋律已印在学生脑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朗读歌词后,直接演唱歌曲。并仔细体会歌词所表达的意思。 歌曲中A乐句与B乐句的演唱要唱出mf与mp的力度对比。 歌曲中A乐句的最后一个音要唱够5拍,A乐句的最后一个音是6拍。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好歌曲速度,用高位置的混声来演唱牧场上的家,音色要圆润。最后全班深情地演唱歌曲牧场上的家,尽情地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5、欣赏合唱曲牧场上的家。教师播放牧场上的家,请同学们边听边感受不同形式演唱的歌曲牧场上的家。简介合唱曲牧场上的家: 6、听中编。同学们自编歌词,尽情歌唱自己的家。如:“湖边的家”、“海边的家”、“湖

39、南的家”、“上海的家”、“三口之家”等。 、学唱歌曲噢!苏珊娜 噢!苏珊娜这首歌曲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歌词风趣、诙谐。词中“苏珊娜”并不是哪一个远在天涯的亲人,而是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象征。当时作者自己组织的一个五重团里有位歌手的妻子叫苏珊娜,长得很漂亮,性格活泼、奔放。作者以她为模特儿创作了这首欢快的歌曲。 1、听听动动。教师连续播放歌曲噢!苏珊娜三遍,和学生一起做乐句的体验活动:边听音乐边拍节奏。 2、听听想想。教师范唱歌曲噢!苏珊娜,请学生想想歌曲内含是什么? 3、听听讲讲。教师播放歌曲噢!苏珊娜,介绍歌曲噢!苏珊娜的创作背景及作者。 噢!苏珊娜这首歌曲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歌词风趣、诙谐。词

40、中“苏珊娜”并不是哪一个远在天涯的亲人,而是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象征。当时作者自己组织的一个五重团里有位歌手的妻子叫苏珊娜,长得很漂亮,性格活泼、奔放。作者以她为模特儿创作了这首欢快的歌曲。 美国作曲家史蒂芬柯林斯福斯特(18251864)于XX年x月x日生于宾夕法尼亚。他家里人曾想劝阻他打消对音乐的兴趣,他曾在辛辛那提他哥哥的商店里当了几年记帐员。但福斯特的音乐天才是压制不住的,他创作了大约二百首歌。由于受当时流行的化装黑人乐队表演及黑人民歌的影响,福斯特创作了大量的歌曲。其中最著名的是哦,苏珊娜!、故乡的亲人、我的肯塔基老家、金发的珍妮姑娘、坎普敦赛跑、老黑奴及美丽的梦中人。尽管福斯特的许多歌

41、很快就流行了,但他不通生意,常被歌曲出版商占了便宜。如果他早听父母的劝告,他就能谈判到更优厚的版税,并保护他的著作权。由于贫因和酗酒,他三十七岁便去世了。 哦,苏珊娜!是福斯特最早写的一首歌,XX年,他以一百美元把版权卖给一个音乐出版商,像福斯特的许多歌曲一样,这首歌也是写化装黑人乐队表演的。一夜之间,这首歌就引起轰动成了立即流行的“民歌”,也是XX年淘金热时期涌向西部的开发者们最喜爱的一支歌。 4、听听唱唱。教师播放歌曲噢!苏珊娜,请学生随伴奏音乐朗读歌词,朗读歌词时,师生共同配合,可让学生从朗读一句过渡到朗读整段歌词。最后师生一起演唱歌曲共同感受这首独具风格的美国民歌。学生学唱歌曲时,一定

42、要模仿教师的范唱语气及乐句间的连接进行演唱。 5、忆忆唱唱。熟唱歌曲后,教师让学生回忆演唱上节课学过的美国民歌牧场上的家,边唱边感受牧场上的家与噢!苏珊娜这两首不同风格的美国民歌。 12 6、唱唱比比。教师启发学生演唱这两首不同风格的美国民歌时。比比并找找造成这两首歌曲不同风格的因素是什么。 牧场上的家 噢!苏珊娜 节拍 节奏 3/4 4/4 X | X X X | X XX | X X X XX| XX X X XX XX | XX XX | X X 慢 快 速度 力度 mp mf 由于这两首歌曲中音乐要素的不同运用,形成了不同的音乐形象和不同的音乐风格。 玩乐器六 “玩乐器”这一教学内容对

43、于具备键盘器乐条件的学校来说,是可以实施的,但对于没有键盘乐器的学校来说可能比较难,所以这一教学内容教师可根据自身的条件进行适当选择。如果没有键盘乐器的学校可选用竖笛进行教学。这课的“玩乐器”是练习双手弹琴,因此要认识大谱表,线谱版的还要认识低音谱号。以下教学建议重点放在电子琴的教学上。 1、复习“玩乐器”的乐曲。分别请出学生演奏上节课学过的乐曲新世界交响曲、闪烁的小星星、十只小猪过河、一分钱。并让演奏较好、演奏较差的同学分别谈谈练琴经验与体会,以此提高学生学琴的效率。 2、导入新课,听听唱唱。教师演奏三首乐曲拔河、瑶族舞曲、德国民歌,请学生跟随琴声演唱各乐曲的唱名。 3、听听、想想。教师演奏三首乐曲拔河、瑶族舞曲、德国民歌,请学生用图形画出这三首乐曲的乐句结构。如:拔河(6+6+4)、瑶族舞曲abcd(4+4+4+4)、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