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孩子的教育应抓住的关键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孩子的教育应抓住的关键期.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年级孩子的教育应抓住的关键期四年级孩子的教育应抓住的关键期 在没有讲之前,我需要告诉您的是:作为一名教师,也作为一名家长,我和您一样,终其一生我们都在面对相同的一句话“不论你的事业多么成功,一旦发现自己的孩子不成器,马上就会有全军覆没的感觉!”这是在一个亲子论坛中,一位事业有成的父亲发出的无奈而沉痛的呼喊。我想,这句话也道出了我们很多家长的心声。无需解释、无需重申,每位家长对此都会有着深刻的感悟。 下面我就和各位家长共同探讨一下四年级孩子的教育应抓住的关键期。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对于四年级的孩子,都会有着这样的深刻感受、深刻印象: 孩子在小学一到三年级,仍然是一个很懵懂的年龄,他们会更多地
2、听从父母和老师的安排,他们是快乐的、无忧无虑的,而且,他们学习成绩的差异也并不是很大,大多数孩子都能很容易地收获满分或基本不错的成绩。但是当孩子进入四年级以后,情况就大大不同了。 随着身高的增长、大脑细胞的高速发育、学习难度的增加,孩子似乎是在一夜之间长大了很多。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烦恼、自己的思想、自己很难改变的习惯,以及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的口头语中增加了“不”、“我认为”、“我有权利”等很多展现自我思想的词汇。而且,此时他们的成绩也开始拉开了距离一些孩子突飞猛进,原来平平的成绩变得很优异;而一些平时成绩优异的孩子,反而开始变得贪玩,成绩直线下降 通过群策群力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很多老师都有着
3、如下六点共识: 四年级,是孩子情绪、情感的突变期父母的一个不小心,孩子便很可能由此走向叛逆之路; 四年级,是孩子厌学情绪的高发期如果孩子没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的,他就会将学习视为一种不得不为之的“劳役”; 四年级,是孩子学习成绩定型的关键期四年级时的好成绩或坏成绩,都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延续; 四年级,是孩子习惯的定型期这一时期是孩子强化好习惯和改正坏习惯的关键期; 看,四年级有多么神奇! 由此看来,对于孩子来说,四年级不但神奇,而且重要,它是孩子思维、智力、身体的高速成长期,是孩子人生观、世界观的定型期,是孩子良好习惯、优良个性的形成期是影响孩子一生的关键期!那么,谁是引领孩子度过这个关键期最
4、重要的人呢? 是老师?还是家长?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设计师”,人们一直以来都给予老师这个职业这样一个崇高的称号。但是,在这里,我需要提醒家长们的是,孩子的成长,不能仅仅依赖教师的教育作用。带领孩子顺利度过四年级这一关键期需要家长与老师积极而密切地配合。 小伟是一名四年级学生,他不爱说话、性格很内向,而且有点自卑,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积极性。为了使他的情况有所改变,老师总会找机会鼓励他上课回答问题、与同学们多交流,而且经常抓住机会表扬他。但一段时间过后,小伟的情况不但没有改善,而且越来越自卑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位老师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一次家长会后她听到小伟的家长正在教育他:“你真是个笨蛋,我
5、来给你开家长会,我都觉得丢人。” 是的,即使老师给孩子再多的表扬和鼓励,但家长却经常骂孩子是笨蛋,那老师所做的努力都会变成“无用功”,孩子也会给自己贴上“笨蛋”、“无可救药”的标签。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密切配合,如果一方鼓励、一方贬低,一方表扬、一方责骂,那么任何的积极教育措施都会毫无成效,孩子也会在矛盾的评价中找不到成长的正确方向。 另外,教师们虽然想把每一个孩子都教育好,但精力是有限的,他们照顾全班几十个孩子,总会有顾及不到的地方。而与老师相比,家长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家长能够很轻易地把握孩子情绪的变化、思想的波动以及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变化 一、四年级,是孩子情感、情绪的突变期
6、防止孩子形成叛逆的个性 四年级孩子的年龄一般是10岁左右,这一时期,孩子的大脑发育正处在内部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关键期,在小学教育中正好处在从低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 也正因如此,在四年级的时候,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崛起,他们强烈需要父母的尊重,需要父母把他们当作大孩子。但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并不了解孩子心理的这一变化,仍然把四年级的孩子当作小孩子来看待,因此这一时期的孩子,常常会因得不到尊重而故意与父母作对。父母们不要认为孩子故意与你作对,只是单纯的不听话行为,其实在这背后隐藏着孩子渴望你理解、渴望你尊重的深层原因。 四年级,也就是10岁左右时,孩子将经历一个情绪、情感突变期。正是因为自我意识的崛起
7、,父母的不理解、不尊重,孩子才会常常发脾气、摔东西、与父母对着干。其实,他们是以这种消极的行为,期待父母的反省和改变。 除此之外,四年级的孩子,自我意识正处在形成期,他们对事物有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且总是固执地认为:自己才是正确的。但由于生活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孩子的观点和看法往往是不全面的或错误的。因此,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也会让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很大的变化。 那么,四年级,面对孩子的情感、情绪突变期,家长们应该如何引导孩子呢?关于这一点,我们总结了几种方法,以供家长们借鉴。 方法一:找准孩子情绪变化的原因 如果家长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在四年级孩子的口中,渐渐开始出现了“烦死了”、“好烦呀”
8、之类的话语,并且这类话语的数量会一直呈上升的趋势。 听到这些,家长们肯定会说:“10岁的孩子会有哪些烦恼?他们的烦恼无非是渴望玩具与漂亮衣服、讨厌学习等。”其实,正是在这些看似简单的烦恼里,隐藏着孩子内心世界的秘密。 其实,孩子的烦恼并不仅仅是针对玩具、衣服、发型,或者是课外书,他们需要的是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当孩子真正得到理解和尊重之后,他的一切消极、叛逆的情绪都会消失。 例如,面对孩子并不如人意的成绩单,一对明智的父母是这样做的: 一名四年级的男同学数学没有考好,他已经做好回家挨“板子”的准备。回到家后,他把成绩单往客厅的茶几上一扔,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晚饭也是在战战兢兢中度过。晚饭后,爸爸
9、妈妈什么也没说,回到自己的卧室里看电视去了。这名同学实在坐不住了,他心想:难道是爸爸妈妈没有发现我的成绩单?于是,他悄悄地来到客厅,在他的成绩单旁边,爸爸妈妈给他留了一张便条。 儿子: 爸爸妈妈知道这次没有考好,你的心里也很难过。你不必紧张,爸爸妈妈不会惩罚你,因为惩罚孩子永远都不是目的。 爸爸妈妈相信你肯定不会放弃努力的,因此,在下次考试时,我们不要求你考得多么好的成绩,只要比这次的成绩前进一点点,我们就会很满意。 永远都支持你的爸爸妈妈 读了爸爸妈妈的便条之后,这个小男子汉在自己的日记里这样写道: 我是轻易不流泪的,但我被爸爸妈妈的理解和尊重感动得流泪了。在拿着成绩单进家门的那一刻,我都做
10、好了与父母吵架的准备。但现在我知道了,那是没有必要的,我的父母是天底下最懂儿女心的父母!是世上最好的父母! 四年级的孩子正处于情感的突变期,他们容易生气、发火,但他们也容易感动。与送给他们昂贵的礼物相比,父母的理解和尊重更能让他们感动。当孩子真的被父母所感动时,孩子先前所表现出来的负面情绪、不听话行为、与父母对着干的行为等,都会以最快的速度迅速消失。 方法二:允许孩子适度表达自己的情绪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是在所难免的。对于10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值得注意的是,10岁左右的孩子交往的重心已经由家庭转移到了学校,同学之间的关系和友谊将成为影响孩子情绪的重要因素。 小梅刚升入
11、四年级不久,就发生了一件让她伤心的事情。她非常要好的同学燕燕在班上结识了一个外地转学来的同学,从此,燕燕与新同学的关系非常好。小梅就这样遇到了友谊挫折。当小梅感觉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她非常伤心。她向妈妈哭诉自己的苦恼,谁知,妈妈并不理解小梅的想法,反而呵斥道:“这么一点小事值得大惊小怪吗?真是没用的人!” 妈妈的呵斥让小梅更加伤心。从此,她变得郁郁寡欢,不管遇到什么事情也不对妈妈说了。等妈妈意识到小梅的变化时,她消极、悲观的性格已经形成了。 可以这样说,友谊在10岁左右的孩子心目中所占的位置,成人是不可想象的。小梅的妈妈不了解10岁左右孩子的心理,反而斥责孩子的情绪变化,这必然会引起孩子心理上的
12、强烈反感,导致孩子用封锁自己内心的方式来反抗妈妈。而且,如果小梅是个男生,遇到父母不理解自己、随意斥责自己的情况,这个小男孩体内叛逆的细胞肯定会被激发出来,从此他会故意与父母作对。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科学的方法应当是这样的:面对孩子表现出的悲伤或软弱,父母一定不要呵斥,应该让孩子尽情地发泄心中的郁闷,只要孩子发泄够了,他自然会恢复心情的平衡。当然,如果孩子需要父母的帮助,父母应该及时安慰孩子,用相同的心理去感受孩子的情绪,努力引起孩子的情感共鸣,从而缓解孩子的不良情绪。而此时,允许孩子适度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方法三:培养孩子控制情绪的能力 四年级是孩子情绪、情感的突变期,反过
13、来说,四年级又是培养孩子控制自己情绪能力的关键期。 四年级的孩子,也就是10岁左右的孩子,在父母的眼中,他们可能还是小孩子,但孩子们可不是这样想的。他们早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对是非、爱好有了明显的分辨能力。然而,他们的交流、沟通能力和方式有限,或者说不会与父母沟通,而这也恰恰是促使他们情绪恶化的原因。 要想培养孩子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父母最应该让孩子明白这一点:有了负面情绪,没有关系,说出来,看父母有没有办法帮你解决。 此外,还有一个妙招,能让孩子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一位在这方面有自己方法的家长提供的方法,以下是他的原话: 在我们家,有一个这样的约定:任何一个人情绪激动时都不允许说话,而
14、当他自己感觉自己的情绪不能控制时,他要大声地喊“暂停”,然后用最合适的方法去发泄情绪,如做做深呼吸、到另一个房间里去安静一会儿、出去散散步、打打篮球等。 当然,当有人大喊“暂停”之后,家庭的其他成员决不会去问他原因,或对他的行为做出任何评判,而是等他情绪稳定了,由他自己告诉大家,他情绪变化的原因。 自从有了这个约定之后,我们爱发脾气的儿子从来没有情绪失控过。 刚刚听到这个方法时,我就觉得这个方法很妙,仔细想想,这个方法妙就妙在,它允许孩子在不伤害他人的情况下,把自己的情绪表现出来,同时又通过恰当的方式把这种负面情绪发泄出去。所以,如果你家的孩子自控能力特别差,或者他很情绪化,建议家长们试试这个
15、方法。 四、四年级,是孩子习惯的定型期 注重孩子好习惯的培养、坏习惯的改正 国外一位研究行为学的专家做了这样一项调查: 专家分别对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的数千名孩子进行测试,这次测试的内容包括知识测试、能力测试和习惯测试。测试的结果令这位专家很惊奇,因为他发现,从小学四年级到高中三年级,孩子的知识得分和能力得分一直都在呈上升趋势,但他们的习惯得分却没有太大改变。 因此,专家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孩子习惯培养的关键期是在小学的中低年级,而四年级是一个“分水岭”。这也就是说,在四年级或四年级之前,如果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那这些好习惯将会伴随孩子一生;在四年级之后,如果孩子想改掉某些恶习,除
16、非进行特殊的训练,否则孩子的这些坏习惯是很难改变的。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家长们如果细心观察就会发现,有的孩子可能天资聪慧,学什么都是一学就会,但如果他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独立学习、专注、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那么他的优异表现往往会昙花一现;而有的孩子虽然天资平平,如能踏踏实实地认真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一样可以取得令人瞩目的优异成绩。 这也正是很多教师和家长感触最深的一点为什么很多特别聪明的孩子长大后反会成就平平;而一些聪慧程度平常的孩子长大后却能成就斐然呢? 在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答案习惯,决定孩子的未来;而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四年级是关键之中的关键! 所以,在四年级,家长
17、需要给孩子“加把火”了。多给孩子讲讲坏习惯的危害,和那些成功人士因为某个好习惯而成功的案例;当然,家长还可以买这些方面的书回来让孩子自己阅读总之,要抓住四年级这一关键期,努力让孩子培养好习惯、改正坏习惯。 那么,家长在帮助孩子培养好习惯、改正错习惯的这一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呢?或者说,必须要具备哪些教育观念呢? 方法一:给孩子创造好习惯形成的好环境 有一位外国人就是如此开展习惯教育的: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十分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大儿子还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和儿子围坐在一张桌子上,教孩子画画儿和识字,养成一起愉快游戏并学习的习惯。 第二个孩子出生以后,这个习惯仍然保持着,哥哥读书时,弟弟就
18、在旁边学画画儿,爸爸妈妈一有空就围在桌边跟他们一起学习。 不久,又一个小妹妹出生了,妹妹渐渐长大,也跟着哥哥们开始自觉地学习。 这是个特例,孩子太多,但在现在独生子女占大多数的家庭中,父母照样可以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例如,当孩子做作业时,家长不看电视,而是看书,或者写写一天的工作总结等,那孩子做起作业来劲头也会十足。此后,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便会成为孩子的一种好习惯。并且,等孩子长大之后,这种习惯不仅会延续,而且他们将会特别怀念与父母共同学习的那段时光。 如果家长们没有给孩子创造良好家庭氛围的意识,那结果就会大不相同了。 家长王先生很爱打扑克,每逢周末,他都会找几个朋友来家里过过“
19、扑克瘾”。但是,当看到正在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拿着钱跟那些大孩子们赌博时,他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此再也没有在家里打过扑克。 环境造就人,对于孩子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因此,在孩子小的时候,每一位做父母的都要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宜好习惯培养的良好环境。 父母们要特别注意一点,任何一种习惯的培养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任何一种坏习惯的改正也不是轻而易举的。父母们绝不可急于求成,和孩子一起学习了一天,就希望孩子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这些都是不现实的事情。 另外,还需要提醒父母们一点,虽然四年级是孩子习惯的定型期,但父母一定要记住这样一条真理孩子的好习惯越早培养越好。 方法二:四年级,父母要格外注意孩子的习惯
20、中国伟大的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说:“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当然,如果孩子已经错过了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那就千万不可再忽视四年级孩子习惯的定型期了。 萌萌上四年级了,很乖巧,也很听父母的话,但就是有一点不知道心疼父母。对此,萌萌的父母很难过,他们知道,是自己对女儿的过分溺爱,致使女儿不会体谅别人的感受。于是他们决定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体谅他人的好习惯。 一次,萌萌心血来潮,想要自己洗衣服,妈妈很痛快地答应了。由于是第一次洗衣服,萌萌洗得很吃力,额头上渗出细细的汗珠,而且洗完衣服后,小胳膊也开始酸痛了。一边揉自
21、己的胳膊,萌萌一边好奇地问妈妈:“妈妈,你平时帮我和爸爸洗那么多衣服,难道不累吗?” 妈妈说:“虽然我比你的力气要大些,但每次洗完衣服后,我的胳膊都又酸又疼。”听妈妈这样说,萌萌若有所思地说:“妈妈,我现在长大了,以后我自己的衣服,我自己来洗吧。” 为什么四年级的萌萌能够主动体谅到父母的辛苦,并能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呢?其实,这完全得益于在四年级,孩子的大脑和思维的发育、发展特点。10岁左右,孩子的大脑进入一个迅猛发展期,这时的孩子已经有了理性思维的能力。再遇到问题,他们已经能够做到理智思考、换角度思考了,因此,当萌萌体会到洗衣服的辛苦时,她就能从妈妈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体谅到妈妈的辛苦。 父母
22、们可以想想看,孩子在年龄尚小的其他年龄阶段,即使妈妈主动暗示孩子“洗衣服是很辛苦的一件事情”,他们往往也不能真正体谅妈妈的辛苦;但当孩子年龄已大,他们懒惰、不体谅他人的习惯已经定型时,不管父母怎样暗示,想必都是无效的。而在理性思维刚刚出现的四年级左右,父母的这种暗示则是必须且必要的。所以说,四年级是孩子习惯的定型期,是孩子养成好习惯、改正坏习惯的关键期。 当然,这只是孩子应该具有的好习惯中最基本的一部分。在四年级,孩子的生活习惯,如勤劳、讲卫生、讲礼貌、有爱心、能够体谅他人等习惯;孩子的学习习惯,如爱思考、细心、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习惯;性格等方面体现出来的习惯,如坚强、勇敢、乐观、积极等方面
23、的习惯,都即将定型。因此,父母一定要抓住四年级这一关键期,培养孩子的好习惯,纠正孩子的坏习惯,为孩子的成功增添很重要的一个砝码。 方法三: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 关于好习惯的培养、坏习惯的纠正,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提出了一个很科学的方法:培养好习惯用加法,克服坏习惯用减法。 “培养好习惯用加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家教的例子来说明。 11岁的小洁,是个很懂事的女孩。有时,爸爸妈妈下班晚,她就会帮爸爸妈妈把简单的饭菜准备好;有时,周末爸爸妈妈没时间,她就会帮爸爸妈妈把该洗的衣服洗好每当邻居们夸奖小洁懂事时,小洁的妈妈都会与大家分享起自己的教育经验。 其实,以前的小
24、洁跟其他的孩子一样,什么事情都依靠父母。但一次偶然的机会却使她发生了改变。那天,爸爸出差了,妈妈下班回来后,故意对小洁说:“妈妈病了,你已经是大孩子了,要学着自己照顾自己了。”说完便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去休息了。 为了使妈妈快点好起来,小洁学着平常妈妈照顾自己的样子,为妈妈熬了点粥。喝完粥后,妈妈的“病”马上就好了起来,同时,妈妈还鼓励小洁:“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都会照顾妈妈了。” 后来,每天妈妈都会结小洁留一定的任务,或者洗菜、或者洗碗、或者收拾屋子、或者洗自己的衣服慢慢地,小洁不再用妈妈提醒,就会主动饭前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饭后把自己的碗筷洗掉、自己洗衣服、自己收拾房间等。 好习惯是一
25、点点培养起来的,做家长的不能企图孩子“一口吃个胖子”。利用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加法原则,让孩子慢慢来,总有一天好习惯会成为孩子的一种无形资本。 那么,“克服坏习惯用减法”又当如何讲呢?同样,我们还是用一个教育案例来说明。 一位爸爸发现儿子写作业时总是坐不住,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又找文具,不到一个小时,竟走出他学习的房间五六次。看到这种情况,这位爸爸没有急于求成,而是在孩子第二天写作业前,给孩子提了一个建议:“坐下来写作业之前,确保你文具已经准备齐全,这样你就可以少出来一次了。” 孩子听从了爸爸的建议,果真少出来了一次。 过了几天,爸爸又给孩子提建议:“写作业之前去一次厕所,这样你还可以
26、少出来一次。” 孩子听从了爸爸的建议,果真又少出来了一次。 就这样,爸爸一次次地在建议,孩子的坏习惯也一点点在减少,到最后,孩子已经能够做到集中精力做作业了。 在改正“做作业不能集中精力”这一坏毛病的过程中,孩子是轻松进行的,没有一点被迫的感觉,也没有一点不情愿的感觉。为什么这一过程进行得这样顺利呢?原因就在于这位爸爸不急于求成,能够把孩子的坏习惯分割成很多小块,一点点地帮助孩子改正坏习惯。 其实,家长利用这种减法原则,帮助孩子把坏毛病一点点改掉,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它能保护孩子脆弱的自信心。让孩子一点点改正坏毛病,孩子的进步是他自己也可以看到的,在这一过程中,他会体会到战胜自己的成就感,从而
27、对自己的信心也会大增。 方法四:纠正孩子的坏习惯,需要家长的权威和毅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样,由于习惯具有一定的“稳固性”,父母要想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必须拿出一定的权威,在征得孩子同意的基础上,给孩子制定一些“纪律”和“规则”。 在四年级孩子习惯形成的关键期,父母们可以根据孩子的性别,分角色地树立权威,有效地帮助孩子改掉坏习惯。当然,需要提醒的是,妈妈的权威一定要避免唠叨;爸爸的权威一定要避免责骂。 另外,纠正孩子的坏习惯,还需要家长有一定的毅力。美国研究发现,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也就是说,教育孩子养成一种好习惯至少要21天的时间。但是,如果孩子已经养成一种坏习惯,要纠正孩子的这
28、种坏习惯,需要花费的时间比21天要更多。这就要求父母在纠正孩子坏习惯的过程中要有毅力。 不仅如此,家长们还要拿出足够的毅力来面对孩子的耍赖、软磨硬泡以及威胁等。 最后,我用国外的一位著名教育学家讲过的一则寓言来结束这一课,希望能给父母们更多的启发。 一个人正在散步,突然,一个声音对他说:“捡一些卵石放在你的口袋里吧,明天你会又高兴又后悔的。” 这个人弯腰捡了一把卵石放进口袋。 第二天,当他将手伸进口袋时,惊奇地发现口袋里放的不是卵石,而是钻石、绿宝石和红宝石。他感到非常高兴,不一会儿,他又感到非常后悔。他高兴的是,自己拿了一些卵石;后悔的是,自己没有多拿一些。 教育也是这个道理。家长今天怎样教育孩子,明天,孩子就会成为怎样的人。习惯就像是那些卵石一样,你现在多培养孩子一些好习惯,明天的孩子就会得到钻石、绿宝石和红宝石。那时,作为家长的你,会和上面这个人一样,又是高兴,又是后悔。高兴的是,你的孩子拥有一些良好的习惯,后悔的是,你其实还可以培养孩子更多的好习惯,但是却没有那样做。所以,不管你的孩子现在是四年级,还是还不到四年级,或者已经过了四年级,为什么不从今天开始努力为孩子多捡一些卵石呢?明天,这些卵石将变成孩子一生的财富,让他幸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