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案例分析.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7162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数学案例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四年级数学案例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四年级数学案例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四年级数学案例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年级数学案例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案例分析.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年级数学案例分析倒数的认识案例分析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课标明确指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这是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因此教师应该把教学植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听了赛老师倒数的认识一课感受颇多。本节课突出了以下几方面的特色: 1.导入合理并且有特色。 片段一: 我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下了两个大字:倒数。 师:这个词谁会读? 生:do sh。 师:倒数是什么意思? . 本节课一上课就揭示课题,开

2、门见山,有利于在一节课的最佳时域直奔重点,突破难点。这样一是可节省教学时间,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去思考、去讨论。二是对本节课的旧知识学生几乎不存在什么计算上的问题。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起点和学习疑难症结,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2.师生互动全面发展是本课的一大特色。 从整节课来说,赛老师一直都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整节课赛老师都是在自己精心设计的提问下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完成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本节课授课教师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成为发现知识的成功者,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剖析倒数的意义和相关方法,并让学生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与奥秘,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

3、深层次的热爱。整节课基本上是由教师与学生对话,围绕文本互动的过程。教学的本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 3.着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本节课的第三大特色。 数学课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善于发现数学奥秘,又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敢于发现,善于发现,敢于发表自己想法,学会反思、调控、修正自己的观点等优良品质。 赛老师的这节课教学效果甚佳,表现在学生学得主动,思维活跃,甚至于有些学生不愿意下课,还要讨论下去。究其原因,主要是摆正了教与学的关系,千方百计让学生主动地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这堂课里还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艺术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在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方面自然亲切,在落实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方面为我

4、们作了示范。 总体来说,过仔细阅读赛老师的这节案例,给我的思想上了极大的冲击,并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洗礼。素质教育不但要扎扎实实的搞下去,而且要有特色、有创新的往下进行。 倒数的认识案例分析 数学源于生活,数学植根于生活。教师应该把教学植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材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有价值、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听了老师倒数的认识一课感受颇多。本节课突出了以下几方面的特色: 一、 设计科学、合理的、富于思考性的问题,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本节课中,教师在关键处提出一些内容恰当,难易适度、并富于思考

5、性的问题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了分层递进,逐步深入的设计方案。 二、 教师利用问题,将学生思路引向既定方向,由教学内容的灌输者转变成为了启发者。 在本节课中,教师不是把教学内容按部就班地搬进课堂,不管学生乐意听还是不乐意听,听得懂还是听不懂,独霸讲台,一讲到底,搞“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模式,而是“搭桥铺路”激活学生思维。比如: 师:什么关系?请举例说明 师:你这么肯定,为什么? 师:大家怎么看这个问题? 师:怎样求分数的倒数? 等等问题,或启发学生思考,或提问、设问,或引导学生讨论、互问等,千方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他们发挥自己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真正将学生

6、视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中自主学习,学习过程让学生参与,内容让学生总结,方法让学生归纳。引导学生动脑思考,边学习边训练,促使他们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过程来。确实体现了启发式教学。 三、 有效地组织学生展开合作、探究、讨论,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精神。 在此案例中,我们能看到几处学生通过讨论获得结论的场景。比如: 生1:0的倒数是谁?是0么? 生2:不是,0乘以任何数都是0,不可能得1。所以0没有倒数。 生3:如果把0看成是 ,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就成了 ,但是0不能作分母 以上这些片断,使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在教师成功的组织下,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场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合作学习,最终获取了知识。 总体来说,过仔细阅读赛老师的这节案例,给我的思想上了极大的冲击,并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洗礼。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探索,真正实现课堂的高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