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形评课稿.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7299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边形评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四边形评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四边形评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四边形评课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四边形评课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四边形评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边形评课稿.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四边形评课稿认识四边形评课稿 “四边形”这节课是在前面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认识了正方形和长方形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让学生感受不同形状的四边形,并掌握其特征。使学生能轻松地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的: (转载于:四边形评课稿) 一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在课的开始,我从参观小学的校园入手,让学生带着新奇的目光去仔细观察主题图,学生们兴趣很高,纷纷举手告诉大家自己的发现,特别是找图形时,孩子们的兴趣更加高涨,都想说出自己的与众不同的新发现,有的图形学过,而有的还没有学过,学生对这些新的图形充满了求知的欲望,这时,老师抓好这个时机,引入新课。 二 设计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主

2、动参与。 小学生具有好奇,好动的特点,而数学知识本身又是枯燥,抽象的,要使掌握数学知识,就必须符合儿童的自身的特点。在这节课中,我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涂一涂,说一说,分一分,拼一拼等多种活动中斩获新知,使学生整节课都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而且还使学生养成了善于思考,乐于动脑的好习惯。 三 设计开放性的活动,创造广阔的思维空间。 学生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是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学生通过把四边形分类的活动,进 一步感受到了四边形的细微差别之处,有的学生按照已经学过的标准分,有的学生按照是不是直角分,有的学生按照直角的多少分,有

3、的学生按照对边是不是相等分,有的按照边相等的多少分?这种种分法,正是学生活跃思维的体现。篇二:四边形的认识评课稿 四边形的认识评课稿 作为一名仅拥有两年多教学经验的年轻数学教师,听完李xx老师执教四边形的认识一课,受益良多。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李老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通过分一分、描一描、观察探究、动手搭建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经历数学活动中认识了四边形,研究、思考、归纳、概括出四边形的概念及特征,获得了新知的同时,更培养了学生积极参与、团结合作、主动探索的精神,知识和能力得到同步发展,这是一堂充满生命活动力的课堂,

4、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从中我获得了一些鲜活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具体概括有以下几点: 1、 语言简练,思路清晰,节奏紧凑高效 整节课,李老师教学思路清晰,语言精炼,从直接揭示课题、到找出四边形,描四边形、到给四边形分类,到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到最后的巩固练习和小结。整堂课,教学设计都很好,一环紧扣一环,教学节奏紧凑高效。在教具设计上,有一个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老师用kt板做底板,学生在上面对四边形进行分类,这样展示汇报时,学生只需要把kt板拿上讲台即可,不需要对纸片进行重新分类,并且底板的色彩和四边形纸片的颜色形成对比,避免了展台背景不突出的缺点,有效解决了动手实践活动展示的

5、难题,充分体现了高校课堂的理念。 2、重视操作探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让学生在探究中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远比让学生直接但却被动地获取现成知识结论要更加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学生的观察、猜想、探索和创新等其他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开发和锻炼。“纸上得来终觉浅。”以听、记忆背诵接受而来的知识,理解较肤浅也易遗忘。而在体验中自身感悟的东西理解深刻、印象久远。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不可能靠讲授、听而得来的,“能力”要在有效的活动中、探究中、应用中、实践中锻炼而成。对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研究,李老师本着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方法,让学生依据探究内容自己有序探究,自己描一描四边形的边、动手摆一摆、

6、分一分,想一想,从而得出四边形的特征,学生自然也得到了有效地学习。 教师能创造机会,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把学生推到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丰富感性认识,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在描边环节,看似普通简单,其实是让学生经历操作实践,深刻认识到四边形的边和角的特点。整个教学过程层次分明,通过分、描、看、摆,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不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是把操作、理解概念、 表述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看自己剪拼的图来说数理,降低了数理表述的难度。通过操作,让学生既学得高兴又充分理解知识,形象直观地获取四边形的特征与概念,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很自

7、然地将“学数学”转化成了“做数学”。 同时,小组合作分工明确,人人参与,经历实践操作后,分组汇报呈现结果,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创造性地挖掘教材里的素材,让学生也能“提出问题”。 我们的学生大多数只会被动地听而不能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李老师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思考问题,勇敢地发表见解,大胆推理,勤于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发散性提问:“根据你描边的过程,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经过思考后,提出了种种想法“为什么有的角的是直角,有的角是钝角呢?”“四边形的边有的长,有的短,有的正,有的斜。”这类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而是要学生产生尽可能多、

8、尽可能新、尽可能前所未有的独创的想法。这类问题激发的正是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在这种问题的推动下,学生必然展开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活动,以求得到多种答案。 4. 拓展延伸,发展学生思维 最后让学生动手搭一搭喜欢的四边形,要求思考:1、搭一个四边形需要几根小棒?2、任选四根小棒,可以搭一个四边形吗? 根据学生搭建的结果,李老师单独拎出长方形提问:“长方形选小棒有什么要求”学生通过操作思考,抽象出长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紧接着又提问“这个四边形也是两根长,两根短,问什么拼出来的不一样?”学生回答:“倾斜角度发生了变化。“”长方形还可以变吗?”“再可以变吗?”“说明长方形具有什么性质?”不稳定性。

9、“长方形真是一个调皮的四边形啊。”教师提问环环相扣,步步紧逼,让学生的思维层层叠起,步步深入,螺旋上升,不但体现了思维发展的走向-由具体到抽象,而且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探索水平。 总的来说,本节课,设计紧凑高效,注重课堂生成与引导。不管是课堂组织管理,教学语言表达,还是教学设计与学生引导,对我来说都是学习的榜样。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提两点商榷的意见: 1、 教师的教态还需进一步加强。不是说朱教师教态不好,而是我觉得与学生的亲和力还不够,情感可再真挚一些,语态可再亲切、细腻一点儿。 2、四边形的概念:只简单的描述为:有4条直的边就是四边形。我觉得不太准确,是不是描述为:由4条直的边围成的平面图形是四

10、边形。比较好一些。 评说的不一定正确,只是个人的浅见,不当之处,还望教者李老师谅解,同时也真诚的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篇三:四边形的认识评课稿 四边形的认识评课稿 张一统 在这堂课里可以看出蔡老师的用心,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一、蔡老师在真正读懂教材、读懂学生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四边形的认识”这节课是在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空间图形、认识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知识后,这是对已学平面图形中的四边形及一些特征及概念的归类整理。本课为后面平行四边形的认识及周长的计算起到一定的铺垫作用。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的角度看,有助于学生对平面图形观察比较与抽象概括这方面能力的培养。 蔡

11、老师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由于学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四边形。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接触到一些表面有四边形的物体。因此向学生提供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图片,让学生在图中分别找出四边形,感知四边形的特征。这样安排,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有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四边形的表象。蔡老师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四边形的特征。在初步感知了四边形的基础上,安排涂一涂四边形的活动,让学生把已经建立的四边形的表象以物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再一次丰富学生的感知。从而形成对四边形的正确认识。蔡老师通过图形分类,引导学生用按不同的标准对四边形进行分类,使他们感受图形之间

12、的联系与区别。 二、蔡老师准确把握学生起点,采用“先学后教” 蔡老师非常清楚学生对四边形是有一定的认识的,并不是一张白纸。所以在课一开始就直接揭题,提供自学材料让学生自学找四边形,在自学的过程中带着“你选出来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边的特点_ , 角的特点 ”问题去思考,目标指向非常明确,使“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好的体现。在第一环节师生交流完四边形的特点后,紧接着通过4个图形的判断练习,进一步补充完善其特点。 三、关注生活,恰好好处运用“主题图” 学生在了解了四边形的特点后,找找生活中的四边形及出示自己收集的四边形,在“主题图”找一找四边形,来感受数学源于生活,无处不在。在这个环节上,蔡老师

13、非常注重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适时的引导,从而引领学生走进生活中的四边形。在长方形、正方形舍得花时间放手让学生去操作探究,而且给学生一个活动要求,为今后的学习活动打下基础。反馈时,充分发挥活动单的价值和作用。 整节课下来,蔡老师的这节课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得灵活恰当。篇四:平行四边形评课稿 评课记录 平行四边形判定 (2008-04-30 09:51:42) 转载 标签: 分类: 评课记录 杂谈 评课记录 时间:08.4.28 任课教师:马露雯 评课人: 孙秀梅 课题: 平行四边形判定 1.经历平行四边形判别条件的探索过程,在有关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情

14、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使学生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2. 在设问的设置上作了如下考虑:在学生们摆出他们所认为的平行四边形的图形后,问:“能否通过实际操作来验证你的拼接是正确的?”目的是想培养他们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设计的一种思想方法,然后问:“你能用说理的方法来说明你的拼接是正确的吗?”最后问:“通过以上活动你得到了什么结论?”让学生通过设计方案动手操作实际验证理论论证概括总结这几个步骤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3. 教科书创设了:“钉制平行四边形框架”这一情境,便于学生发现和探究平行四边形的常用判别条件如有条件,教学中可以要求学生自我操作或教师演示对

15、于这里的说理,学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既可以是利用三角形全等的推理方法,也可以是度量、判断的方法 4创设操作活动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又一判别条件,当然他需要借助度量、简单说理等方式加以验证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分组活动,自己发现结论并交流各自的理由 5设计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其中的活动,运用观察、操作、猜想、作图等手段,在借助图形直观进行合情推理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建立对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的理解 6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活跃性,出现了很多的闪光点,对我的启发也很大,真可谓教学相长.教师应积极转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在教学中应把握教材的精神,在设计、安排和组织

16、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有意识地体现探索的内容和方法,避免教学内容的过分抽象和形式化,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去理解和把握,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会数学推理的意义,让学生在做中学,逐步形成创新意识篇五:平行四边形的评课稿 平行四边形的认识评课稿 听了卓老师的这堂课,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卓老师的教态非常沉着稳重,语言表述不急不缓,井然有序,颇有老教师的风范。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较多,在以往的听课中,总是感觉赶赶赶,但卓老师的课却给人游刃有余的感觉,就本节课有以下几点感触。 1、教学设计以及课堂教学总是习惯正向思维,总是带着学生一步一步,基本或是很少出错的情况下,比较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17、感觉课堂上比较平稳,很少有波澜,很少有冲突,很少有争论。 2、能合理的把错误资源的利用;练习画高的方法时候,利用错误的画法,很好的学习了画高。 3、课堂反馈形式多样,这节课卓老师采用了小组交流,全班合作,学生板演,学生讲解、补充,教师评价等多种反馈形式。 4、教学环节中,卓老师先让孩子根据先学单有目的的进行了预习,为本节新课做了良好的铺垫。根据课前收集的学生画的平行四边形,一个梯形,一个平行四边形,问“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吗?而导入本节课的教学。在充分利用先学单、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紧紧围绕重点平行四边形的几个特征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特点。并且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这一环节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为本节新课做了良好的铺垫。 5、数学语言的规范性、严谨性。提问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简洁。 6、教学评价能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大多数时候都能及时的给与评价。 不过,这是我个人的愚见。 总的来说,卓老师的这堂课很不错,教学流程自然,教学结构完整,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谓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有机结合,具有课堂教学实效,我听后感触多多,得益很多,谢谢卓老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