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汉两族关系.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7307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汉两族关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回汉两族关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回汉两族关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回汉两族关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汉两族关系.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回汉两族关系回汉两族关系,是我国民族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回汉两族在社会生产、生活中不可回避的客观现实,是在民族和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的严肃问题。尤其在进入新的世纪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大力加强回汉两族关系,对进一步促进中华各民族团结奋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回族与汉族,是两个相伴生存千余年的民族。回汉两族在长期相处中,由于文化、习俗的相互影响、婚姻关系的相互吸收,以及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等多种因素的揉合,从总体上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族体结构和荣辱与共的心理素质。所以在历史上回汉民族不仅在生产、生活中有着相互帮助的良好传统,而且无论是抵御外寇还是国内革命,总是站在一

2、起,并肩战斗。然而,这种回汉人民共同创造历史的事实并不意味着不同民族的政治地位平等。在旧社会不平等的民族政策下,各种歧视、侮辱、甚至残害回族人民的事件和回汉民族争端常有发生。 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在政治上取得与汉族平等的地位,公民的宗教信仰获得自由,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保护。各族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实现了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奠定了各民族大团结、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坚实政治基础。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间的亲和力在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凝聚力正在进一步提高。 在进入新世纪的今天,随着国家对民族地区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市场

3、经济建立的步伐加快,增强了各民族间的联络和交往,交往形式日益增多,交往空间日益扩大,这对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活的各方面将有较大的影响,而且层次会越来越深、范围愈来愈广,从而对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有很大的影响。 一、当前回汉民族关系的特点 一、民族关系中交往的密切性。 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通婚、居住等原因,族际交往会更加频繁,在密切交往中会加强民族团结和地区稳定,同时有利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和塑造都市新文化。 二、民族关系内容的复杂性。 在市场经济加速发展和城市化逐渐加快的进程中,民族间发生的关系除物质交往外,还会有意识形态的交往,而且交往媒介向科技、快捷方向发展,当然深层次的宗教信仰也会影响民

4、族关系。 三、民族关系的文化差异性。 民族间的趋同点增加较快,相互的交往更加密切,虽然人口的增长会随民族地区的经济同步增长,但是文化的差异性也会存在,正是这些文化差异性才会导致局部范围内的民族误解和矛盾,还会产生新的民族问题,甚至会引起民族冲突。 四、民族关系存在的长期性。 民族的存在将是长期的,在现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物质基础和精神文明建设还处在较低的发展水平,回汉民族的发展程度不可能在同一个发展水平上进行,更何况民族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回汉民族关系是否融洽,直接影响着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执行及民族团结、地区的稳定、国家的太平,因此族际交往中的民族关系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二、影响回汉民族关系的因素 回汉两族关系,是一个涉及广泛的复杂问题。就以往情况分析,影响回汉两族关系的主要因素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回汉两族的政治地位尽管在宪法规定和*行为中早已取得平等,但事实上的不平等尚未根除。这不仅表现在经济生活方面还存在着差距,而且在一些汉族干部、群众思想中仍然残留着“回族文化低、素质差、麻烦多”等偏见。特别在提干、招工、招生、招兵等方面,表露尤为突出,为此而诱发的上访事件屡见不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