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堂建设单位验收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75403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9.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医堂建设单位验收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医堂建设单位验收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医堂建设单位验收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国医堂建设单位验收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国医堂建设单位验收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医堂建设单位验收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医堂建设单位验收工作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医堂建设单位验收工作报告国医堂建设单位验收工作报告 XXXX年xx月xx日xx月xx日,xx市卫生局组织中医专家人员,对我市 “xx年度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建设单位”进行了检查验收,验收组严格按照xx市国医堂建设评审标准与评分细则进行打分,先后对xxx、xxx、xxx、xxx等xx处国医堂建设单位进行了检查验收。 专家组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现场考核等多种形式,对国医堂建设在基本布局、科室设置与功能、队伍建设、中医药方法的运用、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中药房建设、中药管理、中药文化等八个方面,按照标准进行了检查。重点查看了人员配备、器械设备购置、中药饮片的使用等情况。现将检查情况汇

2、报如下: 一、整体情况 各建设单位均能严格按照xx市基层医疗机构国医堂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进行创建,各县区、各单位领导充分重视、目标责任明确,精心组织,扎实稳步推进,基本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基本布局 均能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深入开展了国医堂创建工作。中医诊疗服务区域集中,中医药服务设施齐备,外观装修装饰中医药文化元素体现充分,中医药文化氛围浓厚。诊区外悬挂国医堂标志牌匾;诊区内的诊桌、诊凳、器械柜和屏风能体现中式风格及中医元素。能利用电视等媒体宣传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科室设置与功能 科室面积均不小于80,各诊室悬挂仿古科室标识牌及医师公示牌,内容包括科室名称、医师姓名、照片、职称、特长、出诊时间

3、等。诊室装修和装饰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内涵。诊室内配备的诊桌、诊椅、诊床、屏风、器械柜、药柜等多为中式实木家具。配备的中医诊疗设备均多于5种。 队伍建设 均配备至少1名中医执业医师和1名中医助理执业医师。在岗人员具有中医执业医师资格,无违法违纪现象。 中医药方法的运用 能够 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拔罐、中药熏蒸等优质、安全、经济的中医药方法治疗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门诊人次、中医处方(包含中药饮片、中成药和非药物处方)比例较高。基本能够将中医药纳入社区康复体系,应用中医药康复手段,结合现代理疗方法,对中风后遗症、肢残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基本能够运用针灸、刮痧、拔罐、敷贴、推拿、熏洗、耳压等临床常

4、用的中医药适宜技术。 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 能够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和中医药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处方大于5种。能够运用中医药知识和方法,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参与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开展不少于3种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 中药房建设 大部分能够严格中药饮片、中成药的使用管理,严格执行中医药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等中医药相关标准规范。中药房配备了专用中药饮片柜,结构合理规范、外观简洁,具有防虫蛀、防腐蚀、防潮湿等功能。 中药管理 中药饮片种类部分达标。煎药室面积基本达标。 中药文化 中药房基本能够突出中药元素,体现中药文化 检查中发现的特色、亮点: 比较突出的象xxx县xx镇卫生院、xx镇卫生院;

5、xx县xx、xxx卫生院,其 “国医堂”建筑面积中心大于100平方米,较好的满足建设要求;中医诊疗区域集中设置,形成相对独立的中医药综合服务区,中医药文化氛围浓郁。XXX县XXX卫生院、XXX卫生院积极返聘其他医疗机构退休中医药人员到“国医堂”坐诊,XXX镇卫生院聘请一位三代家传中医XXX科医生坐诊,提高了中医药使用率;XXX卫生院返聘一位来自其他医疗机构退休中医药人员坐诊,开展XXX技术,提高了中医适宜技术的使用;XXX镇卫生院拥有中医专业人员XXX名,其XXX科建设已初具规模,应用中医药结合现代康复理疗方法,对中风后遗症、脑瘫、术后恢复等疾病进行康复治疗,经济效益比较可观。XXX、XXX设

6、有x个以上中医诊室或设立中医特色康复治疗室;中药饮片不少于XXX种,中医门诊人次和中医处方比例较高;中医诊疗设备配备较为丰富,能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开展针灸、推拿、拔罐、敷贴、穴位注射等中医药治疗,使患者享受到便捷、高效的中医药服务。 二、存在问题 个别县区、个别单位存在领导重视不够,创建标准不高,中医人才匮乏等问题。 基本布局 部分国医堂诊区内的装修、装饰中医元素体现不够充分。 队伍建设 大部分单位中医人才匮乏,中医类别医师占医院医师总数低于20。对各级各类中医培训未予重视。中医人员参加省级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率及参加市、县级中医药知识及适宜技术培训率均不达标。 中医药方法的运用 中医门诊人次占

7、门诊总人次比例及中医处方数占处方总数比例较少,大部分未达标。 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 在参与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未能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中药房建设 中药房、煎药室相关规章制度,未能在明显位置张贴。 中药饮片柜结构欠规范,防虫蛀、防腐蚀、防潮湿等措施不得力。 中药管理 1.中药饮片配置数量普遍偏少,个别无中药饮片。 2.煎药室布局不合理,条件相对较差甚或无煎药室。 3.中药人员参加省、市级专业培训率偏低。 中药文化 中药房体现中药文化不充分。 三、意见与建议 诊区内的装饰继续改造,进一步显现代中医理念的元素。 加强中医类别医师引进、培养和培训。特别是中医人员参加省级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训及参

8、加市、县级中医药知识及适宜技术培训。 鼓励医务人员加强中医药方法的运用,提升中医门诊人次及中医处方数。 积极将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特别是传染病的预防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加大中药房建设力度,建立、健全中药房、煎药室相关规章制度,并在明显位置张贴。改造原有中药饮片柜或引进全新的结构规范合理的中药饮片柜,加强防虫蛀、防腐蚀、防潮湿等措施。 加强中药管理,购进满足需要的中药饮片,改造或新建煎药室,适时增加煎药室面积,合理调整布局,满足群众需求。出台相关政策,积极鼓励中药人员参加省、市级专业培训。 继续加强中药文化建设。 各建设单位要在原有工作基础上,不断引进和培养中医药人才,积极返聘大型医疗机构退休中医药人员、民间名老中医到“国医堂”坐诊,充实国医堂人才队伍,加强软硬件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努力实现中医药“服务更可及、能力有提高、群众得实惠”的目标,真正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和优势,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促进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