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概.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77397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7.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国际贸易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国际贸易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概.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际贸易概 阶段练习二 一、 名词解释 1、生产要素比例 2、劳动密集型产品 3、三要素论 4、列昂剔夫反论 5、要素密集度逆转 6、人力资本 7、产品生命周期 8、产业内贸易 9、异质产品 10、技术差异产品 11、垂直差异产品 12、产业竞争力 二、 判断题 1、H-O模型是古典国际分工理论的开端。 2、俄林认为,劳动生产率完全相同的两国不会发生分工和贸易。 3、H-O 模型理论最终把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推演为劳动生产率差异。 4、列昂剔夫反论显示美国是以资本密集型生产专业化参与国际分工的。 5、中国生产的小麦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 6、要素禀赋理论解释了一国在较短时期内改变国际分工地位的原因

2、。 7、需求偏好是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原因之一。 8、波特认为,一国的先发比较优势主要取决于资源禀赋。 9、科学技术进步强化着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优势。 10、李斯特是贸易保护论的创始者。 三、 填空题 1、李嘉图认为,是发生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的基础。 2、H-O模型理论认为,两国即便在相同、一样、具有相同的、产量只是的因变量的条件下,也会发生分工和贸易。 3、H-O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结果会使国际间要素报酬的,出现趋势。 4、人力资本说认为,工人的高度熟练技术源于。 5、发展研发型产业的先决条件为、和;而则是研发型产业发展的基础。 6、需求偏好相似论认为,国际贸易是的延伸。 7、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对

3、的补充。 8、波特的竞争优势包含一国的比较优势和比较优势。 9、只有当优势转化为优势,才真正形成产业竞争力。 10、和正在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 四、 简答题 1、简述H-O模型的理论假设条件。 2、简述H-O模型阐述国际贸易现象的逻辑顺序。 3、简述列昂剔夫反论的内容。 4、自然资源稀缺说是如何解释列昂剔夫反论的? 5、简述技术差距贸易理论。 6、简述规模经济所产生的贸易利益。 7、简述世界服务贸易快速增长的原因。 8、简述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的差异。 五、 论述题 1、试述H-O模型理论的内容。 2、运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阐述国际分工的变化。 3、试论述科学技术进步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格局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