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重点 简答题.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7750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0.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际贸易重点 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国际贸易重点 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国际贸易重点 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国际贸易重点 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国际贸易重点 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际贸易重点 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重点 简答题.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国际贸易重点 简答题练习一 4.如果各种新产品都经过产品生命周期,发达国家是否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为什么? 因为在新生期,产品为智能型,拥有丰富的物质和人力资本的发达国家具有比较优势;在成熟期,由于生产技术扩散到国外,外国生产者模仿生产新产品且不断增加,竞争加剧,产品变成资本密集型;在销售下降期,国外生产者利用规模经济大批量生产使其成本低于创新国,使创新国失去竞争优势,出口下降,品牌竞争让位于价格竞争;在让与期低工资的非熟练劳动成为比较优势的重要条件,创新国因完全丧失比较优势而变为净进口国,产品生命周期在创新国结束。但此时,创新国又利用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丰富的优势进行再创新,开发其他新产品。

2、1.开展国际贸易有何重要性? 实现了商品和要素的国际互通有无。 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 带来规模经济效益。 有助于一国经济增长。 增进全球福利 2.论述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联系与区别? 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都是指世界各国之间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它是在不同国家的分工国际分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反映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但是它们也有明显的区别,前者是着眼于某个国家,即一个国家同其他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后者是着眼于世界范围,即世界上所有国家之间的商品交换。 如果从一个国家的角度可称为对外贸易/海外贸易/进出口贸易,从国际范围来看,可称为国际贸易。 一、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相同点 1.都是商品和服

3、务的交换2.交易过程大同小异3.经营的目的都是取得利润或者经济效益 二、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差异 对外贸易难度大:语言、法律及风俗习惯、贸易政策与措施、市场调查、交易争端解决 对外贸易比国内贸易复杂:货币和度量衡差别、商业习惯、海关制度及其他贸易法规、国际汇兑、货物的运输与保险 国际贸易风险大:信用风险、商业风险、汇兑风险、运输风险、价格风险、政治风险 3.直接贸易和间接贸易、转口贸易和过境贸易、间接贸易和过境贸易的区别在哪里? 直接贸易是指贸易商品由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之间不通过第三方直接进行的贸易活动。 间接贸易是指通过第三方或其他中间环节,把商品从生产国运销到消费国的贸易活动。它是直接贸易

4、的对称。 区别在于:有无第三方参与。 转口贸易也称中转贸易,是指一国进口某种商品不是以消费为目的,而是将它作为商品再向别国出口的贸易活动。属于复出口,是过境贸易的一部分。 过境贸易又称通过贸易,是指贸易货物通过一国国境,不经加工地运往另一国的贸易活动。 区别在于:前者有第三国商人参与商品的交易过程,而不论货物是否经由第三国运送,后者则无第三人的参与;转口贸易以营利为目的,通常有一个正常的商业加价,而过境贸易值收取少量手续费。 转口贸易与间接贸易区别在于: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的贸易对生产国与消费国而言是间接贸易,对第三国而言则是转口贸易。 4.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

5、系有什么不同? 划分进出口的标准不同,国际贸易可分为总贸易和专门贸易。 以国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国际贸易称为总贸易。 我国 以关境为标准划分进出口而统计的国际贸易称为专门贸易。 5.说明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异同? 一、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相同点: 都是商品和服务的交换;交易过程大同小异;经营的目的都是取得利润或经济效益;都受价值规律的影响和制约 二、对外贸易与国内贸易的不同点 对外贸易困难比国内贸易多 1、语言不同:在国际贸易中,各国如果使用同一种语言,则不会有语言障碍。但实际上,各国语言差别很大。为使交易顺利进行,必须采用一种共同的语言。当今国际贸易中最通行的商业语言是英语。但英语不是

6、通行无阻的,在有些地区使用并不普遍。因此,从事国际贸易的人除通晓英语外,还要掌握一些地区的语言。 2、法律、风俗习惯不同:各贸易国家的商业法律、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并不完全一致,有的差别很大,这些都给国际贸易的顺利进行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3、贸易障碍多于国内贸易:为了争夺市场,保护本国工业和市场,各国往往采取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这些给对外贸易造成了许多障碍。 4、市场调查困难:进行对外贸易,开拓国外市场,出口厂商必须随时掌握市场动态,了解贸易对象的资信状况。收集和分析这些资料不如国内贸易来得容易。 5、交易接洽困难多:因缺乏国际贸易共同法规,一旦出现贸易纠纷,不易顺利解决

7、。 对外贸易比国内贸易复杂 1、各国的货币与度量衡差别很大:在国际贸易中,应采用何种货币计价?两种货币如何兑换?各国度量衡不一致时如何换算?凡此种种,对外贸易都比国内贸易复杂。 2、商业习惯复杂: 各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商业习惯不同,怎样进行沟通?国际贸易中的规约于条例解释是否一致?这些方面对外贸易也比国内贸易复杂,稍有不慎,便会影响贸易的进行。 3、海关制度及其他贸易法规不同:各国都设有海关,对于货物进出口都有许多规定。货物出口,不但要在输出国输出口履行报关手续,而且出口货物的种类、品质、规格、包装和商标也要符合输入国家的各种规定。 4、国际汇兑复杂: 国际贸易货款的清偿多以 *支付,而汇价依各

8、国采取的汇率制度、 *管理制度而定,使国际汇兑相当复杂。 5、货物的运输与保险: 国际贸易运输,一要考虑运输工具,二要考虑运输合同的条款、运费、承运人与托运人的责任,还要办理装卸、提货手续。为避免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中损失,还要对运输货物加以保险。 对外贸易风险大 1、信用风险:在国际贸易中,自买卖双方接洽开始,要经过报价、还价、确认、订约,直到履约等环节。在此期间,买卖双方的财务经营可能发生变化,有时危及履约,出现信用风险。 2、商业风险:在国际贸易中,因货样不符、交货期晚、单证不符等,进口商往往拒收货物,从而给出口商带来商业风险。 3、汇兑风险:在国际贸易中,交易双方必有一方要以外币计价。如果

9、 *汇率不断变化,信息不灵,就会出现汇兑风险。 4、运输风险:国际贸易货物运输里程一般超过国内贸易,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的风险也随之增多。 5、价格风险:贸易双方签约后,货价可能上涨或下跌,给买卖双方带来风险。对外贸易多是大宗交易,故价格风险大。 6、政治风险:一些国家因政治变动,贸易政策法令不断修改,常常使经营贸易的厂商承担很多政治变动带来的风险。 因此,从事对外贸易活动,必须具备一系列条件:远大的眼光;良好的商业信誉;各种专业理论与知识;灵通的商业情报;雄厚的资金和完备的组织机构。 6.什么是贸易差额?贸易差额的作用体现在什么地方? 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称贸易差额。衡量某

10、国对外贸易基本状况 7.什么是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如何正确看待一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的集中与分散? 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指各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的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比重来表示。P9 8.什么是国际贸易条件,它有何意义? 国际贸易条件或叫国际交换比价,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1单位商品可以交换多少单位外国进口商品的比例。 经济意义:表示一定时期内一国得自对外贸易的好处的变化状况,用于衡量该时期该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变化。 9.专门贸易与总贸易有何不同? 总贸易包括所有进出入该国的商品,反映一国哎国际贸

11、易商品流通中所处的地位; 专门贸易只包括那些进口用于该国生产和消费的商品和出口该国生产制造的商品,反映一国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国际贸易中说起的作用。 练习二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四、名词解释 孤立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以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生产供给,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需求,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即为一国无贸易情况下的生产和消费的均衡点 显示性比较优势 系数是指一个国家某种商品的出口值占该国所有出口商品总值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的出口值占世界所有商品出口总值的份额的比例。 贸易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使两国贸易处于均衡状态的这一共同的商品相对价格 不完全分工:是指生产要

12、素在部门之间的转移引起各部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使国际分工不完全专业化的理论。生产要素在部门间的转移所发生的要素生产率降低的情况,使国际分工不能实现专业化。 分工所得:两国在按照国际贸易的基础上从事国际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所获得的好处。 贸易所得:两国仅仅参与国际交换而不进行国际分工时所获得的利益。 工业退化:自由贸易政策对发展中国家是一副毒药。 五、简答题 1.一国的需求偏好理论是如何提出的?为什么提出该理论? 一国的需求偏好又决定于该国的平均收入水平 提出该理论的意义: 1.需求相似理论表明,收入水平相近的国家之间存在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2.需求相似理论对于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迅速发展的发达国家

13、之间的产业内贸易具有特别的意义。 2.为什么凹向原点的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两种商品的生产是成本递增的?生产可能性曲线的斜率代表什么? 因为:每增加相同产量的X产品,必须减少的Y产品数量为不断增加,X产品的边际机会成本是递增的,Y产品亦然。 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点的斜率:表示每增加一单位A商品产出必须放弃的另一种B商品的产出量即为A商品的机会成本,也叫A商品生产的边际转换率。 3.机会成本递增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不同国家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有所不同? 原因是:资源有限及要素间的不完全替代性 1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即随着某种产品产量的增加,增加的单位产品对人的主观满足程度逐渐减少2 随着该种产品的产量的增加

14、,由于经济资源是有限的,一般情况下,必须减少其他产品的产量,造成其他产品变得相对稀缺,价格提高,这也就意味着放弃生产相同数量的其他产品,要放弃更多的收益. 因为两国的要素、资源禀赋不同;技术条件不同。 4.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什么含义?它有什么特征?其斜率表示什么?为什么? 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给予整个社会相同满足水平的两种商品消费的不同组合。 特征:无差异曲线是不相交的,更高的无差异曲线表示更高的满足程度。 斜率表示消费者意愿的交换比例,等于两种商品边际效用之比率,称为边际替代率。 因为人们对物品的消费存在边际效用递减的现象,即随着消费物品数量的增加,消费该物品给人带来的满足度逐渐减少。因此社会

15、无差异曲线形状为凸向原点。 5.贸易理论中使用社会无差异曲线会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6.孤立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表示什么?在不同的国家这个相对价格是如何确定的?它又是如何决定一国的比较优势的? 若以生产可能性曲线表示生产供给,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需求,生产可能性曲线与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即为一国无贸易情况下的生产和消费的均衡点。表示该国最大的生产数量,以及该国最大的消费水平。 在没有与外界进行交易的情况下,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的切点,即为该国生产和消费的均衡点。同一种商品在两国的相对价格不同,是因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和社会无差异曲线在形状和位置上均不相同。 从各国

16、孤立均衡状态下商品的相对均衡价格,可以确定各国的比较优势商品和出口产业。一国在相对价格低于别国的产品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因而其实出口产品。反之则为进口产品。 7.为什么国际分工只进行至某商品在两国的相对价格相等的水平?贸易均衡的相对商品价格又是如何确定的? 因为两国面临的是边际机会成本递增,则两国在专业生产比较优势产品的同时,生产的机会成本也在不断递增,则两国的生产专业化将会持续到两国商品相对价格相等时为止。 是通过试错法确定的。也就是说,不同的相对价格都被尝试过,直到找到使两国贸易处于均衡状态的这一共同的商品相对价格被称为贸易均衡的商品相对价格。有一套严格的理论方法能确定贸易中的均衡相对价格

17、,这要用到每个国家每种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 8.为什么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会出现不完全分工?固定成本和递增成本条件下得出的结论一样吗?如果不一样,有何区别? 在机会成本递增条件下出现不完全分工的原因为:当一国专门生产X时,他生产X的机会成本也不断提高。同样地,随着国生产Y的产量的增加,它生产Y的机会成本也不断提高,这样随着每一个国家专门生产该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的同时,两国的相对商品价格就会互相接近,直到该价格在两个国家中相等。在相等的均衡点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继续扩大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的生产,这通常发生在任何一个国家在生产上达到完全分工之前。 固定成本下会实现完全的专业化分工, 而

18、递增成本下未能达到完全的专业化分工。 9.两国仅仅由于需求偏好不同就可以进行分工和互利贸易吗?这和通常的情况有什么区别? 只要两国间存在不同的需求和偏好,互利贸易就会发生。 10.两国仅仅由于要素禀赋不同和/生产技术不同就可以进行生产分工和互利贸易吗?为什么? 是,因为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要素禀赋差异,两国的要素富裕度不同,要素的相对价格必然不同,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也必然不同,从而形成了贸易基础。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只要各国存在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 而(相对)技术水平不同 劳

19、动生产率不同 生产成本不同商品相对价格不同国际贸易 练习三(新国际贸易理论) 1.试述规模报酬递增说的内容。为什么规模报酬递增会成为国际贸易的基础? 指产出水平增长比例高于要素投入增长比例的生产状况。 在存在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以规模报酬递增为基础的分工和贸易会通过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使产业达到更大的国际规模而获利,而参加分工和贸易的双方均获其利。 2.什么是外部经济?外部经济对国际贸易模式有何影响? 外部经济依赖于产业中厂商数量的扩大而不是单个厂商规模的扩大,也就是说外部经济来源于行业内厂商数量的增加所引起的整个产业规模的扩大,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平均成本。 其贸易模式是或然确定的,“先行者”

20、的优势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转化为成本上的优势,从而限制了“后来者”的进入。 3.试述技术差距论的内容。 又称创新和模仿论,基本观点: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技术差距是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基础。随着技术差距消失,贸易也将消失。 技术创新国出口技术领先产品;当一国创新的技术为外国模仿时,外国即可自行生产而减少进口,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技术最终将被技术模仿国掌握,使技术差距消失,贸易停止。 技术差距产生到技术差距引起的国际贸易的终止之间的时间间隔,成为模仿滞后时期,全期又分为反应滞后时期和掌握滞后两个阶段,反应滞后阶段初期为需求滞后。 技术差距论从技术创新出发,论述了产品贸易优势在创新国和追随国之间的动态转移。

21、 5.试述偏好相似理论的要旨。 两国之间贸易关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定的;收入水平越相近的两个国家之间需求结构越相似,则它们进行贸易的可能性越大,产业内贸易的可能性越大。 6.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的基础是什么?据此分析当代国际贸易的格局。 产业间贸易的理论基础为H-O理论,这一理论很好地解释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垂直型贸易的成因。产业内贸易则基于产品差别与规模经济效应,对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型贸易有很大帮助。 在现实中,所有国家都可以利用规模经济效应进行差别产品的生产,可以想象,某些小国也可以向大国出口某些种类、款式的商品。产业内贸易不仅包括产品贸易,并且,跨国公

22、司为了追求规模经济与降低成本,经常在不同国家生产同一产品的不同零部件,而后以国际贸易的方式组装成成品,零部件贸易日益成为产业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7.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一个国家的竞争优势主要由哪些因素决定?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如何? 主要因素:生产要素、国内需求、相关和支撑产业、企业竞争力的国内环境;国家竞争优势的两个辅助因素:机遇和*作用 比较优势更多的强调各国产业发展的潜在可能性,是一种潜在的竞争力,它表现为一国的要素禀赋,所以比较优势是静态的,难以改变的;而竞争优势则更多的强调各国产业发展的现实状态,是一种现实的竞争力,它表现为知识技术等的构成,是一种动态的,可以改变的竞

23、争力。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可以相互转化。一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往往易于形成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即比较优势可以成为竞争优势的内在因素,促进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竞争优势一般会加强一国的比较优势,使比较优势扩大化。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是相互依存的。一国的比较优势要通过竞争优势来表现,即使是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如果没有国际竞争力,也无法实现其比较优势;反之,缺乏比较优势的行业,一般也很难形成较强的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本质都是生产力的比较,都强调的是各国产业间突出的优势。所不同的是比较优势强调的是各国不同产业之间的生产率的比较,而竞争优势强调的是各国相同产业间的生产率差异。 1比较优势不等于竞争

24、优势:一国的比较优势是相对于该国内部的其他产品而言, 因此, 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品未必在国际市场上就具有竞争优势。2比较优势注重从静态角度进行分析,竞争优势则注重于从动态角度进行分析。3比较优势只注意了经济因素,而竞争优势还涉及了非经济因素。4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强调的重点各有侧重:比较优势更多地强调各个国家和产业优势的潜在可能性,而竞争优势则更多地强调各国优势的现实态势。5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相辅相成:比较优势有助于竞争优势的形成,比较优势也只有通过竞争优势才能最终体现和发挥出来 8.日本在上世纪70XX年代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台湾。进入XX年代以后,台湾又将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大陆

25、来。试从经济发展中要素的变动来说明此类现象。 小岛清在“边际产业转移”中用“比较成本原理”解释产业国际转移。弗农作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解释国际产业转移现象。他认为,随着产品由新产品时期向成熟产品时期和标准化产品时期的转换,产品的特性会发生变化,将由知识技术密集型向资本或劳动密集转换。相应地,在该产品生产的不同阶段,对不同生产要素的重视程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该产品的生产在要素丰裕程度不同国家之间转移。 “雁行模式”产业转移理论是解释国际产业转移最为流行的理论。它最早由日本经济学家Akamatsu提出,这一理论认为随着发达国家要素价格的上涨,其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比较优势将逐渐丧失,这些产业将转移

26、到要素价格相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出实现了产业的转型和升级,发展中国家通过承接产业转移也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因而这种产业转移模式能够实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赢。 9.我国的一些家电产品从以前的大量进口转为现在开始逐步扩大出口,请用贸易理论来说明这一现象。 这一现象反映了产品技术周期和生产成本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 产品比较优势即取决于该国的资源禀赋也取决于该产品的技术结构.(2)钢铁,汽车和飞机虽然都属于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而且具有很大的规模经济.(3)但是近几十年前两种产品的世界需求增长很快,产量有很大的提高,规模经济导致了这些产品的生产成本迅速下降.(4)钢铁和汽车

27、已走到技术扩散期,许多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都能生产汽车和钢铁,美国逐渐失去这些产品的垄断地位 (1)产品生命周期论;(2)技术差距论;(3)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以前没有掌握某些家电产品的技术,而发达国家掌握并有能力大量生产这些产品;(4)随着发达国家将技术逐渐向外转移,中国也通过购买,合作,学习等方法,掌握到相关产品的生产技术,能自行生产;(5)又由于中国在劳动力成本等生产要素价格方面比发达国家更具竞争力,因而逐渐取代某些发达国家,成为一些家电产品的出口国. 10.在外部规模经济下,各国从国际贸易格局中所获得的利益并不均衡。那么,你认为一些低收入国家经济发展缓慢是否与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地位有

28、关? 有关系,这是为什么各国都希望提升出口结构的原因。不过,各国在分工格局中的地位并不会依人们的意志改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比较优势、国内市场规模等因素。所以,提升产业结构不能操之过急。 11.试对各个新贸易理论用一段简短的文字加以归纳。 练习四(国际要素流动) 1用图4-1解释为什么劳动力会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移?其成本收益主要有哪些? 经济原因和非经济原因:劳动力移动的收益和成本的比较;劳动力供求不平衡;经济周期的变化;劳动力禀赋状况P92-93 2国际劳动力流动在流入和流出国会产生哪些经济影响和政治后果? 经济影响:国际劳动力流动可以使两国工资水平均等化;对移出国来说,将会提高该国真实

29、的工资水平,减少其国民收入;对移入国来说,则是真实工资水平的下降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世界总收入增加。 政治后果:种族歧视、各国*出台或者限制或者吸引劳动力流动的政策。 3运用传统理论方法对国际直接资本进行福利效应分析,并阐述收益如何在两国之间进行分配? 国际资本流动对输出国的影响:为本国的闲置资源找到了重新配置的机遇。同时“夕阳产业”在国外可以找到足够的市场需求,延长了产品寿命和产业生存空间。 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入国的影响:资本的输入对东道国是有益的资本补充。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不仅可以带来资金,还可以带来技术、管理经验和人才以及更容易加入出口市场的机会。对东道国而言,不断增加的国际资本的流动性

30、也有其风险。如果私人投资者突然对一国的稳定和增长前景失去信心,他们会加速撤走资本,造成东道国经济动荡。 对资本输出国来说,虽然国内资本供给量减少,并直接导致国内总产出下降,但是,输出国的投资者能够获得利息收入,国民总产出反而增加。 对资本输入国来讲,国内资本供给量增加直接导致国内总产出提高,但输入国还要向输出国支付利息。 4根据第3题的分析,试总结国际资本流动为投资国与东道国所带来的总收入在两国之间分配的一般性规律。 5根据第3题的分析,解释为什么美国工会会反对美国的对外投资。 因为对外投资会导致美国资本减少,相应的劳动力需求减少,工人失业 6根据第3题的分析,解释为什么发展中国家的劳工会从外

31、国资本流入中获得好处。 给东道国带来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有助于提高当地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 7国际直接投资对国际贸易有何影响?P122-123 国际直接投资直接后果是导致跨国公司的存在。 8简述国际直接投资的有关理论。 9国际借贷与国际直接投资有何差别? 两者的基本区分标志是:投资者是否能够有效地控制作为投资对象的外国企业。 国际直接投资的资本移动形式比国际间接投资复杂。 对投资者来说,国际直接投资的风险大于国际间接投资。 10国际资本流动及国际直接投资分别对资本输入和输出国有何影响? 练习五(国际贸易政策) 1.试述幼稚工业保护论的要旨。 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受到保护的应当是国

32、内幼稚的但有发展希望的工业,受保护对象通过一段时期之后能够成长起来。保护期应当以XX年为最高界限,在这个期限内仍然不能成长起来的产业,*就不应当继续保护下去。 2.我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称汽车产业是 “幼稚工业”要求保护。请你对此作出评价。 长期以来,我国*在汽车产业保护中根据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认为,落后国家必须采取贸易保护的政策以发展本国产业,直至工业化完成后方可奉行自由贸易,由此找到了汽车产业的贸易保护的合理性。高关税也就成为我国*保护国内汽车工业,特别是整车制造业的重要手段。一方面,高关税确实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另一方面,整车高关税的政策导致了整车装配的高利

33、润。因此国内厂商在没有激烈竞争的环境下成长,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制约了中国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中心外围论的主要论点是什么? 1、世界存在中心外围格局 在这个格局中,中心国经济能独立自主发展,外围依赖中心而发展,因此中心和外围在经济上是不平等的。2、依附格局造成不平等交换,外围国家贸易条件不断恶化。 3、发展中国家想要发展经济的途径就是实行工业化,发展进口替代。 4.为什么用关税来减少一国的失业人口反而有可能导致该国失业人数的上升? 6.既然自由贸易主义具有增加世界福利及各个国家福利的效果,为什么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国家实现完全的自由贸易? 发达国家利用在全球经济和贸易领域的垄断地位,主导和

34、控制了当前全球贸易体系的游戏规则。它们在要求发展中国家开放市场时,经常会把颇有诱惑力的“公平贸易”与“对等原则”挂在嘴边。但是,“不公平贸易”与“不对等原则”才是发展中国家遭遇的残酷现实,农业领域尤其如此。为了使“不公平贸易”与“不对等原则”能够长久维持下去,欧美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签订了许多贸易协定。这些名义上的“自由贸易协定”,实际上大多数都是“被操纵的贸易协定”,发达国家会把扩大投资领域、开放服务业、知识产权保护等塞进这些协定当中,它们只关心如何增加投资的优惠条件和金融自由化。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利用这些协定,控制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石油业、商品零售业和汽车工业等,赚取巨额利润。与此同时,

35、它们把许多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从本国迁移到发展中国家,它们分给发展中国家的利润少得不能再少,而后者却要承担环境严重污染和温室气体剧增的恶果。 7.请举例说明哪些产品可以从国家安全论的观点出发而加以保护。 对于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如农业、国防等产业,国家应以关税、补贴等手段加以保护,使其达到自给自足的目标,以摆脱对外国的依赖,维护国家安全。 8.简述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论点。 战略性贸易政策指一国*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条件下,可以凭借生产补贴、出口补贴或保护国内市场等政策手段,扶持本国战略性工业的成长,增强其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从而谋取规模经济之类的额外收益,并借机劫掠他人市场份额和工业利润

36、。 9.简述管理贸易论的主要内容。 一国*应该对内制定各种对外经济贸易法规和条例,加强对本国进出口贸易有秩序发展的管理,对外签订各种对外经济贸易协定,约束贸易伙伴的行为,缓和与各国间的贸易摩擦,以促进出口,限制或减少某些产品进口,协调和发展与各国的经济贸易关系。 管理贸易论是适应发达国家既要遵循自由贸易原则,又要实行一定的贸易保护的现实需要而产生的。其实质是协调性的保护。它将贸易保护制度化、合法化,通过各种巧妙的进口管理办法和合法的协定来实现保护。 10.如何评价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张?它在哪些方面是合理的?还存在一些什么样的问题?书P146 练习六 1.普惠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普惠制方案一般包

37、括哪些主要内容?给惠国的自我保护措施有哪些? 1)普遍性、非歧视性和非互惠型是普惠制的三项基本原则。 2)普惠制的主要方案是对受惠国和受惠商品范围的规定和原产地的规定。包括给惠产品范围、受惠国家和地区、关税削减幅度、保护措施、原产地规则、给惠方案有效期等6个方面。 3)免责条款、预定限额 、毕业条款 2.什么是海关税则?它可分为哪几类? 海关税则也称关税税则。它是一国海关据以对进出口商品计征关税的规章和对进、出口的应税与免税商品加以系统分类的一类表。里面有海关征收关税的规章条例及说明;也有海关的关税税率表。关税税率表的主要内容有:税则号例、商品分类目录和税率三部分。 海关税则可分为单式税则和复

38、式税则两类: 单式税则也叫一栏税则。即一个税目只有一个税率,适用于来自任何国家的商品,没有差别待遇。目前,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如乌干达、巴拿马、委内瑞拉等实行单式税则。而主要发达国家为了在关税上搞差别和岐视待遇,或争取关税上的互惠,都放弃单式税则转为复式税则。 复式税则也叫多栏税则。即往往在一个税目下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税率,对来自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进口商品,给予不同的关税税率待遇。这种税则有二栏、三栏和四栏不等。 3.试以局部均衡分析法剖析小国征收进口关税的经济效应。 4.小国课征关税,其福利水平为何一定下降? 一般说来,关税负担是由国内消费者和国外出口商共同承担的,双方承担的程度取决于出口商产

39、品的供给弹性和进口国对该产品的需求弹性。弹性越大,关税的负担越轻,弹性越小,关税的负担越重。由于小国进口所面对的出口供给弹性无限大,因此小国要课征进口关税,关税完全由其本国消费者负担,而关税收入全部由小国的*所负担。小国征收关税减少的进口商品需求,不能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只能是影响本国有效率产品即出口产品的生产和交换,因此造成世界整体福利的损失,这部分损失最终是征收关税的小国自己全部承担,本国整体福利水平下降。 5.大国课征关税,其福利水平可能的变化如何? 大国征收关税后,使其国内价格提高,并使国际价格下降,关税由进出口国共同负担。 大国征关税后,一方面大国关税的保护会降低大国的社会福利水平;另

40、一方面,贸易条件的改善又会增进大国的社会福利水平。这两种反向的关税经济效应使大国最终整体福利水平的变化方向是不确定的,即可能会降低总体福利水平,也可能会提高总体福利水平。 大国征收关税造成福利水平的降低:贸易大国征收关税造成的社会福利净损失是关税的保护成本大于贸易条件效应的结果。大国征收关税造成福利水平提高:关税的贸易条件正效应大于了贸易保护负效应的结果。 6.什么是最适关税?小国有无最适关税?大国的最适关税税率如何确定? 1)使该国福利水平达到最高的关税。 2)贸易大国征税存在经济效应的好与坏,因此存在最有关税;贸易小国征税后外国出口供给价格不变,无法改善贸易条件,征收进口税只会造成社会福利

41、的净损失。 7.假定一国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为D=40-2P,供给曲线为S=10+3P,自由贸易时的市场价格为2,请用数字和图形回答以下问题: 自由贸易下该国的进口量是多少? 当该国对该种商品征收50%的从价税时,试问该国的进口量是多少? 关税的保护成本或净损失的价值是多少? 自由贸易时:S=10+3P=10+32=16 D=40-2P=20-22=36进口量=D-S=36-16=20 征收关税后:P=2(1+50%)=3 S=10+3P=10+33=19 D=40-2P=40-23=34进口量=D-S=34-19=15 8.A国生产衣服所用的布料为进口品,在自由贸易下做一件衣服的布料成本为50

42、美元,成衣的价格为80美元。假定A国对成衣的进口征收10%的名义关税,请计算A国对进口面料分别征收0%、10%、20%、30%的名义关税时的有效保护率各是多少?并对计算的结果加以适当的说明。 在产成品税率不变时,有效保护率随着中间税率的提高而下降。 3.计算题:假设某国净贸易条件以XX年为基期是100,XX年时出口价格指数较基期下降6%,进口价格指数较基期上升12%,通过计算以数字说明该国XX年净贸易条件的变化。 N=( PX / PM ) 100 N= ( 94 / 112 ) 100 83.9% 这表明该国XX年到XX年间,净贸易条件从XX年的100下降到XX年的83.9,XX年与XX年相比,贸易条件恶化了1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