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第二次作业答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7857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第二次作业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第二次作业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第二次作业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第二次作业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第二次作业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第二次作业答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第二次作业答案土力学第二次作业 课后作业(总分50分) 选择题 1.土透水性的强弱可用土的哪一项指标来反映? A.压缩系数 B.固结系数 C.压缩模量 D.渗透系数 2设b为基础底面宽度,则条形基础的地基主要受力层深度为。 (A)3b ; (B)4b ; (C)5b ; (D)6b ; 3当地基中附加应力曲线为矩形时,则地面荷载形式为。 (A)圆形均布荷载 (B)矩形均布荷载 (C)条形均布荷载 (D)无穷均布荷载 4评价地基土压缩性高低的指标是 (A)压缩系数 ; (B)固节系数; (C)沉降影响系数; (D)参透系数 5土体产生压缩的时 (A) 土中孔隙体积减少,土粒体积不

2、变; (B)孔隙体积和土粒体积均明显减少 (C)土粒和水的压缩量均较大; (D)孔隙体积不变 6埋置深度、基底压力均相同但面积不同的两基础,其沉降关系为。 (A) 两基础沉降相同 ; (B) 面积大的基础沉降大 ; (C) 面积大的基础沉降小 7饱和粘性土的抗剪强度指标。 (A)与排水条件有关 (B)与基础宽度有关 (C)与试验时的剪切速率无关 (D)与土中孔隙水压力是否变化无关 8. 三轴压缩试验的主要优点之一是。 (A)能严格控制排水条件 (B)能进行不固结不排水剪切试验 (C)仪器设备简单 (D)试验操作简单 1 9. 十字板剪切试验属于。 (A)不固结不排水剪 (B)固结不排水剪 (C

3、)固结排水剪 (D)慢剪 10. 设计仅起挡土作用的重力式挡土墙时,土压力一般按( A )计算。 (A)主动土压力 (B)被动土压力 (C)静止土压力 (D)静水压力 问答题 1什么是地基? 什么是基础? 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地基:我们将受建筑物影响在土层中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所不能忽略的那部分土层称为地基;作用:承受基础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向土层深处传递。 基础:建筑物的下部通常要埋入土层一定深度,使之坐落在较好的土层上。我们将埋入土层一定深度的建筑物下部承重结构,称为基础;作用:基础位于建筑物上部结构和地基之间,承受上部结构传来的荷载,并将荷载传递给下部的地基,因此,基础起着上承和下传的

4、作用。 2试比较直剪试验和三轴试验的异同点? 室内测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的常用手段一般是三轴压缩试验与直接剪切试验,在试验方法上按照排水条件又各自分为不固结不排水剪、固结不排水剪、固结排水剪与快剪、固结快剪、慢剪三种方法。但直剪试验方法中的“快”和“慢”并不是考虑剪切速率对土的抗剪强度的影响,而是因为直剪仪不能严格控制排水条件,只好通过控制剪切速率的快、慢来近似模拟土样的排水条件。由于试验时的排水条件是影响粘性土抗剪强度的最主要因素,而三轴仪能严格控制排水条件,并能通过量测试样的孔隙水压力来求得土的有效应力强度指标。 4 某建筑场地,地表水平,各层土水平,基本情况如下:第一层为填土厚度为1. 7

5、 m,=16 kN/m3,第二层为粉土厚度为3m,=18 kN/ m3;第三层为粉质粘土厚度为2m,=19 kN/ m3;第四层为粘土厚度为4m,=18 kN/ m3。试绘自重应力cz沿深度的分布。 解:第一层填土层的应力分布为=H1*1=H1*16=16H1, 故在标高0-1.7米范围内随着深度的增加,其土层自重由浅自深的应力P1的线性分布范围为:0*16=0=P1=1.7*16=27.2KN/M2。 第二层粉土层的应力分布为=H1*1+H2*2=1.7*16+H2*18=27.2+18H2, 故在标高-1.7-1.7-3=-4.7米范围内随着深度的增加,其土层自重由浅自深的应力P2的线性分

6、布范围为:27.2+0*18=27.2=P2=27.2+3.0*18=61.2KN/M2。 第三层粉质粘土层的应力分布为=H1*1+H2*2+H3*3=1.7*16+3*18+H3*19=61.2+19H3, 2 故在标高-4.7-4.7-2=-6.7米范围内随着深度的增加,其土层自重由浅自深的应力P3的线性分布范围为:61.2+0*19=61.2=P2=61.2+2.0*19=99.2KN/M2。 第四层粘土层的应力分布为 =H1*1+H2*2+H3*3+H4*4=1.7*16+3*18+2*19+4.0*18=99.2+18H4, 故在标高-6.7-6.7-4=-10.7米范围内随着深度的

7、增加,其土层自重由浅自深的应力P3的线性分布范围为:99.2+0*18=99.2=P2=99.2+4.0*18=171.2KN/M2。 总结:自而地面向下土层自应力的分布为线性分布,且为:0-1.7m为:0KN/M227.2KN/M2;-1.7M-4.7M为:27.2KN/M261.2KN/M2;-4.7M6.7M为:61.2KN/M299.2KN/M2;-6.7M-10.7M为:99.2KN/M2171.2KN/M2。 5.有一矩形基底,面积为2m4m,均布荷载p0=170kPa。试求基底中心点及两个边缘中心点下z=4m处的附加应力z 。 解:1)基底中心点附加应力: L=2m b=1m L/b=2; z/b=4 查表得ac=0.048 则z=4x0.048x170=32.64kpa 2)两个边缘中心点附加应力: L=4m b=1m L/b=4; z/b=4 查表得ac=0.067 则一个边缘中心点附加应力z=4x0.067x170=45.56kpa2=22.78kpa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