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80254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当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在当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在当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当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当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在当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作业: 在当代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说到中国传统文化,我感到非常亲切。不只是因为上学期我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课,而且我自己也是一个对传统文化非常感兴趣的人。上学期虽然只上了一学期的传统文化,但我也领略到了很多中国传统文化中值得我们去学习,值得我们去发扬的东西。 就我个人来讲,我是很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如果问我是否应该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一定会支持。中国传统文化中很多博大精深的思想都让人们难忘:孔孟的儒家,老庄的道家,还有佛家,墨家,法家。他们的思想几千年流传下来,经久不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壮大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在学习了马克思主

2、义哲学之后,我发现也许我对传统文化近乎全盘接受的态度是有问题的,我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有很多主观推动的因素。但马克思主义的否定之否定哲学,使我认识到,我们应该用发展,辩证的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 我们当今的社会是瞬息万变的,我们的文化也与传统文化有了很大的不同。不只是在传统文化的课堂上,我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现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人们中国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越来越少了,不仅如此,而且人们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也是很消极的。人们很排斥中国传统文化,相反,人们对西方文化,对时尚,对快节奏更加推崇。我想也许是因为西方的文化比传统文化更有吸引力,也许是市场经济让人们的思想观念变化。但是我们真的要把传统文化丢了吗

3、? 我曾看过一篇文章,说的是中西文化的撞击。上世纪初,中西文化第一次撞击高潮,西学东进,我们几乎摈弃了很多与西学冲突的传统文化。然而,很多西方的学术家发现了西方文化的不足,转向来大量地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国际上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学术机构、学术刊物大量涌出。我们也逐渐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开始逐渐重新关注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这样的现象很值得我们思考。 这让我想起了否定之否定规律。从我自己理解来看,我是这样理解否定之否定规律的:事物总是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的。而事物包含两种因素,肯定因素保持其存在,否定因素促使其灭亡。事物的肯定与否定是对立统一的,相互依存的。任何事物不可能只有肯定没有

4、否定,也不可能只有否定没有肯定。肯定与否定是对立着存在的,事物发展都要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他不是完全的否定,完全的回归,而是对过去的扬弃,是一种向高级的发展。事物的这种发展形成一种周期性的发展,就像一个圆一样,但不是平面的绕一圈回到原点的圆,而是一种空间的不断向上的圆,每一次回到“原点”时都在原来的上面,是一种提升,发展的原点。其实这就是一种螺旋式地发展,变化。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曲折性,不是一直是一个方向,而是螺旋上升的,但总的来说是进步的。事物就是这样不断循环提升发展的。 我们从小到大就是个不断被否定的过程,在不断被否定,从否定到否定之否定中逐渐成熟。初中否定了

5、高中,高中否定了初中,大学有否定了高中。结婚否定了单身,老年否定了中年,死亡否定了出生 同样,在历史进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也是这样不断地被否定,不断地升华,提升,不断地螺旋式地发展,最终剩下了我们还能知道的这些传统文化知识。我们同样也可以在中国传统文化身上找到否定之否定规律,就像之前说的一样,从传统到摒弃,到再发掘,同样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否定的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很有深度的体系。它需要不断地适应历史,适应时代的发展,我觉得我们应该这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首先,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我们中国的宝贵的文化财富。我们应该将他保存下来,为未来做好准备。因为很多现在不适合我们的东西未来有可能会对我们有所帮助。然后,我们要深刻地认清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文化元素,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这些对这个时代,对我们的现状有用处的东西。比如当今社会道德缺失,我们就应该把传统文化中的优良道德因素拿出来,呼吁社会学习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再比如如今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很多功利主义太重,忙着争取金钱,地位,这时候传统文化中的修身清静就能起到作用。 总之,我认为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弃其糟粕,辩证地将这些精华部分和现实情况和实践结合起来,并在其基础上加入符合我们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这样才能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