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大题目答题技巧.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81914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40.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大题目答题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理大题目答题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理大题目答题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地理大题目答题技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地理大题目答题技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理大题目答题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大题目答题技巧.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地理大题目答题技巧地理大题目答题技巧 1辩证评价型 解题技巧 评价型试题一般有两种情况: 1 要求直接评价某个地理事物或者现象,包括评价地理事象的影响、区位条件或发展条件等。对此类设问进行分析时要注意:一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来辩证阐述,针对优势和不足进行全面论证;二要从多角度分析利弊。影响类的问题可以从对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等的影响加以分析;而区位问题或发展条件评价类问题,可以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个方面去分析。 2 给出限定条件,比如“与XX相比,评价其优势或者不足”或“从XX方面进行评价”。分析这类设问时,要注意审题,抓住限定词,是评价利还是弊,是对比分析还是没有限定,是从哪方面进行

2、评价等,这样就缩小了答题范围。“与XX相比,评价其优势或者不足”,就要先注意前者的优势或者不足,然后对比分析要评价事物的优势或者不足。而“从XX方面进行评价”注意评价时限定了条件,只能从某一方面进行分析。 2.地理事项判读 解题技巧 地理事项判断型题目主要有两类: (1)判断是什么、属于什么。这类问题往往是对自然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判定,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主要是找依据。依据有三个方面: 基本的规律和原理,如判断图中高压控制地方的天气状况高压(反气旋)控制下以下沉气流为主,应为晴天; 图中的信息(点、线、面、图例和文字等),如判断图中山脉的名称依据经纬度位置、海陆轮廓及相对位置关系等信息确定,例如已

3、知某山脉以东是黄淮海平原,以西是黄土高原,则可判定该山脉为太行山; 基本的方法,如判断图中北半球等压线上某点的风向按照“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的要求作该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向右偏转3045。 (2)判断怎么样、是否合理。这类试题往往是对人类生产活动的评价,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主要也是找依据,主要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个方面来分析。 社会效益方面,可以从衣食住行等影响人们的生活方面考虑,如是否有利于人们出行,能否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等; 经济效益方面,看是否符合这类生产活动的特性,是否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是否有利于增加利润等; 环境效益方面,这类生产活动

4、对环境有什么污染,其和住宅区、河流、盛行风向的位置关系,是否能避免这种污染等。 例如判断某汽车4S销售店的布局是否合理,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该店能否保证人们出行的安全;能否满足特定人群的需要;是否布局在交通便利的地方;离住宅区是否太近等。而某些站、点区位分布是否合理,要从自然条件、社会条件、经济条件三个方面来考虑。自然条件要结合站点的特点从气候、地形、水文等方面分析;社会条件主要从和人们衣食住行的联系角度来考虑;经济条件主要从是否节约了建设成本等角度分析。 3.对比分析型 解题技巧 要正确解答比较类试题应掌握如下秘诀:四步审题、三项联系、二定要点及格式。 四步审题是关键。第一步审比较对

5、象,审准对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答题时张冠李戴。第二步审比较要求,即审准题意要求找相同点还是不同点,还是异同点都找,或者要求通过比较进一步找原因。第三步审比较考点,如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及特征的异同点,其比较的考点是气候类型及特征,此步骤可避免跑题。第四步审比较角度,审准题目要求从什么角度、几个角度去比较,此步骤可避免漏掉答题的要点。 三项联系是答题依据。首先,联系题中图表和材料,它们是解决比较类问题最直接的依据。其次,联系所学教材知识点,即能迅速地理解题目设置的情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与所学知识建立准确的联系,并从中提取出需要的知识点。最后,联系生活经验和常识,当学生实在想不起所学教材知识

6、点时,根据题意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常识来答题往往也是很有效的。 二定是指根据分值定要点,根据内容定格式。根据分值定要点,要求学生养成要点化答题的习惯,只有答足正确的要点,才有可能得足分。根据内容定格式是指根据问题的内容来决定是直接列举要点还是采取列表比较的形式。一般来说,比较异同时列表更直观些。 4.对策措施解题技巧 对策措施类试题的答题思路如下: (1)瞄准设问,分析原因。对于措施类试题,即使题目中没有对原因的考查,在解答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该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2)根据原因,对症下药。侧重于人类活动: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治理措施的全面性、综

7、合性:解答治理措施时,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例如,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巨大,对耕地、粮食、水源等污染明显,并最终造成对人类自身的危害,因此被称为“隐形杀手”。回答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必须从引起重金属污染的原因切入。我国重金属污染严重,主要是由于采矿、废弃物排放、污水灌溉、废弃物回收利用不充分和使用重金属制品等。所以,积极采取措施,减轻重金属的危害,可从法规制度、科技水平、循环利用、河流上下游联动等方面考虑。 5,.探究发散解题技巧 探究发散型试题主要有实验题、论述题等类型。实验题侧重自然地理部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的考查与应用,主要涉及辨别方向、地球运动、正午太阳高

8、度的测量、时间计算、温室效应、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热力环流机理、水土流失现象等。解答地理实验题与解答理科实验题类似。论述题侧重人文地理部分的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建设中的问题分析、交通线路的发展状况、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论述题往往提供大量材料或理论信息,有的还与地理热点相联系。一般来说,解答该类试题可从以下三个步骤入手: 第一步,审材料。审所有文字、表格或图等,文字要找出关键词,进行材料概念引申,挖掘图表中直接和暗含的条件,包括图例、注记、数字、线条、方向、经纬度、关键地点等,分析材料和题目提供的地理事实。 第二步,审问题。通过审题目中的问题,明确题目考查的是哪一地理事实。 第三步,调动自己的

9、知识储备,联系平时所学的相关地理事实等进行解答。如分析某地的农业区位因素,需要用到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和交通、市场、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同时注意题干中要求的“描述”“概括”“简述”“分析”等文字,有效地组织答案。 总之,回答探究发散型的论述题既要回忆教材与此有关的知识,又不能把所学的教材知识完全照搬,要根据所给资料提取信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对症下药;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试题,解答时要从不同角度与层次分析问题,如原因的分析一般从自然和人为两个角度分析,措施要针对原因进行分析,做到有的放矢,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考虑等。 6.特征描述 解题技巧 解答特征描述类试题的基本思路,见下

10、图: 区域空间定位(经纬网定位法和区域特征定位法相结合) 位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和图文信息 特征分析(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区域内地形、土壤、气候、河流、湖泊、自然带、自然资源等地理要素的基本特征;区域人类活动的主要特征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业、旅游业等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及其主要成因等) 梳理、组织语言,把握关键词 简洁、准确描述 7.意义类解题技巧 回答意义类设问,一般会涉及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内容。 (1)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地理环境具有显著的整体性特征,回答时通常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岩石、土壤、城市、交通、产业等)来组织答案,对各要素的影

11、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例如,分析我国大兴安岭的地理意义。从气候上分析: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从地形上分析:是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分界线。从地势上分析:是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从农业上分析:是牧区与农耕区的分界线。从植被或景观上分析:是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的分界线。 (2)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应该围绕经济、生态、政治和战略四个方面来宏观把握,并按照试题的具体要求,从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进行微观深入分析。例如,修建泛亚铁路的地理意义。作为我国与东盟的重要桥梁与纽带,泛亚铁路对我国有着重要意义,具体可从完善交通网络、加强经济联系、拓宽能源进口途径、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