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8353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2.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轨道交通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城市轨道交通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城市轨道交通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城市轨道交通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城市轨道交通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复习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轨道交通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1.轨道交通:通常以电能为动力,采取轮轨运输方式的快速大运量公共交通之总称。 2.限界:是列车沿固定的轨道安全运行时所需要的空间尺寸。 3.车辆段:是车辆运用管理、停放、检查及维修保养的场所。 4.线路平面: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5.线路纵断面:线路中心线在垂直平面上的投影。 6.合理纵断面:既满足有利于列车运行提高效率降低消耗安全可靠的要求,又能满足兼顾较低施工量,减少施工难度,提高施工进度的需要。 7.轨道:由钢轨、轨枕、联结零件、道岔和附属部件组成,用来引导列车行驶方向,直接承受由车轮传来的巨大压力,扩散到路基或桥隧建筑物上的整体工程结构。 8.联

2、锁:为保证行车安全、作业安全,将站内所有信号机、道岔及轨道电路等相对独立的信号设备构成一种相互制约、互为控制的连带环扣关系。 9.进路:列车在车站内的运行路径。 10.闭塞:为保证区间内列车运行安全和效率,防止列车冲突和追尾,在一个铁路区间内,同一时间只允许一列列车占用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是铁路区间信号的重要组成部分。 11地下迷流:在直流牵引供电系统中,牵引电流并非全部经由走行钢轨流回牵引变电所,部分电流会由钢轨流入大地,再由大地流回钢轨或牵引变电所的杂散电流。 12列车运行图:是利用坐标原理表示列车运行状况的一种图解形式。 13道岔的有害空间:从辙叉咽喉至心轨尖端之间,有一段轨线中断的空隙

3、,称为道岔的“有害空间”。 14轨道几何形位:指的是轨道各部分的几何形状、相对位置和基本尺寸,是保证列车按规定的速度安全平稳运行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基本知识 1.城市轨道线路敷设方式:有地下、高架和地面三种形式。 2.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类型:放射形、环线形、棋盘式。 3站台的形式:有岛式站台、侧式站台和混合式站台。 4.高架车站的结构形式:站、桥分离式,站、桥结合式,站、桥合一式。 5轨道的组成:由钢轨、轨枕、联结零件、道岔和附属部件组成。 6.城轨车辆种类:A型车、B型车是我们通称的地铁车辆,C型车是轻轨车辆。 7.车钩牵引缓冲装置的种类:全自动车钩,半自动车钩和半永久连接杆。 8转向架的组

4、成:由轮对轴箱装置、弹性悬挂装置、制动装置、构架和转向架支承车体的装置组成。 9闭塞制式:人工闭塞、半自动闭塞和自动闭塞。 10.自动售票系统AFC的组成:由中心AFC系统、车站AFC系统、终端设备和车票四部分组成。 11.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TC的子系统:由列车自动保护、列车自动监督、列车自动运行三个子系统构成。 12.环控系统按通风方式的分类:隧道通风,车站通风和列车通风。 13.地铁灾害的种类:自然灾害,人为灾害(战 争灾害、运营灾害和工程事故)。 14.运营管理的内容:行车管理、站务管理、票务管理、车站设备管理四大部分。 15.轨道的作用:承力,传力和导向。 16.轨道几何形位的组成要素

5、:轨距、水平、高低、方向和轨底坡。 17.道岔的作用:使机车车辆从一股道转入或者跨过另一股道,是线路的连接与交叉设备。 18.单开道岔的组成:由转辙器、连接部分、辙叉护轨三个单元组成。 19无缝线路的种类:温度应力式、自动放散应力式、定期放散应力式。 20线路纵向阻力类型:接头阻力、扣件纵向阻力和道床纵向阻力。 三重点问题 1.有砟轨道中道床的作用? 答:1.将轨枕上传来的荷载扩散后传给路基,减少路基面上的荷载压强,起到保护路基顶面的作用。 2为轨排提供纵横向阻力,起到保持轨道几何形位稳定的作用,尤其对无缝线路。 3具有良好的排水作用,减少轨道的冻害和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 4.良好的弹性和阻尼

6、可以吸收轮轨间的冲击振动。 5便于调整轨道位置,给轨道维护带来便利。 2无砟轨道的优点有哪些? 答:1.少维修。 2.稳定性好。 3.平顺性好。 4.轨道弹性更均匀。 3无砟轨道扣件的技术要求有哪些? 答:1.应具有较大的调整轨道几何形位的能力,一般调高-426mm,调距正负16mm。 2.应具有较大的弹性,如350km/h客专扣节点刚度一般为25KN/mm。 3合适的扣压力,路基、隧道扣压力足够大,桥上扣压力控制在一定范围,减少轨道和桥梁的纵向受力。 4良好的绝缘性能,结构简单,便于安装、拆卸,造价尽可能低廉。 4.城市轨道交通的优点有哪些? 答:1.运量大 2.速度快 3.占地少 4.污染

7、少 5能耗低 6.安全好 5.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答:1.城市轨道交通电动车组运行所需电能供应;牵引用电。 2.城市轨道交通机电设备运转所需电能供应:风机、水泵、空调、自动扶梯、升降梯、加工设备等。 3.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信号设备运行所需电能供应。 4.城市轨道交通照明及其它生产生活用电供应。 6.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包括哪三部分,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答:包括轨道交通信号设备、联锁设备、闭塞设备三部分。信号设备是列车运行的指挥命令;联锁设备保证车站列车运行安全;闭塞设备保证区间列车运行安全。 7.地下铁道环境变差的原因有哪些? 答:1.乘客和工作人员带来的热量:体温和运动散发热量

8、。 2.列车运行产生的热量:牵引、照明、机械、制动。 3.车站和隧道内各种机电设备散发的热量。 4乘客和工作人员呼出的二氧化碳。 5.各种渠道带来的湿气和不净物质。 8.地铁火灾的特点有哪些? 答:1.排烟困难、散热慢; 2.高温高热全面燃烧; 3.安全疏散苦难; 4扑救困难,危害大。 9.列车运行图的作用有哪些? 答:1规定了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顺序、在一个车站到达和出发的时刻、在区间运行时分、在车站停站时分、折返站列车折返作业时间及电动列车出入场时间。 2.在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各部门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动作上起到了重要的组织作用。 10.城市轨道交通从运营功能可分为哪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主要包括哪

9、些内容? 答:1.列车运行系统:隧道、桥梁、轨道、站台、车辆、牵引供电、信号、通信、控制中心等。 2.客运服务系统:车站及其照明、售检票及计算中心、导向及预告措施、消防、环控、自动扶梯、电梯等。 3.检修保障系统:为保障上述系统设备性能良好,能随时启动重新投入运行而具备的检修手段和检修能力。 11.城市轨道交通怎样组成牵引供电系统? 答:牵引供电系统组成:牵引变电所、接触网、馈电线、轨道电路、回流线。 12.直流闭路式轨道电路的工作原理? 答:当轨道上无车占用时,且钢轨完好无损,电路形成通路,轨道电路继电器励磁线圈有电通过,衔铁吸起,中簧片连接前接点,绿灯或黄灯亮,表示该段轨道上无车占用,列车

10、可进入该区段运行,这是轨道电路称为“调整状态”。 当轨道上有车占用时,有车轮形成了电路短路,使得轨道继电器励磁线圈失去电流,从而使衔铁落下,中簧片断开前接点连接后接点,绿灯灭,红灯亮,表示该轨道上有车占用,列车不准进入该区段。此时,称轨道电路处于“分路状态”。 当轨道发生钢轨断裂时,轨道电路形成断路,轨道继电器同样失去电流导致亮红灯,从而形成了保护作用。 四论述题 1.轨道交通区间隧道的施工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 明挖法施工隧道 明挖法施工的地下铁道区间隧道结构通常采用矩形断面,一般为整体浇注或装配式结构,其优点是其内轮廓与地下铁道建筑限界接近,内部净空可以得到充分利用,结构受力合

11、理,顶板上便于敷设城市地下管网和设施。 2整体式衬砌结构 明挖现浇隧道结构断面分单跨、双跨等形式,由于结构整体性好,防水性能容易得到保证,可适用于各种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但是,施工工序较多,速度较慢。 3预制装配式衬砌 预制装配式衬砌的结构形式应根据工业化生产水平、施工方法、起重运输条件、场地条件等因地制宜选择,目前以单跨和双跨较为通用。关于装配式衬砌各构件之间的接头构造,除了要考虑强度、刚度、防水性等方面的要求外,还要求构造简单、施工方便。装配式衬砌整体性较差,对于有特殊要求的地段要慎重选用。 盾构法施工隧道 在松软含水地层、地面构筑物不允许拆迁,施工条件困难地段,采用盾构法施工隧道能显

12、示其优越性:振动小、噪声低、施工速度快、安全可靠,对沿线居民生活、地下和地面构筑物及建筑物影响小等。盾构法修建的区间隧道衬砌有预制装配式衬砌、模注钢筋混凝土整体式衬砌相结合的双层衬砌以及挤压混凝土整体式衬砌三大类。 缺点: 1.断面尺寸多变的区段适应能力差; 2.新型盾构购置费昂贵,对施工区段短的工程不经济。 钻爆法隧道 钻爆法施工主要是通过钻眼、爆破实现隧道的开挖。最初的开挖方法为传统矿山法,由于此种方式存在很多弊端,后来又对其进行改进,称为新奥法。 1. 传统矿山法 传统矿山法施工是采用一般开挖矿山巷道的方法来修筑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缺点:由于矿山法施工的理论基础是传统的结构力学,其基本假

13、定与实际隧道的工作状态相差甚远,另外在施工中需要大量的刚和木材作为临时支撑,工人的劳动强度大,施工环境差。 2. 新奥法 新奥法是以隧道工程经验和岩体力学的理论为基础,将锚杆和喷射混凝土组合在一起,作为主要支护手段的一种施工方法。优点: 1、新奥法成为软弱破碎围岩地段修建隧道的一种基本方法,技术经济效益是明显的。2、新奥法是把岩体视为连续介质,在粘性理论与塑性理论指导下,根据在岩体中开挖隧道后,从围岩产生变形到岩体破坏要有一个时间效应,适时的构筑柔性、薄壁且能与围岩紧贴的喷射混凝土和锚杆的支护结构来保护围岩的天然承载力,使围岩本身成为支护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使围岩与支护结构共同形成坚固的支承

14、环,从而形成长期稳定的支护结构。 缺点: 实施不仅要求有良好的施工组织和管理,也要求技术人员和量测人员都十分熟练,没有这一点就易于发生错误;作业质量都与每一个人的仔细操作有关。 开挖暴露出的地质会立即|考试大|改变其状态,因此要求施工地质人员要亲临现场,以便发现问题; 用能控制的施工量测,往往给施工带来不便; 干喷射带来的灰尘以及由于易受化学药品的损害必须加强防护,尤其是对眼睛的防护,湿喷虽然可以避免此缺点,但在同样条件下,不如干喷那样有效的支护岩体。 掘进机法 隧道掘进技术是由早期的盾构技术发展而来,是地下暗挖隧道的一种工程建设技术。优点:作业人员少、掘进速度快、开挖成型好、施工安全可靠、工

15、作环境好、劳动强度低、工厂化作业、生产效率高等。 缺点:1.设备的购置、运输、组装解体等的费用高,设计制造时间长,初期投资高,不适用于短隧道。 2施工途中不能改变开挖直径; 3. 地质的适应性受到一定限制,对软弱围岩,还存在不少问题,对硬岩,刀具成本急剧增大,开挖速度也降低; 4. 开挖断面的大小、形状变更难。 沉埋法 沉埋法又称沉管法,是修筑水底隧道的主要方法。地铁或轻轨穿越江、河、湖、海时,往往采用预制节段的沉埋施工法。优点:对地质水文条件适应能力强;可浅埋,与两岸道路衔接容易;防水性能好;工期短;造价低;施工条件好;可做成大断面多车道结构。 盖挖法 盖挖法是先盖后挖,即先以临时路面或结构

16、顶板维持地面畅通再向下施工。盖挖法兼有明挖法和暗挖法的优点,是在松软地层中修筑地下多层建筑物的最好方法。 顶进法 顶进法又称顶管法,是利用机械力将预制钢筋混凝土箱形框架或钢质管道顶入地层中的一种施工方法,主要适用于土层,在软岩和其他松软地层中也有使用。 优点:顶进法对于长距离运输,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缺点:1、曲率半径小而且多种曲线组合在一起时,施工就非常困难; 2、在软土层中容易发生偏差,而纠正这种偏差又比较困难,管道容易产生不均匀下沉; 3、推进过程中如果遇到障碍物时处理这些障碍物则非常困难; 4、在覆土浅的条件下显得不很经济。 2、城市轨道交通的无砟轨道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