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核心素养.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83911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7.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学生核心素养.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记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这个题目就是说,功行的第一步,是要找到灵心。 菩提祖师住的地方,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灵台,我想就是胸口一带。也就是佛主胸口写了个卍字的地方。两旁乳房微微突起,自然便是山了。斜斜的一画,再加上三点,就是个心字。所以祖师就在心中。祖师门下弟子辈分分为: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这就是修仙,或者说修炼造化会元功的十二个境界。西游释厄传”。西游记是金丹大道 可功德成仙最后成佛的两位唐僧与猴子,都是悟透了这部多心经的。那么我们是 不少学者借助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学说来解读西游记,由此发现在魔界、人

2、界、天界三个圈层活动存在的唐僧、猪八戒、沙和尚三人,分别是超我、本我、自我人格的典型。而孙悟空则是本我、自我、超我糅合在一起的典型。师徒四人是作者吴承恩精神世界、内心情感移植、外射到先存的历史、佛教故事人物之结果,西游记是作者“心灵游历”的外在体现。面对明代中后期个性张扬、人欲横流的社会风气,吴承恩对人性有其独特的体悟与思考。为了拯救浇薄的世风,使人心复归于正,他以宗教为救世良方,要合儒、释、道三家之力,让世人收心养性,达于完美的人性修养境界。他所追求的完美人性,是佛性、道性与儒性的相统一又高于这三性的无私无欲的境界。 明中叶以的阳明心学与小说西游记渊源深厚。西游记主旨是“求放心”,宣扬明心见

3、性。“心猿归正”是全书的总体叙事框架,而“求放心”正是“心学”最核心的理念。小说所蕴含着的“热爱自由、自尊和自珍的精神”和与此相联系的“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明代中期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倾向之一。小说所叙述的故事与着重塑造的孙悟空形象,形象地表现了修心正性、成圣作贤的心学理论。孙悟空从充满欲望的野猴到取得正果的猴神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去心中之欲的过程。 又有学者认为,人的一生就如同一部西游记,唐僧师徒这四个性格不同的人物形象所演绎的生命状态,可以被解读为一个人生命历程中四个阶段的不同特质。孙悟空代表人童年时的童真和青少年时的桀骜不驯;猪八戒代表人初入社会时奋斗受挫后的退缩及贪图一时的享乐与安逸;沙僧代表人到中年时的成熟与稳重;唐僧代表人老年时的超越名利与对生死的淡然。从这四个人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人生命中不同阶段的影子,他们共同构成一部个人生命发展史。 不是可以认为,西游记其实就是在讲解这一部经书。 师徒五人代表人体五脏,也代表五种性格,也可以看成某种功法的五种观想图腾。师徒五人也看成佛的五大明王化身,是被佛分离出去的五种人性,自身留下的就是佛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