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浅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83997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9.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浅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浅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浅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浅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浅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浅谈.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浅谈培养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浅谈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作为一个母亲和多年的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我深深地感受到小学阶段是人的成长的起步阶段,也是人的基础素质形成的开始阶段。一年级是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六七岁的孩子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各种习惯的养成期,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乃至对于提高整个下一代的身心素质,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让学生有良好的习惯,我认为主要要从以下几方面抓起。 一、培养自理自立能力。 良好生活习惯是自理的基础,如果生活不能自理,将来就做不到自立,更做不到自强。良好生活习惯首先从个人卫生抓起。现在的学生大多自理能力比较差,我班学生父母许多都是农村

2、的,每天早早就出门做活,没时间和精力管孩子。学生个人卫生比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我教他们如何搞好个人卫生的同时进行评比,评出个人卫生最好的个人与小组,通过评比,学生慢慢养成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其次,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在学校里,要求学生整理好自己的学习用品,教他们如何打扫卫生。要求学生在家里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比如洗碗、扫地、整理房间等,班级里也进行评比活动,评出做家务的小能手。 二、 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1、听讲的习惯。这里的听“讲”,应包括两方面的意思:一是说课堂上,精力要集中,不做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要认真倾听老师的点拨、指导,要抓住新知识的生长点,新旧知识的联系。二是说要认

3、真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对他人的观点、回答能做出评价和必要的补充。这对以后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 培养认真作业的习惯。据有关资料统计:89.6%的同学认为自己作业错误的主要原因是粗心大意。28.05%在做作业时没看清题意就开始解答了,还要3.2%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这些不良习惯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学生刚刚入学时,我就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完成每次作业。刚开始的时候实行强制性要求,通过半学期的训练,大部分学生已能认真及时完成作业了。 3,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问题是学习的心脏。在学习过程中,要逐

4、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学生质疑习惯的培养,也可从模仿开始,教师要注意质疑的言传身教,教给学生可以在哪儿找疑点。一般来说,质疑可以发生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学习过程的困惑处、法则规律的结论处、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及关键点处,概念的形成过程中、解题思路的分析过程中、动手操作的实践中;还要让学生学会变换角度,提出问题。 三、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个人的言谈举止,反映了他对社会、对生活的态度,也反映了他的精神状态和文化素质。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对于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提高社会交际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生正是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

5、,正反两方面接收的都很快,对于反面教育影响,他们更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的趋向。因此,我们要抓住这一关键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1、要求学生语言文明。语言是交际工具,是人的心声的表露。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一定要言传身教,教育学生掌握礼貌用语和体态用语。 2、教育学生在行为上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老师,关心他人。要教育学生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孝敬父母是子女应有的纯真感情。孝敬父母,首先要在思想上听取父母的教导和指点。其次在生活上要关心体贴父母,尤其对于体弱多病的父母,要更加体贴、关心和照顾,积极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外出时,要向父母说明去向、理由和所需的时

6、间,并且要按时回来。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当面打招呼时,可以给父母写留言条或委托别人转告父母,回来后主动向父母打招呼。 3、发挥榜样的力量。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行为习惯是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所以设身处地,树立榜样,不仅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就是对高年级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作业工整,遵守纪律的学生,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形成习惯。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做好学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

7、子的身上。 4、长期训练。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并且对学生来说,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也易消退,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直到巩固为止。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不能只讲要求,而应结合教学实际,精心备课,细心指导,反复训练,认真检查,严格督促,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之中,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班与班之间的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 5、家校合作 。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

8、忽略。有些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是完全不同的表现。家庭作为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父母及家庭血缘关系的影响,使家庭教育更具有亲和性与权威性,同时也具有先入性、基础性的特点;家庭教育与儿童的成长同步,使家庭教育带有持续性与稳定性的特点;另外,家庭教育以言传身教、情境影响为主,更具有感染性和潜移默化的特点,在儿童的教育中起重要作用。对此,我利用每天家长接送孩子的时机,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希望家长能配合老师的工作,共同将孩子培养成人。 四、培养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竞争意识 现在的小学生大多是聪明伶俐,在智力、体质、行为上有许多优点,但由于教育引导不当,使他们出现了一些不健康的心理。比如,任性、遇挫退却、嫉妒别人教师不应忽视这些现象,要耐心地引导学生走出误区,培养学生有克服困难的意志,能经受成功的考验,同时能经受失败的打击,有认准路、用好力、不达目的不止的精神,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并能抵御不良行为的诱惑,使其身心健康发展。 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经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