堤坝白蚁防治技术规程.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86181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堤坝白蚁防治技术规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堤坝白蚁防治技术规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堤坝白蚁防治技术规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堤坝白蚁防治技术规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堤坝白蚁防治技术规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堤坝白蚁防治技术规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堤坝白蚁防治技术规程.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堤坝白蚁防治技术规程堤坝白蚁防治技术规程 总 则 1.0.1 根据大坝安全管理条例、河道安全管理条例的要求,为保证堤坝安全,规范堤坝白蚁防治工作,达到有效防治目的特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存在白蚁危害区新建和运行期的水库土坝、土质堤防。其它土方工程,可参照执行。 1.0.3 白蚁防治原则: 1 保证工程的安全; 2 不污染环境; 3 防治并重,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4 加强防治技术科研工作。 1.0.4 堤坝白蚁防治除符合本规程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检 查 2.1.1 堤坝检查的范围,为堤坝及其周边区域,详见附表。 2.1.2 堤坝蚁源区检查的范围,详见附表。 2

2、.2 检查时间 2.2.1 加强日常检查,把检查白蚁作为堤坝工程管理的重要内容。 2.2.2 大中型水库土坝和重点土质堤防在每年春季和秋季的白蚁外出活动高峰期每一个月检查必须不少于一次。 2.3 检查内容 2.3.1 直接观察,发现堤坝漏水、湿坡、管涌、跌窝等现象必须判断是否因白蚁隐患引起的。 2.3.2 观察白蚁外出活动时留下的痕迹,初步判断危害堤坝的蚁种。 2.3.3 观察白蚁算出活动时留下的泥被、泥线在堤坝及平台堤脚的分布密度、分群孔出现的数量和真菌指示物等,综合分析工程遭受白蚁危害的程度。 2.4 检查方法 2.4.1 直接查找,在堤坝坡上及其蚁源区内查找泥被线、分群孔和真菌指示物,经

3、常寻找堤坝上白蚁喜食物里有否白蚁在活动或活动时留下的痕迹。 2.4.2 引诱法 1 设引诱坑。在大坝背水坡、堤防内外坡挖长约50cm、宽40cm、深30cm的坑,把饵料置放在坑内。 2 设引诱堆。把饵料直接放在大坝背水坡、堤防内外坡的表面,用土块或石块压好。 3 设引诱桩。用白蚁喜食的带皮木桩,一端削尖,直接插入堤坝内。 2.4.3 应用仪器探测堤坝白蚁新技术。 2.5 现场标记与记录 2.5.1 在有白蚁活动痕迹的位置作好明显的标记。 2.5.2 把检查的时间、气候条件、地表特征等情况登记在现场检查记录表中。 预 防 3.1 建设期白蚁的预防 3.1.1 新建堤坝工程时,必须将白蚁防治列入工

4、程建设的内容,施工时必须对基础及周边的白蚁进行检查和处理。 3.1.2 堤坝工程扩建或除险加固时,必须对原堤坝工程内的白蚁隐患进行检查和处理。 3.1.3 改变堤坝表层土壤的理化性质。采用生石灰在大坝两端与山坡接头处,从正常蓄水位以上至背水坡倒滤层以上建筑2米深的防蚁墙。土灰比为9:1。 应用煤渣或粗砂在大坝正常蓄水位以上至背水坡倒滤层以或堤防内外坡建筑20cm厚的防蚁层。 3.2 运行期白蚁的预防 3.2.1 每年堤坝拆蚁分群季节在堤坝上及其蚁源区寻找分群孔,把长翅繁殖蚁消灭在分群之前;把堤坝坡上刚脱翅的繁殖蚁消 灭在挖洞营巢之前。 3.2.2 在堤坝白蚁分群季节里,除特殊情况外,堤坝禁止开

5、灯。 3.2.3 保护和利用白蚁的天敌。 3.2.4 整治堤坝环境。禁止在堤坝上堆放木材和柴草,经常消 除堤坝上和周边白蚁喜食的食物。 灭 治 4.1.1 诱饵剂类型 采用经有关权威部门鉴定的低毒、环保型诱饵剂。 4.1.2 投药时间 宜选择阴天或晴天的早、晚进行。 4.1.3 投药方法 1 泥被、泥线投药。在有白蚁活动的泥被、泥线边缘置放诱饵条,盖上,用泥土封密。 2 分群孔投药。挑开分群孔的孔突,放进诱饵剂封密。 3 蚁道投药。如蚁道较大,则直接把诱饵剂放进去封密。若蚁道较小可把诱饵剂放在蚁道口盖上封密。 4 引诱法投药。用设堆法引诱到白蚁后,把诱饵剂直接放进堆里。 4.1.4 白蚁灭杀后

6、,对可能对工程造成危害的成年蚁巢、蚁道必须进行彻底处理。 4.2 挖巢法 4.2.1 蚁道确定 采用沿分群孔追挖,挖除有白蚁活动的小树头跟踪白蚁去向,从白蚁活动的痕迹和引诱法等追踪找蚁路。当出现叉路或多条蚁道时,蚁道口径大、拱高、工蚁和兵蚁活动频繁,兵蚁比例多, 酸腥昧浓,蚁道口封闭速度快,一般是通往主巢的蚁道。 4.2.2 巢位确定 1 应用黑翅土白蚁分群孔分布图象判断巢位。 2 应用真菌指示物判断巢位。找到鸡丛菌,巢区就在其下方;找到三踏菌,主蚁巢就在其范围内;找到炭棒菌,死亡的蚁巢就在其下方。 3 应用锥探找蚁巢。在坝上进行锥探,根据锥探过程的吊锥感判断蚁巢。 4.2.3 取巢要求 在挖

7、取蚁巢时,必须连续追挖,直至抓到蚁后,消灭残存白蚁。对于蚁道、蚁巢必须及时处理。 4.2.4 在汛期和可能危害到堤坝安全时不宜采用挖巢法。 4.3 熏烟法 4.3.1 烟剂类型: 1 药物烟剂。 2 无药烟剂。 4.3.2 烟剂配制 烟剂的配置可采用如下配制: 1 药物烟剂的配制 按苦树皮20,硝酸铵33,氯酸铵5,木屑10,黄土31.5,高锰酸钾0.5的比例,将苦树皮、硝酸铵、氯酸铵 、木屑、黄土晒干粉碎过筛充分拌匀。 2 无药烟剂的配制 按泥土20,木屑40,氯酸钾40的比例,将泥土和木屑晒干过筛。充分拌匀。 4.3.3 熏烟方法。 将烟剂装入熏烟器,安好引火线,把输烟管放进主蚁道密封紧密

8、,点然引火线,使烟雾充满菌圃腔主巢。 4.3.4 烟熏后的巢腔、蚁道,必须进行处理。 4.4 灌浆法 4.4.1 蚁道灌浆 从找到的口径2厘米以上的蚁道灌进药物泥浆。如果蚁道较多时,先灌下扎且较大和上方的蚁道,后灌平行和下方的蚁道。 4.4.2 钻孔灌浆。 1 布孔。在堤坝上巢区范围内按梅花状布孔,孔距可采用1.0米1.5米。 2 钻孔。采用机械钻和人工钢锥造孔。 3 灌浆。采用低压、充填式灌浆。 4 根据国家和有关部委制定的相关标准进行灌浆。 验 收 5.1 验收应具备的条件 5.1.1 工程建设期验收的条件。 1 新建工程和扩建、除险加固工程在清基前必须由熟悉白蚁防治工作人员到现场检查观察

9、,提出蚁患,有处理措施并进行处理。 2 清基结束后,经检查末发现蚁患,并提供专题报告。 5.1.2 工程运行期验收条件。 1 连续三年以上有效的灭治,经检查观察白蚁活动得到有效控制。 2 堤坝工程管理状况良好,大中型水库和重要堤防工程管理单位配备经培训或自学、具有白蚁防治专业知识的专职或兼职的防治人员一人以上。 3 提供的验收资料完备。 5.2 验收办法 5.2.1 由堤坝管理单位向上级主管机关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供白蚁防治有关资料。 5.2.2 上级主管机关根据堤坝工程管理单位提出的申请,成立由有关领导和白蚁防治技术人员组成的3人以上的验收小组并组织验收。 5.2.3 验收小组成员听取汇报、审

10、议资料、查看现场。 5.2.4 验收纪要由小组讨论通过,由上级主管机关下文确认。 5.3 资料归档 5.3.1 堤坝工程管理单位应对历年的检查观察记录、防治工作总结、验收资料等正式归档。妥善保存。 名词简述 1 泥被、泥线 泥被、泥线是堤坝白蚁在外出活动时,工蚁从堤坝内搬出均匀小土粒加上它的唾液制成薄层泥皮,厚度1mm左右,覆盖在取食物上或土面上。泥被成片,泥线成条。 2 分群孔 分群孔是堤坝白蚁巢内发育成熟的长翅繁殖蚁,在分群季节里,从巢内爬出地面,进行移殖分飞专用的孔道。其形状因蚁种而别。黑翅土白蚁筑成凸出地面呈现圆锥形的新小土堆,一个群体的分群孔,少则三、五个,多则十几个或几十个,甚至达

11、百个以上。黄翅大白蚁的分群孔呈现半月形凹下于地面。 3 待飞室 待飞室又称候飞室,分群孔内有宽阔为扁形一拱底平的小空腔,是分群孔与主道之间的通道,可容纳一部分发育成熟的长翅繁殖蚁,是它分飞前暂时停留的场所。 4 苗圃 苗圃为质轻、多孔海棉状的疏松组织。由于蚁种的不同,其型状也有差异,黑翅土白蚁蚁巢里苗圃数量多,为半球形,苗圃孔为 圆形。黄翅大白蚁蚁巢数量比黑翅土白蚁少,其形状成不规则的块状,苗圃孔为长形。苗圃是堤坝白蚁蚁巢的主体,既是白蚁的“粮食”,又是白蚁居住的高层多孔建筑物,是蚁巢内温度、湿度的调节器。 5 鸡丛菌 鸡丛菌为白蚁伞属,生活在土栖白蚁苗圃里,与白蚁共生,它在高温、高湿气候主要

12、条件下菌丝穿过土层长出地面的子实体,称为鸡丛菌。生长于少腔巢的活蚁巢上。生长期为每年5月下旬至10月上旬。 鸡丛菌为伞形,单生或丛生,菌盖直径大,可达十几cm,菌盖中央突出,表面为灰褐色。菌柄肥大坚实,圆形或稍扁,白色实心。 6 三踏菌 三踏菌是白蚁伞属的另一种伞菌、生长在成熟蚁巢的真菌里,它的形态与鸡丛菌相似,但菌盖直径一般在10cm以下,菌柄纤细。生长方式为一次长出。生长期为每年7月下旬至9月上旬。 7 鸡丛花 鸡丛花是白蚁伞属的一种小型伞菌。菌盖灰白色,直径1-2cm,中部尖。菌柄白色,细长,生长期每年7-8月间。群生,每群数朵至上百朵,生长于蚁道上。 8 鹿角菌 鹿角菌,又名炭棒菌,地炭棍等,为鹿角属的一种鹿角状真菌子实体。呈丛状分布。生长期为每年5月至10月间。它是死亡巢的指示物。地表鹿角菌分布面积越大,地下巢区的范围也越广,蚁巢的位置越深。 9 危害堤坝的主要蚁种 根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已知危害堤坝的主要蚁种为白蚁科大白蚁亚科土白蚁属中的黑翅土白蚁和大白蚁属中的黄翅大白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