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止血包扎固定转运.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89080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伤止血包扎固定转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外伤止血包扎固定转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外伤止血包扎固定转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外伤止血包扎固定转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外伤止血包扎固定转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外伤止血包扎固定转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伤止血包扎固定转运.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外伤止血包扎固定转运外伤止血、包扎、固定、转运 一、止血 v 出血部位的判断 根据出血部位分类 内出血:血液流向体腔或组织间隙 外出血:血液自创面流出 动脉出血:血色鲜红,血液随心脏的收缩而大量涌出,呈喷射状,出血速度快、出血量大。 静脉出血:血色暗红,血液缓慢流出,出血速度较缓慢,出血量逐渐增多。 毛细血管出血:血色鲜红,呈渗出性,可自行凝固止血。若伴有较大的伤口或创面时,不及时处理,也可引起失血性休克。 v 常用止血方法 v 1 指压法 是用手指、手掌或拳头压迫伤口近心端动脉经过骨骼表面的部位,阻断血液流通,达到临时止血的目的。 适用于中等或较大动脉的出血,以及较大范围的静脉和毛细血管出血

2、。 常用压迫止血点 头顶部、额部、颞部出血 在伤侧耳前对准下颌关节处,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 颜面部出血 v 颜面部血供来自两侧动脉,对准伤侧下颌角前约1cm凹陷处,用拇指向内向上压迫面动脉。 头面部、颈部出血 肩部、腋部出血 用拇指压迫同侧锁骨上窝中部的搏动点,对准第1肋骨面,压住锁骨下动脉。 上臂出血:外展上肢90度,在腋窝中点用拇指将腋动脉压向肱骨头。 前臂出血:抬高患肢,压迫上臂肱二头肌内侧沟中部,向外对准肱骨,压迫肱动脉。 手掌出血: 抬高患肢,用两手拇指分别压迫手腕部尺、桡动脉。 下肢出血 用双手拇指重叠用力压迫大腿根部腹股沟中点稍下方,对准强搏动点,压迫股动脉。 足部出血 用两手拇

3、指分别压迫足背中部近足腕处的足背动脉和内踝与跟腱之间的胫后动脉。 v 2 加压包扎法 体表及四肢伤出血,大多可用加压包扎和抬高肢体来达到暂时止血的目的。 此方法适用于小动脉和小静脉出血。 v 3 填塞止血法 将无菌敷料填入伤口内压紧,外加敷料加压包扎。 应用于腋窝、肩部、大腿根部出血,应尽快行手术彻底止血。 v 4 屈曲肢体加垫止血法 多用于肘或膝关节以下的出血,在无骨关节损伤时可使用。 v 5 止血带止血法 适用于四肢较大动脉的出血,用加压包扎或其他方法不能有效止血而有生命危险时,可采用此方法。 橡皮带止血法 充气止血带止血法 v 使用止血带时应注意: 部位要准确 压力要适当 衬垫要垫平 时

4、间要缩短 标记要明显 定时放松 二、包扎 v 概述 v 1 包扎目的 保护伤口免受再污染,固定敷料、药品和骨折位置,压迫止血及减轻疼痛。 v 2 包扎要求 轻、快、准、牢 先盖再包 不可过紧或伤口上打结 暴露肢端 v 3 包扎材料 三角巾、绷带、四头带和多头带等。 v 三角巾包扎 用途较多,可展开、折成带状或燕尾巾用于包扎。 v 绷带包扎 v 1 环形包扎法 适应症:适用于各种包扎的起始和结束以及粗细相等部位如额、颈、腕及腰部伤的固定。 操作方法:将绷带做环形缠绕。 v 2 蛇形包扎法 适应症:适用于夹板固定,或需由一处迅速延伸至另一处时,或做简单固定时。 操作方法:将绷带以环形法缠绕数圈,然

5、后以绷带宽度为间隔,斜行上缠,各周互不遮盖。 v 3 螺旋形包扎法 适应症:适用于直径大小基本相同的部位,如上臂、手指、躯干、大腿等。 操作方法:同蛇形包扎法,但每周遮盖上一周的1/31/2。 v 4 螺旋反折包扎法 适应症:适用于直径大小不等的部位,如前臂、小腿等。 操作方法:每圈缠绕时均将绷带向下反折,并遮盖上一周的1/31/2,反折部位应位于相同部位,使之成一直线。注意不可在伤口上或骨隆突处反折。 v 5 “8”字形包扎法 适应症:适用于直径不一致的部位或屈曲的关节部位,如肩、髋、膝等。 操作方法:在伤处上下,将绷带自下而上,再自上而下,重复做“8”字形旋转缠绕,每周遮盖上一周的1/31

6、/2。 v 6 回返式包扎法 适应症:多用于包扎没有顶端的部位,如指端、头部或截肢残端。 操作方法:环形法缠绕数圈,由助手在后部将绷带固定,反折后绷带由后部经肢体顶端或截肢残端向前,也可由助手在前部将绷带固定,再反折向后,如此反复包扎,每一来回均覆盖前一次的1/31/2,直到包住整个伤处顶端,最后将绷带再环绕数圈把反折处压住固定。 v 包扎的注意事项 1 简单清创后再包扎,不准用手和脏物触摸伤口,不准用水冲洗伤口,不准轻易取出伤口内异物,不准把脱出体腔的内脏送回。 2 包扎牢靠,松紧适宜。 3 保持伤员体位舒适。 4 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应将指端外露,以便观察血液循环。 5 一般将结打在肢体外侧

7、面,严禁在伤口上、骨隆突处或易于受压的部位打结。 6 解除绷带时,先解开固定结或取下胶布,然后以两手互相传递松解。紧急或难以解开时,可用剪刀剪开。 三、固定 v 现场固定的目的 减少伤部活动,减轻疼痛,防止再损伤,便于伤员搬运。 v 固定材料 夹板及充气夹板 外固定架 就地取材 伤员胸壁及健肢体 塑形夹板或担架 绷带 v 固定的注意事项 1 先止血、包扎,再固定骨折部位;先行抗休克处理。 2 刺出的骨折断端在未经清创时不可直接还纳伤口内,以免造成感染。 3 “超关节固定”原则 4 夹板下要加垫衬 5 固定松紧适度、牢固可靠 6 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和患肢活动 四、搬运 v 基本原则 及时、安全、迅

8、速地将伤员搬至安全地带,防止再次损伤。 v 常用的搬运方法 v 1 担架搬运法 搬运时,使病人头向后,足部向前,后面的担架员随时观察伤病员的情况; 担架员脚步行动要一致,平稳前进; 向高处抬时,前面的担架员要放低,后边的担架员要抬高,使伤病员保持水平状态,向低处抬时,则相反。 v 特殊伤员的搬运方法 1 腹部内脏脱出的伤员 2 昏迷的伤员 3 骨盆骨折的伤员 4 脊柱、脊髓损伤的伤员 5 身体带有刺入物的伤员 6 颅脑损伤的伤员 7 开放性气胸的伤员 v 搬运的注意事项 1 动作轻巧、敏捷、步调一致,避免震动。 2 根据不同的伤情和环境采取不同的搬运方法。 3 途中观察伤病员的伤势和病情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