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轻工大学与英国蒂赛德大学合作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整改成效报告.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339106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7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轻工大学与英国蒂赛德大学合作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整改成效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武汉轻工大学与英国蒂赛德大学合作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整改成效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武汉轻工大学与英国蒂赛德大学合作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整改成效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武汉轻工大学与英国蒂赛德大学合作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整改成效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武汉轻工大学与英国蒂赛德大学合作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整改成效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汉轻工大学与英国蒂赛德大学合作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整改成效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轻工大学与英国蒂赛德大学合作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整改成效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武汉轻工大学与英国蒂赛德大学合作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整改成效报告武汉轻工大学与英国蒂赛德大学合作举办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自2011年运行以来,该项目发展健康有序,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根据教育部教外司办学2014153号文件精神,学校针对该项目制订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质资源引进成效显著,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学校在重新对外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我国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规范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进行对比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见附件1)。1 .全面引

2、进外方专业课程,实现与外方教学的同步接轨全面引进外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全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每年安排外方引进课程2-5门,并有机融入本项目的课程体系中(见附件2),从而使得项目内学生以更为科学合理的、与国外同专业教学计划几乎同步的教学进度学习,完成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国外教学的全面接轨。2 .外方专业课程教师引进满足需要,外方师资引进均衡稳定经过与外方多次研讨沟通,已向外方争取到更多优秀专业教师来我校承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内的专业核心课程,并将外方师资均衡安排,保持基本稳定。根据中外双方进一步协商修改制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最新培养方案规定,外方大学每年为每届学生每学期派遣1-2名

3、专业课程教师到我校任教,每名教师教授1-2门专业课程,从而确保项目内前7个学期均有外方教师授课,促进了外方师资引进均衡分布,保证了外方教师授课的连续性、常态性及科学性。截至2014年6月,项目已完成三年的培养计划,英国蒂赛德大学已严格按照项目人才培养方案要求,派遣外方学校食品专业系主任、学科带头人等约15人次资深专家来我校为学生授课,圆满完成三年需引进的15门专业核心课程的授课任务。3 .全面引进外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项目教学特色日益彰显在全面引进外方课程的同时,全面引进了外方的课程内容、教学大纲、教材(见附件3)、教辅资料(包括注册国外专业学习网站、引进课件和专业词汇汇编等)、考试方式和试

4、卷等,确保引进课程与外方教学同步。积极引进外方课堂教学法,除传统课堂面授外,大量采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个人陈述、网络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且更加适应食品专业应用性较强的学习特点。总之,由于改进后的教学方式合理、有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承担项目教学的教师在学生评教中,教学效果优良率达到100%O4 .建立中英远程视频交流平台,巩固和拓展国际化教学成果2014年开始,通过双方互访交流,建立了由中外双方教师共同指导的、双方学生共同参与的远程视频交流平台。通过网络视频等方式,由外方教师主导并确立研究讨论主题,中方专业教师协助,中外双方教师和学生进行讨论、交流、相互学习,延

5、伸和拓展了课堂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这种与国际接轨的先进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国际化教育的氛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学习本专业知识的热情。5 .完善语言培训体系,提升学生语言水平,扩大学生国际视学校不仅为项目内所有学生免费开设了较多英语课程,配有足够多的外籍教师任教,且为每一届有意向赴外方学校学习的学生免费提供一次雅思培训机会,并通过开展各类外语竞赛活动、国际文化学术活动以及海外游学活动(学校提供部分经费),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开阔学生国际视野,为提高项目双语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率奠定了基础。二、优化教师交流培训体系,师资队伍素质全面提高,教学能力不断增强近二年,

6、我校高度重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高水平教师的引进和师资队伍的建设及稳定工作,并针对前期项目运行过程中发现的有关问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取得了成效。1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优秀的师资队伍基本形成,为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保障已担任项目课程的中外双方优秀教师尽可能长期保持稳定,形成一支能胜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任务的师资力量;同时,不断吸引学校更多优秀专业教师尤其是留学回国教师进入合作项目承担教学课程。新引进4名留学回国博士,派往英方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PGCE(PostGraduateCertificateinEducation)课程及相关专业课程的培训学习,并承担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目前中外合

7、作办学项目的教师中湖北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4人;高级职称教师20人,硕士及博士25人,一半以上具有海外学习进修经历。同时配备的辅导员也均具有良好外语及专业背景或有留学经历,均具有硕士学历。与此同时,学校与外方学校多次沟通,努力向外方争取更多优秀专业教师来我校承担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内的专业核心课程;截至目前,外方大学已派遣的包括食品专业系主任、学科带头人等在内的近15人次专家教授,形成相对稳定的外籍教师队伍。2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机制逐步完善,为中外双方教师教学活动和学术科研交流开辟了新渠道经过逐渐适应磨合,中外双方专业教师已逐步建立完善的合作教学机制:(1)课前交流机制外方教师来我校授

8、课之前,中外双方教师首先通过邮件就课程内容、大纲及授课方式和手段进行详细沟通和交流,同时外方教师对项目内学生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和认识。(2)课中协作机制外方教师来校后全面负责完成课程教学及考核,中方教师全程跟进外方教师课程,协助教学,完成沟通、辅导、学生分组,并做重难点知识的翻译解释等工作。中方教师在学习外方教师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水平和专业水平。期间,双方专业教师进行座谈研讨,共同讨论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并就专业的国际前沿知识、科研进展及中西教学及文化差异进行深入探讨,寻求更为广阔深远的合作。(3)课后联系机制外方教师回国后,两国教师仍经常保持联系,交流教学科研心得体会,建

9、立了长期的合作沟通和友谊,对项目发展起到了极为良好的促进作用。(4)远程教育合作机制中英双方协商,建立双方教师远程网络交流平台,联合指导中英双方学生共同完成教学研讨和课程设计,我校已建成中外合作办学远程教学实验室,正在准备用于该项目的运行。(5)专业教学负责人联系机制外方每年至少派遣两至三名相关专业学院的院长、学科带头人或是国际部负责人来我校就合作项目情况进行讨论和开办学术讲座,传递最新国际专业动态,并对学生就项目学习模式和方法进行具体指导。3 .师资国内外双重强化培训体系已经建立,为项目运行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教学师资力量近年来,学校努力增加中外合作办学专项培训经费投入,不断拓宽教师海外进修培训

10、渠道,优化教师交流培训体系,加强项目内教师培训力度。目前,我校项目师资培训已形成“国内培训+海外培训”的双重强化培训模式,学校先后针对项目教师开展专业教师PGCE课程培训、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培训、英语教学强化培训、海外高等教育培训、合作授课培训、中外合作办学工作专项培训、专业教师外语培训、辅导员培训等,项目内受训教师人数共计达到40余人。学校通过大力加强师资培训,使得项目教师学习并接受了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了双语教学水平,大力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和设置,形成了丰硕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促进了师资与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极大提高了中外合作

11、办学项目国际化教学水平及办学实力。三、改善项目办学设施,项目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办学实力明显增强L实验条件不断改善为了满足项目国际化教学实验水平需要,2011年和2012年,学校分别投入了专项实验室建设费5.26万元和129.44万元,改建和新建了部分教学用实验室。2013年,学校又按照外方教学实验标准,新增专项实验室经费182.04万元,新建了生物化学实验室、食品化学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和食品分析实验室四个实验室,新增实验室面积达360平方米。截止到2014年9月,又新增实验室建设投入172.84万元,增购了部分教学实验设备。2 .实习实训基地明显增强在原有实习基地的基础上,2013年开始在“

12、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和“福娃集团有限公司”建立国家级和湖北省示范性教学实践教学基地。并建设了“饮料多功能”、“肉制品加工”校内实习基地。2011级学生在校内外基地完成了3周生产实习实践教学,2014年9月2012级学生也将按教学计划在上述基地完成生产实习。3 .图书馆藏资源更加丰富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21.4万册,电子图书39.7万册,中外文电子数据库28个,是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和湖北省自动化水平优秀级图书馆。国际教育学院专门建立了外文阅览室,购买项目需要的中外文教材及图书资料,供教师和学生使用。4 .多媒体、视频教学室及语音教学设施大幅增加到2013年,学校所有教室都建设成为了多媒体教室

13、,座位数近18400座,均可供项目教学使用。另外,学校又投入资金,新建了1个视频教学教室,6个专用语音室,供项目教学使用。同时,为满足本项目案例教学及分组讨论的需要,建立3个案例及分组教学讨论教室,配备了多媒体设施、活动桌椅。5 .计算机和网络资源全面改造升级2013年学校对计算机房进行改造、升级,教学用计算机近5000台,建设有千兆校园网络资源,校内所有网络计算机均能随时访问国内外的教育教学资源。2014年3月,完成了图书馆、教室WiFi覆盖,并完成中英远程视频交流平台的建设,设立了项目远程教育通道,为项目学生进入外方大学网络学习建立了良好平台。四、完善项目督导管理体系,项目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14、,项目发展健康有序1 .加强了制度建设,促进项目健康发展近二年来,学校为促进项目更好地发展,重新修订和新增了多项管理制度。学校针对项目运行情况修订了武汉轻工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办法、武汉轻工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出国留学管理办法、武汉轻工大学外籍教师管理暂行规定武汉轻工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外语教师教学奖励办法、武汉轻工大学关于选拔优秀大学生进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习的实施办法,新增了武汉轻工大学中外合作项目学生通过雅思、德福考试的奖励办法等,对中外合作办学有关的“组织机构与管理职责”、“项目的引进与设立“、“招生工作”、“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国际教学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教师交流与管理”

15、、“项目运行管理经费”、“项目专项奖励”、“项目考核”“外教聘请”、“学生出国”、“外语教学的奖励”以及“学生外语学习奖励”等方面均进行了明确规定,使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进一步规范化和制度化,为项目正常运行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和政策环境。2 .加强了项目培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从2013年9月以来,学校为了加强本项目管理,分别召开了“中外合作办学工作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领导工作会”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与学生管理专题工作会”等多个项目管理会议,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办学方向,对中外合作办学各相关单位和全体工作人员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确保我

16、校中外合作办学长远健康发展。3 .加强了专项督导,提高项目教学质量2013年9月开始,为了进一步提高本项目的教学质量,学校建立了教学督导员制度,教务处针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学指定专人对项目的所有教学课堂进行听课、检查,建立了严格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任课教师授课情况进行定期督导,对教学质量定期进行检查评估。同时在每学期期初、期中开展学生评教及座谈,并及时反馈意见。对课堂教学效果好,或对项目的教学工作有改革创新的教师给予奖励;对教学效果差,或存在其它问题的教师,帮助分析原因,进行交流提高,并实行末位淘汰。中英合作双方严格规范和控制教学质量,通过全方位、高层次的教学合作,使该项目的教学从单纯教学合

17、作和异地联合培养,发展为管理体制、教育资源的全面国际化合作,从而为培养高标准的国际化人才服务。4 .加强了校际联合管理,建立长效运行机制中英合作双方共同组建的“武汉轻工大学与英国蒂赛德大学合作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联合管理委员会”,在项目运行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管理作用。逐步建立起了校级领导互访沟通机制、蒂赛德大学国际事务管理部门及其附属的驻北京中国办公室与学校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常年沟通机制、双方任课教师间的一对一沟通机制等多层面有效沟通机制体系,双方工作人员每年多次在北京、武汉或英国蒂赛德大学等地举行项目管理会议,对项目教育教学活动、日常管理事务以及师生交流培训等具体事项进行协

18、商沟通、组织安排,以及对项目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与监控,从而为项目顺利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五、突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学生学习热情显著增强,社会认可程度不断提高1 .改革和创新了学生管理体系2013年9月开始,学校全面修订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各项学生管理规定,努力探索建构一套符合中外合作办学规律的、科学合理的新型学生管理体系,从而有利于培养项目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实践的国际化学习能力。同时,进一步完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内学生外语学习及其它学科竞赛的指导、评价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2 .加强和深化了项目政策宣传2014年,学校修订和制定了武汉轻工大学中外合作项目介绍手册及武汉

19、轻工大学-蒂赛德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教学计划指导书,对中英食品科学与工程项目进行了重点和全面的介绍。学校多次开展项目讲座,在学生中进一步宣传项目有关政策、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授课情况,让学生全面了解项目优势及运行情况,并通过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积极征求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以主人翁姿态参与项目的建设和发展中。同时,外方学校也加大了宣传指导力度。在2013年9月、2014年3月、2014年4月以及2014年9月等多个时段,蒂赛德大学副校长AulayMackenzie博士、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DinIitrioSNiColaOU教授、国际发展中心KeithBrown博士以及蒂赛德

20、大学中国区经理HouLiang等,多次专程到我校对合作项目建设进行指导,并为学生开展了专题讲座,进一步深入全面解析培养目标、课程安排、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等,受到了学生的欢迎。通过对学生开展的问卷调查和民意测验中了解到,学生对项目满意度达到了95%以上。3 .重视和加强了家长联系制度高度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通过寄送家长书、电话和邮件等各种方式与学生家长保持紧密联系,及时通报项目运行情况和有关政策、以及学生在校情况,对学生及家长关心的各类事宜重点关注,如学生发展引导、出国事宜等问题,及时解答,及时解决,并征求家长的意见,加强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不断改进学生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及家长对项目的认可

21、程度和满意度。4 .提高和增强了社会认可程度经过调查了解,社会对我校的合作办学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我校中外合作项目招收的历届学生中,有不少学生高考分数较高而慕名来我校就读此项目。同时,通过对企业的调研,各用人单位对项目毕业生非常期待,本项目培养的学生所具有的“专业技能+外语”的国际化人才优势,在市场经济日益国际化的今天,必将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部分企业已表示将于2014年11月至12月提前到校来选聘人才。未来我们将励精图治,不懈努力,不断巩固评建结果,努力实现“引进、充分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一支高水平国际化教师队伍、建立完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科学管理

22、体制和运行模式,培养能适应国际竞争、区域经济一体化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掌握国际化语言的创新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中外合作办学目标,将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中外本科教育合作办学项目打造为优秀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武汉轻工大学二O一四年九月二十八日武汉轻工大学与英国蒂赛德大学合作举办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27OlH)一、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系统的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英语及具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能力,具有国际视野、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未来能在食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及与食品科学与工程有关的食品领域的高等院校、相关科研机

23、构、进出口、卫生监督、安全管理等部门从事食品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生产管理、品质控制、经营管理、检验检疫、产品开发、教育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创新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二、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以扎实的化学、生物学和食品工程学科学理论、工程技术和实践训练基础为支撑,培养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具有宽广知识面,受到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食品保藏、加工、品质控制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生物化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食品营养学、食品工程学的基本理论与实验技术;2、掌握食品检测与品质分析的方法;3、掌握工艺设计、设备选型

24、、工艺布置等技能,及食品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能力;并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4、熟悉食品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食品运输、加工、保藏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7、具有创新意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化学、生物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主要课程:细胞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生物化学、食品科学与营养、食品科学与化学、食品健康检测、传染病和免疫学、分析科学的研究方法、食品法规与安全、生物反应器与发酵、食品产品开发、食品高新技术、食品质量控制和食品安全管理、功能性食品、食品工厂设

25、计、食品加工工程四、修业年限、学分要求和授予学位类别学制:四年修业年限:3-6年毕业学分要求:修满162学分。其中:公共课44学分、专业基础课40.5学分、专业课52.5学分、实践性教学环节25学分。授予学位类别:工学学士五、培养措施1、根据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定位,加强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增加学科前沿知识的教学,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得到全面培养和训练。2、强调中外教师相结合。中方教师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与能力,外方教师重点培养学生外语能力及专业技能,引进国外先进专业理念。3、学习国外先进教学理念,加强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保证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相关专业实习、毕业论文

26、的工作质量。4、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核内容、考核手段、借鉴国外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教学方法,倡导讲授与自学、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理论学习与社会调查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展教学空间。考核内容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考核;考核方式灵活多样。4、实施3至6年弹性修业年限和学籍预警机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展学生个性发展空间。5、鼓励学生尽早进入科研领域,积极引进外方科研训练手段,采取具体措施活跃学生科研活动;积极探索和实践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协调作用和综合优势,重视课外训练,组织学生参加课外科技竞赛活动。对参与创新科技活动并获得一定成绩的学生,给予相应学分。六、教学计划表课

27、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修读学期项S核心课程引进课程英方授课课程共同开发课程备注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上机/实践(训)公共课必修课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IntroductiontoComputerTechnology1.020201体育PhysicalEducation3.060601,2大学英语CollegelEnglish20.03203201,2V部分外教形势与政策SituationandPolicies1.0(64)(64)1-4集中讲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SurveyofModemChineseHistory2.0321616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TheoryofMarxism3.

28、0482424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IntroductiontoMaoZedongThoughtandtheSocialismTheory5.08040406V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Ethics&Fundamentalsoflaw3.0(48)(48)7集中讲座必修课小计38560400160通识选修课最低学分要求696在武汉轻工大学通识教育选修课选修手册选取附表2教学计划表一一专业基础课部分课程类别源程性质源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修读学期项目核心课程引进课程英方授课课程共同开发课程备注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上机/实践(训)专业基础课必修课高等数学1AdvancedMathe

29、matics15.080801V科学方法和定量原则ScientificMethod&QuantitativePrinciples2.03020102VV工程制图及测绘EngineeringDrawing4.59060303生物化学Biochemistry4.06050103VV细胞生物学和微生物学CellBiologyandMicrobiology5.08070104VV食品工程原理FoodEngineeringPrinciple4.5726485V无机与分析化学InorganicandAnalyticalChemistry5.59060301必修课小计30.550240498选修课大学物理C

30、ollegePhysics5.59060304有机化学OrganicChemistry5.59060302高等数学2AdvancedMathematics5.080803工程数学EngineeringMathematics5.080804电子与电工技术ElectricityAndElectronics2.030305CAD绘图技术CADforFoodEngineering2.03010205物理化学PhysicalChemistry2.030305选修课最低学分要求10160课程类别课程性质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学分学时修读学期项N核心课程引进课程英方授课课程共同开发课程备注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上机

31、/实践(il)专业课必修课食品与农业FoodCommodities&Agriculture216162VVV传染病和免疫学InfectiousDiseasesandImmunology3.048482VVV食品科学与化学FoodScienceandChemistry5.06448163VVV食品健康检测FoodandHealthInvestigationsS.08030504VVV食品科学与营养学FoodScienceandNutrition4.0645865VVV食品技术专家的专业技能ProfessionalSkillsforFoodTechnologist4.064645VVV生物反应器与

32、发酵BioreactorandFermentation3.0484446VVV食品法规与安全FoodLawandSafety2.030306VVV食品加工工程FoodProcessingEngineering5.59080106VVV分析科学的研究方法ResearchMethodsforAnalyticalSciences2.032326VVV食品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2.032326VVV食品安全管理FoodSafetyManagement2.032326VVV食品产品开发FoodProductDevelopment3.048487VVV食品高新技术AdvancedFoodMa

33、nufacturing2.032327VVV功能性食品FunctionalFood2.032327VVV食品工厂设计FoodFactoryDesign2.032327VV必修课小计48.5744562182选修课通风与物料输送Ventilation&MaterialTransportation3.0605465粮食干燥技术GrainDryingTechnology2.032325厂仓建筑概论IntroductiontoFactoryArchitecture2.032326食品添加剂FoodAdditives2.032326冷禽与水产品加工工艺学Livestock.PoultryandAquat

34、icProcessingTechnology2.032326选修课最低学分要求4.064附表4教学计划表一一实践性环节部分序号名称周数学分执行学期备注1军事训练MiIitaryTraining3312求职技巧EmploymentSkills1173科研训练ScienceResearchProposal2274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IndustryPlacement&ScienceResearchProject161685社会实践(含思政课实践教学)SocialPractice1126劳动实践LaborPractice113-5集中与分散相结合7思想品德行为学分IdeologicalandMoral

35、behaviorCredits117合计2525附表5学时学分分布及比例表5-1学时学分分行表课程模块课程性质学时(周)百分比()学分课堂教学通识课必修课56026.3438选修课最低要求964.516小计65630.8644学科基础课必修课50223.6130.5选修课最低要求1607.5310小计66231.1440.5专业课必修课74435.0048.5选修课最低要求643.014小计80838.0152.5课内学时总计2126100.00137实践教学集中实践教学必修187218创新教育必修728.7实践教学总计25125总学分1625-2学时学分比例表项目时(周)、学分数百分比(%)

36、备注必修课与选修课必修课180684.95与总学时之比选修课32015.05理论课与实验课理论课136664.25指必修课,实验课含上机、实训实验课44020.7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课堂教学13784.57按学分计算,与总学分之比实践环节2515.43说明1:为所有项目内的学生在暑假期间提供一次雅思英语强化训练,由中外双方教师共同完成。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不少于16周,另行计算,学生可以选择在外方进行。至少保证1/3课程(包括实践性教学环节等)由外方选派教师来校任教,部分实验实践性环节由外方参与指导。说明2:1 .标注项目核心课程。2 .标注引进的外方课程3 .以下所有数据均未计算实践性教

37、学环节4 .项目课程门数为:40门,总学时:2126。说明:必修课31门,选修课以9门计5 .项目核心课程门数:226 .项目引进外方课程门数:187 .项目引进的专业核心课程(全部由外国教学机构教师担负)门数:15门,学时:7128 .项目引进的外方课程占该项目全部课程比例:1840=45%9 .项目引进的专业核心课程占该项目核心课程比例:152268.2%10 .外国教学机构教师担负的专业核心课程的门数占该项目全部课程门数比例:1540=37.5%11 .外国教学机构教师担负的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时数占项目全部教学时数比例:712212633.5%附件2:蒂赛德大学课程及师资引进情况一览表蒂

38、赛德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本项目对优质资源利/目情况序号课程名称对应本项目课程授课教师开课学年备注1InfectiousDiseases&Immunology传染病和免疫学HelenLouisePage1专业核心课程2ScientificMethod&QuantitativePrinciples科学方法和定量原则AndyCampbell1专业核心课程3FoodCommodities&Agriculture(实践课)食品与农业GarryWeeks1专业核心课程4CellBiologyandMicrobiology细胞生物学与微生物学CarolineHayleyOrr2专业核心课程5Biochemist

39、ry生物化学GusMontgomery2专业核心课程6EoodandHealthInvestigations食品健康检测NigelPhilipAtkinson2专业核心课程7FoodScienceandChemistry食品科学与化学NigelPhilipAtkinson2专业核心课程8FoodScience&Nutrition食品科学与营养学GeraintEvans3专业核心课程9FoodLawandSafety食品法规与安全GarryWeeks3专业核心课程10BioreactorandFermentation生物反应器与发酵GusMontgomery3专业核心课程11FoodProces

40、singEngineering食品加工工程GeraintEvans3专业核心课程12QualityControl食品质量控制GarryWeeks3专业核心课程13FoodSafetyManagement食品安全管理GarryWeeks3专业核心课程14ProfessionalSkillsforFoodTechnologist(实践课)食品技术专家的专业技能JoeMcGinnis3专业核心课程15ResearchMethodsforAnalyticalSciences(实践课)分析科学的研究方法Liam0Hare3专业核心课程16FoodProductDevelopment食品产品开发Garry

41、Weeks4专业核心课程17AdvancedFoodManufacturing食品高新技术NigelPhilipAtkinson4专业核心课程18FunctionalFoods功能性食品GarryWeeks4专业核心课程19EmploymentSkills(实践课)求职技巧王尚玉4实践教学环节20ScienceResearchProposal(实践课)科研训练食品学院教师及外方视频教师4实践教学环节附件3:引进教材一览表序号课程名称选用教材1细胞生物和微生物学CellBiologyandMicrobiolgyCristianini,N.andHahn,M.(2006)Introductiont

42、oComputationalGenomic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食品科学与营养学FoodScienceandNutriologyMann,J.Truswell,S.(2007)Essentialsofhumannutritionthirdedition,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3食品健康检测EoodandHealthInvestigationsStellaCottrell,(2010),Skillsforsuccess,PalgraveMacmillan4传染病和免疫学InfectiousDiseasesandImmunologyGoldsbyRA,KindtTK,OsborneBAandKuby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