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的歌声.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9181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夜莺的歌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夜莺的歌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夜莺的歌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夜莺的歌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夜莺的歌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夜莺的歌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夜莺的歌声.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夜莺的歌声夜莺的歌声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中心。读应贯穿阅读教学的始终。读,不仅是学生搜集和吸纳信息的过程,还是阅读理解的过程,读也是信息处理后反馈表达的形式。阅读教学的过程,应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第二学段的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夜莺的歌声中“小夜莺”镇定地与狡诈的德国军官进行巧妙的周旋,协助游击队员歼灭敌人。学生在本册第二单元学习了写人的文章,知道可以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态等去感悟人物的品质。这篇课文中“小夜莺”的语言一语双关,含义深刻,所以抓住课文中含义深刻

2、的句子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引导学生从小夜莺的言行去感受小夜莺的机智勇敢。通过“画读思评议”体会人物的品质与思想感情,以品评促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了解,让学生与文体进行充分的交流,引领学生潜心会文。在读中感受语言文字,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体会文中小男孩的机智与勇敢,在读中习得前后呼应的写作方法,在读中感悟小男孩对侵略者的仇恨,对祖国热爱的情感,在读中受到热爱祖国的思想熏陶。 这篇课文篇幅较长,要长文短教,发挥的效应要长,在语言训练上,要让学生学有所获;在情感上,要得到熏陶感染;在学习方法上,能够得到感性认识;在过程中,能够充分参与。这就要求对教学内容的

3、选择,必须是语言和精神同生共构的最佳结合点。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夜莺的歌声是第四单元的首篇课文,本组课文围绕“战争与和平”这一专题,选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两个小英雄的故事和两篇以孩子的眼光关注国际局势、表达对和平渴望的课文。这篇文章记叙了苏联卫国战争中,一个自称“夜莺”的孩子,把一支德国军队引进游击队的包围圈,使游击队全歼德寇的故事,表现了苏联儿童机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这篇文章中的“夜莺”是作者倾注感情刻画的一个人物形象。作者先将这一人物置于苏联卫国战争这一背景下,再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课文中“夜莺”的语言很有特点,他用一语双关的话语,

4、镇定地与狡诈的德国军官进行巧妙的周旋,表现了“小夜莺”的机智与勇敢。这篇课文对话较多,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篇章结构具有首尾呼应的特点,散文式的意味深长的结尾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 学生情况: 学生在第一课时学习了生字、词,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知道了隔行分段,并给每部分加了小标题。并通过课下搜集、阅读资料, 课上的交流,对时代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这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的帮助。 学生在本册第二单元接触了写人的文章,了解了可以从人物的言行、神态等去感悟人物的精神品质。但如此长的课文篇幅是学生第一次遇到,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通

5、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小夜莺”与敌人的对话所表达的深层含义,从而感悟到他的机智勇敢和他对敌人的愤恨,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 运用抓住人物的言行,联系上下文,多角度思考并借助资源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情感。 2 通过自读自悟、评读、分角色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3 能联系上下文了解夜莺歌声的作用,理解课文以“夜莺的歌声”为题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意思,体会“小夜莺”机智、勇敢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 整体感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3课夜莺的歌声,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知道了课文隔行分为四部分。请同学们快速浏

6、览课文,想想这四部分内容分别是什么? 2学生交流,顺势板书。 诱敌上钩 巧传情报 协助歼敌 再次诱敌 3围绕小标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开门见山,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整体感知课文,渗透串联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再读课文 感悟联系与写法 1同学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我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你说小夜莺碰上德国兵是巧合吗? 2你怎么知道的?从文中找到证据。 预设: 从30、31自然段看出小夜莺和游击队早有联络暗号。 从13自然段看出小夜莺是有意让德国兵发现他的,好把德国兵带进埋伏圈。 课文倒数第2自然段写小夜莺又在那里“好像在等谁似的”,其实他是在等德国兵经过。 师

7、:大家的分析有力地证明了,小夜莺不是偶然碰上德国兵的。可以确定,这其实是一次有着周密部署的战斗。在这次战斗中,“夜莺的歌声”贯穿了始终,对战斗的胜利起了关键的作用。所以课文要以“夜莺的歌声”为题。再一次齐读课题。 用问题引发学生再读课文,找到答案的同时感受到了前后文的联系和照应的写法。同时把这样情节复杂、环环相扣的长文进行了梳理,为解决重难点让路。 三感悟朗读 活化人物形象 1“小夜莺”用他的歌声把德国军引来了。出示德国军官的问话,同学们,我们先来轻声读读德国军官的问话,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在这种情况之下,“小夜莺”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我们从中能感受到什么呢? 2默读课文,从小夜莺和德国

8、军官的对话中,找出你认为最精彩的画下来,把你的感受批注在空白处。 把你的感受大声地朗读出来。 3指名朗读。 预设1: 从他的朗读中你听出了什么? 你还能感受到“小夜莺”语言背后的含义呢! “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看出“小夜莺”内心的自豪。 指名再读。 师评价:同学们真会思考,都能体会到文字背后的含义。谁还愿意向我们交流一下其它的句子? 预设2: 你这个坏家伙!军官打断孩子的话,我是问你这里有没有人。 村子里就剩下你一个了吗?军官继续盘问他。 怎么会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人呢?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

9、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蠢东西!军官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 指名读。 指名评读。 引用资料,深入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出示ppt:图片 师:德国军队侵略苏联,让苏联经历了这场战乱,使苏联人民深深地陷入了的痛苦之中你们看,难道这些人不想幸福的生活吗?难道他们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园,走上逃亡之路吗?硝烟中,这是多么绝望的哭声,战争,究竟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啊?战争让母亲失去了孩子,她要忍受多么沉重的痛苦啊?战争中的孩子,此时多么需要家人的抚慰,可是任凭她怎样呼唤,妈妈都不可能再温柔地摸摸她的小脸了同学们,这一幕幕都是德国军队在苏联的土地上犯下的兽行,想着这一幕幕,村民们心中充满了恐慌和愤怒

10、,所以大家都一边跑一边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 小夜莺的心中也有愤怒,可他能这样喊吗?那他是用什么样的语气对德国军官说呢?指名读。为什么这么读? 再次感情朗读。 “蠢东西!”小夜莺真的蠢吗? 接着交流,谁可以? 预设3: 蠢东西!军官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 呶,你认识往苏蒙塔斯村去的路吗?那个村子大概是叫这个名字吧? 怎么会不认识!孩子很有信心地回答,我和叔叔常常到磨坊那儿的堤坝上去钓鱼。那儿的狗鱼可凶呢,能吃小鹅! 指名读,说说你为什么要这么读? 仔细观察插图,看看小夜莺和德国军官的表情,你有什么感受?(信心) 指名分角色读。 预设4: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军官突然问。 你说的是一种蘑菇

11、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 师生分角色读,你为什么这样回答我? 指名再读。 3.我们通过朗读“小夜莺”的语言,感受到了他的机智、勇敢,接下来我们通过分角色朗读,再一次走近“小夜莺”。 引导学生抓住人物言行,在朗读感悟中活化人物形象。同时给学生自主的空间,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自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品质,使语言训练落到实处。 四、感悟理解 升华情感 1.同学们,小夜莺的任务不仅是把敌人引进埋伏圈,还要向游击队传递情报。他是怎样获取敌人的准确信息的呢? 2.学生交流,顺势出示ppt。 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或者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从小夜莺的动作上,我们也能感受到小夜莺的机智和勇敢。 3.同学们,如果“小夜莺”得到的情报不准确,会有什么后果呢? 4.同学们,这些情况小夜莺自己当然比我们更清楚,但他仍然坚守在自己战斗岗位齐读36自然段。 同学们,小夜莺在等着什么呢? 五、布置作业 预习小英雄雨来这篇课文。 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