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赏析.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9268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同赏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同赏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同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同赏析.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同赏析大同赏析 以前孔子曾参加蜡祭陪祭者的行列,仪式结束后,出游到阙上,长叹的样子。孔子之弹,大概是叹鲁国吧!子游在旁边问:“您为何感叹呢?”孔子说:“原始社会至善至美的那些准则的实行,跟夏商周三代杰出人物,我赶不上他们,却也有志于此啊!” “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是属于公众的。选拔道德高尚的人,推举有才能的人。讲求信用,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它达到和睦。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使老年人得到善终,青壮年人充分施展其才能,少年儿童有使他们成长的条件和措施。老而无妻者、老而无夫者、少而无父者、老而无子者,都有供养他们的措施。男人有职份,女人有夫家。财物,人们厌恶它被扔

2、在地上,但不一定都藏在自己家里。力气,人们恨它不从自己身上使出来,但不一定是为了自己。因此奸诈之心都闭塞而不产生,盗窃、造反和害人的事情不会出现,因此不必从外面把门关上。是高度太平、团结的局面。” “如今大道已经消失不见,天下成为私家的。人们只敬爱自己的父母,只疼爱自己的子女,对待财务和出力都是为了自己:天子诸侯把父子相传、兄弟相传作为礼制。城外护城河作为防守设施。礼义作为准则:用礼义摆正君臣的关系,使父子关系纯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用礼义来建立制度,来建立户籍,按照礼义把有勇有谋的人当作贤者,按照礼义把自己看作有功。因此奸诈之心由此产生,战乱也由此兴起。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

3、王、周成王、周公因此成为三代诸王中的杰出任务,从中选拔出来的。这六位杰出人物,在礼义上没有不认真对待的。以礼义表彰他们做对了事,以礼义成全他们讲信用的事,揭露他们有过错的事,把仁爱定为法式,提倡礼让。以礼义指示人们要遵循固定的规范。如果有不遵循礼义的人,在位的就会被罢免,老百姓把这当作祸害。这可以称为小小的安定。” 赏析 大同的社会理想,在现代人眼中是属于空想性质。即使这种以共享社会财富、人人有自觉为人服务以及强调民主的“大同”社会在原始公社确曾有过,但它只是出现在极稚气的人类历史阶段,出现过又崩溃了。它被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所取代,也是由于社会声产力必须摆脱绝对平均和分工不细致的粗浅社会制

4、度,以促进商品交流。不能否认私有制的出现有利于人类的发展。“大同”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以至今日的资本经济的功利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这种大同思想,集中和总结了古代人民追求理想社会的美好愿望,也体现以人为本的各种美好的价值观。它是对人性的自私及社会不平等、不公义的否定,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国历史上,始终影响着人们的政治取向,成为鼓舞人们的反抗剥削、反对压迫、清楚垄断、消灭专制,争取社会进步和平等的宣言,成为社会改良和社会革命的依据,这都说明了它的影响所及和力量所在。 这种理想世界虽然从来都没有全盘实现过,但中华文化的中心思想,向往天下为公和世界大同却也是事实。这种崇高的理想,生命力未曾消退,随着人类的教育,知识,文化水准普遍提高,也使人们更重视它所内含的价值观。 一旦人类不曾放弃世代以来对理想社会的憧憬,而人类又能把握自己的人格,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尊严,则人间乐土的希望将是永恒不灭的;从;历史走向未来的世界,依旧会朝着“大同”的理想不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