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应更注重培养科学精神vs人文精神一辩稿.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94091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3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教育应更注重培养科学精神vs人文精神一辩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大学教育应更注重培养科学精神vs人文精神一辩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教育应更注重培养科学精神vs人文精神一辩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教育应更注重培养科学精神vs人文精神一辩稿.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教育应更注重培养科学精神vs人文精神 一辩稿大学教育应更注重培养科学精神vs人文精神 一辩稿 人文和科学一直是人类思想史上交相辉映的两朵奇葩,在两者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两种人类品格都不可或缺的精神,人文精神就是一种以人为目的优先考虑人的价值的精神,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主要内容是对人性的评判、维护、追求和关切。科学精神是在科学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尊重客观事实和探索客观规律的科学理念,其主要内容是实证精神和理性精神。 现代大学有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服务社会的三大基本功能,其基本特征是面向社会,教研结合,我方认为大学教育更应注重培养人文精神的标准是它能更有效地达成大学教育成就人才的目的,并确实在当下被忽

2、视。接下来我方将从这两大方面来论证我方观点。 首先我们来看在大学教育目的的实现方面人文精神所发挥的首要功能。从乌申斯基,到现代大学建设广泛推行的“洪堡模式”,再到我国曾经的西南联大,无数成功的范例告诉我们,大学教育首要目标是成人,再成才,提倡坚持人性本有的自然性格,扬长避短,各尽其用,缺点就不再是缺点,教育的全面化也将更加成功。大学生具备科学精神坚持对理性的追求固然重要,但需要先有人性。我们宁愿要有缺点有过错的人性,也不要完美冰冷的理性。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同样需要科学精神发挥其严谨求实、创新探索的作用,但人文精神才是科学研究的总纲领,科学精神只能指导手段。再看服务社会这一功能,大学教育应当体

3、现出本国特色和人类最优秀的文化传统,始终成为引领社会文明潮流的方向标。大学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文精神,是坚持真善美而不问为什么会有什么结果,是坚持以人为本而不是追根究底寻找一个不知到底是否存在的答案,是能学会将他人甚至整个社会作为自己行为的出发点,将对整个人类幸福的关注和自我价值的实现结合起来,构建一个安定和谐尽善尽美的社会。 我国现代教育家柳斌曾这样概况我国的大学教育现状: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个性浮躁化,思想浅薄化,语言缩减化,人文精神贫困倾向化。温家宝总理在不久前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出版,也再次重申了人文精神回归的必要性。 听了这么多的理论,我们静下心来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一

4、个争论。百年以来,一方面,人类在科学道路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另一方面,世界充满激烈的矛盾冲突和对抗,相比科学的进程,人文精神的滞后与缺失带来了危机。传统的道德观甚至伦理观受到震荡。我们仔细想一想,很多问题我们其实根本不需要答案,其一,人生之为人,主观客观条件千差万别,思想本该不同,就像蔡元培先生曾经说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对错本身就是相伴而生的从何而来绝对真理呢,只要没有触及人类社会的底线,何不多一些包容,少一些探究?其二,人性里有一些最为纯粹的性格,善良,爱,自由,甚至恐惧,软弱,那都是我们真实作为一个人存在的证据,它们有原因吗?有结论吗?会有怎样的应用?这都是科学精神所无法解释的,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我们是真实的人而不是机器,不能也无法做纯粹的理性主义者。 学会将自己的本性放在心中,把他人的感受放在心中,将整个人类的幸福放在心中,就是人文精神最简单的存在。也是我方在思考许久后,希望带给大家的思考和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