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物理上册复习指导.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9459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4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物理上册复习指导.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大学物理上册复习指导.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大学物理上册复习指导.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大学物理上册复习指导.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大学物理上册复习指导.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物理上册复习指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物理上册复习指导.docx(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物理上册复习指导大学物理I-1 复习 第一章质点运动学主要内容 一. 描述运动的物理量 1. 位矢、位移和路程 由坐标原点到质点所在位置的矢量r称为位矢 位矢r=xi+yj,大小 r=r=x2+y2 rA yDs Dr A rB BDr t 运动方程 r=r()x=x(t)运动方程的分量形式 y=y(t)ox位移是描述质点的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t时间内由起点指向终点的矢量r=rB-rA=Dxi+Dyj,r=Dx2+Dy2 路程是t时间内质点运动轨迹长度Ds是标量。 明确Dr、Dr、Ds的含义(DrDrDs) 2. 速度 r平均速度 u=rDrVxrDyr=i+j=DtVtDtruxi+ruy

2、j 瞬时速度(速度) v=limDrdr(速度方向是曲线切线方向) =Dt0Dtdtv22vvvvdrvdrdxvdyvdydx22 v=i+j=vxi+vyj,v=+=vx+vydtdtdtdtdtdtdsdr= 速度的大小称速率。 dtdt3. 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Dudud2rDv=2 平均加速度a= 瞬时加速度(加速度) a=limt0DtdtdtDt 1 rvdvdvxvdvyvd2xvd2yv=i+j=2i+2j a方向指向曲线凹向a=dtdtdtdtdtdvydvxv22a=ax+ay=+dtdt2d2yd2x=dt2+dt2 222二.抛体运动 运动方程矢量式

3、为 r=v0t+12gt 2x=v0cosat(水平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分量式为 12y=vsinat-gt(竖直分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02三.圆周运动(包括一般曲线运动) 1.线量:线位移s、线速度v=切向加速度at=ds dtdv(速率随时间变化率) dtv2法向加速度an=(速度方向随时间变化率)。 R2.角量:角位移q(单位rad)、角速度w=d2qdw角速度a=2=(单位rads-2) dtdtdq(单位rads-1) dt v=Rw、 at=Ra、 an=Rw2 3.线量与角量关系:s=Rq、4.匀变速率圆周运动: v=v0+atw=w0+at11(1) 线量关系s=v0t+a

4、t2 (2) 角量关系q=w0t+at2 2222v2-v0w2-w0=2as=2aq第二章牛顿运动定律主要内容 一、牛顿第二定律 2 物体动量随时间的变化率dpr等于作用于物体的合外力F骣=桫dtr即: FirrrrdVdPdmvF=m 或F=ma F=, m=常量时dtdtdtv说明:(1)只适用质点;(2) F为合力 ;(3) a与F是瞬时关系和矢量关系; (4) 解题时常用牛顿定律分量式 Fx=maxF=ma (一般物体作直线运动情况) F=mayyv2vFn=man=mvr F=ma (物体作曲线运动) dvFt=mat=mdt运用牛顿定律解题的基本方法可归纳为四个步骤 运用牛顿解题

5、的步骤: 1)弄清条件、明确问题 2)隔离物体、受力分析 3)建立坐标,列运动方程; 4) 文字运算、代入数据 举例:如图所示,把质量为m=10kg的小球挂 a 在倾角q=300的光滑斜面上,求 1(1)当斜面以a=g的加速度水平向右运动时, 3q (2)绳中张力和小球对斜面的正压力。 解:1) 研究对象小球 2)隔离小球、小球受力分析 3)建立坐标,列运动方程; x:FTcos30-Nsin30=ma (1) y:FTsin30+Ncos30-mg=0 (2) y N q FT q x P 3 4) 文字运算、代入数据 1x: 3FT-N=2ma (a=g) (3) 3y: FT+3N=2m

6、g (4) FT=131mg(+1)=109.81.577=77.3N 232N=mg109.8-FTtg30=-77.30.577=68.5N cos300.866(2)由运动方程,N=0情况 x: FTcos30=ma y: FTsin30=mg a=gctg30o=9.83=17ms2第三章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主要内容 一. 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理 1. 冲量和动量 I=t2t1vFdt称为在t1-t2时间内,力F对质点的冲量。 质量m与速度v乘积称动量P=mv 2. 质点的动量定理:I=Fdt=mv2-mv1 t1t2质点的动量定理的分量式: Ix=Fxdt=mv2x-mv1xt1t

7、2Iy=Fydt=mv2y-mv1yt1t2Iz =Fzdt=mv2z-mv1zt1t23. 质点系的动量定理:t2t1Finexdt=mivi-mi0vi0=P-P0 iinnIx=Px-Pox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分量式Iy=Py-Poy I=P-Pzozz 4 动量定理微分形式,在dt时间内:Fdt=dP 或 F=dP dt4. 动量守恒定理: 当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系统的总动量将保持不变,称为动量守恒定律 F外=Fi=0,i=1n则mivi=mi0vi0=恒矢量iinn动量守恒定律分量式: 若 Fx=0,若 Fy=0,若 Fz=0, 则mivix=C1(恒量)i则miviy=C2(恒量)i

8、则miviz=C3(恒量)i二.功和功率、保守力的功、势能 1.功和功率: vbb质点从a点运动到b点变力F所做功W=Fdr=Fcosqds aa恒力的功:W=FcosqDr=FDr dw=Fcosqv=Fv dt2.保守力的功 功率:p=物体沿任意路径运动一周时,保守力对它作的功为零Wc=3.势能 保守力功等于势能增量的负值,w=-物体在空间某点位置的势能Ep(x,y,z) Ep0=0Fdr=0 l(Ep-Ep0=-Ep )Ep(x,y,z)=Ep0=0A(x,y,z)Fdr11万有引力作功:w=GMm-rbra重力作功:w=-(mgyb-mgya)弹力作功:11w=-kxb2-kxa222

9、 三.动能定理、功能原理、机械能守恒守恒 1. 动能定理 5 质点动能定理:W=质点系动能定理: 1212mv-mv0 22作用于系统一切外力做功与一切内力作功之和等于系统动能的增量 Winexi+Wiininn112=mvi-mv2i0i2i2n2.功能原理:外力功与非保守内力功之和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量 Wex+Wncin=E-E0 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有保守内力作功的情况下,质点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inin当Wex+Wnc=0Wex+Wnc=(Ek+Ep)-(Ek0+Ep0)第五章机械振动主要内容 一. 简谐运动 振动:描述物质运动状态的物理量在某一数值附近作周期性变化。 机械振动:物体在某

10、一位置附近作周期性的往复运动。 简谐运动动力学特征:F=-kx 简谐运动运动学特征:a=-w2x 简谐运动方程: x=Acos(wt+j) 简谐振动物体的速度:v=dx=-wAsin(wt+j) dtd2x加速度a=2=-w2Acos(wt+j) dt速度的最大值vm=wA, 加速度的最大值am=w2A 二. 描述谐振动的三个特征物理量 1. 振幅A:A=2v0x+2,取决于振动系统的能量。 w202. 角(圆)频率w:w=2pn=对于弹簧振子w=2p,取决于振动系统的性质 Tg lk 、对于单摆w=m3. 相位wt+j,它决定了振动系统的运动状态 6 t=0的相位初相j=arctg-v0 w

11、x0v0 v0 j所在象限由x0和v0的正负确定: x00,v00,j在第一象限,即j取(0x00,v00,j在第二象限,即j取(x00,j在第三象限,即j取(p2) v0 p2p) 3p) 22p) v0 p23px00,v00,j在第四象限,即j取(2三. 旋转矢量法 简谐运动可以用一旋转矢量的矢端在Ox轴上的投影点运动来描述。 rr1.A的模A=振幅A, 2. 角速度大小=谐振动角频率w 3.t=0的角位置j是初相 4.t时刻旋转矢量与x轴角度是t时刻 振动相位wt+j 5.矢端的速度和加速度在Ox轴上的投影点 速度和加速度是谐振动的速度和加速度。 四.简谐振动的能量 以弹簧振子为例:

12、1111E=Ek+Ep=mv2+kx2=mw2A2=kA2 2222五.同方向同频率的谐振动的合成 设x1=A1cos(wt+j1) x2=A2cos(wt+j2) x=x1+x2=Acos(wt+j) 合成振动振幅与两分振动振幅关系为:A=A1+A2 2A=A12+A2+2A1A2cos(j2-j1) tgj=A1sinj1+A2sinj2A1cosj1+A2cosj27 合振动的振幅与两个分振动的振幅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位差有关。 Dj=2kp(k=012)A=A12+A22+2A1A2=A1+A2 )A=A12+A22-2A1A2=A1-A2 Dj=(2k+1)p(k=012一般情况,相位差

13、j2-j1可以取任意值A1-A2A1 2CVm3.等温过程 E2-E1=0mV2mp2 QT=WT=MRTlnV=MRTlnp114. 绝热过程 Q=0 W=-DE=-nCVm(T2-T1) 绝热方程PVg=C1, Vg-1T=C2 ,Pg-1T四.循环过程 特点:系统经历一个循环后,DE=0 -g=C3 。 =W系统经历一个循环后Q 1. 正循环-热机 逆循环-致冷机 2. 热机效率: h=QWQ1-Q2=1-2 Q1Q1Q1式中:Q1-在一个循环中,系统从高温热源吸收的热量和; 10 Q2-在一个循环中,系统向低温热源放出的热量和; 。 WQ1Q2-在一个循环中,系统对外做的功3. 卡诺热机效率: hc=1-T2 T1式中:T1-高温热源温度;T2-低温热源温度; 4. 制冷机的制冷系数: 定义:e=Q2Q2= WQ1-Q2卡诺制冷机的制冷系数:e=五. 热力学第二定律 Q2T2= Q1-Q2T1-T21. 开尔文表述:从单一热源吸取热量使它完全变为有用功的循环过程是不存在的。 2. 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能自动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两种表述是等价的. 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