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司法所实习心得报告个人总结.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9582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40.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司法所实习心得报告个人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大学生司法所实习心得报告个人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大学生司法所实习心得报告个人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大学生司法所实习心得报告个人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司法所实习心得报告个人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司法所实习心得报告个人总结.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生司法所实习心得报告个人总结实习期间,由于实习的司法所人员配置少,加上司法所工作涉及面广、 工作难度大、工作对象的不确定和工作对象情绪的不稳定。我的实习 工作可谓面面具到,完全融入司法所和所里工作人员一同按他们之前 拟定的工作计划做好日常司法工作。其中主要包括了:普法宣传、指 导管理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法律咨询、安置帮教、参与人民调解工作 等方面的内容。 一、组织开展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工作 基层司法所担负着落实依法治国方针的大量基础性工作,普法宣传和 法制教育是司法所最基本的工作。法治含两个方面的基本原则,一是 制定的法律是良好的法律,二是制定的法律得到普遍的遵守。只通过 普法教育让公民了解

2、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增强公民的法律意识才能 使公民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 在实习期间,从工作中接触到案例了解到基层人民法律知识的严重匮 乏和法律意识的欠缺,深感普法宣传的重要性、紧迫性。在实习期间 就普法宣传开展了如:准备法制讲座的资料、制做各种宣传道具、出 法制墙报等实际性的法制宣传工作。面对基层农村堪忧的法律现状, 我实习所做的工作显的如此杯水车薪。我们不得不考虑这么一个问 题:农民的法律意识应该怎么样去培养?经济发展了,法律意识才能 上去吗?我们要不要针对农民进行一场思维传播,用我们自己的声音 去传播法律,这样做作用能有多大我在思考着。普法宣传和法制教育 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司法

3、工作者的不断努力。 二、指导管理基层人民调解工作 基层纠纷调解组织一般有三级,即:镇调解中心、管区调解站和村调 解委员会。镇的司法调解中心是一个多层次,有多个部门参加的综合 体,司法所在其中起主导作用。对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整、充实,提 高调解委员会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调解质量等都由司法所指导。实 习期间参加组织村调委会成员学习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 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和人民调解卷宗的归档;对司法所 人民调解卷宗进行归档的实际操作。从人民调解卷宗归档工作中了解 到基层纠纷的一些特点:一是主体的多元化;二是纠纷类型的多样化; 三是纠纷多因小事引起。为以后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4、 三、法律咨询 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是怀法所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在法律咨询这 方面的工作在实习中遇得比较。只遇到一起有关房屋买卖合同的咨 询,这或许和基层公民的法律意识的欠缺有很大的关系。不能因为公 民法律意识的欠缺而对基层法律咨询工作的放松乃至懈怠,相反更因 得到加强。在基层没有法律服务所建制的情况下,司法所更应探索如 何为群众进行法律服务,帮他们排忧解难。只有在通过公民的切身体 验用法律维自己的权益后,才能更加提升他们的法律意识。使其知法、 守法、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四、安置帮教 安置帮教工作,是指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依靠各有关部门和 社会力量对国家规定期间内的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

5、员进行的一种非 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管理活动。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对刑 释解教人员进行帮教;二是对刑期释解教人员予以就业前过渡性安置 工作。 实习期间在安置帮教方面主要做了几点工作:一是为全镇的刑释人员 建立帮教档案;二是检查落实帮教工作;三是对外出打工刑释人员进 行电话考查帮教。 刑释人员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面对生活他们显得比常人更艰辛。在 与他们的接触中发现他们谁都不愿被排斥在社会之外,他们的内心其 实很脆弱。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社会的宽容是他们最大的渴望;社 会的公平是他们迫切的期待。安置帮教工作正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帮 助刑释人员减少他们回归社会障碍。让他们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减

6、少犯罪机率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他们为自己曾经的过错付出了惨重 的代价,他们赎清了他们曾经所犯的罪行。在法律面前他们和我们一 样平等,我们有何理由排斥他们? 五、参与人民调解工作 人民调解,是指人民群众运用自己的力量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 服务的一种自治活动。它是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以国家法律、 法规、规章、政策和社会公德规范为依据,对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 劝说,促使他们互相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纷争的一 种群众自治活动。“指导管理人民调解工作,参与重大疑难民 间纠纷调解工作”是司法所的重要工作之一。司法所在基层人 民调解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依法解决干群矛盾和各种热点、难

7、 点问题,调处民间纠纷;指导村级调委会的工作;解决跨地区、跨行业 的矛盾纠纷;开展各种形式的普法、法制宣传教育;解决矛盾纠纷, 设立协调方案,调防结合,落实协调措施;承办上级交办的疑难问题,确 保把问题解决在本乡镇内。 为了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为维护社会安定和谐。司法所每个 月都会在全镇实施定期的矛盾排、调解工作。在实习期间有幸参加了 司法所每月一次的定期矛盾排查、调解工作。在对全镇进行的矛盾排 查中还参与了人民调解工作,在工作中发现基层矛盾纠纷主要集中 在:婚姻家庭、财产债务、相邻关系等方面。其主在成因在于对法律 知识的不了解,往往在了解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后矛盾纠纷就会得到解 决。为此我

8、在想:农村要怎么样的法律?我们送法下乡,送什么法? 送刑法、经济法?送最需要的法与人民群众 自身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 通过实习还撑握了一定的人民调解工作的方法与技巧。首先,法律知 识要系统撑握,知识面要广才能应对各种复杂矛盾纠纷;其次,在调 解工作中要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法”;再有,就是纠 纷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以及原因是民间纠纷的五大要素。 及时了解和掌握这五大要素是做好各类民间纠纷调解工作的基础和 前提。也可以说,掌握好这五大要素是调解好民间纠纷的最基本、最 关键的技巧。 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特有的司法制度,同是也是社会安定和谐的 “第一道防线”。基层人民调解的缺失将直

9、接导致当事人之间矛盾的升级,最终矛盾演变成犯罪。不但当事人将为此付出惨重 的代价,还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和谐。发展好基层人民调解制度,对于 摆脱司法的繁琐、节省司法成本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发展好基层人民 调解制度的过程中能使群众逐步抛弃“法”即“刑 ”的观念,接受法律,形成法律意识。 通过为期五周的实习了解了司法所的基本工作况。通过实践对法学这 门学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法学做为一门人文科学相对于自然科学 更多了主观性、社会性。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不得不考虑人的意识对 工作的影响,解决问题时不能单从枯燥无味的法律条文入手,需要在 自己充分撑握的前提下将法律条文结合法学原理,针对当事人的情况 将其通俗化

10、、人性化。在实际的工作中检验了自己所学的知识,用自 己撑握的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积累了工作的经验为以后的工 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让我发现了自己的一些不足之处。在司法所实习中由于工作对 象的不不特定性,所要涉及的法律法规多而杂。这就要求拥有渊博的 法律知识,对各种法律法规做到烂熟于胸。在学习法律法规时单从文 字上往往很难准确把握并记忆。而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有利于对法 律法规的理解和印象的加深。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应注意改进方法。 另外,在实际的工作中,一件事所涉及的法律法规往往是多方面的。 如何对其进行系统的梳理、合理的引用。对于解决现实中的法律问题 是必不可少的。对法律法规进行系统的梳理、合理的引用涉及到法律 体系、法律渊源等法理问题,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应对此方面的知识能力做相应的加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