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感想与建议.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96482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感想与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感想与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感想与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感想与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感想与建议.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感想与建议上就业指导课有感 一、就业指导课的必要性 我们的就业指导课是在大三的下学期开展的。在我看来,就业指导课应该是一门就业心理的辅导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就业技能和就业心理。据资料显示:现在的社会需求和毕业生的人数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使得就业非常的困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就业中的诸多问题,就这方面来说就业指导课是非常必要的,正所谓:正心,正行,方能正天下。 在没有上就业指导课以前,我不会去思考以后就业的问题,甚至对将来毕业以后如何求职这一方面根本就是一无所知。自从学院开展了就业指导课以来我对这门课程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学院的指导老师从多方面对我们进行了就业指

2、导课的培训。培养学生毕业时能根据社会需要与个体特点,正确选择职业的能力。在国家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帮助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调整就业心态,掌握求职就业的方法和技巧,学会推销自己,最终实现就业。 现在的就业政策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给大学生在择业方面带来更多的自由。但是竞争和挑战也同样增加,所以在求职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是我们必须解决的。因为就业压力而产生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越来越多,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平时很多学生把一个词挂在嘴边:郁闷,这就给大学生心里产生焦虑的心态。一般来说,适度的焦虑会使我们产生压力,消除自身的惰性,增强自我的进取心,产生求胜的心理和行动。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控制自己的情

3、绪,也有很多原因影响者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如果过度焦虑而产生沮丧不能化解这些情绪的话,这些都会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影响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埋没了自己的才华。用人单位在录用程序上也会在条件上给大学生很多的限制,很多的学生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产生不同的心理问题,会给求职带来不必要的困难。 就业指导课恰恰能帮助大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它在大学生的求职中充当了全面指导的作用。学生要实现就业,除了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择业观,懂得求职就业的有关知识和技巧。因此,“就业指导”课主要内容应以就业为目标,以求职知识和技巧为手段,以调整就业心态为主线,使学生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转变落

4、后的就业观念,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主动与被动等关系,掌握求职就业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巧、自谋职业的方法和途径,在摸清当地经济特点和就业市场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实际作出职业决策,尽快地适应社会,转变角色,找到自己的职业位置我们更是应该正确的认识自己在当今社会的地位,更应该在学校里认真的学习专业知识为毕业时在社会上能更好地立足打下基础!当大学生完成了在大学期间的必修课程和职业生涯规划时,做好就业准备后,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参加到就业中去了。 二、对就业指导课内容与模式的建议 内容方面:在我看来,一个最近发生的事例远比一个经典的事例更要吸引我的眼球,因此我希望我的就业指导课上除了老师跟我们讲的就业

5、的基本知识外,可以留多一点时间安排近几年已经成功就业的极富经验的师兄师姐来给我们讲述他们经历过的就业故事,那样子的课程就好比自己也身临当年的招聘现场,感受了一番找工作中的酸甜苦辣。例如,请一位大我们两届的师姐,她可能已经在中学教了两年,或者可能找工作找了两年,又或者她没有从事教师工作而是从事了其他类型的工作,当他们向我们讲述属于他们的一段求职经历时,或许是顺利,又或许是路途坎坷,这些对于我们还在校园这个温室里的孩子来说无疑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成不成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教会我们在面临选择、面临竞争的时候怎样去应付。 模式方面:以我个人的大学经历来说,我强烈的渴求能够从大一进入大学那时就能够接触就业指导这样的课程。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由于大一、大二没接触这样子的课程,我很迷惘,做很多事情都没目标,因为从来没去思考过自己的未来会是怎样,也没有想过四年后的自己要如何走进社会。因此我建议大一、大二可以适当安排一定节数的就业指导,如果能这样子的话,我想我们能够及早对自己进行定位,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如果这些工作能在一进入大学就做好,我想整个大学就不会有人因为没有目标而碌碌无为,那时候做为学生的我们也不会担心是否毕业就等于失业,也就不会出现相应的心理问题,我想相应的就业率也会显著提高,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素质和工作能力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