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物知识.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397539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67.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物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大学生物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大学生物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大学生物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大学生物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生物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物知识.docx(4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生物知识教师考编大学生物专业知识 植物学复习 一、 植物组织 1表皮和周皮的区别和联系? 1) 表皮一般是单层细胞,周皮一般是有多层细胞构成的。 2) 表皮一般是活细胞,而周皮的木栓层是死细胞。 3) 表皮具有气孔,而周皮具有皮孔。 4) 表皮来源顶端分生,而周皮来源侧端分生组织木栓形成层形成。 2分生组织分类及各类分生组织结构特点和导致结果? 分类:按来源和性质分 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按在植物体上的位置分 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结构特点及导致结果: 原分生组织来源于胚性原始细胞,细胞较小,近于等直径,细胞核较大,细胞质丰富,无明显液泡,有强烈持久的

2、分裂能力,位于根尖、茎尖的顶端。 初生分生组织由原分生组织衍生。 次生分生组织是由某些成熟组织细胞脱分化,重新恢复分裂能力形成。细胞呈扁长形,明显结构液泡化,一般位于器官的侧方。 顶端分生组织位于组织根、茎及各级分支的顶端,包括最顶端原分生组织及其衍生的初生分生组织。它们的分裂活动可以使根和茎不断伸长,并在茎上形成侧枝和叶,使植物体扩大营养面积。茎的顶端分生组织最后还将产生生殖器官。 侧生分生组织位于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茎周围,与器官的长轴方向平行排列,包括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维管形成层的活动能将根和茎不断增粗,以适应植物营养面积的扩大。木栓形成层的活动是使长粗的根、茎表面或受伤的器官

3、表面形成新的保护组织。 居间分生组织穿插于已分化成熟组织区域之间,是顶端分生组织衍生、遗留在某些器官局部区域的分生组织。 3.薄壁组织结构特点? 1)在植物体中薄壁组织是最基本、最少特化、分布最广的一类细胞群。 2)细胞中含有细胞核和质体、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液泡发达,细胞间隙明显,初生壁较薄,故称薄壁细胞。 3)薄壁细胞能分化形成同化组织、储藏组织、通气组织以及特化成传递细胞: 同化组织细胞含有叶绿体,营光合作用,多分布在叶片、叶柄和幼茎、幼果的近表层部位。 储藏组织细胞较大,近等径,细胞内积储大量后含物。根、茎的皮层和髓,果实的果肉以及种子的子叶、胚乳中常有发达的储藏组织。有的储藏组织特化

4、为储水组织。 通气组织细胞间隙发达,形成宽阔的气腔或曲折连贯的通气道。有些植物的组织中具有星状石细胞或内生毛状物。 传递细胞是一类特化的薄壁细胞,细胞壁非木化,向细胞腔方向内突生长,形成了乳突状、指状、丝状的突起,弯曲分枝,细胞壁内的孔隙较大,细胞壁内的孔隙较大,细胞质膜紧贴于内突壁,细胞核较大,细胞质较浓,具有丰富的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 4.分泌组织结构特点? 1)外分泌结构: a.蜜腺:分泌蜜汁的多细胞腺体,由表皮及其内层细胞共同组成,大多数位于花部,与传粉有关,花外蜜腺起保护作用。 b.腺毛:具有分泌粘液、水分,保护幼嫩茎叶的作用,分为头部和柄部两部分,头部有分泌物质功能。

5、 c.盐腺:一些盐生植物的分泌结构,可将体内过多的盐分排至器官的表面,有助于适应盐环境。 2)内分泌结构: a.分泌腔:溶生分泌腔、裂生分泌腔 b.分泌道乳汁管:能分泌乳汁的管状结构;无节乳汁管源于胚性细胞,由单个细胞发育而来;有节乳汁管由多个长形细胞端壁溶解后相互连接形成;不同植物乳汁的颜色有差异 4.顶端分生组织 封闭型:根中的各部分都是由各自的原始细胞构成,在顶端分生组织中为各自独立的三个细胞层。 1)原表皮:形成表皮和根冠,或只形成根冠 2)基本分生组织:形成皮层 3)原形成层:形成维管柱 5.根的初生结构及其功能 1)表皮:机械保护,防止皮层中过多水分的散失 2)皮层:外皮层、皮层薄

6、壁组织、内皮层 3)维管柱:a.中柱鞘:中柱鞘细胞具有潜在的分生能力,可形成不定根、不定芽、侧根及 部分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b.初生木质部:原生木质部、后生木质部 c.初生韧皮部:原生韧皮部、后生韧皮部 d.薄壁细胞 e.髓 6.根的次生结构的形成过程 1)微管形成层的发生与活动:内始式 2)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中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进行平周分裂,向内分裂形成栓内层,向外分裂形成木栓,这三部分合在一起形成周皮。 3)根的次生结构 动物学考试重点 一、名词解释 生物圈:又称生态圈,是地球上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生物圈只占据地球表面的一个薄层,由大气圈、水圈、

7、岩石圈及生活在其中的生物共同组成。 生态系统:群落连同其生活的物理环境所构成的能量物质的转化和循环系统。 种群:占有一定地域一个种群同种个体的自然组合。 群落:栖于一定地域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通过相互作用而有机结合的集合体。 迁徙:是鸟类对环境条件变化的一种积极的适应本能,是每年在繁殖区与越冬区之间的周期性迁居。 晚成鸟:出壳后雏鸟尚未发育充分,光裸或巨稀疏绒羽,未睁眼,须由亲鸟饲喂,在巢内继续完成后期发育才能独立生活。 早成鸟:孵出时雏鸟充分发育,被有密绒羽,眼已张开,腿脚有力,绒羽干后即可随亲鸟觅食。 胎生:绝大多数哺乳动物为胎生,他们的胎儿借胎盘和 母体联系并取得营养,在母体内完成发育过

8、程成为幼儿产出。 胎盘:为哺乳动物特有,由胎儿的绒毛膜和尿囊与母体子宫壁的内膜结合起来形成的。 洄游:有些鱼类生活史的不同阶段,在一定的季节,沿着固定的方向,聚集成群做有规律的长距离迁移运动,以转换生活环境的方式满足对生殖、觅食、越冬所要求的适宜条件,经过一段时间后又返回原地的现象。 逆行变态:在变态过程中,幼体的尾连同内部的脊索和尾肌萎缩消失,神经管退化成一个神经节,感觉器官消失,咽部扩大,腮裂数目增加,内脏位置发生改变,形成被囊。经过变态,失去了一些重要构造,形体变得更加简单的变态方式。 单循环:血液在体内只有一条循环路线。血液从心脏压出经腮完成气体交换后不返回心脏,进入背大动脉送至身体各

9、处,离开器官组织的缺氧血沿静脉回流到心脏。 双循环: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心脏分四个腔,心房与心室已经完全分隔开,使体循环回心脏的缺氧血和肺循环回心脏的富氧血进入心室后完全分开,即为双循环,提高了血液循环效率。 体循环:血液由左心室进行主动脉,再流经全身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循环。 肺循环:血液由右心室进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 双重呼吸:鸟类特有的,不论吸气或呼气肺内均能进行气体交换的现象。 双重调节:鸟类特有的,不仅能改变晶状体的形状以及晶状体与角膜间的距离,还能改变角膜的曲度的视力调节方式。 肾单位:组成肾脏的基

10、本结构单位,由肾小管和肾小体组成。 原尿:刚渗入肾球囊的尿液。 终尿:经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分、无机盐和葡萄糖等以后的尿液。 次生腭:在口腔顶壁由前颌骨、上颌骨的腭突、以及颚骨、翼骨形成的水平分隔。将口腔和鼻腔完全分隔开,使内鼻孔后移。 二、论述题 1、 两栖类对陆地生活的初步适应性和不完善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适应性:出现了五指型的附肢,使前肢获得了较大的活动范围,有利于在陆地上捕食和协助吞食脊柱出现了颈椎和荐椎腰带直接与脊柱的荐椎相连,对身体的支撑力和推进增加初步解决了在陆地上运动的矛盾成体用肺呼吸,初步解决了从空气中获得氧的矛盾随着呼吸系统的改变,循环系统也由单循环改变为不完善的双循环

11、皮肤出现轻微角质化大脑半球分化较鱼类明显,大脑顶部出现了原脑皮出现了中耳能将通过空气传导的声波扩大并传导到内耳出现了眼睑和泪腺,能防止眼球干燥口腔中出现了口腔腺,可以润湿食物,利于吞咽。 不完善性:皮肤角质化程度不够高,不能有效的防治水分的蒸发四肢还不够强健肺呼吸还不完善,还要依靠皮肤辅助呼吸胚胎无羊膜,繁殖要在水中进行体温不恒定,要经过特殊的冬眠阶段。 2、为什么说爬行纲是真正陆生的脊椎动物? 答:四肢强健有力,前后肢均为五指型,末端具爪,善于攀爬、疾驰和挖掘活动皮肤特点是表皮高度角质化,外被角质鳞片,可有效防治体内水分蒸发脊柱已经分化成陆栖脊椎动物共有的颈椎、胸椎、腰椎、荐椎、尾椎等五个区

12、域,使头部获得更强大灵活性,加强了后肢承受重力负荷出现胸廓,保护内脏器官和加强呼吸作用肺的结构比两栖类复杂完全靠肺呼吸肾脏的排泄废物以尿酸为主,减少水分丢失体内受精直接发育,产大型羊膜卵心脏具一心房一心室,心室中出现了不完全隔膜血液循环为不完全双循环。 3、鸟类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有哪些? 答:外部形态:具有羽毛,使身体呈流线型,有利于减小飞行阻力,也有利于减轻体重,有些羽毛是构成飞翔器官的组成部分运动系统:头骨薄,中间有气腔,骨中空,有气腔,减轻体重;胸骨肋骨和胸椎构成的胸廓不能运动,有利于飞翔;肌肉集中于躯干部,有利于飞翔时保持重心稳定消化系统:无牙齿,无直肠,不贮存粪便;消化道短等有利

13、于减轻体重呼吸系统:有气囊,为双重呼吸,既有利于获得氧气,也有利于散热,还有利于减小比重排泄系统:无膀胱,不贮存尿液,有利于减轻体重生殖系统:生殖腺只在生殖季节发育,非生殖季节退化,雌鸟只发育一侧生殖腺,有利于减轻体重。 4、羊膜卵的出现及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答:羊膜卵在胚胎发育期间发生羊膜、绒毛膜和尿囊等一系列胚膜,羊膜卵外包有石灰或纤维质硬壳,能维持卵的形状,减少卵内水分蒸发、避免机械损伤和防止病原体入侵;卵壳具有通透性,能保证胚胎发育时进行气体代谢,卵内贮存丰富的卵黄,保证胚胎在发育过程中得到足够营养。在胚胎发育早期,胚胎周围的胚膜向上发生环状褶皱,不断向背方生长,包围胚胎,在胚胎外构

14、成两个腔羊膜腔和外体腔,羊膜腔内充满羊水,使胚胎能在液体环境中发育,能防止机械损伤。另外,还形成尿囊可以收集胚胎发育过程中产生的代谢废物,另外尿囊与绒毛膜紧贴,其上有丰富的血管,胚胎可以通过多孔的卵壳或卵膜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羊膜卵的出现,是脊椎动物从水生到陆生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一个重大适应,它解决了在陆地上繁殖的问题,使羊膜动物彻底摆脱了水的束缚。 5、恒温的出现及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答:大大的提高了代谢水平,高而恒定的体温促进了体内各种酶的活动,可以使各种酶的催化反应获得最大的化学协调;显著提高了恒温动物快速运动的能力,有利于捕食和避敌,高温下,机体细胞对刺激的反应迅速而持久,肌肉的粘滞

15、性下降,使肌肉快速而有力;减少了对环境的依赖,扩大了生活范围,特别是在夜间积极活动能力和得以在寒冷地区生活。 6.。胎生和哺乳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 答:哺乳动物发展了完善的在陆地上繁殖的能力,使后代的成活率大大的提高,这是通过胎生哺乳实现的。绝大多数哺乳动物均为胎生,他们的胎儿借一种特殊的结构和母体联系并取得营养,在母体内完成胚胎发育过程而成为幼儿时产出,产出的幼儿以母体的乳汁哺育。哺乳类还具有一系列复杂的本能活动来保护幼兽。胎生哺乳的方式为哺乳类的生存提供了广阔前景。它为发育的胚胎提供了保护、营养以及稳定的恒温发育条件,是保证酶活动和代谢活动正常进行的有利因素,使外界环境条件对胚胎发育的不

16、利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这是哺乳类在生存斗争中优于其他动物类群的一个重要方面。哺乳是使后代在优越的营养条件下迅速的发育成长的有利适应,加上哺乳类对幼崽有各种完善的保护行为,因而具有远比其它脊椎动物类群高的多的成活率。与之相关的是哺乳类所产的幼仔数目显著减少。胎生哺乳是生物体与环境长期斗争的产物。低等的哺乳类尚遗存卵生的繁殖方式,但用乳汁哺乳幼仔。高等哺乳类胎生方式复杂,哺乳幼兽行为亦异。说明现存种类是以不同方式、通过不同途径与生存条件斗争,并在不同程度上取得进步而保存下来的后裔。 7、鱼类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特征。 答: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部,缺少颈部,因此头不能灵活转动。鱼进食时可以以一个腺体将

17、杂物排除体外。大部分鱼类有鱼鳔,可以调节比重,用于在不同的水层中移动,但是底栖鱼类没有鱼鳔。体被骨质鳞片或盾鳞鱼的侧线可以感知声音与平衡。大多数鱼体呈纺锤形,皮肤富有单细胞粘液腺。体表被有角质鳞片,增强 3 了保护机能,并可减少游泳时的阻力。终生生活在水中,以鳃呼吸,血液循环为单循环,代谢率低,适应低氧环境。排泄以水溶性排泄物为主,靠躯干分节的肌节的波浪式收缩传递和尾部的摆动获得向前的推进力;有良好的调节体内渗透压的机制,淡水鱼排低渗尿,海水鱼排高渗尿或者具有盐腺。 生态学重点 一、名词解释(10空10) 1、环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以外的空间, 以及直接、间接影响该生物体或生物群体

18、生存的一切事物的总和,由许多环境要素构成。 2、环境因子:生物体外部的全部环境要素。 3、单体生物:个体清楚,基本保持一致的体形,每一个体来源于一个受精卵。个体的形态和发育都可以预测。如鸟类、兽类、昆虫等。 4、构件生物:由一个合子发育成一套构件,然后发育成更多的构件,形成分支结构。由这些构件组成个体。发育的形式和时间是不可预测,如水稻、浮萍、树木等。 5、同资源种团:生物群落中,以同一方式利用共同资源的物种集合,即占据相似生态位的物种集合。 6、内禀增长能力:在种群不受限制的条件下,即能够排除不利的天气条件,提供理想的食物条件,排除捕食者和疾病,我们能够观察到种群的最大增长能力(rm )。

19、mm最大的瞬时增长率,即内禀增长率或内禀增长能力。 在没有任何环境因素限制的条件下,又种群内在因素决定的稳定的最大增殖速度称为种群的内禀增长率,记作 rm。) 7、生物群落:在同一时间聚集在同一地域或生境中的各种生物种群有规律的集合。 8、生态系统: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互相作用、互相依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这个生态学功能单位称生态系统。 9、生态交错区:不同的群落之间交错的不同群落中物种共存的地区就称为生态交错区。 生态交错区又称群落交错区或生态过渡带,是两个或多个生态地带之间的过渡区域。 10、边缘效应:群落交错区种的数目及一些种的密度增大的趋

20、势称为边缘效应。 指缀块边缘部分由于受外围影响而表现出与缀块中心部分不同的生态学特征的现象。 11、次级生产:初级生产以外的生态系统生产,即消费者利用初级生产的产品进行新陈代谢,经过同化作用形成异养生物自身的物质,称为次级生产(secondary production),或第二性生产。 12、生物量:某一特定观察时刻,某一空间范围内,现有有机体的量。用单位面积或体积的个体数量、重量或含能量来表示,因此它是一种现存量。 单位空间内,积存的有机物质的量。 13、优势种: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有明显控制作用的物种称为优势种,它通常指的是那些个体数量多,生物量高,生活能力较强,即优势度较大的物种

21、。 14、关键种:生物群落中,处于较高营养级的少数物种,其取食活动对群落的结构产生巨大的影响,称关键种。/指的是其消失或削弱能引起整个群落和生态系统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的物种,它是优势种或建群种中的一部分。 15、生态价:生态每种生物对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生态学上的最低点和一个最高点,最高点和最低点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或生态价。 16、初级生产: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和固定太阳能,从无机物合成、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由于这种生产过程是生态系统能量贮存的基础阶段,因此,绿色植物的这种生产过程称为初级生产(primary production),或第一性生产。 17、适应:生物对环境压力的

22、调整过程。 生物所具有的有助于生存和生殖的任何遗传特征。 18、生态位:指生物在环境中所处的位置,包括它发现的各种条件、所利用的资源和在那里的时间。 在生态因子变化范围内,能够被生态元实际和潜在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作生态元的生态位。 19、生物学零度: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下限温度。 遗传学重点 细胞周期:从细胞上一次分裂完成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一段历程称为细胞周期,包含一个分裂间期和一个分裂期。 染色体形态: (1).组成:着丝粒、长臂和短臂; (2).着丝点对于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向两极牵引具有决定性作用; (3).次缢痕、随体是识别特定染色体重要标志; (4).某些次

23、缢痕具有组成核仁的特殊功能。 染色体数目:一般来说,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都是恒定的一些生物的染色体数目(2n) 生物染色体的一般特点: 1数目恒定。 2体细胞是性细胞的两倍。 3与生物进化程度无关,可用于物种间的分类。 4染色体数目恒定也是相对的。 减数分裂 1概念 减数分裂是性母细胞成熟时配子形成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有丝分裂,使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 2特点: (1). 各对同源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前期配对(或联会); (2). 细胞分裂过程中包括两次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染色体等数。 第一次分裂分为: 前期。细线期 。 偶线期:同源染色体联会配对 粗线期: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

24、换 双线期:同源染色体相互排斥,联会复合体解体 终变期 : 中期: 出现纺锤体,同源染色体分散在赤道板的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开,随机地被拉向细胞两级 末期 减数分裂的意义: 1.形成雌雄性细胞,各具半数染色体;雌雄性细胞受精;染色体在合子内恢复为2n,保证亲子代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和物种的相对稳定性。 2. 在中期I 各对同源染色体分散在赤道面上,在后期I,染色体是随机分别拉向二极自由组合,导致不同细胞或配子中染色体组合方式的多样性,使配子受精后的子代群体产生遗传多样性变异。 3.各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片断可发生交换,从而造成染色体及其所载物质的重新组合,为生物变异提供物质基础,利

25、于生物生存及进化,同时也为人工选择提供材料。 植物大小孢子发生和雌雄配子形成 1、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形成 花药(雄蕊)孢原组织花粉母细胞。 2、大孢子发生和雌配子形成 胚珠(雌蕊子房)珠心细胞胚囊母细胞(embryo sac- mother cell) 有丝分裂过程 前期:染色体高度螺旋,缩短变粗,核膜消失,核仁解体,出现纺锤丝 中期:各个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纺锤体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被纺锤丝牵引向两级移动 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形成细胞板,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的意义: .有丝分裂促进细胞数目和体积增加; .核内各染色体准确复制为二,使得两个子细胞的遗传基

26、础与母细胞完全相同; .复制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子、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保证物种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DNA作为主要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 1细菌的转化 肺炎双球菌 结论:在加热杀死的IIIS型肺炎双球菌中含有某种促成IIR型转变为IIIS型的活性物质,使得无毒转变为有毒。 阿委瑞结论:遗传物质DNA是转化因子 2噬菌体的侵染与繁殖 32P和35 S标记T 噬菌体。 结论:进入菌内的是DNA;DNA进入细胞内才能产生完整的噬菌体。 3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繁殖 烟草花叶病毒,蛋白质;RNA;RNA+酶 结论:提供RNA的亲本决定了其后代的RNA和蛋白质,在不含

27、DNA的生物中,RNA 就是遗传物质 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元: 1核小体: 由H2 A、H2 B、H3和H4 四种组蛋白构成。 2连接丝(linker): DNA双链 3 H1组蛋白 组蛋白:H1H2A H2BH3H4 半保留复制:通过复制所形成的新DNA分子,保留原来亲本DNA双链分子的一条单链,DNA的这种复制方式称为半保留复制 DNA半保留复制:一端沿氢键逐渐断开; 以单链为模板,碱基互补; 氢键结合,在聚合酶等作用下连接; 形成新的互补链; 与原来的模板链相互盘旋,形成两个新分子。 复制起点和复制方向: 噬菌体T2:其DNA的复制是沿一个方向进行的。 复制子:在同一个复制起点控制下的一段

28、DNA序列。 真核复制特点: 1.DNA复制只发生在S期,原核整个生长过程中。 2.多起点,原核单起点。 3.所需RNA引物及后随链上合成的冈崎片段的长度较原核短。 4.两种不同的DNA聚合酶分别控制前导链和后随链。 5染色体端体的复制。 前导链:由5-3方向延伸连续复制的链 后导链:先从5-3方向形成一些片段,再由连接酶将其连接起来的链。 3种RNA各自的作用 1、 mRNA:把DNA上的遗传信息精确无误地转录下来,然后由mRNA的碱基顺序决定蛋白质的氨基酸顺序,完 成基因表达过程中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2、tRNA:根据mRNA的遗传密码依次准确地将合成多肽的原料氨基酸运送到工厂,是氨基酸

29、的特异运输车。 3、rRNA:是组成核糖体的主要成分,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中心。 遗传密码的基本特征: 1遗传密码为三联体 2遗传密码间不能重复利用 3遗传密码间无间隔 4遗传密码间存在简并现象:色氨酸(UGG)和甲硫氨酸(AUG)外,其余氨基酸都有一种以上的密码子。 5遗传密码的有序性:第1个和第2个碱基的重要性大于第3个碱基,往往只是最后一个碱基发生变化。 6遗传密码的通用性:从病毒到人类,遗传密码通用。 基因互作的类型:互补作用、累加作用、重叠作用、上位作用、抑制作用 、互补作用:2显才显 某性状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当两对基因中都有显性基因存在时,个体表现为一种性状,当两对

30、基因中只有一对基因显性或两对基因均为纯合隐性时,个体表现为另一种性状,这种基因互作类型称为互补作用。发生互补作用的基因称为互补基因 F2 产生9:7、Ft 产生1:3的比例 、累加作用 控制某一性状的两对基因中,当两种显性基因同时存在时产生一种性状,单独存在时能分别表现相似的性状,两种基因均为隐性时又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F2 产生9:6:1、Ft 产生1:2:1的比例 、重叠作用: 全隐才隐 当两对或两对以上基因互作时,只要其中一对等位基因中存在显性基因,个体便表现显性性状,两对基因均为纯合隐性时,个体表现隐性性状。 F2产生15:1、Ft 产生3:1的比例 、上位作用 两对基因共同控制某一性状

31、,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遮盖作用。起遮盖作用的基因称为上位基因。如果起到遮盖作用的是显性基因,称为显性上位作用;若起到遮盖作用的是隐性基因,称为隐性上位作用。 显性上位:F2 :12:3:1 隐性上位:F2 :9:3:4 、抑制作用 一对基因本身不表现性状,但当其处于显性纯合或杂合状态时,能够使另一对显性基因不能起作用。有抑制作用的基因称为抑制基因。 F2:13:3 孟德尔试验成功的原因: 试验分析方法 严格选材以豌豆为材料 精心设计杂交、每次研究一个或几个性状 定量分析系统记载各世代中不同性状个体数,应用统计方法处理数据 首创测交简单而科学地证明试验现象 重组型配子比例: 在全部孢

32、母细胞中,各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在C与Sh基因间不可能全部都发生交换,故重组率50%; 重组型配子比例是发生交换的孢母细胞比例的一半,并且两种重组型配子的比例相等,两种亲本型配子的比例相等。 重组频率,也称重组率或重组值,指重组型配子数占总配子数的百分率,用Rf表示。 交换值,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有关基因的染色体片断发生交换的频率。一般利用Rf进行估算。但有可能造成偏低估计。重组值交换值 交换值(%) = 重组型配子数/总配子数100 基因定位: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对位置和距离。 图距:两个基因在染色体图上距离的数量单位称图距。图距单位称为厘摩,1%交换值=1cM 染色体结构变异四大类型

33、: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缺失的遗传效应: 1缺失对个体的生长和发育不利: 缺失纯合体很难存活; 缺失杂合体的生活力很低; 植物含缺失染色体的配子一般败育; 缺失染色体主要是通过雌配子传递。 动物染色体缺失的遗传效应 2含缺失染色体的个体遗传反常 重复的遗传效应: 重复引起表现型变异 1剂量效应:指同一种基因对表型的作用随基因数目的增多而呈一定的累加增长。细胞内某基因出现次数越多,表现型效应越显著。 2位置效应:基因的表现型效应因其所在的染色体不同位置而有一定程度的改变。 倒位的遗传效应: 1.倒位杂合体的部分不育现象: 倒位圈内发生交换后,产生的交换型配子(50%)含重复缺失染色单体,这类配

34、子是不育的;只有部分孢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倒位圈内会发生非姊妹染色单体间的交换; 2.倒位改变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排列: 倒位区段内、外各个基因之间的物理距离发生改变,其遗传距离一般也改变。 3. 降低倒位杂合体上连锁基因的重组率: 倒位圈内发生交换后产生的交换型配子绝大多数是不育的。 倒位圈的结构影响联会复合体的正常形成 4.是物种进化的因素之一。 倒位可能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易位的遗传效应: 1半不育是易位杂合体的突出特点: 相邻式分离:产生重复、缺失染色体,配子不育; 交替式分离:染色体具有全部基因,配子可育。 2降低邻近易位接合点基因间重组率: 易位改变了基因间距离 易位杂合体的两条正常

35、染色体和两条易位染色体联会比较松散,距离易位点很近的区段甚至不能联会,使得交换的机会减少,重组率下降。 3易位可以改变基因连锁群: 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发生易位可以形成许多变种 4造成染色体融合而改变染色体数: 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应用 果蝇CLB测定法 CLB测定法的原理:倒位杂合体的重组率很低,把倒位区段作为抑制交换的显性基因或标志,而把正常染色体区段作为不能抑制交换的隐性标志。 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配子中具有的全部染色体。 染色体基数(x):一个物种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目。 染色体组的基本特征:一个染色体组的各个染色体间形态、结构和载有的基因均彼此不同,并且构成一个完整而协调的整体,任何一个成

36、员或其组成部分的缺少对生物都是有害的(生活力降低、配子不育或性状变异)。 多倍体 同源多倍体:所有染色体组由同一物种的染色体组加倍而成的多倍体。即体细胞中所有染色体组都来自同一物种,一般是由二倍体的染色体直接加倍产生的。 异源多倍体: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来自不同物种,一般是由不同种属间的杂交种染色体加倍形成。 单体: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少一条的个体。2n1 三体:体细胞中某对染色体多一条的个体 2n+1 双单体:体细胞中某两对染色体都少了一个,2n-1-1 双三体:体细胞中某两对染色体都多了一个,2n+1+1 四体:体细胞中某一对染色体外加了两个,2n+2 基因突变:指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内部发生了

37、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对性关系,基因突变亦称点突变 显性突变:由原来的隐性基因突变为显性基因称为显性突变; 隐性突变:由原来的显性基因突变为隐性基因成为隐性突变。 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 (一)、突变的重演性和可逆性 重演性:同一生物不同个体间可以多次发生同样的突变。 可逆性:基因突变的发生方向是可逆的。 (二)、突变的多方向性与复等位基因 突变的多方向性:基因突变的方向是不定的,可以向多方向进行 复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基因位点上的多种各个等位基因 (三)、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突变的有害性:大多数基因的突变,对生物的生长与发育往往是有害的 突变的有利性:如抗倒、抗病、早熟等突变;鸡的多产蛋

38、突变、牛的高泌乳量突变等 在某些情况下,基因突变的有害与有利性是相对的,可以转化 (四)、突变的平行性 亲缘关系相近物种因遗传基础近似,常发生相似的基因突变,这种现象称为突变的平行性 基因突变的鉴定 突变发生的鉴定 鉴定是否真实遗传 原始材料与变异体在一致的环境条件下种植(培育);对两类个体进行性状考察与比较分析(进行方差分析);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判定: 两类个体间没有差异不可遗传变异(环境变异); 差异仍然存在存在真实差异为突变体。 突变显隐性的鉴定 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区分,可利用杂交试验加以鉴定。 突变体矮秆植株与原始亲本(高)杂交,如果F1表现高杆,F1在自交,F2既有高杆,也有矮杆,说

39、明该突变属于隐形突变 基因突变的诱发 一 物理因素诱变 电离辐射诱变:射线、射线和中子(效果最好)等粒子辐射,还包括射线和X射线等电磁辐射 非电离辐射诱变:紫外线 二 化学因素诱变 1.碱基类似物 化学药物分子结构与DNA碱基相似,在不妨碍基因复制的情况下能渗入到基因分子中。在DNA复制时引起碱基配对差错,最终导致碱基对替换,引起突变。如5-溴尿嘧啶(5-BU)、2-氨基嘌吟(2-AP) 2. 烷化剂 烷化剂的诱变作用主要是通过烷化作用改变基因的分子结构,从而造成基因突变。如:甲基磺酸乙酯、硫酸二乙酯、乙烯亚胺 3. 改变DNA中碱基的化合物 如亚硝酸、羟胺。亚硝酸(HNO ):氧化脱氨作用,

40、使A脱氨变为次黄嘌呤;使C脱氨成为尿嘧啶 4. 结合到DNA分子中的化合物 能嵌入DNA双链中的碱基之间,引起单一核酸的缺失或插入,造成突变。如:2-氨基吖啶、吖啶橙、ICR-170等 5. 某些抗生素 阻碍碱基合成或破坏DNA分子结构而引起突变。如链霉素和丝裂霉素C等 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内的遗传物质即细胞质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叫做细胞质遗传。 细胞质遗传的特点: 1、正交和反交的遗传表现不同 核遗传:表现相同,其遗传物质由母本细胞核和父本细胞核共同提供;质遗传:表现不同,某些性状表现于母本时才能遗传给子代,故又称母性遗传。 2、连续回交,母本核基因 可被全部置换掉,但由母本细胞质

41、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仍不会消失。 3、由细胞质中的附加体或共生体决定的性状,其表现往往类似病毒的转导或感染,即可传递给其它细胞。 4、遗传方式是非孟德尔式的,杂交后代不表现有比例的分离 母性影响的概念:由核基因的产物积累在卵细胞中的物质所引起的一种遗传现象,叫做母性影响,又叫做前定作用。 母性影响不属于胞质遗传的范畴。 母性影响的特点:下一代表现型受上一代母体基因的影响。 三系配套育种 胞质不育基因S;胞质可育基因为N; 核不育基因r,不能恢复不育株育性; 核可育基因R,能够恢复不育株育性 S(rr)N(rr) S(rr)中,F1表现不育。 其中:N(rr)个体具有保持母本不育性在世代中稳定的能力

42、,称为保持系(B)。S(rr)个体由于能够被N(rr)个体所保持,其后代全部为稳定不育的个体,称为不育系(A)。 S(rr)N(RR)或S(RR) S(Rr)中,F1全部正常可育。 N(RR)或S(RR)个体具有恢复育性的能力,称为恢复系(R)。 数量性状:表现型变异是连续的遗传性状称为数量性状。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很难对不同个体的性状进行明确分组,求出不同组之间的比例。 数量性状的特征: 1主要为产量性状 2可以度量 3连续性变异,绝大多数表现为正态分布 4易受环境影响 5微效多基因控制,遗传关系复杂 微效多基因假说: 数量性状由大量的、效应微小并可加的基因控制,这些基因的遗传行为符合孟德尔

43、规律,这些基因间一般没有显隐性区别。 微效多基因假说的要点: 数量性状受微效多基因的控制,每个基因的效应是独立的、微小的和相等的。 * 各基因对性状表现的作用是累加性的。也即各基因总的作用,等于各基因单独作用的和,不仅同一位点基因的作用是可加的,不同位点基因的作用也是可加的。 * 增效基因和减效基因之间没有显隐性区别。 * 微效多基因的遗传方式仍然遵守个体遗传学的规律。只不过控制性状的基因很多,所以分离后的表型比例呈正态分布。 重复率:用来衡量一个数量性状在同一个体多次度量值之间相关程度的指标称为重复率或重复力 一个性状的重复率,实质上就是该性状的遗传方差与一般环境效应方差之和在表型方差中的比

44、率。它反映了一个性状受到遗传效应和持久性环境效应影响的大小。 遗传力:是指亲代传递其遗传特性的能力,又称遗传传递力 广义遗传力:指某一数量性状的遗传方差在表型方差中的比率 狭义遗传力:某一数量性状的加性方差在表型方差中的比率 现实遗传力:指对数量性状进行选择时,通过在亲代获得的选择效果中,在子代能得到的选择反应大小所占的比值 遗传力的主要用途 1.估计遗传进展 2 R = Sh 例: 从平均树高为 11.2m的某杨树林分中选择一批优树,优树的平均树高为13.9m,设h2 0.36,预计此杨树无性系下一代的平均树高: Po Pp S h2 11.20.36 12.2 基因频率:特定基因座位上某个

45、等位基因占该座位全部等位基因总数的比率。同一座位上全部等位基因频率之和等于1。 用p、q 表示,p+q=1 基因型频率 :特定基因型占调查群体内全部基因型的比率。即特定基因型在调查群体内出现的概率。同一座位上所有基因型频率之和等于1。 用D、H、R 表示,D + H + R=1 遗传平衡定律的要点: 在随机交配的大群体中,若没有选择、突变和迁移等等因素的影响,则各个世代的基因频率会保持不变。 在一个大群体内,不论起始群体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是多少,在经过一代随机交配之后,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世代间保持恒定,群体处于遗传平衡状态,这种群体叫做遗传平衡群体,它所处的状态叫做哈迪温伯格平衡。 处

46、于哈迪温伯格平衡状态的群体中,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存在简单的关系。 影响群体平衡的因素主要有:突变、选择、遗传漂变、迁移、非随机交配 其中,非随机交配只导致基因型频率的变化,对基因频率不会产生影响。 1、突变的影响 * 基因突变本身就改变了基因频率,是改变群体遗传结构的力量。 * 基因突变是新等位基因的直接来源,从而导致群体内遗传变异的增加,并为自然选择和物种进化提供物质基础。 * 没有突变,选择即无从发生作用。当突变和选择的方向一致时,基因频率改变的速度就变得更快。 细胞生物学重点 名词解释 1Hayflick界限:正常的体外培养细胞的寿命不是无限的,而只能进行有限次数的增值约50次 2细胞

47、连接cell junction:是指细胞质膜的特定化区域,通过膜蛋白,细胞支架蛋白或者细胞外基质形成的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胞外基质之间的连接方式 3细胞分化cell differentiation: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产生稳定差异性变化的过程 4细胞凋亡apoptosis:一种有序的或程序性的死亡方法,是细胞接受某些特定的刺激信号后进行的正常生理应答反应 5载体蛋白carrier protein:生物膜中运载离子或分子穿膜的蛋白质 6协同转运cotransport:两种化学物质的协同穿膜运动,该两溶质分子的同时转运是由单个转运蛋白完成的。分为反向转运和同向转运两类。 7信号识别颗粒SRP:由

48、6个不同的多肽和一个小RNA分子构成RNP颗粒,识别并结合核糖体中合成出来的内质网信号序列,指导新生多肽及核糖体和mRNA附着到内质网膜上 8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与靶细胞相应的受体相互作用,然后通过细胞信号转导产生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9受体receptor:是一中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的大分子 10管家基因house-keeping gene:是指所有细胞均表达一类基因,其产物是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须的 11转分化transdifferentiation:一种分化类型的细胞转化另一种分化类型的细胞的现象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