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计算机基础总结与复习.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9890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1.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计算机基础总结与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总结与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总结与复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总结与复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大学计算机基础总结与复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学计算机基础总结与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计算机基础总结与复习.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学计算机基础总结与复习大学计算机基础总结与复习 第1章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1.1 计算机概述 1、 电子计算机=电子模拟计算机,电子数字计算机 2、 计算机之父冯诺依曼(J. Von Neumann),奠定现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 3、 冯诺依曼在EDVAC设计方案中提出了“存储程序”原理 4、 计算机的三个特征:基本器件由电子器件组成具有内部存储信息的能力,内部信息以二进制数表示运算过程由程序自动控制 5、 计算机的工作方式IPSO:I、P、S、O 6、 计算机的特点:指令周期快运算精度高可靠性高具有逻辑判断能力通用性强 (P3) 7、 计算机的分类:巨型计算机大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微型计算

2、机工作站(P4) 8、 巨型计算机:通常有多个处理器、指令周期达万亿次、代表型计算机、机构复杂、价格昂贵、主要用于军事、天气预报、地质勘探以及大型科学计算等。 9、 微型计算机:以微处理器为核心构造的计算机,体积小、价格低、使用方便,代表型计算机 10、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科学计算信息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P6) 11、 科学计算:也称数值计算,用计算机来解决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的复杂计算问题。 12、 信息处理:也称数据处理,用计算机对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存储、整理、分类、统计、加工、利用以及传播等。信息处理是计算机应用最广泛的领域。实例:学籍管理、工资管理、图书管理等

3、 13、 自动控制:也称实时控制或过程控制,用计算机控制生产或工作过程。实例:数控机床、飞机自动驾驶 14、 计算机辅助工程:CAD、CAM、CAI、CAT 15、 人工智能: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活动,如感知、记忆、联想、推理、学习、理解等。实例:计算机翻译、智能机器人、计算机下棋、专家系统、计算机定理证明等(P7) 16、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把发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组成计算机网络,以共享资源。(P8) 1.2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 加法机:由帕斯卡设计制造 (P8) 2、 乘法机:由莱布尼兹设计制造 (P8) 3、 差分机、分析机: 由巴贝奇设计。分析机具

4、有现代计算机的若干特征 (P9) 4、 Mark-I:由艾肯设计,IBM公司制造,是分析机的翻版。(P9) 5、 现代计算机:ENIAC、EDVAC等 (P10) 6、 ENIAC: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XX年,由莫奇里和埃克特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穆尔学院设计制造,用了18000多个电子管,30吨重,每秒可做5000次加法。ENIAC的工作原理不是“存储程序”原理,是“接线控制”原理。(P10) 7、 EDVAC:冯诺依曼在ENIAC即将竣工时来到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穆尔学院,针对ENIAC的不足,提出EDVAC了设计方案,方案中提出了“存储程序”原理,现在的计算机一直采用该工作原理。(P10)

5、8、 现代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代计算机、第二代计算机、第三代计算机、第四代计算机。(P11) 9、 第一代计算机: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元器件,使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10、 第二代计算机:采用晶体管作为基本元器件,使用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11、 第三代计算机: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基本元器件,出现了操作系统。 12、 第四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基本元器件,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微型计算机。 13、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以微处理器的换代为标志,经历了5个阶段。(P13) 14、 第一代微型计算机:XX年8月,IBM 公司的IBM-PC诞生,微处理

6、器是Intel 8008,字长8位。后来又设计生产了IBM-XT,微处理器是Intel 8086,字长8位。 15、 第二代微型计算机:XX年8月,IBM 公司的IBM-PC/AT诞生,微处理器是Intel 80286,字长16位。 16、 第三代微型计算机:XX年,Compaq公司率先采用Intel 80386微处理器的计算机诞生,字长32位。 17、 第四代微型计算机:XX年,Intel 公司的Intel 80486微处理器诞生,字长32位,随后出现了基于Intel 80486微处理器的计算机。 18、 第五代微型计算机:XX年,Intel 公司的Pentium微处理器诞生,字长64位,随

7、后出现了基于Pentium微处理器的计算机。 1.3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 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系统(P13) 2、 硬件系统=运算器,控制器,内存,输入设备,输出设备 (P14) 3、 计算机软件是指计算机所运行的程序及其相关的文文件数据。(P14) 4、 软件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5、 计算机软硬件的关系:相互依赖相互配合相互推动 6、 运算器:负责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7、 控制器:控制计算机的其他各部件,并协调它们之间的工作 8、 内存:存储计算机中的数据和程序 9、 输入设备:向计算机输入程序和数据 10、 输出设备:向计算机用户输出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 11、 计算机

8、中是三种信息流=数据流,指令流,控制流。(P15) 12、 数据流:输入设备-内存,内存-输出设备,运算器-内存,内存-运算器 13、 指令流:内存-控制器 14、 控制流:控制器-输入设备,控制器-输出设备,控制器-内存,控制器-运算器 15、 总线=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P15) 16、 一条指令的执行分为三个步骤: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P16) 17、 取指令:从内存某个地址中取出要执行的指令,送到CPU的指令寄存器中 18、 分析指令:将指令寄存器中的指令送到指令译码器中,指令译码器翻译出对应的操作 19、 执行指令:根据指令的译码,控制相应部件,完成相应操作。 1.4

9、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 CPU=运算器,控制器 (P16) 2、 运算器又称算术逻辑单元,简称ALU,主要完成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 包含有寄存器、累加器等部件。寄存器、累加器:暂存进行运算的数据或结果(P17) 3、 控制器中包含指令寄存器、状态寄存器、译码器、程序计数器等部件 4、 指令寄存器:存储当前要执行的指令 5、 程序计数器:存储下一条指令在内存中的地址 6、 字长是CPU的一个重要指标 7、 计算机中的内存被划分成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通常存放一个字节的信息。(P17) 8、 为了区分各存储单元,对每个存储单元指定唯一一个编号,这个编号称为存储单元的地址。(P17) 9、 内存中所

10、有存储单元的总和称为存储容量。 10、 内存=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 (P18) 11、 内存直接和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联系,容量小,访问速度快。 12、 内存=ROM,RAM 13、 ROM:只读存储器,生产时把信息固化在其中,计算机不能修改和写入其中的信息,断电后,其中的信息不丢失。 14、 RAM:读写内存,计算机能修改也能写入信息,断电后,其中的信息丢失。 15、 一台计算机中通常ROM的容量小与RAM的容量。 16、 外存=硬盘,软盘,光盘,U盘, (P18) 17、 软盘和硬盘都是磁介质内存。都是通过磁头读写其中的信息。 18、 软盘有一个写保护口或滑块,处于写保护时,

11、不能对软盘写入信息,这种方法可防止病毒传染到软盘中。(P19) 19、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光笔,触摸屏,条形码扫描仪,扫描仪,话筒, 20、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 (P19) 21、 显示器的一个重要指针是分辨率,即可显示多少个像素,用列数行数表示。(P20) 22、 显示器与主机之间通过显示器适配卡连接。(P20) 23、 显示器=CRT显示器,LED显示器 24、 打印机=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 (P20) 25、 针式打印机:通过打印头中的打印针撞击打印头前的色带进行打印的。噪音大、速度慢、质量差,但成本低。 26、 喷墨打印机:通过喷墨管把墨盒中的墨

12、水喷到打印纸上进行打印的。噪音小、速度中、质量中、成本中。 27、 激光打印机:通过激光和电子照相技术进行打印的。噪音小、速度快、质量高、成本高。 1.5 计算机软件系统 1、 软件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P21) 2、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OS)、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用工具软件,最重要的系统软件是操作系统。 3、 应用软件:为某一具体应用编写的软件。如: 4、 操作系统:综合管理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合理组织计算机的工作流程,方便用户使用的一组程序的集合。 5、 用户只有通过操作系统才能和计算机打交道。(P22) 6、 操作系统的重要作用: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提供方便友好的用户

13、接口提供软件开发和运行的环境 7、 操作系统五大概念模块:作业管理进程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檔管理 (P23) 8、 操作系统分类:按使用环境分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按用户数分为:单用户操作系统、多用户操作系统按硬件结构分为: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多媒体操作系统 (P23) 9、 计算机指令:在设计计算机CPU时规定的计算机所能完成的基本操作。 10、 指令=操作码操作数 (P23) 11、 操作码:表示操作的性质 12、 地址码:表示操作数的数据或操作的数据在内存中的位置 13、 指令=数据处理指令,数据传送指令,程控指令,状态管理指令 14、 指令系统:计算机

14、中所有指令的集合。 15、 指令系统有两类:复杂指令系统和精简指令系统。对应的计算机有两类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CISC)和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RISC) 16、 计算机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 17、 低级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面向机器的语言。 18、 机器语言:就是计算机的指令系统。计算机可直接执行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 19、 汇编语言:符号化了的机器语言。计算机不能直接执行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需要用汇编程序把它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后,才能执行。 20、 高级语言:独立于机器的语言。计算机不能直接执行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需要翻译处理程序。(P25) 21、 高级语言的翻译处理程序

15、有两种工作方式:解释方式编译方式 22、 解释程序:对高级语言程序逐句解释并执行,不产生目标程序,并立即得到程序的结果。早期的BASIC语言就是采用解释方式处理的。 23、 编译程序:把高级语言程序翻译成等价的机器语言程序,运行目标程序后才能得到程序的结果。FORTRAN、PASCAL、C等采用编译方式处理的。 24、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对数据进行统一管理的软件。完成数据库的定义和建立、数据苦的操作、数据库的运行控制等功能。(P26) 25、 常见的DBMS有:FosBASE、FosPro、INFORMIX、ORACLE、SQL server等。 26、 实用工具软件=计算机管理程序

16、,错误诊断和检查程序、测试程序、调试程序、杀病毒软件 第3章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3.1 计算机科学中常用的数制 1、 数制=进位计数制,非进位计数制 (P52) 2、 进位计数制:十进制、12进制、60进制等。 3、 非进位计数制:罗马数。 4、 进位计数制的两个要素:基数位权 5、 基数:基数制中所用到的数字符号的个数。 6、 位权:某一位上的数字1所代表的大小。 7、 计算机科学中常用的数制: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8、 十进制: 数码=0,1,2,3,4,5,6,7,8,9,基数=10 位权=10n,小数点往左依次0,1,2,小数点往右依次-1,-2,-3 9、 二进制:

17、数码=0,1,基数=2 位权=2n,小数点往左依次0,1,2,小数点往右依次-1,-2,-3 10、 八进制: 数码=0,1,2,3,4,5,6,7,基数=8 位权=8n,小数点往左依次0,1,2,小数点往右依次-1,-2,-3 11、 十六进制: 数码=0,1,2,3,4,5,6,7,8,9,A,B,C,D,E,F,其中A=10,B=11,基数=16 位权=16n,小数点往左依次0,1,2,小数点往右依次-1,-2,-3 12、 计算机用二进制的原因:电路简单,易于表示可靠性高运算简单逻辑性强 (P53) 3.2数制之间的相互转换 1、 R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按权展开即可,别把权搞错,小数点左

18、1位的权是1,左2位的权才是R。 2、 十进制转换为R进制:整数部分除以R取余数,最先得到的余数是最低位上的数字,小数部分乘以R取整数,最先得到的整最靠近小数点。 3、 二进制转换为八进制或十六进制:从小数点开始,向两侧每3位进行分组,不足3位用0补足,把每组转换成相应数码即可。(P56) 4、 八进制或十六进制转换为二进制:把每个数码转换成3位二进制数,不足3位用0补足。 5、 八进制与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以二进制作桥。 6、 015各种数制对照表 (P57 表3.1) 十进制 0 1 2 3 4 二进制 0000 0001 0010 0011 0100 八进制 0 1 2 3 4 十六进制

19、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0101 0110 0111 1000 1001 1010 1011 1100 1101 1110 1111 5 6 7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5 6 7 8 9 A B C D E F 3.3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1、 计算机中的信息都是用二进制数进行表示的,即用二进制数来编码。(P57) 2、 计算机中信息的单位有:位、字节和字。(P59) 3、 位(bit):最小的信息单位,1个二进制位就是1bit。k bit信息,可表示2k种状态。 4、 字节(Byte):最基本的信息单位,8个二进

20、制位为1Byte。1字节信息可表示256种状态。 5、 字(Word):不是一个通用的信息单位,因为随CPU的型号不同而不同。与字长相同位数的二进制信息为1个字。在一台字长是32位的计算机中,32位二进制数是一个字。 6、 计算机中的量:有K、M、G。 7、 1K=1024=210,1M=1024k=220,1G=1024m=230,1KB=1024B 3.4 计算机中字符的表示 1、 ASCII码用7个二进制位表示一个字符,共能表示128种字符。(P59) 2、 字符0的ASCII码是0110000,该码转换成十进制数是48,其他数字字符以此类推。 3、 字符A的ASCII码是1000001

21、,该码转换成十进制数是65,其他大写字母以此类推。 4、 字符a的ASCII码是1100001,该码转换成十进制数是97,其他小写字母以此类推。 5、 字符数据在存储时,为了便于处理,在ASCII码的最高位前增加一位0,使其凑成一个字节。 6、 ANSI码,是扩展的ASCII码,与ASCII码相容。 7、 ANSI码用8个二进制位表示一个字符,共能表示256种字符。 8、 ANSI码开始的128个编码对应ASCII码,把ASCII码最高位前增加一位0。(P61) 9、 ANSI码其余的128个编码用来表示其他符号,如版权符号,英镑符号、希腊字符等。 10、 EBCDIC码, IBM公司在早期的

22、大型计算机中采用的一种编码,是8位编码,可表示256种字符。 11、 Unicode编码,是16位编码,可表示65536种字符,与ASCII码兼容。 12、 Unicode码开始的128个编码对应ASCII码,把ASCII码最高位前增加9位0。 13、 GB2312-80标准:不是一个编码,而是一个国家标准,可用来制定汉字编码。 14、 GB2312-80标准包含6763个汉字,其中一级汉字为3755个,按拼音字典顺序排列,二级汉字3008个,按部首和笔划排列,另外还包含682个符号。 15、 GB2312-80标准把汉字或符号分成94个区,每个区又有94个位,每位放一个汉字,这样每个汉字有一

23、个区号和位号。 16、 国标码:根据GB2312-80制定的汉字编码。每个汉字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用来表示汉字的区号,另一个用来表示汉字的位号。 17、 汉字内码:汉字在计算机内部的代码,可把国标码转化为汉字内码。把国标码的每个字节加上二进制数10100000,就是汉字内码。(P62) 18、 汉字内码的每个字节的最高位都是1,这样与ASCII码不冲突。 3.5 计算机中数值的表示 1、 计算机中的数分两类:定点数和浮点数。(P63) 2、 定点数:小数点固定。把小数点固定在最高位的左边,这样的数称为定点小数,只能表示小于1的纯小数。把小数点固定在最低位的右边,这样的数称为定点整数。 3、 浮

24、点数:小数点可浮动。 4、 正负号的表示:有单符号位和双符号位两种表示法。单符号位用0表示正数,1表示负数,双符号位用00表示正数,11表示负数。符号位都处于数据的最高位。 5、 定点术的表示有三中方法:原码、补码、和反码。 6、 原码:正数符号位为0,其他位不变,负数符号位为1,其他位不变。0的补码有两个,即00000000和10000000。原码符号位不能参与运算。 7、 反码:正数符号位为0,其他位不变,负数符号位为1,其他位取反。0反码有两个,即00000000和11111111。反码符号位能参与运算,但计算完后需要根据符号位进行调整。 8、 补码:正数符号位为0,其他位不变,负数符号

25、位为1,其他位取反后,再在最后一位上加1。0的补码是唯一的,即00000000。补码符号位能参与运算,计算完也不需要根据符号位进行调整。 9、 浮点数在计算机中分为两部分:尾数和阶码。尾数和阶码都是定点数,都有符号位。(P64) 3.6 计算机中图形和声音的表示 1、 图形表示:在空间分割图形为一个矩阵对每个单元的颜色进行编码。 2、 图形被分割得越密,所表示的图形越接近于实际图形。 3、 黑白图形可用1bit对颜色进行编码,对于256色的图形,需要用1Bytet对颜色进行编码。 4、 声音表示:在时间上分割声波,进行采样对采样的数据进行编码。 5、 声音被分割得越密,所表示的声音越接近于实际

26、声音。 第4章 文件相同和数据存储 4.1 信息、数据和文件 1、 数据:对事实、概念或指令的一种特殊表达形式。 2、 信息:是对人有用的、能够影响人们行为的数据。 3、 信息的三个特征:信息以数组作为载体信息可以用多种形式表示信息是对数据加工和提炼的结果。 4、 同一信息可以有不同的数据表示形式,同一数据也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4.2文件的基本知识 1、 文件:是记录在外内存上的一组相关的信息的集合。(P68) 2、 每个档必须有一个确定的名字,称为文件名。 3、 文件名=主名+.+扩展名。扩展名可省略,但主名不能省略。 4、 DOS文件名:主名不超过8个字符,扩展名不超过3个字符字母、数位可

27、作为文件名中的字符$&%-_!可作为文件名中的字符文件名中不能有”|/;?*字符 5、 Windows文件名与DOS文件名不同之处:文件名最多可包含256个字符文件名中允许出现空格文件名中可出现多个.,但只有最后一个.后面的为扩展名扩展名可以多余3个。(P69) 6、 扩展名用来表示档的类型,常用的扩展名: COM可执行文件,EXE可执行文件,SYS系统文件,TXT文本文件, DOCWord 文档文件,XLSExcel工作簿文件,PPTPowerPoint演示文稿文件 BMP图像位图文件,WAV波形声音文件,ZIPWinzip压缩文档档 RARWinRar压缩文档档,HTM网页档,HTML网页

28、文件 7、 档分类 按用途:系统文件、库文件、用户文件 按保护级别:只读文件、读写档、不保护档 按存放时限:临时文件、永久档、档案档 按存储设备:磁盘文件、磁带文件 按可执行情况:程序文件、数据文件 8、 盘符:软盘A:和B:,硬盘C:等,光盘紧接着最后一个硬盘,U盘紧接着光盘。 9、 每个盘区中,有且仅有一个根目录,用表示。(P72) 10、 根目录下可建立文件和子目录,子目录中可建立文件和子目录。 11、 目录都有目录名,与文件名的命名规则类似,目录名可有扩展名,但扩展名通常不代表目录的类型。 12、 目录的结构是树型结构。(P72) 4.3档的物理存储 1、 软盘:与硬盘相比,存储容量小

29、,访问速度慢,但携带方便。 2、 软盘上一圈圈的同心圆称为软盘的磁道。又外圈向内分别称为0磁道、1磁道。每一磁道存储的信息是相同的。 3、 每一磁道分成若干段,称为扇区。扇区是磁盘存储信息的最小单位,对磁盘进行存取时,一次存取一个扇区。 4、 硬盘:与软盘相比,存储容量大,访问速度快,但不便携带。 5、 硬盘有多个盘片,各盘片的同一磁道称为柱面。柱面从内向外编号。 6、 盘片两面都可存储信息,用各自独立的磁头读写信息,每个磁头都有编号。 7、 硬盘的扇区于软盘的扇区基本相同。 8、 硬盘是按柱面、磁头号、扇区来组织存储信息的。(P77) 第5章 常用应用软件 5.1 常用软件概述 1、 文文件

30、制作软件:帮助用户写作、编辑、设计和打印文档。包括:文字处理软件、桌面出版软件、网页设计软件。 2、 文字处理软件:Word、Word Perfect、Word Pro。 3、 桌面出版软件:Quark Xpress、Adobe PageMaker、Corel VENTURA、Microsoft Publisher方正飞腾。 4、 网页设计软件:Dreamweaver、Fireworks、flash、FrontPage。 5、 超文本标记语言HTML,用来描述网页。 6、 演示软件:提供把文本、图形、图表、动画和声音结合生成幻灯片的软件。PowerPoint、Freelance Graphic

31、s。 7、 图形处理软件:可编辑、加工、修饰图片的软件。 8、 数值分析软件:对数值进行计算、对比分析、用图表展现的软件。包括电子表格软件、图表软件、统计软件。 9、 电子表格软件,制作表格,不仅可输入数据,还可用公式进行计算,还可用图表展现数据。Excel、Lotus 1-2-3。 10、 图表软件:吧复杂的数据转换成有含义的图表。 11、 统计软件:说明用户分析大量的数据,以找出模式和关系,有助于总结观察结果、预测未来走势等。SPSS、JMP、DateDesk。 12、 数据库管理软件:以前有介绍。 13、 信息和参考软件:收集很多信息,并提供访问这些信息的方法。如百科全书、医学指南、地图

32、软件、食谱等。 14、 互联软件:包括通信软件、远程控制软件、电子邮件软件、浏览器软件。 15、 通信软件:如拨号软件。 16、 远程控制软件:通过该软件以及计算机网络,可以用一台计算机来控制在另外一个地方的计算机。 17、 电子邮件:用来收、发、管理电子邮件,管理通讯簿等。如OutLook Express、Lotus Notes,Foxmail。 18、 教育培训软件:帮助用户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训练某一方面的技能。如金山打字。 19、 娱乐游戏软件:消遣时光。 20、 账目和财务软件:用来处理公司或个人的财务信息。如用友软件、青岛的高信财务软件。 第6章 硬件结构和工作原理 6.1 主机箱

33、内的设备 1、 主机箱内包括:电源、主板、CPU、内存、辅存。(P140) 2、 电源:把交流电转换成计算机所使用的直流电,产生的直流电有12V、5V、3.3V等。 3、 主板:也叫主板或系统板,是一块电路板,电路板上有许多电路以及插槽、插座、接口等。CPU、内存、显示适配器、声卡、网卡都插接在主板上。(P141) 4、 CISC:可以在一条指令内完成更多的操作,完成一条指令需要的时钟周期较长。(P144) 5、 RISC:指令少,完成一条指令需要的时钟周期较短,完成复杂的操作需要多条指令。 6、 缓存的功能 7、 CMOS:电耗低,访问速度慢,在计算机中常用来存储硬件设置信息,有主板上的电池

34、提供电源。(P146) 8、 硬盘和软盘:磁介质存储设备,只有格式化后才能使用。格式化就是在磁盘中写入若干信息,以划分出磁道和扇区。 9、 U盘,软盘的替代产品,使用时要插在USB接口上。 10、 CD-ROM和DVD通过反射回来的光线的明暗来区分0和1信息的。DVD的存储密度大,存储容量高。 11、 DVD驱动器可读取CD-ROM光盘,CD-ROM驱动器则不能读取DVD光盘。 12、 CD-ROM基片上压有凹坑,凹坑不反射光线或反射光线较弱,而没压有凹坑的部分可反射光线,这样就记录了0和1信息。计算机只能读出CD-ROM的信息,不能往CD-ROM中写入信息。 13、 CD-R光盘:一次性可写

35、光盘,不能重复写入。 14、 CD-RW光盘:可多次擦写的光盘。 15、 CRT显示器有关参数:点距、最高分辨率、扫描频率、带宽、显示面积、色温。(P151) 16、 显示器的大小是只其对角线的长度。 17、 液晶显示器的优点:低功耗、体积小、无辐射。 第7章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 7.1 多媒体技术 1、 多媒体指: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媒体和计算机程序融合在一起形成的信息传播媒体。(P156) 2、 图像在计算机中的表示方法:位图、向量图。(P157) 3、 位图:一幅图由若干称为像素的小点组成,每个像素都有特定的位置和颜色值。位图图像常保存为:TIF、BMP、TUA、GIF、PCX等格式

36、。 4、 向量图:由直线和曲线组成,根据图像的几何特性来进行描述。优点是进行缩放时图像的质量不会受到影响,缺点是色彩不够逼真。 5、 静止图像压缩标准JPEG,可大幅度压缩图像的存储容量,图像基本不失真。(P158) 6、 运动图像压缩标准:MPEG、DVI、H.261。 7、 MPEG压缩算法分为MPEG1、MPEG2、MPEG3等3级。MPEG可把运动图像压缩到1/100。 8、 音讯压缩标准MP3,是应用于MPEG1的一项音讯压缩技术标准,可对音频信息进行大幅度压缩,而音质基本不失真。(P158) 9、 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单个芯片内可集成上千万个晶体管电路,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CP

37、U和数字信号处理芯片是典型的实例。 10、 光盘内存技术:CD-ROM直径5英寸,可存储约650MB的资料,大量生产时,价格相当低廉。 7.2 多媒体计算机 1、 能够同时处理图像、声音、视频等媒体的计算机。 2、 多媒体计算机的主要硬设备:CD-ROM驱动器、声卡、图形加速卡、视频解压卡、音箱、话筒。 3、 视频解压卡:能对MPEG算法压缩的动态视频信息进行译码播放。(P160) 4、 光盘的光道不是由同心圆组成的,而是螺旋形。 5、 CD-ROM的四个区域:导入区、目录区、数据区、导出区。 6、 CD-ROM驱动器的两个主要指标:数据传输率、平均搜寻时间。(P162) 7、 数据传输率:每

38、秒能读取多少数据。基准速度:150KB/S,称单倍速。光驱的速度是基准速度的整数倍,称为XX倍速光驱,如48倍速光驱。 8、 平均搜寻时间:指激光头移到制定点并开始读取该点数据的时间。 9、 模/数转换:把模拟信号转换为二进制数字信号。 10、 数/模转换:把二进制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 11、 声音文件常见的档存储格式:波形、声音、数字音乐MIDI、音讯AUDIO(P163) 12、 计算机屏幕所能表现的分辨率和色彩数主要是由显示适配器来控制的。(P164) 13、 全彩色:65536种颜色。 14、 真彩色:16777216种颜色。(P164) 15、 显示器所显示的颜色是由三原色合成的

39、。(P165) 7.3 Windows中的多媒体程序 1、 CD播放器:用来播放CD音乐光盘中的音乐,硬件要求CD-ROM驱动器、声卡、音箱。CD播放器可挑选CD音乐光盘的音乐,进行播放。(P167) 2、 录音机:可录制小型的声音文件,并保存在磁盘上,硬件要求声卡、麦克风。(p168) 3、 媒体播放器:可播放.avi、.wav、.mid、.mp3文件,还可播放CD音乐光盘。 第8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8.1 计算机网络概述 1、 计算机网络是由地理上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相互连接,并配以相应的网络软件,以实现通信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2、 计算机网络的目的:通信

40、和资源共享。 3、 资源共享:硬件资源、软件资源、数据于信息共享。(p173) 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广域网、局域网和城域网。(p173) 5、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基带网、宽带网。 6、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公用网、专用网。 7、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低速网、中速网、高速网、超高速网。 8、 网络中信号传输的速率为“位/秒”。 9、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讯均衡负载相互协作分布处理通过可靠性 10、 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共有7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p177) 11、 OSI参考模型中,最低层是物理层,最高层是应用层。 8.2 网络传输媒

41、介和网络通信设备 1、 网络传输媒介:双绞线、同轴电缆、光导纤维、无线通信设备。 2、 双绞线:两根家园导线相互缠绕而成双绞线,双绞线电缆包含1对或多对双绞线。既可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传输数字信号。有效使用范围是几百米。 3、 同轴电缆:中央是一根比较硬的铜导线。既可传输模拟信号,也可传输数字信号。有效使用范围是几千米。 4、 光导纤维:只能传输光信号,为了能使其传播电信号,两端必须配有光反射机和光接受机。优点:频带宽度高、衰减极低、不泄漏信号、不受电磁波干扰、高频失真小、无需地线。 5、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电、微波、红外线。(p180首行) 6、 为了通信设备:网卡,集线器、ATM交换机、路由

42、器、网桥、网关。 7、 网卡:计算机通过网卡与网络传输介质连接。 8、 集线器:网络在某几个介质段之间连接的中央节点设备,具有信号放大作用。 9、 路由器:把局域网连入广域网骨干中的路由选择设备。路由器的工作范围相当于OSI模型中的网络层。 10、 中继器:起信号放大作用。 8.3 局域网和广域网简介 1、 常见的局域网有以太网和令牌环网。 2、 以太网常见的结构有总线型和星型。星型结构的核心是HUB。以太网接入安装方便、结构便宜,传递信息时,会有冲突发生,因此在高负荷下效率很低。 3、 令牌环网,其拓扑结构是环状结构。令牌环网中有一根极段的帧在环上传递,每个工作站要发送信息时,必须等令牌到来

43、。特点是无冲突,在高负荷下可以高效率地工作。 4、 网络操作系统是用户与计算机网络中间的接口,负责对共享资源进行管理。(P183) 5、 常见的网络操作系统:UNIX、NetWare、Windows NT、Linux。 6、 广域网的拓扑结构:树型结构和网状结构。 第9章 Internet基础 9.1 Internet的具备知识 1、 Internet:互联网络,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之上的网络。 2、 IP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组成,分成4组,每组8位,各组之间用.隔开,如210.44.23.66。(P188) 3、 IP地址由两部分组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IP地址分为5类:A、B、C、D、E类

44、。常用的的地址为A、B、C三类。 4、 A类:第1组数1126,B类:第1组数128191、C类:第1组数192223。A类地址主机数最多、B类地址主机数次之(65534),B类地址主机数再次之(254)。(P189) 5、 域名系统,用来把一个域名转换成相应的IP地址。(P189) 6、 Internet顶层域名有两类:机构域名、地区域名 7、 常见接入internet的方式:拨号上网、ISDN、ADSL。(P190) 9.2 www与浏览器 1、 www也称万维网,是一种基于超文本档的交互式浏览型检索工具。(P191) 2、 超文本:是自然语言文本与计算机交互、转移或动态显示等能力的结合。

45、超文本中允许用户建立一个连接,可连接到当前文档中,也可连接到其他当前网站中的某网页,还可连接到其他网站的某网页。(P191) 3、 统一资源定位:是www系统使用的一种特殊地址,www中的每一个档,都有唯一的一个URL地址。 11、 URL的一般格式::/,如 (P192) 12、 http: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 13、 www的工作方式:客户机/服务器方式。 9.3 电子邮件服务 1、 电子邮件(E-Mail)。可同时向多个人发一封信、信件内容可以包括文字、声音、图像。 2、 电子邮件采用客户机/服务器工作方式。(P200) 3、 电子邮件发送与接受:发信人-发信人的邮件服

46、务器-收信人的邮件服务器-收信人。 4、 电子邮箱地址:用户名邮件服务器的域名,如xfq。(P201) 5、 电子邮件软件:OutLook express、FosMail。 9.4 其他Internet服务 1、 文件传输FTP。工作方式:客户机/服务器方式。下载从FTP服务器上拷贝文件到本地计算机,上载把本地计算机中的文件传送到FTP服务器上。(P209) 2、 远程登录。通过本地的计算机登录到远程的另一台计算机上,运行其中的程序。 3、 电子公告牌系统,是一种有很多人参与的论坛系统。在BBS中大家对某一主题进行共同讨论和交流。 4、 新闻组Usenet,与BBS类似,也是一种阅读和发表文章

47、的论坛系统。 第10章 信息化和信息安全 1、 信息高速公路:美国*提出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P220) 2、 CNII:中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包括:信息基础设施、信息产业、信息技术、信息人才队伍以及相应的软环境。 3、 “金”字工程:金桥工程、金关工程、金卡工程。(P221) 4、 金桥工程:国家公用经济信息网。(P222) 5、 金关工程:对外贸易信息系统。 6、 金卡工程:自动化支付系统及电子货币系统。 7、 我国的4大互联网: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中国科技网CSTNET、中国金桥网CHINAGBN。(P222) 8、 信息化社会的方面影响:软件盗版、计算机犯罪。 9、 计算机病毒:一种能够侵入计算机系统,并给计算机系统带来故障的,具有自我繁殖能力的程序。(P224) 10、 计算机病毒的特征:程序性传染性隐蔽性潜伏性危害性 (P224) 11、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操作系统、文件型、混合型。(P225) 12、 计算机病毒的分类:良性、恶性。(P225) 13、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以防为主,防、杀结合。 14、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不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不查看来历不明的邮件不上来历不明的网站不在不了解有无病毒的计算机上使用U盘安装病毒预防软件。 15、 常用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