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1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及答案.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399395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8.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工1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工1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工1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工1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工1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工1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工1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及答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工1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及答案大工14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线测试1 一、单选题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说明的是( B )。 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没有反作用 B.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 对立统一规律 2.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是( B )。 A. 质量互变规律 C. 否定之否定规律 B. 对立统一规律 D. 联系和发展的规律 3. 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构成了事物周期性的变化过程,其表现形式有(C)。 A. 事物自我完善和发展的过程 C. 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 B. 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 D. 不断的周而复

2、始的循环过程 4. “白马非马”,这种说法的错误在于它割裂了( B )。 A. 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 C.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 5.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 C )。 A. 物质 B. 科技 C. 精神 D. 规律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6. 列宁是从物质与( B )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 A. 精神 B. 意识 C. 规律 D. 事实 7. ( A )是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A. 物质范畴 B. 精神世界 C. 科学技术 D. 意识 8. 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 C )。 A. 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C. 坚持

3、一切从实际出发 9. ( A )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 A. 度 B. 质 C. 量 D. 矛盾 B. 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D. 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10.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C )。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二、多选题 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经达百万种。这一情况说明( AB )。 A.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B. 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

4、为“为我之物” C. 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D. 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2. 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ABCD )。 A.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 B. 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C.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 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3. 发展在本质上是指( BD )。 A. 物质世界的一般变化 C. 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 B.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 事物的前进上升运动 4.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BCD )。 A.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 B

5、.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C.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D.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5. 恩格斯说:“物质无非是各种实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说明( BC )。 A. 物质范畴和实物完全是一回事 C. 物质范畴和实物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6.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有( ABCD )。 B. 物质范畴是带有普遍性的哲学范畴 D. 物质范畴就是各种具体实物的总和 A.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C.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 7.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特点有( BCD )。 A. 经过量变和质变表现出其全过程 B. 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表现出其全过

6、程 C. 经过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B.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D.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D. 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表现形式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 8. 从物质和精神的关系来看,“画饼不能充饥”,这是因为( CD )。 A. 精神和物质不具有同一性 C. 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 B. 精神对物质具有相对独立性 D. 观念的东西不能代替物质的东西 9. 事物的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指的是( ACD )。 A. 事物的质就是事物存在本身 C. 事物总是具有一定质的事物 10. 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 ABCD )。 A. 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 意识活动具有创

7、造性 C.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D. 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三、判断题 1.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A. 错误 B. 正确 B. 同质的事物没有量的差别 D. 不同量的事物可能是同质的事物 2. 自然与社会都具有客观物质性,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 A. 错误 B. 正确 3. 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 A. 错误 B. 正确 4. 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的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A. 错误 B. 正确 5.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A. 错误 B. 正确 6.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A. 错误 B. 正确 7. 抽象与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 A. 错误 B. 正确 8.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相对的。 A. 错误 B. 正确 9. 矛盾的斗争性和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 A. 错误 B. 正确 10. 事物内部不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A. 错误 B. 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