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技术操作型活动方案.docx

上传人:牧羊曲112 文档编号:3400231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37.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技术操作型活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大班技术操作型活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大班技术操作型活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技术操作型活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技术操作型活动方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班技术操作型活动方案 大班技术操作型活动方案跷跷板真有趣 活动目标 一、知道怎样让跷跷板和跷跷板保持平衡;动手制作简易小跷跷板。 二、培养幼儿观察、比较、描述和表达; 三、愿意与他人合作学习和探究问题,分享他人的智慧 活动准备 木片,线绳,螺丝钉一个,塑料泡沫一小块,彩纸一小张,胶水,质量不同的钩码,带孔眼的尺子,实验记录表若干份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媒体:出示图片。 问题:小刚和小明在玩跷跷板,小明为什么能把小刚撬起来呢? 讨论:小刚有机会反败为胜吗?可以怎样做? 二、活动一:研究跷跷板的平衡 导入:我们试一下改变小明和小刚的位置,看看有什么情况发生。 媒体:播放“跷跷板” Fla

2、sh动画。 问题:改变了小明和小刚的位置,跷跷板的平衡就改变了。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 讨论:幼儿进行讨论,并说出理由。 三演示:指导幼儿利用材料搭建一个跷跷板 制作方法: 1、用木片裁出两个长方条,把它们的中心钻一个孔,呈垂直方向用螺丝钉连在一起,螺丝钉穿过带孔眼的尺子,用螺丝钉连在一起的两个长方条做跷跷板的主轴。带孔眼的尺子做跷跷板。 3、把木片裁出一块方形,再用塑料泡沫裁出一个方块粘在木片上。把彩纸贴在塑料泡沫周围。这部分是跷跷板的底座。 4、把跷跷板的主轴插在底座正中。 四实验:模拟跷跷板游戏 1幼儿发挥想象,动手操作,可相互交流,老师从旁观察指导。请个别幼儿谈谈解决方法。 2如果中点在

3、跷跷板的中间,指导幼儿在左边挂一个钩码,提问右边应怎样挂钩码才能使跷跷板平衡? 3是不是在横杆的右边随便挂个钩码就可以使跷跷板平衡? 4讨论:幼儿讨论使跷跷板平衡的方法 5任务:指导幼儿进行跷跷板平衡实验,记录实验结果,找出使跷跷板平衡的规律。 6教师小结:当中点在跷跷板的中间时,左侧的钩码与跷跷板右侧的钩码的质量相等时,跷跷板就达到了平衡状态。 7问题:如果中如果中点不在跷跷板的中间,左边挂一个钩码,右边应怎样挂钩码才能使跷跷板平衡? 8指导幼儿将螺丝钉穿过不在中点的孔眼,即跷跷板左右长度不同时,右边挂一个相同的钩码 ,跷跷板可以平衡吗? 9讨论:幼儿讨论使跷跷板平衡的方法 10任务:指导幼

4、儿进行跷跷板平衡实验,记录实验结果,找出使跷跷板平衡的规律。 11教师小结:当支撑点不在中间时,可以采取远的一边挂少点钩码,近的一边挂更多钩码。跷跷板就达到了平衡状态。 12再次讨论:小刚有机会反败为胜吗?可以怎样做? 13幼儿自由发言 活动评价: 跷跷板是孩子们最喜欢玩的一种游戏。本课就是通过小明与小刚玩跷跷板的游戏而引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瘦小的小明和胖胖的小刚如何在跷跷板上保持平衡,甚至小刚反而能被小明撬得老高,这是什么原因呢?到底藏着什么奥秘?在本课中,活动1“制作简易跷跷板”,让幼儿通过制作简易跷跷板的活动,加深对跷跷板知识的理解;活动2“研究跷跷板的平衡”,让幼儿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分别调整跷跷板尺上挂钩码的质量和位置,研究如何才能使跷跷板尺达到平衡。幼儿在此活动中了解了跷跷板的制作原理,初步懂得杠杆原理,感受跷跷板带来的快乐。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乐于尝试操作,培养了幼儿的操作技能。发展幼儿想象能力,培养其乐于同伙伴分享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