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学教案(1).doc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3400636 上传时间:2023-03-12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9.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科学教案(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大班科学教案(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大班科学教案(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大班科学教案(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大班科学教案(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班科学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科学教案(1).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班科学教案 动物的启示 活动目标: 1、理解“仿生学”的含义。 2、道人类从动物的一些特征中获得启发进行的发明创造。 3、体验探索动物世界奥妙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活动前家长与幼儿一起观察各种动物的特征,并调查动物的特殊本领。 2、动物和由其得到启示所发明物品的操作卡片,如:蝙蝠、鲸鱼;飞机、雷达、潜水艇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交流活动,了解动物自我保护的方法。 1、师:宝贝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和家人都一起观察了哪些小动物,它们都有哪些特殊的本领呢? 二、出示常见动物的图片,了解动物的本领及习性。 教师依次出示蜻蜓、蝙蝠、鲸鱼等动物图片,让幼儿了解它们的本领及习性。 三、通过联想、

2、操作,知道人类可以从动物身上得到发明创造 1、教师出示雷达图片,引导幼儿猜测这是根据什么动物设计的,并说出理由。师:宝贝们,它是根据什么动物设计的?为什么? 2、再次出示蜻蜓的图片,让幼儿想象:根据这些小动物的本领,人们可以发明什么? 小结:原来在动物界中,它们有这么多的特殊本领啊!人们通过蝙蝠的超声定位发明了雷达;通过蜻蜓发明了直升机;根据鲸鱼的特点发明了潜水艇。 四、引导幼儿想象还有哪些动物有特殊本领学习,结合“仿生学”的含义大胆猜想可以发明什么物品,并讨论交流自己该如何保护动物。 师:宝贝们,今天我们知道了这么多小动物的特殊本领,除了这几种常见的你还知道哪些?它们可以启发人们发明什么呢?

3、小动物这么有用处,那你该如何保护它们呢? 教师小结:我们人类从动物身上学到了这么多本领,发明了这么多有用的东西,我们应该更加珍惜它们,保护它们,和小动物和谐相处,不去伤害它们。 教学反思: 我是小中医 活动目标: 1、知道鹿茸、人参、灵芝、海马、珍珠、白菊花等几种生活中常见中草药的名称和特征,了解它们简单的保健、治病作用。 2、观察并说出中草药的神奇,尝试根据药方简单配药、泡药、尝药。 3、感受中草药的神奇,以及与人们健康生活的关系,萌发幼儿对中草药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提前请家长与幼儿交流,了解有关常见中草药的知识。 2、视频鹿茸救母神奇的中草药走进大药房。 活动过程: 1、观看鹿茸救母

4、的视频,感受鹿茸的神奇,产生对中药的兴趣。 (1)教师引出故事视频,幼儿观看并感受鹿茸的神奇作用。 (2)引导幼儿回忆鹿茸救母的故事,教师提问:故事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是什么治好了母亲的病? 教师小结:七彩鹿的鹿茸熬制的中药把奄奄一息的母亲治好了,鹿茸真神奇。 2、运用多种感官探究操作,认识白菊花、人参、灵芝等几种生活中常见中草药的名称、特征及来源。结合课件常见的中草药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讲述白菊花、人参、灵芝等中草药的简单特征。教师提问:你发现了哪些中草药?它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味道? 教师小结:中草药中有红有绿;有的捏上去软软的,有的是硬硬的;味道有甜的也有酸的,有的闻起来还有清香味呢。

5、3、出示课件这些药材哪里来,感受普通的植物经过加工能变成中草药的神奇性。教师提问:你发现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教师小结:生活中一些普普通通植物的花、果实等,经过加工居然可以做成中药,真神奇。 4、视频演示走进大药房,进一步萌发对中草药的兴趣。 (1)观看视频走进大药房,了解存药、抓药、配药、包药、熬药等情节,萌发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 (2)简单了解中医药文化的悠久历史,进一步感受神奇的中草药与人们健康生活的关系。 教学反思: 跳动的心脏 活动目标: 1、知道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初步了解心脏的位置及其功能。 2、培养探索人体奥秘的兴趣。 活动目标: 1、知道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初步了解心脏的位

6、置及其功能。 2、培养探索人体奥秘的兴趣。 3、培养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心脏挂图。 2、心脏模型。 过程过程: 1、听一听,幼儿的耳朵贴在相邻幼儿的胸口上,相互倾听心跳的声音。 2、认识心脏在身体的位置和形状。出示挂图、模型。看一看,心脏在身体上的位置,说一说,心脏是什么形状的,教师帮助幼儿指出自己心脏的位置。 3、让幼儿了解心脏的功能。心脏是身体的重要器官,它像人身体的发动机,日夜不停地跳动,这样将血液送到全身各个地方,使身体得到营养物质和氧气,使我们的身体保持健康。 4、看一看,摸一摸,让小朋友观看自己手背、腕部,看到一条条蓝色的管子是静脉,摸一摸腕部跳动的是动脉。 5、发现运

7、动后的变化:教师带领小朋友户外跑两分钟回到教室,让小朋友相互听听心脏的跳动,摸摸动脉与安静时有什么不同。 6、心脏的保护:心脏是我们人体的重要器官,心脏停止了跳动,人就会死亡,所以要很好地保护心脏。 7、启发小朋友说出:锻炼身体能使心脏健康,但又不能长时间做剧烈的运动,否则心脏会劳累。发热或害怕时,心跳加快。因此,不要看恐怖的动画片,发烧时要及时治疗,睡觉时不要趴着睡。 延伸提示: 1、提供听诊器,让小朋友相互听听心脏的跳动,摸摸脉搏的跳动。 2、可选择有关的易懂的录像带让小朋友观看。 教学反思: 西红柿旅行记 活动目标: 1、认识人体的消化系统,了解各种消化器官的功能。 2、合作完成消化系统

8、模型,并用清晰地语言进行讲述。 3、知道保护自己的消化系统,有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1、西红柿每人一份。 2、西红柿旅行记课件。 3、不同消化器官拼图、人体消化系统模型每组一套。 活动过程: 一、品尝食物,谈谈所吃西红柿的去向 1、出示食物 师:孩子们,今天我请你们吃美味的西红柿,我们排好队去拿西红柿吧。 2、师幼交流 师:想一想,你吃的西红柿哪里去了? 3、教师小结 师:刚才有人说西红柿到了胃里,有的说到了肚子里,还有的说到了肠子里 二、倾听故事,说说西红柿的消化过程 1、倾听故事 师:那么,西红柿到底去了哪里呢?我们听听故事里是怎么说的。 2、教师提问 师:谁来说一说西红柿去

9、旅行经过了哪些地方? 3、个幼回答 4、教师小结 师:西红柿的旅程真奇妙!首先从嘴开始,经过一条像水管的通道,来到一个像大口袋的地方,接着去了细细弯弯的小肠,来到一条比小肠粗的地方,最后没被吸收的被排除到体外。 三、观看图片,讲讲各种消化系统功能 1观看图片 师:谁知道这些消化器官都叫什么? 2、个幼回答 3、教师提问 师:那你知道每种消化器官各自的功能都是什么吗?现在请你和身边的伙伴说一说吧。 4、幼儿讨论 5、个幼回答 6、教师小结 师:刚才我们说的这些消化器官共同组成了一个系统,叫做消化系统。口腔中的牙齿负责咬碎及初步嚼磨食物;食道是输送食物的通道;胃会不停地蠕动、分泌胃液,把食物消化成

10、为食糜;小肠可以把食糜分解为养分,吸收食物的营养;大肠可以吸去食物残渣内剩余水分,使食物残渣成为粪便。 四、拼图活动,摆摆人体消化系统模型 1、提出要求 师:今天我们玩一个和消化系统有关的拼图游戏,我为每组准备一套消化器官的拼图和一个消化系统模型,完成拼图后将消化器官粘贴到消化系统模型上,最后每组选出一位代表用清晰的语言给大家说一说每种消化器官的名称和功能,接下来开始行动吧! 2、幼儿操作 3、小组介绍 师:现在请小组的代表到前面来说一说吧! 4、教师小结 师:通过大家的合作,我们从口腔、食道、胃、小肠到大肠,共同完成了一个人体消化系统的模型。 五、生活践行,聊聊饮食和卫生好习惯 1、提出问题

11、 师:消化器官非常重要,谁来说一说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呢? 2、个幼回答 3、教师小结 师:消化系统非常重要,平时我们吃完东西一定漱口,坚持早晚刷牙;饭前便后要洗手;饮食要有规律、定时定量,少吃刺激性食物、少吃零食,多吃饭菜;饭后不要进行剧烈运动,这样我们的身体才会越来越棒。 教学反思: 可爱的熊猫 活动目标: 1、观察熊猫的外形特点,了解熊猫的生活习性。 2、了解动物、兽类、野兽、熊猫的关系,学习归类,并学习用比喻、形容词来描述熊猫的形态。 3、知道熊猫是我国独有的野生动物,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活动准备:幻灯片-熊猫 活动过程: 一、猜谜引出熊猫,引发幼儿对熊猫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猜一猜

12、,这是什么动物? 谜语: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当粮食,竹林里安家。 二、观看幻灯片,感知像猫的外形特征。 1、提问:你知道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熊猫长的是什么样子?他们喜欢吃什么?让幼儿和同伴自由交谈。 2、教师讲解熊猫生活的相应区域“四川卧龙自然保护区,知道熊猫是杂食动物。 三、感知讲述熊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 1、讲述熊猫的外形特征。 2、提问:熊猫的头上有什么?身体是怎样的?身上有什么?熊猫的身上和身下有什么? 3、引导幼儿自然的表述自己的观看感受,有序的梳理熊猫的形态。 表达自己对熊猫的喜爱,讲述熊猫性情温和、憨厚、胖嘟嘟的样子,十分逗人喜爱,以及熊猫走路、爬树慢悠悠的姿态。 教师:

13、你知道熊猫喜欢生活在哪些地方?它们是怎么生活的? 四、知道熊猫是我们珍爱的国宝。 1、教师:熊猫为什么是我们中国的动物宝贝? 熊猫是我们中国独有的动物,熊猫的数量很少,熊猫生出来的宝宝很小,只有150克,妈妈每次只生1-2只,两年后离开妈妈生活,寿命只有20-XX年。 2、教师:熊猫被全世界人们喜爱,是我们国家珍贵的一级保护动物,我国除了在各地的动物园有熊猫展览馆外,还把它作为珍贵的礼物送给一些有好国家,你知道我们送给哪些国家的朋友观赏吗? 五、欣赏教师朗诵儿歌大熊猫,感知可爱的大熊猫形象。 教学反思: 看 玉米真好吃 活动目标: 1、运用多种方式发现玉米的明显特征,积累更多关于玉米的经验。

14、2、初步学习用统计表记录玉米棒的排数并在小组内进行记数。 3、乐于用语言大胆表述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玉米棒每人一份。 2、煮熟的玉米棒。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察感知玉米的外形特点。 1、用谜语来引出玉米。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玉米的外形,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其特点。 教师小结玉米的外部特征 3、请小朋友剥开外皮仔细观察玉米的内部特征:观察玉米的颜色,玉米须,玉米粒的排列等。 教师小结玉米的内部特征 二、记录玉米棒的粒数。 1、幼儿数数玉米棒中的第一排玉米的粒数。 2、记录玉米粒数。 3、幼儿操作。 三、品尝玉米 1、讨论食用玉米,并品尝与熟玉米。 2、讨论玉米的用途,玉米制

15、品和食用方法。 教学反思: 看 看飞 常绿树和落叶树 (大班) 活动目标: 、知道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显著特征。 、感受树木对人们生活的重要和好处。 活动准备: 各种落叶树和常绿树的树叶,两张特征显著的树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经验回顾、周围的树 1、你在哪里看见过树? 小结:马路边、公园里、小区里、小河边、家里都有树。 2、这些树中,你认识哪些树? 3、柳树冬天是什么样子? 认识落叶树 出示两张图片,看一看这两种树有什么不一样?你认识这棵树吗?这是什么树?瞧,这棵树怎么样了呢?,对了,这棵树上光秃秃的,他难道一年四季都是这样光秃秃的?那它什么时候长叶子的呢?原来,柳树春天也是这样茂盛,为什么现

16、在会变的光秃秃的呢? 小结:像柳树这样到了春天树叶都发芽,到了冬天树叶都落光的树,我们叫它落叶树。 让孩子多说几遍名称。 认识常绿树 你们认识这棵树吗?这是我们江阴的市树香樟树,是什么?你发现香樟树上的树叶都怎么样呢?香樟树上长着许许多多的树叶,我们可以叫它茂盛,叫什么?难道香樟树一年四季都不掉叶子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原来香樟树也会掉叶子,可是它掉了叶子之后,树上还有叶子吗? 小结:想香樟树这样,一年四季都有绿绿的叶子的树,我们叫它常绿树。让孩子多说几遍名称。 二、初步了解常绿树与落叶树的特征。 1、像柳树这样春天树叶发芽,冬天树叶都落光的树,我们叫它“落叶树”。除了落叶树之外,还有一种树是

17、一年四季都有叶子的,叫“常绿树”。 2、这里有两种叶子,一种是常绿树,一种是落叶树,请你各拿一片。 3、请你看一看、摸一摸,这两种叶子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小结:无论我们在马路上看到哪些树,即使我们不认识它,但是只要它的叶子比较厚、颜色深、表面有光泽,我们就可以判断,它是“常绿树”。 三、树真好,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 1、师:我们的祖先种了许多树,那么你想在树下干什么呢?树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好处? 2、欣赏树真好,了解树的用处。 3、请幼儿说一说以后我们应该怎样爱护树木。 活动反思: 去考察 活动目标: 、初步了解地球的外形特征,知道地球上有陆地、山川、海洋等。 、知道地球是人类和动物、植物共同的家

18、园,培养幼儿爱护地球的意识。 活动准备: 1、收集人类和动物、植物的图片。 2、幼儿画册科学上。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知道我们人类生活在什么地方吗? 2、地球是什么形状的?用什么方法能看到地球的样子? 二、认识地球。 1、观察地球仪。 幼儿分组观察地球仪,提出问题:地球上有什么? 2、让幼儿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再向大家介绍自己观察到的内容。 3、地球上什么颜色占的面积最大?这蓝色的区域代表什么? 4、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观察、讨论,初步认识地球的地貌。 5、幼儿尝试在地球仪上寻找大海、高山、沙漠、中国以及最冷和最热的地方。 6、看教学大书地球我们的家,激发幼儿探索地球

19、奥秘的兴趣。 7、除了我们人类,还有谁也生活在地球上? 8、小结。 地球上有许多人、动物和植物,而地球只有一个,它是我们大家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我们要保护地球,爱护自己的家园。 三、看画册去考察。 1、观察画册去考察,教师介绍图中棋的玩法。 2、幼儿完成画册练习。 教学反思: 垃圾分类(大班) 活动目标: 1、能区分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并能正确分类。 2、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建立初步的环保意识。 3、愿意为维护环境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观察居住小区及周围环境,和父母一起讨论,收集有关生活中垃圾的相关图片。 2、物质准备:废电池、废纸、塑料

20、瓶、过期药品、玻璃瓶,自制蓝色、绿色、红色、黄色垃圾桶四个。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外星人,引出主题,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里来了一位新朋友,他来自遥远的星球,是一位外星人呢!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思思,思思听妈妈说,地球是个美丽的地方,于是她来到了地球旅游。可是结果让思思很失望。因为啊,地球,它不美丽。思思还拍了一些照片来证实自己说的话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出示图片 1、你从图片上看到了什么?你的心情怎么样? 2、如果我们幼儿园也这样,你喜欢吗?为什么? 3、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三、知道不同颜色垃圾桶有不同的用处 1、小朋友在公园看到过几种颜色的垃圾桶? 2、为什么用4种颜色垃

21、圾桶?不同垃圾桶有不同的用处,放不 同的垃圾。有放塑料的垃圾桶、放纸制品的垃圾桶、放玻璃的垃圾桶、放危险用品的垃圾桶。 3、这是什么?可以放在哪个颜色垃圾桶里?请 来说说看。 4、我们一起来看看视频。看看小朋友们放的到底对不对? 四、认识四种环保垃圾桶 1、介绍可回收垃圾和可回收垃圾桶的颜色及标志。 可回收垃圾桶是什么颜色的?我们这个垃圾桶就是可回 收垃圾桶。 2、介绍有害垃圾和有害垃圾桶的标志及颜色 3、介绍其他垃圾桶的颜色及标志 五、游戏:送垃圾宝宝回家 1、老师这里有很多垃圾宝宝迷路了,他们找不到自己的家,想请小朋友们帮帮忙,帮他们找到自己的家,小朋友们愿意吗? 2、幼儿操作,送垃圾回家

22、 活动延伸: 1、将垃圾分装桶放在活动室的一角,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分类处理垃圾。 2、向父母宣传垃圾分类的意义,并付诸实践。 教学反思: 高铁新干线 活动目标: 、通过与普通火车相比较,简单了解高铁的特点。 、感受科技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捷。 活动准备: 1、收集高铁和火车的有关信息。 2、课件高速铁路。 3、幼儿画册科学上。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 1、丽丽要去旅行啦,这次她乘坐的不是普通火车,而是高铁。你们知道什么事高铁吗? 2、请幼儿根据了解到的信息进行回答。 二、认识高铁。 1、播放课件高速铁路。引导幼儿观看课件,观察高铁的内部结构。高铁里有哪些设备?座位是什么样的? 2、幼

23、儿根据画面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画面内容。 3、高铁的优点。播放课件,幼儿观察。高铁与我们常见的火车有什么不同?引导幼儿发现高铁与普通火车的不同。 4、小结。高铁速度快,运行平稳,乘坐舒适。 三、高铁的发展。 1、乘坐高铁去旅行可真好。你知道最早的火车是什么样子的吗? 2、播放课件后半部分,向小朋友介绍几种标志性的火车:蒸汽机车、电力机车、内燃机车、新干线列车等。感受火车发展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四、看画册高铁新干线,进一步了解高铁的结构。 教学反思: 机看飞机 教学目标: 1、认识飞机的外形特征及简单结构,并知道它们的用途。 2、通过认识飞机,知道飞机分民用机和军用机。 3、培养幼儿热爱祖

24、国的情感,增加幼儿对科技的探索性, 教学准备: 1、认识飞机。 2、飞机的种类和用途。 实物:一架军用机和一架民用机模型。 教学过程: 一、出示飞机模型。 呜我来了,翅膀抖一抖,飞上蓝天去,飞过黄河,飞过长江,转进云彩里。小朋友长大了想不想开飞机?那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先来认识一下飞机。 二、打开课件:认识飞机。 在所有的交通工具中,飞机的速度是最快的。好吧!现在就请你们一起来认识飞机吧!师依次点击:1、机身。2、机翼。3、尾翼。4、起落架。5、发动机。6、驾驶室。7、机舱。8、机首。 再点击卡通飞机:飞机是由机身、机翼、尾翼、起落架、发动机、驾驶室、机舱、机首等主要部分组成的。 三、打开课件:

25、飞机的种类和用途。 飞机有民用机和军用机两种,载送旅客或装货物用的是民用机,战争用的是军用机。战斗机、直升飞机、喷气式飞机、航天飞机。 A:点击大客机,介绍大客机驾驶室、机舱、机首等各部分名称和作用。 B:点击战斗机、直升飞机、喷气式飞机、航天飞机,分别进行介绍,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四、打开课件:讨论飞呀飞。 让大家动脑想一想,他们怎样才能飞上天。教师最后作总结。 师:小朋友们想不想飞上天空呀!好!现在开起你的小飞机,起飞了!大家一起说儿歌:翅膀抖一抖,飞上蓝天去,飞过。 教学反思: 船的本领大 活动目标: 1、了解船的发展史,知道船的基本结构。 2、能用语言、绘画大胆描述自己的认识。 活

26、动准备: 1、环境创设:收集各种各样的船 2、纸、水彩笔 3、幼儿科学用书人手一册。 活动过程: 一、通过参观展览,引导幼儿 自由交流,讨论船的种类。 1、教师:最近几天,小朋友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图片和模型。今天我们举行一次 船展,看看有哪些船?说说你 最喜欢哪种船。 2、幼儿自由观察,相互交流。 二、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用途。 1、带领幼儿打开科学用书,引导幼儿观察画面,欣赏各种各样的船,有独木舟、古老的芦苇帆船、竹排、帆船、渔船、客轮等,并分别介绍它们的作用。 引导幼儿说说:画面上有哪些船?它们是什么样子的 ?有什么作用? 2、鼓励幼儿把自己认识的、喜欢的船画下来。 提问:你喜欢什么船,

27、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点? 3、让幼儿向同伴介绍自己的创作的轮船,表达自己的感受。 三、观看录像,拓展幼儿的视野。 四、在区域中设置各种船的图片,供幼儿欣赏,扩展幼儿的知识经验。 五、为幼儿提供泥团,废旧 材料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爱好建造船的模型。 教学反思: 各种各样的桥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各种各样的桥,讲述桥梁的名称,感知桥的形状及组成,了解桥的发展史。 2、通过阅读幼儿用书,认识各种各样的桥梁,初步感知桥梁的建筑结构,知道桥的作用。 3、对桥梁感兴趣,积极参与桥的话题讨论。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家长带领幼儿参观附近的桥梁。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自由讨论,

28、回忆自己见过的桥梁。 教师:你们与爸爸妈妈外出游玩时见过桥吗?在哪里见到的?你们见到的桥时什么样的?幼儿与同伴交流,再在集体中交流。 2、打开幼儿用书,引导幼儿初步感知认识各种各样的桥。 教师:这是什么桥?你指导它叫什么名字吗?它是什么形状的?它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带领幼儿逐页观察页面,感知不同结构特点的桥梁。引导幼儿认识独木桥、木桥、铁索桥、拱桥、公路桥、铁路桥、钢架桥、斜拉桥、立交桥等。 向幼儿介绍中外比较着名的桥梁,例如:伦敦桥、美国金门大桥、中国江阴长江大桥以及日本明石海峡桥等。 3、引导幼儿讨论各种桥梁的用途。 教师:我们知道了桥有各种各样的。它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呢?为什么有的桥不是

29、建在河流上,而是建在马路上?为什么有的桥很大、很长,有的桥却很小呢? 幼儿讨论,说出自己的发现和认识。 4、教师讲述桥的发展史。 教师:刚才我们认识来各种各样的桥,我们古代的劳动人民依靠自己的聪明和才智设计制造了各种桥梁,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设计师和工人又设计造出了各种各样的现代桥梁,你喜欢哪一种桥梁?你觉得哪一种桥梁造的好,为什么? 幼儿观察幼儿用书,扩大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经验。 教学反思: 不一样的光 活动目标: 、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分辨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的不同。 、认识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1、开展“我见过的光”调查活动,收集光的有关信息。 2、教学大书

30、不一样的光。 3、幼儿画册科学上。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激发兴趣。 1、请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那些东西能发光。 2、鼓励幼儿自由寻找并说出自己的发现。 3、交流活动前调查的结果。 4 、你还看见过什么会发光?你觉得太阳光、雷电光和家里的灯光一样吗? 5 、小结。太阳光、雷电光是自然光源,不是制造出来的,和电灯的光不一样;电灯的光是人工光源。 二、观看教学大书,了解光。 1、请幼儿观察教学大书,试着将它们按照自然光和人造光进行分类,引导幼儿说出分类的理由。 2、请幼儿观察教学大书,了解光的用处。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话说出不同的光有那些用处。 三、走迷宫。 1、请幼儿观察幼儿画册不一样的光。

31、2、教师指导幼儿完成画册的内容,帮助奇奇、乐乐按一定的规律寻找光源去小熊家。 教学反思: 动物看台 活动目标: 、掌握家禽、家畜的不同特征和习性,并能正确区分。 、发展幼儿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收集家禽、家畜图片。 2、幼儿画册科学上。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发兴趣。 1、教师讲故事。小猪噜噜过生日,它邀请了好多朋友去野餐。你们看它都邀请了谁? 2、教师出示牛、狗、鸡等家禽家畜的图片,让幼儿说出动物的名称。 3、晚上,小猪请小动物们住在它家,可是小公鸡却哭了,它说:“我和小猪、小狗不一样,我要和小鸭、小鹅住在一个房间。”你们猜一猜小公鸡为什么这么说呢?幼儿讲述自己的猜

32、测。 二、观察动物,发现特征。 1、观察动物特征。小公鸡喜欢和谁住在同一个房间?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2、幼儿观察图片,说出自己的发现。 3、教师小结。鸡、鸭、鹅、鸽子身上都有羽毛,有两条腿,一对翅膀。生宝宝是先下蛋再孵化,右人工来饲养。这样的动物叫家禽。 4、这些动物里谁和小猪一样有四条腿呢?它们有那些相同的地方?幼儿自由回答。 5、教师小结。猪、牛、羊、狗这些动物有四条腿,没有翅膀,不会生蛋而是直接生出宝宝,也由人工饲养,它们都是家畜。 6、按特征分类。请小朋友们帮这些小动物安排房间吧。引导幼儿按照家禽、家畜的特征将动物图卡放到相应的位置。 三、小组活动,拓展练习。 1、你们还知道那些动

33、物也是家禽或家畜?这些动物能给我们那些帮助? 2、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知道的家禽家畜名称。知道家禽家畜能为我们提供肉、蛋、奶,家畜还能帮人类劳动、为我们看家等。 四、观察画册动物看台。进一步了解和区分家禽家畜的特征。 教学反思: 信息从哪儿来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传递信息的方式,体验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能根据自己制定的标准将传递信息的方式分类。 活动准备: 1、教师与幼儿一起收集到的各种传递信息方式的图片。 2、教学挂图信息从哪儿来。 3、大班科学课本。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 乐乐就要过生日了,他想邀请奇奇来家里做客,请小朋友帮他想一想,都有哪些方法可以让奇奇得到这个消息

34、呢? 二、开展讨论: 1、说一说,幼儿分别介绍自己的方法。 2、想一想,观看教学挂图信息从哪儿来,还有哪些方式可以传递信息。 3、看一看,请幼儿一起看同伴收集来的传递信息的方式的图片。 4、分一分,教师与幼儿一起制定分类的标准。 三、信息传递方式多 1、教师引导幼儿观看画册信息从哪儿来,了解信息的多种传递方式。 2、请幼儿从中找出最快递的传递方式是哪一种,说出为什么。 3、鼓励幼儿大胆设计出传递信息的新方式。 教学反思: 弹力球 活动目标: 1、知道弹力球在哪儿跳得高,在哪儿跳得低。 2、鼓励幼儿动手操作,感知弹力球的制作过程。 3、培养幼儿的科学兴趣及其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弹力球、海绵、地

35、毯、瓷砖等。 活动过程: 一、手指游戏:伸出你的右手食指来, 画一个大圆圈,我的小手藏起来。伸出我的左手食指来,画个大圆圈。我的小手藏起来。我的双手出来,左手向左画圈,右手向右画圈,分别画大、中、小。 二、活动一:提问引出弹力球的制作方法 1、小朋友们什么是圆的?这些球都是怎么使用的呢? 2、那位小朋友能说一说弹力球是怎样制作的吗? 三、活动二:实验操作: 1、出示海绵、地毯和瓷砖,让小朋友们猜一猜,弹力球在哪跳得高,在哪跳得低。 2、让小朋友们进行实验,并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 3、将你的发现记录在表格里。 四、活动三:让幼儿自由进行实验,教师进行指导。 五、活动延伸: 小朋友回到家里尝试一下,看看弹力球在哪儿跳得最高,在哪儿跳得最低。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